社 會企業營運的主要目的,是要做社會服務的,它有很清楚的社會理念,以商業為手段去解決某個社會問題。台灣佛教所創設的社會企業,業已涉入資源回收、環境 保護、有機農業、原民文化等公益志業,並卓有成效。社會企業改寫了佛教徒對企業的認知,不啻為建設人間淨土的方便法門。
|
2016/02發行
編輯室報告 /釋傳法
♦ 139期專題:佛教與社會企業
01略說佛法與社會企業 /曾昭明
02社會企 業與當代佛教的社會實踐 /何日生
03利生與 弘法──人間佛教的新場域「社會企業」/釋演觀
♦ 新書推介
04動物權的立場──《打破牢籠》作者序/Tom Regan‧ 陳若華譯
05一步到位,淨空牢籠──《打破牢籠》 序 /釋昭慧
♦當代佛教觀察
06佛教的圍牆困境及進入主流社會的路徑 (下)/王雷泉
♦ 如是我思
07裁罰不 等於報復,慈悲不等於姑息──回應一位慈心佛友(談殺貓外籍生) /釋昭慧
08修習斷緣與爭回公告 /釋昭慧
09庵門常掩,未忘世上苦人多/實用主義 的宗教觀 /林建德
♦ 人間燈火
10來自巴黎的知識饗宴與輿情反思──汲 喆教授演講札記 /釋昭慧
11談「僧事僧決」——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師生來院參 訪記 /釋昭慧、釋傳法
12正靜清虛圓——周渝老師蒞院演講記 /吳曙帆、釋傳法
♦ 佛光普照
13道在屎尿:老病照護經驗分享 /釋昭慧、釋http://www.hongshi.org.tw/control/images/send_off.jpg明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