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誓雙月刊 |

 三三昧的修學次第

釋昭慧講.耀行記

98.7.23

  今日開篇的故事,依然是佛陀與婆羅門間的互動,從前面的故事可以看到,佛陀對其他宗教有尊重包容的一面,也有為了護念眾生、重視公正、正義而有所堅持的一面。另一方面,佛陀也不介入這些居家者生活的信仰儀式中,只要這些儀式不違背護生的精神。但是對於居士們的生活品質,他還是關心的,因為禮儀是一時的,而生活是長久的,那麼佛陀給這些不同種姓、職業、財產狀況的居士們,有什麼通則性的建議呢?答案就在以下的經文中。

  卷四,第91經,有年少婆羅門名欝闍迦問佛陀:「俗人在家當行幾法,得現法安及現法樂?」法師分析:面對這樣的問題,佛陀並沒有認為這些在家者想法太庸俗,只想到現在的平安、吉祥,沒有想到未來的解脫。因為這是人之常情,只要用正當的手段獲取它,沒有斲傷自己善良的心性、影響他人的福祉,這是可以的,所以佛陀一般情況下都教人佈施、持戒。那麼佈施、持戒應該如何做?本經作了比較具體的建議。

  如何得現法安樂?當行「方便、守護、善知識、正命」四種具足。如何得後世安樂?佛告婆羅門:「在家之人有四法,能令後世安、後世樂。何等為四?謂信具足、戒具足、施具足、慧具足。」

  法師於此,對比「得現法安、現法樂」與「得後世安、後世樂」所需的不同條件。後者完全與德行有關,因為佛陀常說福與德有關,我們現在福報的多或少,跟過去到現在的德行有關。可是無論怎樣,現在的狀況我們總是要透過現在的努力,所以有關「現法安、現法樂」的部分,佛陀就很實在地說,要修學專業知識、守護好錢財、量入為出、過有品質的生活。可是牽涉到「後世安、後世樂」,前面這四者就無用武之地了,因為即便錢財再多也帶不到來世,於是就要很清楚地知道需要積德,所以後四者都與德行有關。

  接下來卷三,第64經,佛陀談到了「四識住」。愚癡凡夫恐懼無我、無我所,於是很本能地攀緣「色、受、想、行」這四種識可以安住的地方不放。所以識不但在分別境界的「色、受、想、行」,其實也在抓住這四者。1、抓住色,對於色產生愛樂,甚至增進令其廣大生長,所以胎生眾生的生命可以從一顆受精卵開始增長廣大。2、識也住於「受、想、行」,因為將理智、情感、意志當作自己生命的呈現,為了儘量滿足個人情感、理性的發展以及意志之嚮往,故攀緣於「受、想、行」。如果有人說識不在這四者中,那是但有言說令人徒增疑惑而已,因為那不是實證的境界。

  經文前面已經講到斷「五順下分結」,現在佛陀特意就著阿那含(三果)要證阿羅漢果來談「四識住」。原來,識隨時在安住,平常我們說識安住於色法,這個比較具體,因為無論對色身有欲貪還是無欲貪(在欲界有欲貪,到了色界沒有欲界之貪,只剩下對於色法的執著),都還與色法有關。當沒有於色法生起意念的繫縛,那麼識的攀緣就斷,識不復住於色法,也不會透過色法來增長廣大,對「受、想、行」也同樣如此。

  到了離色界貪到無色界,雖然沒有色法,但「受、想、行」依然在運作,因此也同樣如是而離貪。於是在「色、受、想、行、識」中,「識」無法住於前四者,從欲界、色界到無色界沒有任何對象可以住著,因此自知涅槃得解脫。

  因為有關「四識住」的教法在《阿含經》中不多,所以法師特意又選擇另外兩則談「四識住」的經文來比較。

  卷二,第39、40經都講到了「四識住」。39經用譬喻來說明:「識」安住於也攀緣於「色、受、想、行」四者,因為有喜貪潤澤,好似種子在水間潤澤,所以不斷增長深廣。眾生貪著於五蘊,從欲界到色界都是如此,只要對色法離貪,色法所封滯的意念所生縛也就斷了,此意念一斷攀緣就斷,識就不住於「色」,乃至於「受、想、行」也是如此。

  意念對於色法是將它包起來封滯住,那麼對於「受、想、行」這些心法的部分,又是怎樣封滯住的呢?其實就是透過不斷的接觸,依於「觸」而生「受」乃至於「想」與「行」。所以,「觸」是意念去封住「受、想、行」的手法,不斷在「無明相應行」中透過接觸而抓住不放。反之,「意」如果離貪,對於「受、想、行」的封滯(無明相應觸)就斷了,於是識也不住、不復生長增廣。

  第40經,說明解脫與否的關鍵在封滯。無論「色」還是「受、想、行」,將它包起來的就是我們的識,攀緣四取蘊而識住其中就是所謂的封滯。如果超越於「色、受、想、行」而言封滯,那已經不是真實境界,只是但有言說徒增生疑而已。

  學習完有關「四識住」的部分,再回到卷三,第65、66、67、68四經,都提到「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方法還是依五取蘊而作觀。第65經談到對五蘊的集、滅都能如實知,將觀察的重點放在對於五蘊的苦、樂、不苦不樂的覺受上。由此可見,本經已經講到「四念處」中的「受念處」,觀身還要觀受,因為身與心在交感,這時從「受」來觀察是一個很好的途徑。觀受的目的不是跟著自己的覺受轉,而是冷靜的旁觀,觀這個受是怎樣生起滅去的,以及耽著這個受的滋味會帶來什麼過患。觀到於受不再耽著而遠離,就不會再有存有,才斷除輪迴。

  第66、67經的重點都放在:五蘊的「苦、集、滅、味、患、離」。第66經強調,不愛著五蘊就不會生起未來的五蘊。

  第67經講到,為什麼會生起未來的五蘊?那是因為好樂,好樂就取、取就有、有則生,於是老、病、死、憂悲惱苦純大苦聚集,這是「內寂其心」所要觀照的重點。

  第68經也是在講「內寂其心」,只不過轉移到對於五蘊「集」的分析。五蘊是如何集的?於此跨越到了「處相應教」的教學,而且結合「四諦」和「緣起」作了概略的解說。

  第69經以下因為都是比較熟悉的,反復在作一些名詞的解釋,所以法師將這些略過,跳到第76經。我們一般都說「色無常,無常故苦,苦故無我」,但該經較特殊的是先講「無我」,從「無我」推到「無常」。為什麼要觀察色的「無我」呢?其實也是從五蘊的因緣和合而說,因為五蘊的因緣和合,緣起故苦,從中找不到一個我,於是看到它的無常生滅所帶來的苦,這個苦的本身當然不能達到自在,所以「若苦者,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

  因此「無我」變為兩個層次,1、屬於事實判斷上的,因緣生法所以找不到一個我;2、屬於價值判斷上的,因為苦所以讓我們不得自在、沒有價值,所以這裏面沒有我。

  第79經特別要強調,多聞聖弟子既然有本事不顧念過去色、不欣未來色,而且能於現在色生厭、離欲,那就表示,這些他所不顧念的、不欣羡的乃至會生厭、離欲的對象不會沒有,如果根本沒有就無從說顧念、不顧念、欣羡、不欣羡,所以五蘊是有的。這樣的說法在部派佛教中就引起了爭執,因為漢譯《雜阿含經》是說一切有部所集的典籍,特別強調對於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色、受、想、行、識」質素的有(三世實有論)。

  說一切有部之所以有這樣的說法,其背後的論據是:我們會緣念於它,那就表示它是真實存在的,所緣一定是實有法。故依此經意,說一切有部證明三世實有。但是分別說部和大眾部就不贊同,他們認為,當前所接觸的才是真實的(現在實有論者),所緣念到的未必真實,因為我們的思想也可以去緣念「無」這件事情,無並不表示有。於是產生部派的爭執。

  第80經是比較重要的經典,佛告諸比丘:要印證此人能否證得聖法,就看他講的內容,如果他對於「空三昧」還沒有證得,竟然說自己已證得「無相三昧」、「無所有三昧」離於我慢,那是不對的。因為只有有了「空三昧」的基礎,才有可能進一步得「無相三昧」、「無所有三昧」,這就是聖法印。

  什麼是見清淨呢?首先就要證得「空三昧」,要善觀五蘊的「無常、磨滅、離欲之法」。觀五蘊無常,心就會好樂於法,於是心清淨無有染著而達到解脫。但是還沒有真正完全離於我慢,達到知見純然清淨的程度,因此還要進一步作「無相三昧」的觀照。此時從五蘊的觀照轉移到六處,因為依於「眼、耳、鼻、舌、身、意」觸對「色、聲、香、味、觸、法」會立刻染著,於是就要作「無相三昧」的觀照,才能夠覺證「色、聲、香、味、觸、法」相的無相。

  可是「色、聲、香、味、觸、法」怎麼會無相呢?明明相就現前,所以「無相三昧」其實要觀到,因為根、境、識三者和合,而讓我們的識辨識了「色、聲、香、味、觸、法」,如果三者不和合就無從辨識,既不辨識就不在這裏產生執著、愛取。一旦能夠瞭解、體悟於此,就知道這只是三和合「觸」的因緣生法,於是也就在觸對的當下,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生心。這其實是「處相應教」的重大功課,「蘊相應教」的重點實際放在「空三昧」。

  但是這樣還沒有離慢清淨,前面是針對外境的「色、聲、香、味、觸、法」(外六處)來觀,現在「無所有三昧」是針對內在的三毒,觀察內在心所法生起的時候,有沒有貪相、瞋恚相、愚癡相。看到自己的貪、瞋、癡三不善根確實沒有生起,可是也沒有離慢知見清淨,因為透過修持「空三昧」、「無相三昧」,雖然此三不善根不再現行了,但是還要「觀察我、我所從何而生」?進一步從「蘊相應教」、「處相應教」進入到緣起的深觀。在見聞覺知中,我們總覺得有「我」、「我所」,這是很牢固的執著。觀照這些見聞覺知的因緣是無常的,是有為諸行,因此生厭、滅除,這樣才叫聖法印知見清淨。

  法師進一步分析,從「三三昧」來看,佛陀說轉凡成聖的重點,就是從「蘊相應」、「處相應」、「因緣相應」三大要領來修三昧。「三昧」是心一境性,心能夠專注在所緣境上而不散亂。可是這是否就是指四禪呢?在佛教史上有兩種不同的說法:1、重定學派,認為轉凡成聖一定要從四禪定而出三昧力才夠,以此三昧力觀「空」、「無相」、「無所有」,才能觀慧成就;2、即使沒有四禪,只要心夠專注,乃至一念的電光喻定,就可以觀「空」、「無相」、「無所有」而三昧成就。(詳見「須深經」,有人不得四禪、四空定,依然證得阿羅漢果)

  所以,「聖法印、知見清淨」就很重要,要印證有沒有得聖法,不是看有沒有入初、二、三乃至四禪,佛陀說要印證的是有沒有得「空」、「無相」、「無所有」三昧,而三昧的專注力未必如四禪的專注力,得證的聖者稱為慧解脫阿羅漢。

  第81經,描述佛陀破斥富蘭那外道的「無因無緣說」。法師提醒有一個問題要注意:垢著因何而來?是因樂而來;清淨因何而來?是因苦而來。眾生總是擁抱快樂而排斥痛苦,就著這樣的眾生心性,於是看到擁抱快樂帶來垢著,由於想要厭離痛苦,於是就想辦法達到真正的厭離,這時反而開了一個途徑,讓我們得到清淨。

  所以針對富蘭那迦葉所說的「無因無緣」眾生清淨、眾生垢著,佛陀作了解釋。他說,富蘭那說得不對,垢、淨是有因有緣的,苦因苦緣、樂因樂緣,因此要從苦、樂中穿透苦樂的本質,否則耽著於樂必定染汙。能夠從樂中看到它的苦,於是想要離苦,反倒是個讓自己趨向清淨的作用力。

  接續的第82至85經,都在作於五蘊觀照的反復說明,因此略過。

  再看卷二,第35經提到了「心、意、識」三個名詞,三者都是心理的狀態,但是「心」強調聚集的功能(匯整資料);「意」就著這些累積的資料去作研判,形成自己的意識流,這個意識流容易讓人覺得這就是「我」;「識」是針對境相去作辨別,這些辨別的資訊就聚集在「心」。爾後的唯識學就著「心、意、識」三者的定義再做發揮,產生了「八識」的學說。但《阿含經》只是講「此心、此意、此識」,沒有再多加解釋,只是提醒我們要掌握好「心、意、識」,該思維什麼、不該思維什麼……,還是就著五蘊無常來作說明。

  第36經是很有名的一則經文,佛告比丘要「自依止、法依止」、不要「異依止」。眾生漂浮在生死大海中,要依靠自己住於真理的彼岸,不要試圖依靠別人,因為憂、悲、惱、苦是你自己的問題。所以要善觀察自己的五蘊,是常恆不變異法嗎?如果沒有觀察透徹,就會對它的常恆不變異產生錯誤期待,當它一旦變異就生起憂、悲、惱、苦。反之,如果知道它從本以來就是無常,自然就會厭、離欲、滅、寂靜,也就不會於此生憂、悲、惱、苦,達到涅槃。

  第37經,佛陀說:我不與世間諍,世間與我諍。只要世間頭腦清楚的人都不會與我諍,因為世間的智者說有、我就說有,世間的智者說無、我就說無。世間智者看得到五蘊的無常變化,因此說有五蘊無常變化這回事,我不也這樣說嗎?其實每個人都看得到生命從生到死、看得到寒來暑往、春去秋來無常變異,這是世間的常識,所以我沒有與世間諍,只是就著世間的常識來深化說明它。

  凡是這些世間的現象、法則,佛陀自知、自覺,還願意分享所覺證的真理。世間的現象就是,一切都是無常的,無常就是它的法則,我們多多少少都可以覺知,只不過覺知得徹不徹底而已。在此,法師舉禪修的例子加以說明,一個沒有經過禪觀訓練的人,沒有辦法確實觀到名色微粒滅滅不已的無常變化,可是不能說完全不知道無常變化這件事,這是可以透過常識經驗而深化的,我們只要透過修持,越觀就越清楚。

  於是佛陀教導我們要「如實知見」,這不是虛構一套理論讓我們只能相信不可懷疑,佛陀一向謹守的原則就是:凡是離於五蘊,就是但有言說,只能增益愚癡、懷疑而沒有實際的幫助。因此佛陀是就著實證經驗來說的,這樣就與世間有了彼此溝通的共同基礎。所以,但凡佛陀說法都從「苦」說起,因為苦就是我們的真實經驗,接著再提醒我們,苦是怎麼來的?就是因於無常變化,而我們不能接受它的變化而來的。佛陀以此提醒我們,這些是在常識經驗中歸納出的法則。

  於此也看到,佛陀說法的風格在諸宗教中是非常特殊的,其他的宗教大凡告訴我們聽不到、看不到的,例如說:那是神的啟示,你只要相信、接受,就可以得到救贖。所以其他宗教也看到了世間的苦,否則為什麼要救贖?可是當他告訴我們,拯救必須依靠某種外力,那就是「異洲、異依止」,這時就容易出現爭執,因為那個外力看不到、摸不著,不是我們能親身體驗的五蘊之法。所以自古以來,為了證明上帝的存在,費了多少神學家的心思,可是能否真得到認同呢?其實很難,「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

  第41經,講「色、受、想、行、識」的如實知,知其「苦、集、滅、味、患、離」,並且分別告訴我們五蘊的「苦、集、滅、味、患、離」的內容是什麼,因為這些前面都已講過,這裏只是在作總結,故在此不細說。

  第42經,講到了「七處善」(苦、集、滅、味、患、離、道諦)、「三種觀義」(蘊、界、處),觀五蘊和五蘊中的界(地、水、火、風四大)以及六根,於此而得解脫。

  所以,當我們學習了「蘊相應教」和「處相應教」,法義上的大部分問題其實都解決了,後面有關因緣(雜因頌)的部分,講到「緣起、四諦、四食、界」,其實那是輔助性的說明,只是將「蘊」與「處」中的因緣結構,再作各個角度的闡述。因此就著這個範圍作觀,就可以證得阿羅漢果。

  第43經,佛陀說抓住色不放,認為那就是我及我所擁有的,看到它的變化心就跟著轉,轉到哪裏心就在哪裏執著,因為怕它變化不如己意,就會生起恐懼,對於「色、受、想、行、識」也是這樣。多聞聖弟子於五蘊的變異不隨著轉,因為從此看不到這是我、我所,於是不在意它、不抓住它,也就不擔心它產生變化,從而引起恐懼心。所以這就是智慧,依智慧照見五蘊皆空,因此心無掛礙、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第44經,講到有「生」就有繫著,其實就是五蘊,所以還是要講到於五蘊的「苦、集、滅、味、患、離」。世人樂生厭死,可是佛法說有「生」就會有變化,無常變化就帶來「老、病、死、憂、悲、惱、苦」,因此必須達到「不生、不滅、寂滅、涅槃」,才是真正的解脫。

  法師歸納,第45經告訴我們整個問題出在「無明」,「無明」所以不能見「無我」,面對五蘊認為那就是我,或者依於五蘊找一個我,或將五蘊與我當成相在的關係。既然認為我是真實的,於是愛樂不捨,並透過諸根來證實我的存在,諸根增長就增加了很多的接觸,有接觸又產生苦受、樂受。這些接觸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與「色、聲、香、味、觸、法」的接觸,因為都是無明界,所以是「無明相應觸」。

  多聞聖弟子雖然也接觸,但是在接觸的當下沒有我、我所的錯覺,捨離無明而生明,是智慧相應的接觸。接觸時只知道有接觸的狀況,瞭解這是因緣和合的、不斷在變化中,所以不會認為那是真實的有或真實的沒有,這就是「明相應觸」。

 

 

佛教弘誓學院
與我們聯繫  (了解詳細)
電話:886-3-4987325
傳真:886-3-4986123
E-Mail
facebook
youtube
站內搜尋
年度行事曆
   
交通位置 (了解詳細)

地址: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