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平權概念下的老弱族群照護
——慈濟醫療以病為師的實踐
何日生(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候選人、慈濟大學醫學博士班副教授)
醫者,視病如親;不應成為只看病的醫匠,而是關心病人的人醫;是聞聲救苦的良醫,更是膚慰眾生身與心的人師。──證嚴上人
貧與病的互為因果
醫學社會學家威爾金森博士(Richa Wilkinson)指出,處在社會較低階層的人們,或對自己生活比較沒有控制力的人,較容易獲致疾病。這是因為他們經歷更大的生活壓力,必須面對更多負面情緒,這會導致生理上的負面結果。(Wilkison,1996)
因此改變貧窮,必須從改變人們的生活處境開始。醫療衛生學也強調以社區為中心,醫師必須了解病人所處的生活環境與生活習慣,才能真正為病人做有效的醫治。
證嚴上人顯然在1970年代就逐漸意識到這一點。他經由慈善訪視工作,比一般在醫院或診所的醫師們,可能更能體會貧困與疾病的深刻關係。病的起因是與群體社會的經濟條件與生活環境不可分割。在全省各地的訪視貧戶中,證嚴上人逐漸意識到,貧因病而起,病更會加速貧窮的嚴重程度,因此她開始思索真正解決貧困的方法,應該從疾病著手。
證嚴上人回憶說:「有一次來到一棟傾斜破舊的草屋……這位病人全身癱瘓沒有痛覺,看得見老鼠啃自己的肉,亦無力驅趕……我發現愈救貧戶愈多,到底原因何在?當時台灣經濟正值起飛之際,只要願意,不愁沒有工作,為什麼有那麼多壯年人需要幫助?我開始深入研究社會貧窮現象……除了孤老無依之外,發現中年受助者,多半是意外傷害或職業病,或者小病不醫拖成重病,導致原本的小康家庭,不堪長期病患拖累,尤其大部分都是家中支柱,一旦病倒,生活都成問題,孩子也無法求學,連帶引發青少年問題……得到『因病而貧』的結論,所以決定辦義診。」(釋證嚴,2008)
一如他創立慈善志業,不是等有錢的人士參與才開始做,他自己率先從一小步著手,逐漸建立模式,再號召更多人加入。慈善志業如此,醫療志業也是如此。1972年佛教慈濟克難功德會第一次在花蓮仁愛街舉辦義診,省立花蓮醫院的醫護前來協助,一切的費用由慈濟功德會提供。這在當時的台灣社會是一個創舉。當時省立花蓮醫院小兒科張澄溫醫師、外科黃博施醫師、婦產科朱隆陽醫師,以及多位擁有醫護專長的會員,每個星期固定兩次到仁愛街慈濟義診所服務,多年下來未曾缺席,有時還遠赴台東鄉下為貧戶治療。
因此,慈濟功德會的志工在義診的同時,也會注意貧困個案的發掘,後續進行訪視了解生活狀況,並給予必需的補助與關懷。這是證嚴上人所堅持的,解決貧困必須先治病,欲治根本之病,必須從貧困著手。(證嚴上人,2006)
證嚴上人回憶那一段義診時光時曾說:「因為有這樣的因緣,令我深感花東醫療缺乏、交通不便,重症患者要赴西部看病,已經非常辛苦了,更何況又貧又病的人,真是無語問蒼天。因此,我決心在東台灣建立慈濟醫院。」(證嚴上人,2003)
依著這願力,花蓮慈濟醫院目前已經是台灣東部最大的後送醫院,也是東部唯一的醫學中心。以衛生署的標準,醫學中心是服務兩百萬人的醫療規模,才能符合成本效益的醫療設備與人員,但是花蓮人口不過三十七萬人;大林慈濟醫院的設備近九百床,也等同於一個醫學中心的規模,但是嘉義縣的縣民也只有五十七萬人,這樣不計成本經營,無非只是希望縮短城鄉間醫療品質之差距。此外,在東部的玉里、關山兩個小型慈濟醫院更是以偏遠醫療的照護為目標,守護緊急的病患,大幅縮短急救送醫的時間;從事巡迴醫療,病人走不出來的,醫護走進去,讓住在山區的原住民,也能擁有基本健康的保障。
以醫學中心的服務品質來照顧醫療相對落後的花蓮、嘉義一帶居民,在偏遠的地區醫院投入優質的設備與醫療人員,這都是落實醫療平權的具體實踐。
移動醫院守護偏鄉老人
慈濟醫院的醫生、護士和志工經常性地走出醫院建築體,前往醫療資源弱勢地區進行往診。慈濟醫院社區關懷團隊包括醫師、公衛護士、營養師、社工師、志工,對於住院返家的慢性病患或獨居老人等,提供家庭訪視、居家護理、居家關懷、臨終關懷等服務﹔其中更針對糖尿病患者組成關懷團隊、癌末患者提供居家護理等。社工師為患者及家屬尋求社會資源,營養師教育患者飲食要點,志工們關心他們醫療之外的所有家居需求,用心陪伴。坐鎮玉里、關山兩地的慈院分院,除了堅守醫療本位,假日時更是固定下鄉照顧周邊村落的居民,進行義診、訪視與居家關懷,幅員從花蓮到台東的偏遠角落。
對於偏遠醫療的投入,不只是包含慈濟六個醫院的醫療人員。慈濟人醫會成立將近十五年,成員包含一萬五千多位醫護人員與志工。他們義診的足跡遍及全世界四十多個國家。醫師團隊與志工在世界上各偏遠角落舉辦義診,已經幫助超過兩百萬人次。
證嚴上人期許醫師不只是醫師,而是人醫,人師。不只是關心疾病,更關心病人。不只是關心病人的生理狀況,更能給予病人正確與正向的價值觀。慈濟醫院的院長們,以身作則,帶領醫師們體會實踐慈濟人文。
每逢假日,院長們經常邀集醫師們下鄉,為照顧戶們打掃家裡。獨居老者,或身體殘疾者,看到院長、醫師們前來幫他打掃污穢的屋子,都覺得不可思議。這是醫院投入社區的另一項實踐,也是讓大醫王們,在這種苦相的親身體驗中,感受證嚴上人期待醫師能以苦為師,以病為師的人文情懷。
這些人文的養成逐漸引發慈濟醫師們對待病人的寬愛胸懷。他們平日在院區為偏遠民眾守護健康、守護愛,一旦國際上發生重大緊急災難,慈濟醫院的醫師們也會積極參與救援義診與發放行動。
付出愛轉地獄成天堂
醫院是生老病死最直接、最頻繁的場域。從花蓮慈院、到台北慈院、中部的台中慈院,南部的大林慈院,全臺灣每一天有將近一千位志工穿梭在慈濟各醫院,照顧被病痛折磨的病患。疾病會削弱一個人的心志;病人身苦,心靈更苦。不只病人自己,病患家庭也因此陷入經濟或心靈的深淵之中。醫師的角色是醫治病人苦,志工的角色是幫助病人面對疾病的挑戰,並重拾對生命的樂觀與信心。志工如同病人的親人一般經常在病房陪伴,他們幫病人洗澡,鼓舞病人,為他們張羅各種生活所需。
花蓮的顏惠美師姊從花蓮一建院就進駐醫院,二十多年如一日。她像是病人的媽媽,也像是醫師的大姊。醫院裡的每一個醫師,她都認識,哪一個病房的病人有什麼狀況,她都能隨時知道,即刻前往問候,舒緩病人的挫折焦慮或哀傷。當有病患不幸往生,志工們會即刻前往陪伴家屬,跟著助念,希望讓生者心安,往者靈安。志工是病人的守護菩薩,也是醫師的好夥伴。
對於上人來說,醫院就是道場,一個真真實實體會生老病死、苦集滅道的道場。是一個給予絕望的人勇氣與希望,給予痛苦的人溫暖與舒緩,給予面對死亡的人永生信仰的道場。醫院對志工們而言是一個最真實的生命歷練場所,在醫院服務久了,讓人體會生命的最根本處,仍是回到單純的愛,生死早看淡,富貴榮華就不會汲汲營營。
用愛走生命最後一段漫長的旅程
醫院安寧病房的病人不需要治療,但是病人必須面對相當長時期對死亡的恐懼。離死亡最近的安寧病房,在慈濟醫院稱為「心蓮病房」,病房區設有雅致寬敞的家居沙發座椅的擺設,讓心蓮病人在生命的最後休憩之所,如同在家中一般。家居空間的背後,就是通向空中花園。以台北慈濟醫院為例,位在六樓心蓮病房的空中花園非常寬敞舒適,大都會的醫院能有這麼一處空中綠地,格外令人嚮往。
心蓮病房的病人一待可能數週甚或數月,但是他們不缺陽光,他們每一天都可以在空中花園散步,看樹看花,這裡永遠有志工陪伴,陽光、綠樹、紅花、志工與家人的愛,心蓮病人即便可能面臨著人生的終點,仍舊盡情享受著生命不朽的光輝。
在花蓮慈院曾經有一位癌症末期的病患,綽號叫阿昌班長,早年的阿昌為惡居多,浪蕩江湖。由於生活極度的不正常,導致口腔癌,進入慈濟醫學中心進行治療。過去和別人比氣魄,拚死活,如今侵蝕他的,卻是自身體內的癌細胞。面對身體上的痛與死亡的威脅,這位鐵漢內心難免生出恐懼。而當憂暗絕望的陰影籠罩他的時刻,陪伴他度過的,不是過去的義氣之勇的兄弟,而是素昧平生的志工與醫護人員。他們的愛像黑夜中的明燈,照澈他過去幽暗的人生。
接受癌症化療無效後,在心蓮病房期間,阿昌加入志工的行列,他每天幫忙送病歷,陪其他的病患聊天,安慰那些病苦的老人。雖然癌細胞一天一天地吞噬他的身體,但是他的心靈卻比以前更純淨更快樂。歲月一天一天地消失,但他的快樂及內心的平靜卻與日俱增,因為他在慈濟醫院中得到愛。(王鳳娥,2005)
2003年5月5日,醫護同仁與志工請阿昌班長到交誼廳一趟,結果一到場,才知道是大家要幫他慶生。對於過去浪蕩江湖的他,從未有人為他舉辦這樣溫暖的慶生活動。大家一起為他唱「無量壽」,然後一起邀他吃完蛋糕才回病房。有些護士當天是休假日,還是專程回到醫院為他慶生,每個人都在一張大卡片上,簽下自己的祝福送給阿昌。在這生命最後的慶禮,彼此之間都有一分難掩的不捨,希望生命不必這樣的痛苦,阿昌想哭,卻又努力忍著。阿昌最後很瀟灑地說:「若是,還有下一個生日,一定要親自做個大蛋糕,請大家吃。」阿昌最後還是走了,對於曾經迷失自我、浪跡黑道的他,竟然在身染重病之際,才在醫院裡學會愛。體會到生命純真的自在,與對他人付出的喜悅。大家相信阿昌會換一個好身體與好心靈再回到人間。
阿昌班長在慈濟醫院裡淨化為菩薩般,具備寧靜的心與單純的愛。他不必等到死後才進地獄,他過去的黑暗生活與進醫院時被癌症纏身,就如置身地獄之中。阿昌班長也不用等到死後才渴慕天堂,慈濟醫院就是他的天堂,是他虔心懺悔與奇蹟似的重生之地。
慈濟輕安居與老人日間照護
高齡化社會下,臺灣地區家有失智老人的比率愈來愈高,許多子女因工作等因素,無法承受長期照顧失智長者的壓力,雖想將父母奉養在身邊盡孝,終究不得不將父母送到養老院。
有鑑於此,慈濟醫院規畫老人日間照護中心,就是希望提昇失智長者之生活品質與生命價值,讓家屬有喘息的機會,更重要的是倡導子女為雙親盡孝道,下班後仍能將父母接回家中同享天倫之樂。就如上人所期盼的,希望子女體會父母之恩,讓每個年長的人不需要住進養老院,能在家與子女共享天倫之樂。(釋德凡,2000)
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的資料,六十五歲以上長者約二十人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八十歲以上每五人就有一人。而行政院衛生署委託「台灣失智症協會」進行2011至2012年底的「臺灣地區失智症盛行率調查」中推論,2015年全臺罹患失智症者應約近三萬人。(台灣失智症協會網站)
其中,花東地區老年人口高於全臺平均,失智人口成長速度亦名列前茅(花蓮慈濟醫學中心網站),但早年長期照護卻資源不足且缺乏照護機構。一九九八年花蓮慈院曾文賓院長一手催生老人日間照護中心,取名「輕安居」,收留經神經科或精神科醫師診斷符合輕、中度失智症患者,身體狀況穩定,與家屬同住,且巴氏量表分數40分以上之長者。
「輕膚慰大愛相為伴,安居樂感恩共一堂」是花蓮慈濟醫院輕安居剛成立時,貼在大門上的春聯。輕安居代替子女在日間照顧父母,晚上由子女帶回家共享天倫之樂,近二十年來,陪伴無數老人走過人生的最後一段歲月。日間照護的內容除了幫老人們準備餐點以及生活瑣事,醫護人員更以連絡簿等方式與家屬溝通、運用各種治療方法及復健活動,延緩或活化失智長者身心功能,並定期舉辦家屬座談,提供最新的相關資訊。
一位輕安居老人的家屬回想起,十幾年前老人失智的醫療資訊十分缺乏,為了照料母親,她和兩位姊姊找了無數家安養院,最後因為不忍母親被綁在固定的地方,全身都是壓瘡,她們決定自己照顧母親。還好有慈濟醫院輕安居,因為骨折不能走路的媽媽,經過復健已經可以行走。(游繡華,2008)
樂智學堂與社區失智長者陪伴
慈濟志工關懷長者居家安全,除了醫院設置老人的安居照顧,醫師們與志工也走出醫院,進入社區照顧需要陪伴的長者。2007年大林慈濟醫院成立日間照護中心,主要提供如同花蓮慈濟醫院「輕安居」般的日間托老服務。2012年在曹汶龍醫師極力推動下,進一步成立失智症中心,推動的「社區極早期篩檢」,目前已經推廣至臺北,雲嘉,臺南及高雄等地,直接在社區篩檢,發現已有症狀的長者就可以及早就醫治療。(楊曉菁、劉秋滿,2014)
2014年8月大林慈濟醫院跟衛生福利部合作,從事偏遠地區的老人照護計畫,首先在嘉義縣溪口鄉成立失智長照樂智學堂,每週二次陪伴十八位早期失智的長者上課,透過認知訓練、音樂及運動等方式,延緩長者失智症狀,舒緩家屬照顧壓力,由社工、護理師、物理治療師為家屬提供照護技巧與訊息,同時也邀請家屬組成支持團體彼此交流,甚至用LINE成立群組,讓家屬隨時在線上分享照顧心得及問問題。學堂設立的成效榮獲臺灣失智症協會實地考評頒特優獎殊榮。
就如八十一歲高齡的謝阿嬤原本不識字,但是看到「同學」報到時會自己簽名,主動舉手要求學寫字,現在不但會簽名,還會帶動學堂學習寫字的風氣。經常陪媽媽來上課的許先生說,媽媽以前很怕生,比較少走出家庭,所以第一次上課,停留不到二十分鐘就堅持要回家,現在則是每天期待到學堂上課,有時候當天沒課,她也會換好衣服,等接駁車來接。不像以前每天留在家裡,難免胡思亂想,現在來上課,天天都很開心。(黃小娟,2015)
醫療與慈善並行之社區關懷據點
慈善結合醫療,慈濟在社區設立關懷老人據點,教導老人日常保健之道及提供安全住家環境,提供老人真正的養生之道。2015年5月慈濟在花蓮市主和里社區成立關懷老人據點,一年的時間裡,帶動二十多位社區志工為當地五十多位長者服務。主和里是老舊社區,大多數的建築物都有四十年以上的歷史,許多長者子女白天外出工作或是獨居生活,必須自己料理生活。關心長者居家安全,慈濟志工及主和里社區志工,仔細勘查長者居家安全環境後,規劃重點地方加裝把手、剷平容易絆倒長者的水泥門檻,改善居家安全措施,讓居家行動變得更加安全便利,減低跌倒的風險。
同年九月,衛福部與慈濟更規畫第一階段於全臺灣各地成立五十處「社區關懷據點」,各據點均有慈濟志工陪伴長者,落實「環保回收護大地」、「陪伴關懷不孤單」、「健康促進身體好」、「幸福共餐沒煩惱」四大服務,為長者提供幸福銀髮人生。
以慈濟雙和聯絡處為例,每天都有長者量血壓服務、帶動健康操,並透過問卷調查,了解長者健康情況,進一步帶動長者做環保,並有長者共餐的服務。
這樣的社區關懷據點,結合慈善、醫療、教育、人文資源平臺,以社區總體營造方式,透過慈濟志工服務熱忱,結合在地人提供在地服務,提供長者可就近取得服務,達到「在地安老」的目標,讓社會更加祥和發展。(顏福江,2015)
當年因為一位東部難產的原住民之不幸所建造的醫院,如今卻逐漸成為一個具世界水準的醫療典範之一。這醫療典範所揭示給世人的,不只是醫療平權與醫療正義。它更標舉出全新的醫療人文生命觀。正因醫療見證苦與滅,因此它是覺悟與修行的最佳處所。證嚴上人期望讓醫師、護理、病人、家屬與志工都同時經由病苦老死,重新體會界定人生的價值與意義。
醫師不是追求名聲與金錢的名醫,而是視病如親,以病人為師的良醫和良師。醫院不再是苦集之地,而是經由佛陀的悲憫,創立以全人關懷為目標的大家庭。醫院對於病人與家屬不再是如地獄般受盡折磨試煉,而是充滿愛與關懷的人間淨土。醫院成了一個生命重新省思的空間與處所,在這裡,人們經由慈濟的宗教情懷,或許終能領悟一個永恆的生命,是超越肉體的局限或寂滅。
這一切的醫療人文實踐,正印證佛陀的教法,苦、集、滅、道之真義。病最苦,苦集就必須接受醫治,不管醫術多麼高明,人最終還是要邁向寂滅,還是無法永恆延續有形的的生命;然而這個滅,其實正是「道」的開始。這「道」如證嚴上人所言:「此身非我有,用情在人間。」因為有「滅」,人們才能真正體會生命的真義,是把握人人具足的無形慧命,這慧命是「清淨無染的大愛」,它是個人通向覺悟的永恆之道。
參考文獻
1. 〈關於輕安居〉,花蓮慈濟醫學中心,取自:http://hlm.tzuchi.com.tw/eld/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2512&Itemid=916&lang=zh。
2. 王鳳娥(2005)。〈阿昌班長〉,《我在,因為我的愛》,172-185。台北:聯合文學。
3. 台灣失智症協會。〈102~149年臺灣地區失智症人口推計報告〉,取自:http://www.tada2002.org.tw/tada_know_02.html。
4. 張芳瑛、梁瓊文、張宇忠(編劇),王重光、林博生、章可中、陳以文(導演),2007。春暖花蓮【影片】。(大愛電視,台北市北投區立德路2號)
5. 游繡華(2008)。〈輕安居十週年 老人日間照護里程碑〉,花蓮慈濟醫學中心網站,取自:https://app.tzuchi.com.tw/tzuchi/Technology_Diary/Default.aspx?Action=ViewDetail&TechnologyType=1&ContentCategory=1&AppSiteID=1&IdentityID=132。
6. 黃小娟(2015年1月)。〈樂智學堂迎結業長者開心過耶誕〉,《人醫心傳》,133,80-81。
7. 楊曉菁 劉秋滿(2014年10月)。〈在地老化 長照輕安〉,《志為護理》,13,5,12-13。
8. 顏福江(2015)。〈社區關懷據點 政院為揭牌〉,慈濟全球資訊網站,取自:http://www.tzuchi.org.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7387%3A2015-09-09-09-43-09&catid=237%3A2015-07-01-08-29-23&Itemid=751&lang=zh。
9. 證嚴上人(2003)。〈良醫良護付出當本分 愛心陣容動人〉,《慈濟道侶》,424。
10. 釋證嚴(2008)。《真實之路—慈濟年輪與宗門》,6-8,台北:天下遠見。
11. 釋德凡(2000)。《證嚴法師衲履足跡2000秋之卷》。台北:慈濟文化出版社。
12. Wilkison R. (1996) Unhealthy Society: The Afflictions of Inequality. London: Routle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