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觀法如是——蘊相應教
第一期《阿含經》研習營聞法劄記
釋昭慧講.耀行記
觀五蘊無常
98.7.19
本次研習《雜阿含經》,因為聞法者中多有新學,加之課時的原因,所以昭慧法師講解的重點,不是文獻式的分析,反而直入主題,就著經文的內容詳加敘述。說法之初,法師先以一則故事帶著我們走入歷史,回到佛陀時代的古印度,伴隨著佛陀的身影、語言與人格典範,再現了佛在人間的真切與熟悉。
《雜阿含經》卷四十四178經,描述了佛陀與婆羅門之間的互動。經中描述:有婆羅門女因為六子相繼過世,精神崩潰、瘋狂裸形、披髮四處奔走。闖入精舍見到佛陀,佛陀散發出的慈悲、智慧令她突然清醒過來,見到自己裸露的形體,慚愧地蜷縮起來,佛陀慈悲吩咐阿難,將袈裟披在她身上。
法師於此分析到:從這句簡單的話可以看到,佛陀可不是將袈裟當成某種特權、神秘力量。誠然,袈裟有其宗教象徵,是區隔出家與在家的身份標誌,常情之下在家人沒有出家,當然是不著袈裟的。但是,到底是身份標誌重要,還是護念另一個人的尊嚴更重要呢?從佛陀的作為可以看出其價值判斷,這就給了某些驕傲出家者一個很深刻的啟發。
《雜阿含經》的編排方式,是有其思想結構的,就是以有情為中心。所以第一部分「蘊相應教」,以五蘊教法為中心編輯而成,讓我們瞭解,什麼是有情?有情的特質是什麼?這種特質帶給有情的影響又是什麼?能否減除負面的影響力,讓有情得到究極的安穩、清涼與喜樂?
「蘊相應教」一開始都是簡短的經文,既沒有故事,每則經文看起來又差不多,所以令初學者感到有些艱澀。但這些是概論、基礎,如果略過,後面的內容就會讀不懂,因此法師帶領我們從第一則經開始學習。
卷一,第1經就很明確地說明:對於五蘊要觀其無常,而且要先從色法開始,因為色法相對穩定便於觀察,有了觀色法無常的能力,轉過來再觀心法。如何從概念知道的無常正觀到當下覺知的無常,這當然需要一番功夫,是要通過修持才能達到的。能夠如此觀照,對於自己的色身就會生起厭離,沒有強烈的執著,從而證得「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的解脫境界。
值得注意的是「自知不受後有」,它提醒我們:解脫是自作證,不需要他人來授記印證的。當然,一個證得聖果的人一定也不會四處炫耀,因為這些都是超常識的冥契經驗,不必告訴他人,以免攪動他人心念,招來自他的煩惱,所以在佛教的出家戒律中,很嚴格要求「不得說過人法」。
第2經與第1經的內容差不多,同樣是如實知五蘊的無常,重點在「如實知者欲貪斷」。那麼「喜貪」與「欲貪」的差別在哪裏?喜是一種對於現狀內心歡喜的感覺,欲是一種想要得到的渴求,只有離於「欲貪」才能心得解脫。
第3經教導我們:對於五蘊一定要「能知、能明、能斷、能離欲」。不僅要知道身心的結構,而且要正觀——觀到身心的結構,不只是作為概念的瞭解。「能明」則「能斷」,斷煩惱,這是見道;「能離欲」,就是進一步的修道。見道是知見上完全清楚了,所以能夠斷除很多知見上的煩惱。可是很多本能情感、意志的煩惱,是要在修道位上,透過正觀的力量才能分分斷除的,這個過程就是「離欲」。最後才是「滅」,就是證道位,能「離欲」則能斷苦而證道。
因此,為什麼要觀無常?因為這樣的觀照能斷苦。試想,我們的生命中如果沒有苦,那實在沒有必要來觀無常,而且這些苦不是政治、經濟、社會、法律各方面能夠解決的,所以要觀無常來斷苦,「苦、空、非我亦復如是」。
第7經提醒我們:對於五蘊產生愛喜,就是於苦產生愛喜。苦是我們內心的狀態,我們也許會認為,許多苦來自於他人的態度、社會的結構、自然的環境等外在原因,在人生的奮鬥過程中只要克服這些,就可以離苦得樂。可是面對這些問題時會發現,我們雖然可以努力改善現狀,但是是有極限的。因為這些因緣和合的產物帶來的是暫時的舒適、快樂,這樣的快樂是脆弱的,如果不能看透這一點就會自討苦吃。因此根源要離苦,在經歷了所有改造的努力後,一定要反求諸己,不對自身的五蘊生起喜貪、欲貪,這些我們可以透過修為自己做主。
第8經換了一個方式論五蘊,就是應該如何觀色法?觀色法當然要觀現在色,可是如果觀力不夠,現在色並不是那麼容易觀的。因此我們首先應該在概念上瞭解:色法為什麼無常?因為現在會成為過去,未來經轉化後又成為現在位,它是川流不息的。所以,如果你看到了過去的你是孩童,未來的你會成為老人,從概念上就可以知道過去、未來是無常的。況且,沒有現在的無常變化,又怎麼有未來的變化結果產生?依此類推知道,現在也是無常的。
但是這只是概念,所以還是要對色法作觀照,觀照當然選取現在色。於現在色做觀照,往上可以穿透到過去,往下推到未來。觀現在色時可以看到色聚如同泡沫般地迅速生滅,就知道過去、未來也是如此,就不會對過去產生顧戀、對未來產生渴求。在當下就可以安心正住於現在色來作觀察,於是生厭、離欲向於滅盡,經歷見道、修道過程最後達到涅槃。
第9經告訴我們,觀無常就是觀到了苦,「苦」被稱為聖諦,可是苦的真理難道還要透過觀才能知道嗎?現實世間我們的生命不是就充滿了苦嗎?但是那還不夠深刻,因為我們總認為除了苦還是有快樂的。所以有人誤解佛教只看到苦,因此認為是消極的宗教,其實佛陀從來不否認世間有快樂,還教我們應該如何獲得福樂、喜樂。唯有進一步洞觀才會發現,即使是快樂的現狀它也隱藏著敗壞不安之苦。這樣的壞苦,世間人多少也能感知。接下來還有行苦,就是流轉不息之苦,世間人因為留戀於過去、未來,因此很難觀照到現在每一個瞬間的流轉。
所以觀無常到深刻處,就知道,無論是痛苦、快樂還是非苦非樂的運轉,無常的一切現象都是苦的,因為它的變化經常超乎我們的期待。我們錯誤期待沒有痛苦、煩惱、憂傷,可是現狀不符合於這樣的期待,期望落空帶來的就是憂、悲、惱、苦。「苦即非我」,既然徹底是苦苦、行苦、壞苦,那這個無法做主的我究竟是什麼?於是「非我者亦非我所」,因此不再有想讓自己身心維持永恆快樂的迷思,也沒有對於自己所有的、所屬的一切要掌握到心滿意足的妄執,這樣的觀照才是真實觀照。能做這樣的真實觀照,反而能斷苦,因為於五蘊不再愛喜,於五蘊不愛喜就是於苦不愛喜,於此就得解脫。
第11經,探討無常的五蘊是怎麼來的?當然它是有因有緣而來,於是往上逆推看到那些因緣的無常,因緣無常生起的五蘊當然也是無常,所以要作這樣的觀照。法師進一步分析這樣觀照的特殊性在於:世人雖然在理論上承認生命無常,可是讓生命之所以產生的根源,往往會認為它是恆常的。例如:認為人是由造物主創造的,所以生命無常,但上帝是永恆的。或者認為雖然五蘊無常,但是構成五蘊的一一蘊(元素)是真實、永恆的。前者是唯神論,後者是唯物論。還有人認為心念雖然無常,但心的深處有絕對的精神(靈魂)是恆常的,這就成為唯心論。因此其實,從現在的無常體驗往上追溯,知道構成現在的因緣也是無常的正觀,並不是那麼容易的。
第13經,佛陀教導弟子於五蘊要知「味、患、離」。眾生因為耽著五蘊,帶來種種苦惱,所以要尋出離之道,脫離對於五蘊的染著。這裏的「味、患、離」與前面講到的「無常故苦,苦故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在「蘊相應教」中都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只有清楚前面那組概念,對於後面這組的所謂「患」,才會有深刻的體會,所以能知「苦」的來源、過患,亦能知離苦之道,這樣學習佛法才是有意義的。最後佛陀告訴我們,他就是因為如實知五蘊的「味、患、離」,不住「常、樂、我、淨」的顛倒,而成就了無上正等正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