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誓雙月刊 |

                   念佛法門通達三學——花蓮慈善寺2016年佛七情緣

陳俊銘

 

我欲穿花尋路,直入白雲深處,浩氣展虹霓。——黃庭堅「水調歌頭」

佛七情緣

  恩師達瑩長老尼慈悲,不時楗椎警眾言:「若是無代誌,就念佛。」恩師篤衷念佛法門,花蓮慈善寺肇自1982年,殊勝的結七念佛聲繚繞迄今,緇素雲集響應,與日俱增。

  性廣大法師,修行法門多以「行入人間利生,不廢禪觀修持」的人間佛教思想為主,多年來深入經藏,精勤止觀而講述不輟;所謂法不孤起,仗緣方生,2011年,法師受台中慎齋堂普暉長老尼之慈命,主持該寺佛七;2012年起,恩師敦請法師移玉花蓮慈善寺普灑甘露。法師在〈從定、慧原理,論「法門無諍」——以念佛法門為例〉文中自嗤說:「一開始,業師昭慧法師見筆者時而主持禪七,時而主持佛七,幽了筆者一默,說筆者這是『禪淨雙修』;其後在聆聽筆者覆述佛七期間大堂開示的內容梗概,業師乃歡喜表示:『禪淨雙修』一詞不夠貼切;克實而言,這應是印證了天台慧思所述『諸法無諍三昧法門』的原理。」其實,法師慧心印證「諸法無諍三昧法門」而傳道示眾,洵為天降貺佑,吾人無上之福氣。

  法師於其博士論文〈智顗大師圓頓止觀法門研究〉中說:「智顗『損己利他』之行,正是大乘度生之特德,豈料智顗卻以之為『不得進證六根清淨』的原因。」「智顗臨終自述一生修行成果,言因『損己利他』之故,只證得圓教外凡五品弟子位。」即便法師認為智者之說法「可待商榷」,然而法師以「我願將身化明月」的精神,奔忙各地弘宗演教,展現大乘菩薩道「任重致遠」的精神,多少也會壓縮自己進修的時空而「損己利他」,所幸法師終非池中物,修行歷程從聽聞讀誦、說法利人到實踐六度,奚啻勞務樹人,竟自中的智顗「五品位」之位秩,表現出大乘寓自利於利他,於利他完成自利的修行境界。每每隔年佛七,末學前仰法師桃李之教,總是覺得法師的修為再再晉昇,其「涉事不妨理,在理不隔事」的功夫更具點凡成聖之妙用,孟子所謂:「聞伯夷之風,頑夫廉,懦夫有立志。」了!

  今年法會欣蒙高雄日月禪寺住持圓宗大和尚、台中愼齋堂住持普暉長老尼蒞臨導護,為佛七之殊勝錦上添花、美上加美。

念佛法門通達三學

  法師慈悲,語妙粲花地侃侃說法,總計十八小時,逾百佛子醍醐灌頂。法師開宗明義說:「有智慧的人,其生命有意義而解脫;沒有智慧的人,其生命無價值而輪迴。」「解脫道與菩薩道之共同所學在於——戒、定、慧。」法師開示的主題即「念佛法門通達三學」。

  法師將深奧的法義,用大家都聽得懂的話來推理,末學愚昧,僅能記其梗概如下:

  (一)戒:法師說:

  持戒之消極面在保護自己,積極面是迴向法界;因果律絕不辜負人,為善生善果,為惡生惡果,佛陀慈悲制戒勸善去惡,要我們做宇宙間的自由人,不被三毒控制;自由是心的自由,心不起煩惱,非身之自由,所以,戒不是用來約束自己的,是用來清淨己心,解脫自己的。我們自己喜歡的事就對他人做,不喜歡的不對他人做,給眾生快樂,養清淨心。

  法師藉由居士五戒來捻提別別解脫戒,灌輸我們一個觀念:戒為方便,能棄捨惡行,破壞煩惱,出離惡趣,究竟出離三界生死,不為惡行等所縛,故名解脫;戒為解脫的因,別解脫戒的內容主旨為不損惱有情,是成就禪定和積集一切善法的基礎。佛臨涅槃之前教弟子以戒為師,《遺教經》云:「戒是正順解脫之本。」

  (二)定:法師說:

  專心念佛即是禪定。禪定是定自己的心,無論面臨任何環境都有念佛的心、與善法相應,不生惡法。

  持名念佛心繫五根,所緣過多,它五識俱轉,非定中獨頭意識,行人可以進修觀相念佛,一心一境,當能入定。《十六觀經》中佛陀傳授日輪觀,日輪光明象徵降伏惡念、惡種,善護善念、善種,觀日輪產生定力,轉而念佛更具增上。

  法師又剖析一心不能二用的道理。當行人專注一境,則它境不入而得現法樂住;念佛能除煩惱,是現法樂住的展現。法師表示,修禪定不是為了快樂,欲界眾生因為欲望而產生煩惱,修禪定是為防止墮落,也種下出離欲界的因子,往生更善之界。色界眾生或入慈、悲、喜、捨四種禪觀,因此,法師也教授四無量心法門:慈心對治瞋心、悲心對治害人之心、喜心對治妒忌心、捨心對治不平等心。

  如何自知自證?法師點示行人檢查尋、伺、喜、樂、一境性之五禪支。

  總之,法師說禪定是「心一境性」的展現,心念專注於一個固定的所緣,而能久久住心,不散不動,使散動擾亂的心念趨於靜止安定;念佛法門讓自己與正覺的聖者、正覺的教法與證法,透過念力而快速接軌,繫念在令人向於光明的人、事、物、乃至觀念,而能感召未來的光明前程,遠離對死亡與未知的憂悲惱苦。也就是說,當行人專念繫心在佛之時,能息諸惡想,降伏煩惱而煥發淨光,達到近行定之禪境,是即「念佛三昧」。修此三昧的目標,不在於四禪八定,而是依念佛之清淨心出離三界,臻至解脫。

  (三)慧:法師說:

  智慧是現量、比量的展現,定力仍有煩惱,唯智慧能斷煩惱,因此,佛法重視的是智慧與實修實證。行人持戒生清淨心,修定見光明,修慧向解脫;而念佛法門與四無量心,因為所緣的關係,未能「照見五蘊皆空」,然則,智慧正是由觀察自己的五蘊皆空而得。法門隨著眾生的根機有所不同,法門本身並無恆常不變的自性,緣起性空則是無量法門的共同之源。念佛通達法性空慧,洞觀緣起性空才是念佛之真實作意。

  立基此言,法師首先說明「由戒生定,由定發慧(非由定生慧)」的道理;接著法師由「照見五蘊皆空」演繹到「十二支緣起」,法師說:

  我們的身軀,是種種因素的聚集體,它無常變異,昨日之我非今日之我,所以,行者莫要執愛。而念佛、觀佛即使殊勝,還是心的運作,心也是聚合之物,所以,行人應作「無我」的慧觀,不受「有我」邪見的暗示,不在觸、作意、受、想、思的心所運作中,執著、錯誤地要去找一個「我」來執取。只是,無我空性很難成就,所幸念佛法門有二階段修學之特性,身在娑婆就老實念佛,將來到了淨土,在佛陀的教學下修行,當然可以究竟。

  法師恐怕我們不能意會,再三引用各式各樣的事例來說明,例如正逆觀照十二支緣起,了知三世因果律得宿命智,行者就不敢為惡;又以一片雲加上一片雲等於一片雲的算數,來喻顯無我空性,令人拍案叫絕。

  進而言之,法師細述定、慧二學,是修學佛法的重要課題,開發觀慧,則能「照見五蘊皆空」的本質,因為「緣起性空」的印證,即能斷除無明、愛、取,以及造業感苦的生命鎖鍊,證入寂淨的涅槃境界。所以,念佛三昧依然是在定學基礎上開展出無常、無我的慧觀,也就是契應空性慧的念佛,才是真念佛。

  (以上三點,在法師〈從定、慧原理,論「法門無諍」--以念佛法門為例〉大作之中,有更精湛的論述。大德閱之,當有柳暗花明的雀躍。)

  (四)其他:法師談及台灣人口老化的現象而勸勉眾人,念佛不忘勤作鬆肩抬胯運動,法師點化說:

  若是你能夠往生到更好的地方,那你就不會怕死,除非你不知道會投生到何處。所以,行者要善護念自己的心,降伏煩惱心,於任何境界都不生惡念,以佛號回應就是念佛禪定、有相念佛;二六時中保持心念與佛相應,就是無相念佛。

  眾生顛倒,想要好卻不做好,每天想的都是喜歡或討厭的人與事,不斷複製惡習;所謂心想事成,你為何不想佛?善念就是佛,念佛能生光明,遠離欲望,心存好念,種下離開欲界的因子,趣往善處。

  淨土經典都說娑婆眾生如何苦,淨土如何好,佛陀在因地如何發大願,可是淨土也不一定符合每一個人的根性,佛的願又不是你的願,所以,遠在天邊的淨土不如從自己心中的淨土修起。

  佛七結束回家,不能鬆懈念心,要保任結七所得之成果,精進於日常作務,用清淨的心念感得好的福報功德。

最大公約數

  法師五年來的主七開示,末學認為具有同一旨要,正是期勉吾人凡事練習「生處轉熟,熟處轉生」。印光大師說:「凡夫之心,熟處過熟,生處過生。」人所熟處過熟者,不外財色名食睡、殺盜婬妄騙,貪瞋癡慢疑,更為隨興造作而複製增長之;人所生處過生者,不習十善、三學之功夫,甚且面對了生脫死之事,倍覺兩眼漆黑,不自覺地宴安酖毒而沉淪了。法師慈悲,迺將己身實踐體證的真理與成果,簡化為大家都做得到的行事,例如:鬆肩抬胯、說好話、想人家的好,吃飯不過量、不貪味等等善行,時時熏習,由生而熟,效法古大德「生處轉熟,熟處轉生」的垂訓,將習慣的惡法去除,不造新殃,養成清淨善法的根性,培育福德。法師強調吾人在行住坐臥語默之中,於遇境逢緣之際,都能攝心正念「意起即修」,務使「意之趣向,皆覺識明了」,此行正是智者大師之「非行非坐三昧」,法師說:「修行就從你做得到的好事開始。」

反聞自愆

  末學有志習佛,匪伊朝夕,念佛心繫「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囿於根鈍障重,企圖六根齊收,但因所緣過多而不分主從,徒勞無功。晚近末學考據古德的經驗,以為眼鼻身三根,功德不全,初入手時,可以略過,又「意根為心之幾,念佛之念,依他而現,既現於意,乃運舌而出,但意舌二根,勞久則倦,故默念或金剛念,易流於昏沈,譬彼潮水,既無入路,便有退機,必須耳根諦聽,耳主神明,出入略一注之,意根即空靈宛轉,不落動靜,舌根任其高低運用,不必拘束,如是意舌耳三根密切聯繫,則念佛之念,舌根運出,耳根運入,非舌非耳,即出即入。」1末學從此改持以「耳根圓通法門」,修習「初於聞中」,不讓耳根尋逐外塵,唯任音聲自然流入耳根,拜願繞佛用以持名,共修止靜則持金剛念,有聲是聞,無聲也是聞,從茲念佛,中懷悅豫;另外,繞佛則加緣身根,清楚覺知腳底踏地離地的觸覺,快意舒暢;只是飯袋如我,忝知對於念佛之奢摩他依舊滯留在住心大於散心的程度,禁不起勘驗;之於修行次第的把握與教理的深入,越發一知半解,是故,不敢妄顗成事,戔戔心得,自感見笑。

  以上不足之處,爾後應當深入研習《清淨道論》、《瑜伽師地論‧聲聞地》、《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成佛之道》等聖典,也應效法恩師之教與法師之述,藉以自我鞭策,解析出一個層次分明的念佛次第與釐清對於教理的矇眛無知。

  早期《雜阿含經》提出了念佛理論的雛型,《長阿含經》由念佛之生平的四念發展為六念,《增一阿含經》則益加十念和一法的修習觀,在在都是以釋迦牟尼佛為所緣觀;《增一阿含經》:「觀如來形未曾離目,已不離目便念如來功德。」末學向來觀想釋迦牟尼佛,雖然《遺教經》云:「善調其心,攝念一緣,則能成就所欲成辦之事。」但是末學心行黯鈍而觀力矇眛,即使徵諸聖典,觀一佛身並向虛空等量,卻好像隔著毛玻璃觀佛,越觀越模糊,遑論觀如來功德了,此等勝解作意不能成辦,真實作意之諦觀緣起性空中道,更是磨磚成鏡之事了。末學明白這等闕失是自我在作意,佛越模糊,自我意識就越想捉住佛,因此,「我」就越來越放大了,「我」越大就想脫離「我」,在已經散亂的念上再冠上一個「無我」的念頭,於是佛沒有來,「我」先迷路了;總之,就是在慣性上,讓自己輪迴不己的「我」在統覺主導五遍行心所的運作而執迷了。

  法師說:「理觀不入,輔以事修。」末學自驗身業僅僅守其大約;口業則直情徑行,流言流說;意業尤甚,於貪瞋癡等念,乍滅倏生,任運忘禁;《俱舍論》云:「雖有此理,由彼宿習。」是故,末學之憨慢又無修養是不無原因,既然習佛,末學就應該踏實「生處轉熟,熟處轉生」之道,落實法師「修行就從你做得到的好事開始」之婆心,也就是做好「戒」行之清淨,「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印光大師法語),方能成就定、慧之道。

緬懷先慈

  共修時,末學會假想與母親同在。母親痼疾二十年,受到恩師與居士會陳貞如會長的明道致用,欣向佛土,信心堅固,夙夜念佛不輟。有一天,母親用平淡的口氣對末學說:「早上我在念佛的時候,窗外射來一道耀眼的光線,金黃色的,然後,又聞到怡人的檀香味。」事後,母親就沒再向他人提起這般感應事件。羅什大師言:「三界之物,皆從憶想分別而有。」母親僅有就讀日治小學三年教育,而且不熟悉教理,理應不懂般若空性,遑論「心有想為癡心,無想是涅槃,是法無可樂者」(《般舟三昧經》)之經教,她卻能夠不耽著虛幻的感應,也以歡喜心與她的病體和平相處,醫生訝異母親如何有這樣毅然的生命力,母親回答醫生:「我念佛。」醫生佩服之餘,徵詢母親同意,將其病例作為醫學院的教學教材。

  母親最後淹痼醫院,柔膚弱體之際,依然以金剛念持佛號,心不顛倒、不畏懼,而且自知時至,旬日前即咐囑末學後事。古德云:「靜中功夫十分,動中才有一分;動中功夫十分,睡夢中才有一分;睡夢中有十分,八苦交煎、生死臨頭,又祇有一分。」病榻中的母親就近似《淨土聖賢錄續編》之慧明法師於病恙中依然淨念相繼;繼爾登叚之時,形同熟睡,香蒲柔順,六日後入木,其額顙油亮,臉頤微笑,雖然末學不知道母親是否見到本地風光,但是末學相信母親已化生到她心怡的所在。母親所學匱乏,可是她對佛法的信心竟然能凌駕哲學家所抱持之奧觀,她老實念佛的態度,也超越學者必須耗盡終生智慧才能獲得的成果。末學雖然不捨母親,但見母親念佛善終,卻也悲而不傷了。

  母親識字不多,沒有能力用理性客觀的眼光來聞思法義,知見或許不如常人,她只知道將恩師與陳會長的話奉為圭臬,老實念佛來圓滿她的道心。《信心銘》:「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末學肯定母親臨終前,已經愜志地放下世事,超克四大不調的病體,也沒有醫生說的痛樣,以「一種平懷,泯然自盡」的態勢迎接生命的句點。彌留中,恩師與陳會長率眾助念,三日未張眼開口的母親,居然輕聲平和地說:「謝謝師父,謝謝大家。」當陳會長為母親洗淨更衣後,母親氣若游絲地說:「阿彌陀佛。」這是母親最後的一句話。智者所謂:「介爾有心,即具三千」,母親無間相續的實踐信佛願往生勤修行,直到大故而菡萏華開!「瓶之罄矣,維罍之恥。欲報之德,昊天罔極。」望月幾回圓,母親離我二十一年,末學到地藏殿向母親跪罪謝恩,三拜!百拜!

禱祝祈願

大殿前庭的圓池飄落一片木蓮樹葉,驚動池心,喚起末學心知感恩。其實末學愧受三寶恩與眾生恩,唯有馨香禱祝:

祈願恩師四大輕安 為法久住

性廣法師禪淨雙美 名實俱佳

常住師父平安喜樂 道業增進

貞如會長法體康泰 領眾無礙

三寶光明 普照有情

身心清涼 同得解脫

 


 

[1] 引自律航法師著述,〈淨宗勝義中真勝義性〉,http://book.bfnn.org/books2/1568.htm

 

 

佛教弘誓學院
與我們聯繫  (了解詳細)
電話:886-3-4987325
傳真:886-3-4986123
E-Mail
facebook
youtube
站內搜尋
年度行事曆
   
交通位置 (了解詳細)

地址: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