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標題」與人生境界
──上等人為「價值」而活/中上等人為「知己」而死
──中等人平衡「權利、義務」/下等人期待「佔便宜」
釋昭慧講.傳法記
臉書留言錄(之三三五)
105.9.1
105年8月18~19日,為了犒勞長期護持學院、辛勤奉獻身心的志工與學眾,本院舉辦為期兩天的志工感恩研習之旅。……
第二天早餐後,舉行志工講習與座談,性廣法師配合學理分析與實作操練,講習「正知而住」的佛教養生功法。昭慧法師發言感謝志工們長期的護持,讓學院年年順利轉法輪,並透露本次二日遊的「齋主」是性廣法師,大眾非常感恩。昭慧法師並且作了如下「下標題與人生境界」的精闢法談:
劉醫師夫人(邱金枝居士)剛才聽到我們的法談,非常歡喜,想在朋友群的line中分享,問我要下甚麼標題比較好?我說:「那要看你想要攝受哪一種人。」
「上等人」是依「價值」來與你相應,如果你的標題是「荷擔如來家業──任重道遠,死無後已」,他就覺得熱血沸騰,願意加入菩提道上的法友團隊。
「中上等人」是「士為知己者死」,感動於領導人對自己的禮遇(如「三顧茅廬」),而願意為他肝腦塗地。這類人講道義、情份,在人間已殊為難得,但我不認為這類人是上等人,而只判為「中上等人」,原因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你為知己而發心,有一天就有可能為知己而退心,像屈原就因諫言不受楚王青睞而跳江自盡。其實無論楚王聽與不聽他的諫言,只要跳脫「憂讒畏譏」之情,他都可以將生命發揮到有意義的地方。
以我自己來作個案分析,我早年飽讀儒家詩書與武俠小說,油然萌生「士為知己者死」的情懷。但是學佛日久,不知覺間業已提昇人生境界。以我在玄奘大學任行政職為例,上司對我賞識,我當然是盡心盡力,即便對我有些誤解,我也還是一樣盡心盡力,不變初衷。原因是,玄奘大學對我而言,就是「如來家業」,我不會因為上司對我「知己」與否,而就跟著心情起伏,患得患失。但我依然深深感謝上司,不是因為他們「知己」讓我感恩戴德,而是因為他們的慈悲護念,讓我得以實踐「荷擔如來家業」的價值信念。
「中等人」是權利、義務「講清楚,說明白」,掂掂這裡可以享有哪些權利,要盡哪些義務,算一算,投資報酬率可以平衡,不會吃虧,就願意加入團隊,共同奮鬥。
「下等人」則是佔便宜的心態,看哪邊有利可圖就去哪裡。對這類人當然還是要度化,但可能就要「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下標題時,可就不能用「任重道遠,死而無已」的字眼,會把他們給嚇退。反之,就可以把加入團隊的利益,如實化約為標題,如「活出健康、快樂」,「延年益壽的法喜人生」之類。
從以上的標題的討論,我們不妨互相期勉:自己掂掂,看自己是哪一等人,然後再努力提昇自己,若干年後再看看自己有沒有進步。
回到「下標題」的提問,我的回答是:面對各種不同資質的閱聽群,妳無法設定同一套標題。看妳想要攝受哪一等人,再來決定:妳要下什麼樣的標題,好能產生吸引他們閱讀的效果。
最後,無論是哪一等人,都有需要佛法的覺性開導。藥沒有高下,只要對症,就是好藥。因此,設定的對象只要與標題的境界相應,那麼,哪一種標題都可以是「好標題」。這就是我依「緣起中道」的智慧而產生的文字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