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誓雙月刊 |

 南傳、藏傳佛教觀點

編輯室彙整

■馬來西亞佛教大長老達摩難陀尊者

  首先,目前人們對同性戀的態度,其主要影響來自英式基督教對聖經有關部分的看法,再加上19世紀維多利亞時代人以狹隘頭腦所加以的誇大。在亞洲,特別是印度與中國,性事從來不被當成一種骯髒事件,只能暗中享受,或只為繁衍後代。……人們受無明的影響,把身體看成真實存在,渴望滿足自己對感官娛樂的追求。但是精神上成熟以後,無明被知識與智慧代替。因此,在把身體看成虛幻印象時,自然而然就超越了這種執著。我們看見有些高明的人成熟起來以後放棄了性事,就像一個孩子長大後不再玩那些玩具。性事本身沒有什麼錯。錯誤的是對它的執著與受它的奴役,以為耽於性事可以帶來最終的幸福。這是當今娛樂媒體對性事的渲染利用帶來的問題――誇大了性事帶來長久幸福這種神話。……

  我們佛教中每天持誦的五戒中,第三戒是:「我接受這樣的訓誡,避免不正當的性事。」……不正當行為的意思是,那些對行事的人或者對方造成傷害的行為。某一種意義上說,假如雙方為成人而且自願,就不構成傷害。在佛教裡,我們不把任何事情看成是一種違反神聖法令的「有罪」。……

  佛教並不把同性戀看成是「錯誤」,而異性戀就「正確」。兩種都是用身體進行的性活動,都是淫欲的強烈表現,都增加我們對現世的渴望,使我們在輪迴中陷得更久。無論是兩個男子,或者一對男女戀愛,都出自相同的人身侷限,也就是沒有把身體看成空無實相。佛教並不譴責同性戀,就如同佛教並不譴責任何錯事。我們出於對真相的無明而行事,因此所作只錯在「缺乏技巧」。我們沒有權利去譴責他人。我們的責任是幫助他人瞭解到,他們這樣是出於無明,和怎樣找到真正的快樂。我們沒有權利去譴責那些與我們想法和做法不同的人,特別是當自己也身為其它感官娛樂的奴隸這種情形下。我們知道,我們一隻手指指向別人,就有三隻手指指向自己。

  總之,同性戀與異性戀一樣,起源於無明,當然沒有基督教意義上的「有罪」。所有形式的性事增加對身體的淫欲,渴望,執著。有了智慧,我們學會怎樣脫離這些執著。我們不譴責同性戀是錯的,有罪的,但是我們也不遷就它,這是因為它與別的性事一樣,延緩我們從輪迴中的解脫。

——摘自佛教頻道:http://www.buddhachannel.tv/portail/spip.php?article3033

■宗薩欽哲仁波切

  從一個非常廣的佛教觀點來說,異性婚姻並不能保證能比同性婚姻來得長久,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同性婚姻對沉思、禪思之道更有貢獻,那同性婚姻反而勝於異性婚姻。基本上我們在談的是偏見,最近我去了尼泊爾,在過關的時候有很棒的事情發生,入境時要填一個表格,名字、護照號碼等等,M是男性要打勾,F是女性要打勾,還有一個O是其他,連台灣都還沒那麼進步,諸位還在為了同性婚姻受苦,這已經是一個過氣的問題了。如果是雙性人怎麼辦呢?他們要不一樣的廁所,在台大有雙性人的廁所嗎?我們在談的是偏見,偏見就永遠不是好事,是人類最糟糕的一種個性,偏見不容易去除,因為偏見在不同文化都非常受到保護。

——摘自台大演講逐字稿:https://goo.gl/QBlO61

■直貢澈贊法王

  佛經中並沒有特別指出同性戀是五無間罪。實際上,世間的一切現象都是因果業緣的體現。同性戀與異性戀都是人們在感情方面的執著,都是因緣和合的現象,並沒有特殊的自性。

  我想引用白度母在成就之前說過的四句偈言。她曾作為國王的女兒精進修行,已達到很高的境界。一位出家人讚歎她,預言她將轉世為男性出家人而繼續修行,最終成就佛果。針對這種看法和鮮有女性成佛的範例,她發願以女性之身獲得成就,之後說了如下偈言:

  這裡無男性亦無女性,

  無我無眾生亦無所識,

  所謂男與女為無中有,

  此乃世間眾生之幻覺。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應該去觀察「情執」。「情執」是欲界眾生的特點,有時也被稱為「癡」,很多時候體現為人們對「自我」的執著在他人身上的延伸。我們經常說「我執」來自無始無明,如人們執著自己的身體,自己的財產,等等……我們也會看到有人將自己的伴侶視為自己的財產,限制對方的成長,導致關係緊張破裂等。

  所以,在同性或異性上糾結,沒有任何意義,我們修行的目的是從一切執著煩惱中解脫出來。

——摘自選讀網:http://www.duxuan.cn/doc/8594119.html

■噶千仁波切

  事實上心中本無男女之別。如果他/她們彼此相處沒問題,就不要干涉,有一個同性伴侶並沒有什麼錯,實際它取決於你自己,是你自己的選擇。不論與誰為伴,關鍵是要讓伴侶快樂,而令我們快樂的方法就是互相慈愛。

  如果你有大愛,對方是男是女並不重要,只要你有慈愛心就很好。因為如果有大愛,你的凡夫心念就會歇息,而凡夫心念歇息的時候,你就會見到心性的本質,即真正的安樂,那是無念的真實本性。這樣不論你有沒有伴侶都不重要了。每當禪修時,你都休息在大安樂之中,因為那是心的本性,是全體皆善的心性。那種依賴於他人才能得到的快樂是有條件的,不是本來的心性。所以其實不論你有什麼樣的伴侶,那是你自己的選擇,簡要言之,重要的是彼此慈心相待。要知道,以愛和慈心來對待他人其實是一種功德。

——開示於新加坡「一億阿彌陀佛心咒持誦閉關法會」

 

 

佛教弘誓學院
與我們聯繫  (了解詳細)
電話:886-3-4987325
傳真:886-3-4986123
E-Mail
facebook
youtube
站內搜尋
年度行事曆
   
交通位置 (了解詳細)

地址: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