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誓雙月刊 |

                                                 「信」為何物?!──「信仰」問題初省

林建德(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副教授)

 

信仰力

  曾有朋友告訴我,他羨慕那些有虔誠信仰的人,他說他多次想要擇一宗教「入信」,但總是緣份未具,始終難以進入。

  我能感受這樣的心情,雖然我有信仰,但卻不夠專注和虔誠,算是信仰性格薄弱的一類。也因此,我看到虔信者的虔敬心行,多少也有欽羡之感,他們已在茫茫大海中找到一根浮木,不致於溺斃滅頂。

  理智發達,信仰性格偏弱,這或許和我的學術和哲學背景有關,不輕易的相信,反而多所懷疑,慣於辨異、辨正。我不知道這樣是好是壞,已難以「心寬念純」,不問原由的全然接受一個法門、依靠一種說法。

  過往還沒接觸哲學,想得少反而更輕易相信,容易從佛法中獲得感動。現在知識多了一點,使得我在信仰上多所躊躇,這應是一種缺失,畢竟情感才是「入信」最主要的動力。

  「信」有多種層次,單純的只是「信靠」;進一步的可說是「信受」--汲取於心、內化於心而表現在行為中(「信受奉行」);再來就有「信願」,代表不只是信靠、信受,還有願行,如展現出對眾生的一份理想和關愛,屬於菩薩行者才有的格局。

  此外,不管任何宗教都談「信德」,顯示信仰本身就是一種德性,愈是虔敬愈有德性。淨土宗典籍也說「至心信樂」,可知信仰會帶來喜樂,或者信仰本身就是一種喜樂。

  「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佛法之五根、五力皆以「信」為首,乃是走向修行的第一步。或許我應調整心態,多一點純淨的心思,也讓信仰在生命中發揮力量。

 

信仰中的懷疑精神

  所有的宗教幾乎都是建立在信仰的前提上;同樣的,「信」是佛教修行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三十七道品中的五根、五力即是以「信」為首,大乘佛法對「信」的強調,更是不在話下。

  但和多數宗教不同的是,佛陀既要弟子們對信仰堅定不移,同時也要對信仰保持懷疑,這是佛教相當重要的特色之一。

  這樣的懷疑不是否定,也不是反對虔誠,而卻是一種自覺和反思。倘若一個宗教只是要人堅信,不容許任何懷疑空間,這樣的堅信又如何和盲信、迷信作區隔呢?

  在佛教裡的「信」(believing),其重點在於「見」(seeing──洞知與明瞭上。此既不是以「信」來取代「見」,也不只是一般所謂的「眼見為信」(To see is to believe.),而卻有「信」和「見」合一之意(或「信智合一」)。

  如同達賴喇嘛希望一切信仰者都能種下懷疑的種子(plant seeds of doubt),提倡健康的懷疑主義(healthy skepticism);他認為愈是透過理性及開放心靈的認知、理解,愈是可堅守信仰和信心。

  可知,佛教即便是重「信」,如此之「信」(Pali. Saddha; Skt. sraddha)並不是單純的信仰,而是由確知而生起堅定的心。這樣的「信」,含有如實知見的意涵,即佛教的「信」是見解的問題,不僅是相信的問題。

  如《佛陀的啟示》表示經典上說:「比丘們啊!我所說離垢除染,是對有知見的人說的,不是對無知無見的人說的啊!」此外,佛教用「得淨法眼」(Dhamma-cakkhu)一詞,來指涉證入真理的人,也是意指如實認識、如實了解之意;這都意味著佛教的「信」,背後的關懷乃是「知」或「智」。

  總之,信仰者之單純、虔敬和篤實固然是好事,但有所信的同時,亦要有所疑;這樣的「不即不離」,應當才是佛教的精神。

.

佛陀的學生

  佛教西傳歐美,愈來愈受歡迎,看到不少西方人表示他們並不是佛教徒,但卻是佛陀的學生。

  佛陀學生與佛教信徒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承認自己是佛陀學生而不是佛教徒,這頗耐人尋味。或許有些洋人初從神教信仰的傳統走出,不想再成為教徒,卻願意當一名忠實的佛陀學生,刻意淡化特定信仰的牽制。

  今日佛教普傳世界,未必以宗教形式來傳播,「去()宗教化」似乎是一個走向。此時佛陀是老師,佛教經藏是課本,而僧人是同學,「三寶」的宗教意義消弱,而有一新型態的理解。

  信徒與學生之別,顯示兩種不同心態,突顯佛法是要學習的,而不僅僅只是信仰,亦即不只是信佛,更重要的是學佛。而且,佛陀是一位老師,不是萬能的神,如此佛陀不是高高在上,遙不可及;而我們雖不至於「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但至少能透過學習試著比肩同行。

  西方很多名人都可算是「隱性佛弟子」,只取佛法的觀念、內容與方法,而不在意佛教徒的名份和形式。

  如以美國為例,Apple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史上NBA最強總教頭、「禪師」Phil Jackson,以及美國Ohio州國會議員Tim Ryan(著有《正念國度》(A Mindful Nation)一書),這些在商界、體育界和政界具有高知名度的人,都對有佛法強烈好感,甚而「求法若渴」,卻未必定位自己是一名佛教徒(傳統意義下的),乃至稱自己是一個「哲學佛教徒」(philosophically Buddhist,如美國總統Obama同母異父妹妹Maya Soetoro-Ng);我想學術界更是如此,特別是從事佛學以及正念學相關研究人員。

  「信佛」若只是從祈求、膜拜中尋得情感依賴和權威寄託,這應不是佛法的特色,相對的從「學佛」淨化人心、開啟智慧當是首務。洋人重「學佛」而多於「信佛」,或許也給我們東方的佛教徒一些啟示。

 

像個佛教徒

  丹麥哲學家齊克果(Kierkegaard, 18131855)說他不敢稱得上是基督徒,或者更直白的說,他不配基督徒這個稱呼,因為他認為這個名稱太偉大了,他怕做得不好,污辱這個稱呼;他只能說他願努力成為一個基督徒,試著作一名基督徒。

  同樣的,若以齊克果的高標準自許,不只絕大多數的基督徒不能稱作基督徒,連佛教徒也不配稱為佛教徒。

  每個宗教信仰者當比一般人具有更高尚的稟性,因為既然成為耶穌或佛陀的追隨者,當行耶穌或佛陀所行,否則反其道而行,豈不是玷污了耶穌或佛陀?

  好的信仰被素行不良的人信到,這個宗教就很倒楣,反之不然。而宗教被無信仰者批判嘲諷,有時是人的問題,並不是該宗教的問題;這也是任何高級宗教都要保持自省,時時自我反思、審視,努力提昇信仰品質,儘可能吸引優秀人才入信,也讓已入信的人變成優秀人才,如此才足以展望美好的發展前景。

  「是個佛教徒」和「像個佛教徒」是兩個不同概念,除非我們時時心中有佛、以佛為師,而且行中有法、以法為念,否則都不配稱作佛教徒,只能說試著像個佛教徒。

——取自「心御風行」網誌:http://mind-breath.blogspot.tw/

 

 

 

佛教弘誓學院
與我們聯繫  (了解詳細)
電話:886-3-4987325
傳真:886-3-4986123
E-Mail
facebook
youtube
站內搜尋
年度行事曆
   
交通位置 (了解詳細)

地址: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