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報告
2016年「利他主義與菩薩思想」國際學術會議暨第十四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兩岸研討會,即將於5月28~29日,假玄奘大學隆重登場。本次國際會議,再度邀請了蜚聲國際的哲學大師Peter Singer教授,與會發表專題演講,講題是:「有效利他主義:21世紀倫理」(Effective Altruism: Ethics for the 21st Century)。因此本期推出「有效利他主義」專輯,引領讀者概括了解其意涵,以為該項國際會議預作暖身。
本專輯收錄了四篇精彩文章,第一篇是Peter Singer教授所撰、黃資雅翻譯的〈溺水的小孩——談道德延伸範圍〉,Singer教授以有名的池塘案例(“child in a pond” analogy)為引,提出其哲學推論:慈善並不是「超義務」,慈善應該成為道德義務的一部份,否則我們在道德上是有瑕疵的。空間、距離、種族、文化的隔閡,都不具道德上的重要性,無論我們身處世界何處,都能參與及影響當地人民的命運,而這能力,決定了我們的責任。
第二篇是Peter Singer & William MacAskill合撰、黃資雅翻譯的〈介紹「有效利他主義」(Effective Altruism)〉,扼要說明有效利他主義的基本原則與行動準則,以及建議可以參與的方式,一是選擇投入具有社會效益的職涯(直接利他),二是捐款支持有效的公益組織(間接利他)。所以,有效利他主義不僅是一個抽象的哲學概念,而且是一個蒸蒸日上的全球性社會運動。
第三篇是特邀稿,中央大學哲研所李瑞全教授的〈利他主義之意義與根源〉,先依儒家之說,利他主義乃是出於不忍人之心或仁心之感通而來的道德行為,這種對他人自然而有的同情共感,可說是普遍性的。接著略述道家、佛家之於利他主義的思想根源。儒釋道三教可與Singer之效益論主張互相映照,以更增進有效利他主義的高度與廣度。
第四篇是昭慧法師的〈依佛法觀點,審視「利己主義」與「利他主義」〉,主編摘自《佛教規範倫理學》,探索倫理學中「利己主義」與「利他主義」的兩種看法,以及對應於此二種主張,如何提供一個「實然」層面的佛法觀點。本文的特色是,指出佛陀的「緣起論」教學,架設了一個從利己主義而達到利他主義的橋樑。
以上四篇文章都相當精彩,為該議題提供了東、西方哲學與宗教的多元觀點,也讓吾人對Peter Singer教授與昭慧法師於5月下旬即將進行對話的合著「哲學與宗教對話」專書,深感萬分期待!
接著「宗教對話」單元,則是從昭慧法師與德國心靈導師古倫神父(Anselm Grün)合撰的《你信什麼?——基督宗教與佛教的生命對話》,刊出兩位作者的序文,並因應本期主題而刊載〈倫理與世界責任〉一節。《你信什麼?》一書自2013年3月出版以來,很快便銷售一空,感謝促成本書的南與北出版社總編輯吳信如姊妹,同意本刊予以轉載,並已再版該書。本刊將逐期摘選篇章刊登,以饗讀者。
「時事論評」單元刊出兩篇昭慧法師的文章,〈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消慈」風暴週年「慶」〉,談述如何運用佛法智慧,將「逆緣」賦予積極性的正面意義。〈「媒體姓黨 魂歸大海」──解析海峽兩岸「姓黨」媒體之異同〉,指出在「姓黨」媒體的資訊洪流中,如何保持理智的清明而不至於滅頂。
接著「如是我思」單元,刊出一位同志在身份與親情間的掙扎,昭慧法師所做的回應。以及林建德教授對於染淨善惡、大乘佛法的興起、佛法的核心思想等,所作的如理思維。
「人間燈火」單元,是兩篇活動參與者的報告,第一篇是清涼禪學社前副社長劉逸柔同學的作品,她以流暢的文筆,細膩而靈巧的慧思,分享她參與籌辦兩屆玄大浴佛節的過程、心得與成長。第二篇是鄭靜明教授所撰講記,摘述今(105)年3月5日,在第二屆高齡養生服務團培訓營的「身心紓壓與情緒管理」課程中,昭慧法師所開示的內容:「身念處」之基礎原理與實務運用。
本期《弘誓》雙月刊出刊期間,正逢2016年「利他主義與菩薩思想」國際學術會議暨第十四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兩岸研討會如火如荼籌備之際,除了Peter Singer教授的專題演講,尚有來自美國、澳洲、日本、泰國、波蘭的學者與會發表論文,盛況可期,敬請讀者共襄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