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人與創造
古倫神父、昭慧法師
古倫神父
我們基督徒相信唯一真神。但這個唯一真神是以三位一體的形式顯示給世人看:父、子與聖靈。這是上帝顯現的三種方式(譯註:這個唯一真神的稱呼,有各種不同的中文翻譯。天主教,也就是羅馬大公教會,翻譯成「天主」,而宗教改革後的基督新教則翻譯成「上帝」,近年來的聖經翻譯為了達成普世合一的目標,又翻譯成「上主」。本書因為本社出版的一致性,依照新教傳統翻譯成「上帝」,尚祈天主教兄姐包容見諒)。
父神位格的上帝,是世界的創造者,是所有存在的基礎。耶穌是上帝的「話」,透過「話語」,上帝創造了這個世界。上帝永恆的話語在耶穌身上「道成肉身」。上帝透過耶穌降臨到世間。上帝也差遣了聖靈到我們中間,而聖靈就居住在我們內心。他會在我們身上動工,使我們堅強,他就是我們可以不斷汲取力量與勇氣的泉源。
三位一體的神學不是純粹的猜測。它也道出了某部分的人類本質。因為上帝的形像總是與人類的「自己的形像」相關(譯註:此處的「自我」,是個人存在的「自己」)。三位一體的上帝是一位開放的上帝,他將我們帶進與他同在的團契。
我們人類不是只活在這個世界上,乖乖地服從那位遠在天邊的上帝而已。如果上帝與人的關係不過如此,那就太表面了。身為人,我們更是被上帝納進他自己裡面:在父、子、聖靈三位一體的團契裡,在透過三位一體的圖像表達出來的愛中。因為上帝本身不是一個靜止歇息的神,而是一個團契,他本身就是永不止息的愛,這份愛也從他自己流向人類。
基督宗教的三位一體神學告訴我們,如果不討論關於人的事,我們就無法談論關於上帝的事。關於上帝的思考就是關於人類的思考。三位一體的神學指出,我們身為人類,事實上是交織在上帝裡面的,因此我們的靈魂中,很難清楚分辨出純粹的人類力量,或純粹的上帝力量。透過聖靈,上帝運行在我們當中,也藉由我們影響外界。聖靈會啟發我們,他是力量與能量的來源,我們可以不斷從中汲取力量,永不枯竭。
昭慧法師
佛教在宗教學的分類上,經常被歸類為「無神論」。但這樣的語彙,容易讓人誤以為:佛教不承認「有神的存在」。事實上,佛教十分肯定天神的存在,並且肯定天神的心靈境界高於人類。
但是,佛教確實沒有依這種「神觀」,來建立宇宙與生命的「創造論」。並且這是「眾神觀」而非「一神論」;在佛典有關「天界」的陳述中,我們會發現,諸天依眾神境界的高低不等,還可再細分為眾多層次。
古倫神父
我很高興聽到,佛教中也有談到神。有時候我會覺得相當疑惑,因為有些佛教徒或法師會強調:在佛教中沒有神的概念,佛教是無神論的宗教。我不清楚,我們兩個對於神和神祗(或天神)的觀念是否一致。不過,基督宗教是沒有眾神祗存在的,我們只有唯一真神。這應該是我們兩個宗教的「神觀」最大的不同之處。
有些佛教徒會講「成佛」(Budhisattva),也就是只有那些達到「證悟境界」的人,他們可以脫離輪迴之苦,並永遠具有覺性。就這個概念而言,在我們基督宗教中,「聖人」應該是比較類似的概念。我們深信,聖人就是與上帝合一的人,然後他們會因著上帝,而在我們人類急難時支持我們。
我在台灣演講時,也曾參觀過許多廟宇,裡面供奉著不同的神祗,這些神祗的任務和基督宗教裡「聖人」的任務類似:有的保佑生產,有的保佑考試,有的保佑婚姻和家庭關係。
昭慧法師
除了一神與多神之外,基督宗教與佛教最大的差別還在於,基督宗教認為上帝就是世界的創造者。相反地,佛教的創造論並不是起源於神的。
佛教中有關創造論的概念就是「緣起」(dependent origination,梵文pratītya-samutpāda)。「緣起」一詞,在體系龐大而內容豐富的佛教教義中,是最為重要的關鍵字,也是最根源而核心的基本原理,它的定義是:一切現象,都是在因緣條件的脈絡下生成、存在、變異、毀滅的。這就是宇宙與生命運轉的自然法則。
而這自然法則和佛陀之間有什麼關係呢?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他只是就著眾神、人類與其他生命的存有與消散、痛苦與快樂、運作與承受、凡愚與聖智,證悟了其間的運轉法則,並於證悟之後的歲月裡,將這樣的法則教導世間,好讓大家能順此法則而獲致「離苦得樂」的境地。
它不是一種創造與受造的關係,佛陀告訴我們,這樣的法則,不是佛陀所「創造」的,而只是佛陀所「證悟」的;無論佛陀出世與否,這法則都是恆常且普遍地運轉著,而佛陀也不是神,佛陀只是覺悟了這樣的真理。
所以總體而言,「緣起」論並不是建立在「神觀」的基礎上,甚至也可以說,並非這個法則具有「生」的功能,生養了大地萬物乃至人類。佛家、儒家與道家同樣提示了宇宙萬有運行的法則,它們之間相同的是,都沒將法則視作「位格」的存在。但佛家又與儒、道二家的法則理論有所不同,因為儒、道二家主張法則具有「生」的功能,也就是說,儒、道二家認為,法則創生了萬物;佛家卻從不說「緣起」具有創生功能,它僅只是現象界「相依共存」而生滅變化的法則,而非宇宙萬有的「第一因」。
古倫神父
我們基督徒認為上帝就是宇宙萬物的創造者。但是,創造的過程到底是如何,我們也無法完全瞭解。因此,對於自然科學裡宇宙形成的「大霹靂」學說,我們的信仰是保持開放的態度。
但是,我們絕對相信,所有一切最後都是從上帝這位唯一真神而來,上帝是一切的原因與根基。對我們來說,自然界也是被上帝的靈所充滿。因此,我們也能夠在大自然中遇見上帝。
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兩個完全不同的觀點:佛教是以這個世界原本的樣子來觀察這個世界,並嘗試去瞭解它。猶太與基督宗教傳統則習慣問「起初」的情況:「一切是如何形成的?」而佛教的「緣起」則是解釋,為什麼一直有新的事物形成?為什麼這個世界如此流動?基督宗教的創造神學則是問及原因,直到第一因:上帝。
不過,上帝對於我們基督徒來說,不只是創造者而已,他也是歷史的上帝,他會行動,會干預人類的歷史。當然我們知道,這個「上帝干預歷史」的說法只是一種圖像。上帝還是透過人類本身來行動。他差遣先知到人群中,打開他們的眼睛。就這個觀點來看,佛陀的角色也相當於先知,打開人們心靈的眼睛。
但是,耶穌不只是先知。上帝透過耶穌將自己顯現在這個世上。耶穌完全是個人,但是,他同時也是上帝和上帝的兒子。透過耶穌,上帝以獨特、完全的方式將自己表達給世人看。
然後,上帝又差遣他的靈,也就是聖靈,運行在我們當中。因此,上帝也在我們中間。他不只是那個在我們之上的創造者,而且也是在我們中間、並在我們身上動工的上帝。
我個人認為,這個歷史的角度對於東方文化則不那麼重要。東方文化比較關心的是「循環」,而不是涉及起始與終點的線性思考。
就我個人的認知來說,我覺得佛陀是強調人身上神性的一面。而我們基督徒則相信,上帝讓我們人能夠在耶穌身上參與他神聖的本質。我們身上也有上帝的靈。即使上帝具有不可理解性,但是,我們仍然視上帝具有位格。對我們而言,他既是具有位格又是超越位格的。
他是一切存在的基礎。但他也是一個有位格化的「你」,我們必須對他負責。他會對我們說話,他愛我們,也期待我們以愛來回應他。
當然,我們知道,當我們用位格「擬人化」的方式來談論上帝時,這也跟我們人的投射相關聯。因此,即使有這許多對上帝正面的表述,我們同時也知道,所有對上帝的論述都只是猜測而已。神學家常說:我們只能說,什麼不是上帝。所有對上帝的正面表述,都只是猜測而已。
這次與佛教的對話中,更加強了我所持的「負面表述」神學,這個學說長久以來就存在於基督宗教的傳統裡,只是常被忽略了。有些神學家常表現出,好像我們可以完全瞭解上帝一樣。因此,與佛教的對話可以幫助我們,更小心謹慎地談論上帝。因此,我想先把創造之始與上帝奧祕的邏輯問題放在一旁。我比較想聽您談談,佛教中的「緣起」,如何影響人類的自我覺察。
昭慧法師
在「緣起」法則下,每個生命同樣源自因緣條件的組合,看似穩定而實則變遷無已。如果一個人能夠覺悟「緣起」法則,就會發現:他的身心組合沒有一分一秒不在變化之中。所以我們對「自我」的執著,說穿了也只是在一個相對穩定的個體上,產生了很強烈的「自我」幻覺,從而區分「你」「我」,並且緊緊地抓住這相對穩定的個體,用各種方法延續它、壯大它,讓它遠離痛苦與災厄,享受幸福與快樂。
渴望和執著源自於此。如果你靜心內觀,洞穿了這身心組合體無時無刻不在變化,既無恆常性,也無獨立性的真實樣貌,那麼你的心就會頓感清涼,從而體悟到「無我」的法則。這時他將洞察「自我」內容的空洞,從而超越所有「滿足自我」的渴求。這個時候,他已經成為一位解脫自在的聖者,無須承受那死而復生,生而又死,生老病死循環不已的痛苦。這種境界,就稱之為「涅槃」(梵文:nirvāna)。
在佛家來說,生命中所有的苦,都來自於不能覺知緣起法則,這使得人把整個無常恆性又無獨立性的個體──包括身與心──緊抓不放,一旦發生負面變化,他就會感覺痛苦。
古倫神父
佛教中提到所有存在的「因緣聚合」,我們身為基督徒可以接受這樣的彼此相關性。上帝創造了整個世界,上帝的靈也灌注在全世界中,而我們是這個有生命與無生命世界的一部分。
身為人類,我們也是受造之物的一部分,所以我們必須表現出符合我們在受造物中的定位。我們必須尊重、維護和愛惜所有受造物。因為這些受造物不屬於我們,而是屬於上帝。
但是,我們基督徒必須承認,長久以來,我們都忽略了所有受造物之間的關聯性:植物、動物和人。我們把大自然當成自己的佔領地,而不是承接造物主所託付給我們的責任:保護和照料上帝送給我們的這座大花園(參閱創世記二章15節)。
昭慧法師
「緣起」是一切現象的通則,生物、非生物、動物、植物都不例外。但是由於無生物並無生命現象,植物雖有盎然生機,但動物感受苦樂的敏銳度高,在面對情境刺激時,會產生明確的情緒反應與感情需求,故名「有情」(梵文:sattva)。
佛陀非常強調「有情」,也就是說,我們人類應該與動物、植物感同身受,不只是關心人類自己而已。因為,我們都有因緣的相關性。
古倫神父
是的,這我十分同意。耶穌也十分強調同情心。他說:「你們要仁慈,正像你們的天父是仁慈的。」(路加福音六章36節)路加在此所使用的希臘文是「oiktirmon」,意思就是:同情、同理。一個能夠同情人、動物、植物,並且能同情和瞭解自己弱點的人,他就是接近上帝了。他可以瞭解上帝是誰,並且也被上帝的靈所澆灌。
如果我們基督徒和佛教徒都能夠將這種「同情心」實踐到這個世界,我們就能一起讓這個世界變得更人性化、更慈悲、更光明,並且更溫暖。
昭慧法師
所以佛陀才會如此關切「有情」這個主題。佛陀求道、修道、證道、講道,這一切都無非是為了生命「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問題的徹底解決;緣起教學的中心議題,乃是針對生命的種種苦迫,探究它們發生的因緣,並且提出讓生命得遂所求以「離苦得樂」的種種方法──由淺而深的「滅苦」之道。
佛陀僅是緣起法則的「覺悟」者,而非「創造」者。他覺悟「緣起」,體會到所有的現象都不可能獨立存在,生命因此既無法自主, 也無法主宰他者, 這就是「無我」。再者,既然現象受到這麼多因緣條件的牽制,那麼它就是「無常」的。因此,從「緣起」法則就可以推出以下三大法則,亦即:
一、「諸行無常」法則:「行」,指一切現象的運作而言。所有現象既然受到因緣條件的促成與制約,必然會隨著因緣條件的促成而誕生,隨著因緣條件的安定而持續,隨著因緣條件的變化而異動,隨著因緣條件的瓦解而毀滅,完全沒有永恆不變的可能性。
二、「諸法無我」法則:「法」,可包括一切現象及其法則。所有現象既然受到因緣條件的促成與制約,因此任何現象都不可能獨立自存,也就是說,那不受限於因緣條件而全然自主並掌控情境的「我」,是不可能存在的。
吾人一向本能地認知為「我」的,不過是在因緣條件的促成與制約下,所呈現出的身心組合而已。由於身體有其變化中的相對穩定性,心念又是依附身體而隨著情境運轉,因此我們容易將這相對穩定的身心組合,錯覺為「我」 。
三、「涅槃寂靜」法則:「寂靜」,亦作「寂滅」。涅槃(梵文「nirvāna」),原義是吹滅、熄滅,佛教依此而指稱一種「煩惱燄熄」的證悟境地。
「寂滅」是現象在緣起法則下的實相。原來,「諸行無常」,一切現象在因緣條件的變化萬端之中,必然是剎那生滅的,而且是必趨寂滅的。「寂滅」,可說是一切現象的本質。體悟得此一法則,吾人就不會對生命的恆久存在,抱以錯誤期待。
問題是,凡夫無法體證「諸行無常」法則,對於本能執以為「我」的身心情境,會有眾多錯誤期待──期待快樂的恆在與痛苦的恆離,期待自己長生不老、永生不死。
偏偏在緣起法則的運作下,痛苦與快樂受到複雜的因緣條件之所制約,由不得自己片面主宰。這時,痛苦固然帶來種種苦惱,歡樂也會帶來「未得時萬般渴求,已得時患得患失,持久後麻木無感,消逝後惆悵沮喪」的種種苦惱。
並且既有出生,就一定得面對死亡,本能求生的強烈意志,使得生命無法坦然面對寂滅實相,因此死而復生,流轉無已,生生世世反覆嘗受著老、病、死亡所帶來的種種苦惱。由於這些苦惱總是撩撥起身體的焦熱之感,因此被形容為「熱惱」。
聖者與凡夫的差別,在於是否證悟緣起。倘能證悟緣起,那麼在洞觀身心情境時,會親切地覺知它在因緣條件的制約下,無時無刻不在生滅變遷的「寂滅」實相。於是徹底放下宰控身心與情境的強烈執著,從而滅除了種種熱惱。依其熱惱的止息、消散,以「熄滅火燄」而清涼、安穩的「涅槃」一詞,來勉強形容這種聖證境界。
所謂的熱惱就是說:心裡如果有所渴求而不得其滿足, 這時會很惱火──伴隨著「惱」會產生身體的「熱」,因此佛家稱它為「熱惱」。因此「清涼」不純粹來自外在氣溫的感受,在此是指內在心理的解脫自在,使人不再有任何對欲望滿足的渴求與熱惱。
古倫神父
我試著用基督宗教的傳統來瞭解您的想法,然後看看該如何以基督徒的角度來回應您的觀點。
我可以理解您的神學。我也認為,所有萬物都連結在一起,並且,在整個宇宙中,我們身為人類,應該要彼此瞭解。佛教中的「寂滅」觀念,以及所有憂愁的消除熄滅,最終是自我的寂滅,這我也能夠接納。
身為基督徒,我也有個內在的目標,就是拋下自我中心。耶穌說:「如果有人要跟從我,就得捨棄自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馬可福音八章34節)對我來說,捨棄自己的意思就是:拒絕傾向自我中心,也就是避免貪得無厭,避免自己想要成為眾人的焦點,避免想要把一切據為己用。耶穌提醒我們,不要用幻想吹噓自己,而是應該澆滅自己的幻想。
但是,對於基督徒來說,去除自我中心還有另一層重要的意義:我要服事更高的主宰,也就是讓自己被上帝的靈穿透。我們的自我中心應該為了上帝的奧祕和上帝的愛而破碎。
身為基督徒,我也相信,我們在死後不會消散,而是轉變。我相信,我那真實的自己,這獨一無二的個體,會在上帝裡面復活,並且永遠在上帝身旁,與他合一。
昭慧法師
對佛教徒來說,「生」或「死」不僅是一種概念,而是每一個生命在「緣起」法則下運轉的現象。佛教不談生命的「第一因」,僅只強調「生」就是這個法則的呈現,緣起,就是指眾多因緣條件構成某一個現象,因此任何一個生命的「出生」,都是由很多的因緣條件聚合而形成的,它也會在這些因緣條件消散時「死亡」。生命更在這樣或是那樣的因緣條件下,呈現種種差異。
佛陀僅是緣起法則的「覺悟」者,而非「創造」者。他覺悟「緣起」,體會到所有的現象都不可能獨立存在,生命因此既無法自主, 也無法主宰他者, 這就是「無我」。再者,既然現象受到這麼多因緣條件的牽制,那麼它就是「無常」的。這就是我上面曾經提到的「緣起」法則的兩大結論。
古倫神父
您說的這個結論,我十分可以接受。但是,我不會用「無我」(Ichlosigkeit)這個詞。所有事物和所有人,以及人和自然都是互相連結在一起的。但是,人與自然界的動植物,也具有獨立個體的本質。只是他們在最深層的內在依然會與周遭的大自然交流,今天的自然科學研究也認為,自然科學是從內在的連結出發的。因此,在「連結」與「單獨」之間,的確存在著一些緊張關係。但是,正因為在這兩極之間的緊張,會引導我們邁向世界與人類的奧祕。
昭慧法師
無我,放下自己,並不是指身心不見了。身心的組合不但存在,而且運轉無已。剛剛神父說得很好,而我們之後將談到靈修觀,在佛教中,禪修有幾種途徑,其中一種途徑,很類似神父上面描述的靈修方式,那就是對佛陀的觀想和憶念,讓整個身心宛如沐浴在佛陀聖潔的光明之中,將「佛陀」作為「自我」的替換而超拔自我。
古倫神父
這在基督宗教的靈修傳統也不陌生。使徒保羅就有類似的經驗,他在加拉太書中寫過:「這樣,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自己,而是基督在我生命裡活著。」(加拉太書二章20節)保羅用基督取代了他內心的自我。基督成為他真正的自己。就這個意義來說,這也可以稱為基督徒的「無我」。我們必須放下自我中心,以便讓基督成為我們自己的主宰以及我們的內在中心。
瑞士心理學家榮格曾說,基督就是我們自己的「原型圖像」。這個圖像會帶領我們觸摸到我們真實的自己,並讓我們從圍繞在自我中心的狹隘中解放出來。
從這樣的角度來看,我比較能夠瞭解您所說的「緣起」。然而,在我唸哲學的過程中,我還是一直研究西方哲學的基本問題,也就是從希臘哲學發展出來的系統。這個基本問題就是:為什麼起初會有東西存在,而不是空無一物?這個世界從哪裡來?人從哪裡來?為什麼有這些存在:自然界、物質、靈魂?
昭慧法師
佛教會說,所有一切生物也是現象之一,都是從因緣聚合而來。「因」是指構成某一現象的主要因素,「緣」則是指其他次要因素。由於每一項因緣的本身,又都來自許多因緣的聚合,重重層層,無窮無盡,因此,世界上就會有許多不同的事物存在。
古倫神父
那麼,為什麼有些事物是這樣形成,而不是那樣形成?關於這點,佛教會怎麼回答呢?
昭慧法師
就佛家來說,產生萬物的原因,可以區分為生命和非生命。非生命依於因緣條件而形成這個或是那個樣態,例如這片土地,五百年前不是這個樣態,但是很多因緣條件加進來,就變成現在的樣貌了,這些樣貌的產生,有時來自大自然的影響,有時則來自人為的影響。
至於生命為什麼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樣貌?同樣也是因緣的不同。有的是被動受到周遭環境的因素影響,而更須正視的,是那些個人所發出心念、言行的主動因素,這些言行與心念,統名之為「業」(梵文:karma)。
這些主動、被動因素,形成了各種生命的樣態,也影響著它們的發展。生命本身對「自我」的執著,使它必然有很強烈的「生」之渴求,這種動力就足以使它不斷地死而復生、成長壯大。生命以某種樣態在發展的同時,又會依於個人的言行、心念,而形成各種影響自己、影響他人、影響環境、影響未來的發展。個人的言行、心念的運作(業),究竟是正面或負面、善或不善,則會影響到生命的狀況和品質。可以這麼說,生之渴求是生命「產生」與「持續」的動力因,業的造作內容,則是生命「品質」的質料因。
因緣、果報循環無已,佛經裡形容:那是「如環無端」的生命長流。我們也可以說,那是一種在無盡時空的場域裡,綿密繁複的網絡結構。生命網絡中的任何一個連結點,都意味著過往的結束,也意味著未來的開端,因此佛家不作「第一因」的探索。佛陀只是觀察世界,並覺悟到運行的法則,而不是創造了這個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