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說明: 2000年,印公導師回妙雲蘭若,時年九十六歲,慧理、常光法師與導師合影於關房前,(左起:慧理法師、印順導師、常光法師,妙雲蘭若提供。)
01 編輯室報告 / 釋耀行
◆ 173本期專題:妙雲蘭若 薪傳人間佛教,守護印公故居
02 尋一方清淨地,建一處閉關房──慧理法師口述歷史 │編輯室摘錄
03 病苦的示現,給我一門最珍貴的修行功課——常光法師口述歷史 │編輯室摘錄
04 薪傳人間佛教,守護印公故居——慧理、常光法師與妙雲蘭若 │採訪:釋明一、釋法聞、釋地柏‧撰稿:張沛寧‧修潤:釋耀行
05 妙雲蘭若的「知天命」之年 │釋昭慧
06 妙雲蘭若,關房窗前憶大德 │釋耀行
法音宣流
07 我為什麼選擇高端疫苗?——以自體作為藥性測試的實驗對象,是中醫藥學的良好傳統 │釋昭慧
08 華人,唯一在地獄開銀行的人 │釋昭慧
淨土世界
09 花開見佛悟無生──2021年佛七聞法札記(二) │主講:性廣法師•筆錄:陳俊銘•修潤:釋真聞、釋耀行
律學今詮
10 體悟「緣起」智慧,遠離持戒誤區——《比丘尼戒經》講記(七) │主講:昭慧法師•筆錄:釋印隆•修潤:釋耀行
法會共修
11 疫情肆虐,不廢修持——110年地藏法會紀實 │釋明一
封面說明: 2021年6月2日,昭慧法師榮膺第三十八屆庭野和平獎(Niwano Peace Prize)。
◆ 172本期專題: 在遙遠的地方,一切虔誠終當相遇
02 踐行佛教智慧、慈悲的精神——日本「庭野和平基金會」理事長庭野浩士博士致詞 │中文翻譯:庭野和平基金會
03 推崇、效法、選擇和平之路 ——庭野和平獎委員長Sarah Joseph頒獎致詞 │中文翻譯:袁筱晴
04 昭慧法師「拔苦與樂」的佛教實踐——日本庭野和平基金會榮譽會長庭野日鑛阿闍黎致詞 │中文翻譯:立正佼成會
05 在遙遠的地方,一切虔誠終當相遇!——第三十八屆庭野和平獎獲獎致謝詞 │釋昭慧
06 日本新興佛教宗派「立正佼成會」 │編輯部整理
學界迴響
07 獲頒此獎,實至名歸 │彼得‧辛格(Peter Singer)教授
08 德不孤,必有鄰 │宣方
09 何日生觀點:人間佛教與世界和平——昭慧法師榮獲日本庭野和平獎 │何日生
10 欣聞昭慧法師榮獲「庭野和平獎」 │侯坤宏
11 昭慧法師榮獲2021年日本「宗教諾貝爾和平獎」側記 │張玉玲
12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佛教「性別不平等」下的釋昭慧法師 │曹郁美
新聞報導
13 台灣釋昭慧法師終身的服務與奉獻獲得肯定 │日本時報報導‧袁筱晴中譯
14 玄奘大學教授昭慧法師榮膺2021年日本「庭野和平獎」——新聞稿摘錄 │編輯室整理
對話交流
15 以「尊重多元,共享世界」為目標——第38屆「庭野和平獎」獲獎者採訪 │中日即席口譯:矢島希和子•筆錄:袁筱晴
16 菩薩行者在世間 ——第三十八屆庭野和平獎日本記者線上訪談
封面說明:淨良長老法相(攝於台北彌陀寺壽光樓)
◆ 171本期專題: 兩句奇絕法語,生平灑落風範
02 兩句奇絕法語,生平灑落風範──上淨下良長老圓寂側記 │釋昭慧撰稿
03 沉痛悼念淨良長老圓寂 │黃夏年
04 永懷創會理事長淨良長老——恩同再造、名揚兩岸 │林蓉芝
05 功在兩岸交流與佛教學術的淨良長老 │闞正宗
06 4月2日清晨,92歲高僧灑脫離世!遺囑不舉喪、不追思、不封龕 │《鳳凰網》新聞
07 養成善習的重要性──個人領眾的「菜瓜布」哲學 │釋昭慧
08 我的「強迫症」性格特質──從「唱經」到「誦經」的矯正歷程 │釋昭慧
09 花開見佛悟無生──2021年佛七聞法札記(一) │主講:性廣法師•筆錄:陳俊銘•修潤:釋真聞、釋耀行
10 佛教戒律的法哲學——《比丘尼戒經》講記(六) │主講:昭慧法師•筆錄:釋印隆•修潤:釋耀行
無諍之辯
11 也谈「方便」——與程恭讓教授商榷 │姚彬彬
人間燈火
12 俠肝義膽,佛教優先——我與淨良長老的因緣 │釋昭慧
封面說明:化境中,青色蓮鉢湧現多寶佛塔,詩云:「貝塔涵流動,珠玉蘊毓秀,剎頂高顯處,微塵出經卷。」此乃和南寺多寶如來和平吉祥塔的表徵。
下方:紅色高牆,象徵[宏明山]的造福勝境,是無量無為福勝,亦是和南寺歷年迎來諸善友一切德行聚積處。上方:為[古王宮殿圖],清淨故園,如來世家的原鄉,令人念茲在茲,心嚮往之。這就是道一法師心中的淨土。
02 賀!昭慧法師榮膺2021年日本「庭野和平獎」 │玄奘大學新聞稿
◆ 170本期專題: 善念與奇緣
03 在遙遠的地方,一切虔誠終將相遇 │釋昭慧撰稿
04 善念與奇緣——迂園道一法師專訪 │採訪‧撰稿:王儷娟‧修潤:釋耀行
05 弟子的「玻璃心」 │釋昭慧
06 請容我「煮鶴焚琴」──從藝術鑑賞到倫理檢核 │釋昭慧
07 佛門性別歧視的罪證──「八敬法」 │釋昭慧
止觀堂奧
08 疫情當下的修行──110年冬季禪七側記 │釋印悅
09 戒律的實踐方法論——《比丘尼戒經》講記(五) │主講:昭慧法師•筆錄:釋印隆•修潤:釋耀行
10 聆聽海潮音的歌唱——迂園道一法師訪談錄 │採訪: 王儷娟、釋明一、釋法聞、釋地柏‧撰稿:王儷娟‧修潤:釋耀行
封面說明:2020年11月14、15日,第十八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國際學術會議,於玄奘大學圖資大樓慈雲廳隆重舉行。第二場圓桌論壇「海內外印順學之發展」,與會法師、學者圍繞「建構『印順學』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從多領域、多視角的層面,探討導師思想的深化以及與學界間的對話。從理論的延續拓展到具體的實踐內容,學者們以專業的角度建構「印順學」未來發展走向的藍本。15日論壇圓滿,參與論壇的幾位引言人於導師相前合影,他們是人間佛教思想的服膺者,「印順學」的提出者、研究者、繼承者、推動者,在法海的求索中,是佛教永遠的青年。左起:邱敏捷、侯坤宏、藍吉富、釋昭慧、林朝成、林建德、黃運喜 教授
01編輯室報告 / 釋明一
◆ 169本期專題: 海內外「印順學」之承續與發展
02 第十八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國際學術會議側記 │張沛寧撰稿
03 海內外印順學之發展──第二場圓桌論壇記實 │撰稿•整理:鄭靜明
04 「與會來賓迴響」採訪報導 │採訪小組
05 莊嚴「戒體」的定、慧之學──《比丘尼戒經》講記(四) │主講:昭慧法師•筆錄:釋印隆•修潤:釋耀行
06 佛、道「生命哲學」的交相輝映──葉海煙教授訪談錄 │採訪:釋明一、張沛寧•撰稿:張沛寧•修潤:釋耀行
地址: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