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誓雙月刊 |

各期雙月刊
每頁顯示5期月刊;目前顯示第6頁;
 
弘誓雙月刊 第【168】 期

封面說明: 美國南加大宗教與公民文化中心(USC Center for Religion and Civic Culture)專案計畫訪談昭慧法師。此一訪談計畫具有全球性,分別訪談世界上一百位致力於服務社會的傑出人士。
此番赴台灣訪談昭慧法師的是資深記者茱莉亞‧莉布立荷(Julia Lieblich)。Julia抵台,與翻譯袁筱晴居士一同來到佛教弘誓學院。Julia致贈昭慧法師一幅手織桌墊,那是她在瓜地馬拉擔任一位兒童的教母(Godmother),該兒童的母親親手織作的。
左起:翻譯袁筱晴居士、昭慧法師、記者茱莉亞‧莉布立荷(Julia Lieblich)。

2020/12發行 整本PDF檔

01編輯室報告 / 釋明一

 168本期專題: 社會運動的另類修行

02 佛教比丘尼引領亞洲爭取同性婚姻合法化──對釋昭慧而言,正語和慈悲心相輔相成 │英文作者:茱麗雅•莉布立荷/中文翻譯:袁筱晴

03 釋昭慧法師人物專訪──Unbound 紀錄片專案 │攝影、錄影、訪談:凱莉•格琳/文字:寇琳•班乃迪克

04 當修行者遇上記者—— 協助昭慧法師接受南加大宗教與公民文化中心專案採訪過程雜記 │袁筱晴

法味清涼

05 大道至簡的佛教養生功法──性廣法師108年慈航堂佛學講座(四) │鄭靜明筆錄•釋耀行修潤

06 《如理作意》自序 │釋昭慧

律學今詮

07 「戒、定、慧」三學的修道意義──《比丘尼戒經》講記(三) │昭慧法師主講•釋印隆筆錄•釋耀行修潤

菩提清音

08 疫情中的生命反思──聆聽昭慧法師共修開示之感言 │王韋翔

人間燈火

09 性平運動的修持觀照──《人生雜誌》「菩提道上的女性修行者」專輯

 
弘誓雙月刊 第【167】 期

封面說明: 戒律在修道中的定位,如同海岸邊的堤防,堤防有防禦海水倒灌陸地,引發災害的作用,戒律乃三學之首,佛弟子不分在家、出家,皆應受持相應戒法,以此為屏障,息惡修善,降伏煩惱。
本期封面,戒律用「堤防」的意向來表達,堤防外面,猛烈的浪頭衝擊堤壩,如貪瞋癡的熾盛令眾生輪迴不已,堤防的另一邊,因防護之力用,呈現風平浪靜的安寧。《俱舍論》謂之:「離殺等戒名為堤塘戒,能長時相續堰遏犯戒故。」
封面畫作,本刊特邀李朝倉居士繪製,朝倉居士留學東瀛研習繪畫,此封面設計取法浮世繪,有日本江戶時代著名畫家葛飾北齋之風。生動描繪出戒律守護下,菩提幼苗面對巨浪的無畏。

2020/10發行 整本PDF檔

01編輯室報告 / 釋耀行

 167本期專題: 戒律學的當代詮釋

02 研習戒律的宗旨和方法──《比丘尼戒經》講記(一) │昭慧法師主講•釋印隆筆錄•釋耀行修潤

03 戒律在修道座標中的定位──《比丘尼戒經》講記(二) │昭慧法師主講•釋印隆筆錄•釋耀行修潤

04 研讀昭慧法師講解比丘尼戒的心得 │釋印隆

法味清涼

05 佛教養生功法的理論與實踐──性廣法師108年慈航堂佛學講座(三) 鄭靜明筆錄•釋耀行修潤

古仙人道

06《阿含經》與菩薩法的思想對照(下) / 釋界定

人間燈火

07 佛教寺院住持的責任與傳承──紹嚴法師訪談錄 │釋明一採訪•張沛寧撰稿•釋耀行修潤

 

 

 
弘誓雙月刊 第【166】 期

封面說明: 深山古刹,教觀總持。憶往昔,安僧辦道,智者大師心之所系,弟子灌頂秉承師志,僕僕風塵奔走四方,龍天護佑,終成伽藍。
本期專輯封面,特邀蘇敬生先生繪製國清聖境,天台路遙,雖未造訪,心嚮往之,意念山林,筆寫丹青,圓成畫作。
前塵往事、人世滄桑皆如幻影,光陰流逝,唯法之光明留存千載,今睹物思人,猶懷追慕之念。

2020/8發行 整本PDF檔

封面故事

01編輯室報告 / 釋 耀行

 

 166本期專題: 天台教觀的軸心理論——「一念三千」

02天台教觀的軸心理論——「一念三千」 /釋昭慧

03慧思《諸法無諍三昧法門》「止觀所緣轉向」研究 / 釋性廣 釋昭慧

 

法味清涼

04法與法門的抉擇——性廣法師108年慈航堂佛學講座(二) / 張沛寧筆錄 ‧釋耀行修潤

 

古仙人道

05《阿含經》與菩薩法的思想對照(上) / 釋界定

 

佛寺巡禮

06天台國清寺巡禮 / 釋耀行


人間燈火

07秉赤子之心習三藏法教——悟殷法師訪談錄 / 張沛寧採訪、撰稿‧釋耀行修潤

 
弘誓雙月刊 第【165】 期

封面說明:世紀疫情大爆發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戴口罩、勤洗手、勿群聚」成為日常防護的必需,病毒入侵傷害的不僅是身體,內心恐慌所引發的絕望、焦慮、抑鬱,如同揮不去的陰霾令人窒息。
面對生命的無常,我等佛子當何作為?唯有秉持佛陀「慈憫一切眾生」之教,幫助自己亦幫助他者,度過這場世紀之災。

2020/6發行 整本PDF檔

封面故事

01編輯室報告 / 釋明一

 

 165本期專題: 世紀疫情的倫理省思

02世紀疫情的佛法省思 /釋昭慧

03不當疫名宜應終止 /釋昭慧

04理性分析,感性分享——再談「不當疫名宜應終止」 /釋昭慧

05生存還是毀滅——疫情下道德兩難的公共戶爭議 / 李瑞全

06疫區「閉關」說疫情 / 姚彬彬

07佛系防疫可以成功嗎? / 釋照量


法味清涼

08「三皈五戒」——離苦之根本 /廣法師講授‧釋耀行整理

 

人間燈火

09一念不捨的悲心 成就護僧伽遠離老病苦的悲願學習路——慧明法師訪談錄 釋明一採訪‧ 張沛寧撰稿

 

 

 
弘誓雙月刊 第【164】 期

封面說明:十七年前蒞臨佛教弘誓學院的法影,喚起我們對印公導師的懷念。雖說「逝者如斯夫」,但契理契機人間佛教思想已然是薪火相傳,從「三法印」到古仙人道,畢生遊心法海的思想啟蒙,已經成為弘誓學團精神傳承的象徵。

2020/4發行 整本PDF檔

01編輯室報告 /釋耀行

 

 164本期專題: 偽命題下的莫須有——駁批印謬論 紀念印公導師一一六誕辰特輯 /釋昭慧

02封面背後的故事

 

03不正確的陳述與不適當的批評——2019覆函駁批印謬論(一)

04回應「胡言亂語」的難處——2019覆函駁批印謬論(二)

05昭然若揭的謊言栽贓——2019覆函駁批印謬論(三)

 

06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2019覆函駁批印謬論(四)

07撢蒼蠅亦是「法供養」——2019覆函駁批印謬論 (五)  

 

08依「教證」、「理證」檢核佛法正義——2019覆函駁批印謬論(六)

09「一切世間所有善語,皆是佛說」──2019覆函駁批印謬論(七)

 

10「內鬥內行,外鬥外行」的批印者——2019覆函駁批印謬論(八)

 

法味清涼

11了斷生死輪迴之根——性廣法師108年慈航堂佛學講座(一) / 鄭靜明筆錄‧釋耀行修潤

 

古仙人道

12《阿含之邀》 自序 /釋界定

 

人間燈火

13信仰與生命的探索——侯坤宏教授訪談錄 /釋明一採訪‧張沛寧撰稿‧釋耀行修潤

 

 

 

佛教弘誓學院
與我們聯繫  (了解詳細)
電話:886-3-4987325
傳真:886-3-4986123
E-Mail
facebook
youtube
站內搜尋
年度行事曆
   
交通位置 (了解詳細)

地址: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