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誓雙月刊 |

慧思《諸法無諍三昧法門》「止觀所緣轉向」研究

釋性廣  釋昭慧

一、前言

慧思禪師(515577)為南北朝時代的高僧,在教理思想的開創與止觀實修的體證上,皆有深刻的體會與悟入。因晚年居湖南衡山(南嶽),世稱南嶽尊者或思禪師,為天台宗第二代祖師。天台教理之三觀三智與法華圓教思想,多為思禪師啟其端,而後由其弟子智顗踵繼光大。

天台宗之圓教思想,向以理論圓融,禪境高妙著稱,其中之思想論述與教法施設,多立足於勤修實證之所得。這種奠基於實修體證的學思與教說,太虛大師稱之為「從禪出教」的宗門精神[1]。故研究天台學,不能忽略其止觀實修的理論與特色;尤其是天台宗所重視而有「大乘頓覺,無師自悟,疾成佛道」特色的「一切世間難信法門」[2],更是慧思禪師一生行道的豐碩成果與思想結晶。[3]

慧思舉揚的「大乘頓覺法門」,是利根菩薩所修,非聲聞、緣覺行人與鈍根菩薩所能企及;所修之「法華三昧」,更有能以一三昧門而入無量三昧門的奧妙與殊勝。慧思從止觀修行的技巧運用,闡述「法門無諍」的原則,對舉次第與不次第(也就是漸修與頓覺)二門,在禪修所緣與證量上的互轉與印證方法,以凸顯「法華三昧」頓覺法門的圓滿與融貫。所說內容,具載於《諸法無諍三昧法門》一書。

經第二作者研究得知,在該書中,慧思雖以「無諍」為名,但是通篇行文不曾提及「無諍」二字。其中「無諍」的意義,既有別於《阿含經》中「不與世間諍」、慈悲護念眾生的「無諍行」,也不是初期大乘佛法中「隨順法性,無違無諍」,結合慈悲心與空性慧的菩薩行。慧思禪師所說「諸法無諍三昧法門」的特色,是在於「善巧貫攝諸多法門」,他以「禪波羅蜜」為修行之重要因依,並以「四念處」攝導所有法門,依於諸多法門之間的無所隔礙,而名「諸法無諍三昧法門」。[4]

慧思禪師提出「法門無諍」的觀點,以禪波羅蜜為生發一切智覺勝法的根源,並指出以一法門而能通達無量法門的妙義,如云:「禪波羅蜜有無量名字,……立大誓願,度一切眾生,是乃名為禪波羅蜜。……禪定轉名四弘,……轉名四無量心,……轉名……。」[5]從禪定——禪波羅蜜而能轉向諸多法門,進而能圓滿無量菩提願行,此一方法顯示了天台圓教修行法門的善巧與圓滿。

本文擬從止觀修行理論的角度,討論「禪修所緣轉向」的如下問題:

一、如何透過禪波羅蜜的逐一轉向,以圓滿諸多禪定智慧法門?

二、逐一法門的轉向,在具體技巧的操作上是如何可能?

二、《諸法無諍三昧法門》的內容與特色

在慧思禪師的著作中,《法華安樂行義》是闡釋「法華三昧」行門的修行方法與殊勝之處。而《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則是從禪波羅蜜的角度,說明此一法華頓覺法門,可以藉由修習禪定所得力道,從一法門──法華三昧,而通達無量三昧法門,這正是圓教修行的特勝。

以下,先說明《諸法無諍三昧法門》的修行內容與特色,以作為後續討論的基礎。

(一)涵蓋三乘止觀行法

慧思在本書中,列舉了許多三乘止觀行法,並指出:這些法門都是行者所應修學的內容。首先,所應修學的法門,是以發大菩提心,利益眾生的大乘法門為主;主要的項目則從菩薩的六波羅蜜行,一直到無量三昧、諸多陀羅尼門,皆所應學。如云:

從初發心至成佛道,一身一心一智慧,欲為教化眾生故,萬行名字差別。 夫欲學一切佛法,先持淨戒,勤禪定,得一切佛法諸三昧門。百八三昧,五百陀羅尼,及諸解脫,大慈大悲,一切種智,五眼、六神通、三明、八解脫、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六波羅蜜,三十七品,四弘大誓願,四無量心,如意神通,四攝法。[6]

文中說明:為教化眾生所應修學的無量法門,其中自有萬千種行法的名義差別,所以,在嚴持淨戒、勤修禪定的基礎上,應再修習一切成佛因行的諸多三昧行法。其中,有以利益眾生為主的一百零八種三昧行法,有能總持、通達事行的五百陀羅尼門,以及種種解脫煩惱的法門。以上所說「法門」,多強調增強念力與定力——陀羅尼、三昧,依此進證成佛之一切種智[7]。接著則列舉聖位所證之神通、相好等。值得留意的是,在此列入了聲聞所學的三十七道品,表明這些也是菩薩所應修學的道品。

從以上引文可知,在本書中,慧思所述大乘行門所應修學的道品項目,繼承了初期大乘「三乘共貫」的修行思想,將解脫道的修學項目,列入菩薩道所應修學的法門內容。

(二)強調禪波羅蜜為萬行因依

有關於止觀修行,慧思特別強調「禪定」的重要性,以此為開發根本道智、殊勝神通,以及一切佛果功德的基礎。如云:

如是無量佛果功德,一切皆從禪生。一時說法度眾生,皆是禪波羅蜜功德所成。[8]

在本書中,慧思從幾個角度,論證禪定為一切行法的基礎,並針對以「般若──智慧」為六度之首的傳統說法,提出他特別強調禪定重要性的原由。「禪定」是佛教的練心專注之學,「波羅蜜」,意譯為終極、圓滿,有到達彼岸義;禪定靜心之法之所以稱為「波羅蜜」者,乃指其「能究竟一切自利與化他之事,能圓滿無上佛果」,而為大乘修行之主要道品與成佛資糧。如云:

禪波羅蜜有無量名字,為求佛道,修學甚深微妙禪定,身心得證,斷諸煩惱,得一切神通,立大誓願,度一切眾生,是乃名為禪波羅蜜。[9]

首先,慧思以佛陀欲度眾生之前,皆先入禪定以觀眾生根機而說法,來強調修學禪定的重要性。如云:

三世十方無量諸佛,若欲說法度眾生時,先入禪定,以十力道種智,觀察眾生根性差別,……是故佛言:「若不坐禪,平地顛墜。若欲斷煩惱,先以定動,然後智拔。」[10]

「從初發心至佛果,……若在定,能知世間生滅法相,亦知出世三乘聖道。制心禪智,無事不辦。」[11]

無論要修得世間生滅法相,還是出世三乘聖道,均須以禪定為基礎。斷煩惱固然要有禪定力,連說法度眾生也必須具備禪定功夫,好能「觀察眾生根性差別」而因材施教、對症下藥。

再者,對於「五度如盲,智慧為導」的傳統說法,慧思顯然有不同意見。他特別讚揚禪波羅蜜的個中原因是:

「如禪定論中說,三乘一切智慧皆從禪生。……十方諸佛,如欲說法度眾生時,先入禪定,……如來一切智慧及大光明、大神通力,皆在禪定中得。」[12]

慧思指出,不論是三乘智慧,還是佛陀度生的慧力、明力、通力,都從禪定而生發,故修行首先應重視定力的培養,以此為引發三乘道果與佛果功德的有力因依。

(三)以四念處為禪定所緣

《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共有上、下兩卷,上卷以讚嘆禪定功德為主,並以此說明:必須依禪波羅蜜作為進修及具足一切法門的根基。下卷則敘述「四念處觀」。

「四念處」的修學次第,首先是身念處觀。慧思指出:欲觀身不淨,則先以持息念與觀色法四大為主,以此而成就不淨觀法。此禪波羅蜜之身念不淨觀法,「能斷五欲一切煩惱,能除五蓋,能斷十纏。」[13]這是以定力淨除煩惱的功能。另外,以「身念處天眼力故,住於初禪中,能見如是宿命神通。」[14]這是以禪定得天眼、宿命等神通力的功德。

第二是「受念處觀」。「受」是六根觸對六塵所生起的覺知、感受,分有苦受、樂受與不苦不樂的捨受。慧思說明:以波羅蜜「觀受念處,無生無滅,無一切受,即是涅槃。……如是觀時,初學能斷一切煩惱。……欲度畜生時,觀受念處。入初禪時已,入第四禪;從四禪起,住第二禪。用如意神通,令諸眾生,離畜牲業,得人天,令其歡喜,而為說法。[15]這是說,修受念處所得的禪定力,能降伏煩惱,並且於色界初、二、三、四禪入、住自在,得神通力,善巧說法,濟度畜生道眾生。

第三是「心念處」。慧思指出:「初學禪時,思想多念,覺觀攀緣。……假使行者,數隨心觀,亦不能攝,即作是念:三界虛妄,皆心所作。即觀是心,從何處生?……遍觀身內,求心不得,……復觀心性,無有心性,……亦無相貌,畢竟無心,亦無不見心。如是觀竟,身心空寂,次第入禪,能起神通。[16]初學者心思散亂,尋伺攀緣,無法攝心,這時可修習觀心,覺知心念之隨緣生滅,無有實性,內外遍求,不得其相;由身心空寂相而能次第入禪,證諸神通。

第四是「法念處」。慧思對於「法念處」的修學,從幾個角度來說明其意涵。首先說明此「法」之項目,分別有善、不善、無記等三法,接著廣泛地鋪陳此三法的各類內容。然而無論有多少善惡內容,慧思總結:這些都不外乎是依六根以觸對六塵所生起之「十二入法」,或是六情內法、六塵外法與內外合之六識等類「十八界」法。此中「攀緣計校,名之為心。[17]而所有善、惡、無記法等,皆由心念觸境所生。依此勤修法念處,當得一切定解脫三昧,如意神通。[18]

「四念處」是《阿含經》中重要的修行所緣,為解脫道之重要道品是定慧通修的止觀所緣,而且「別相念處」必須先觀身,其次依序觀受、心、法等,有著依序升進的道次第。而慧思對「四念處」的修學,除了「別相念處」,還特別強調「總相念處」,亦即可以不依次第而作觀,任一所緣,皆可增加禪定力道。

三、止觀所緣轉向之內容

慧思在本書中讚嘆禪定功德,認為那是修行菩薩利生法門的主要助力,並且指出:為了利益眾生,透過禪修所緣的「轉向」,讓禪波羅蜜具足無量名字,得無量勝果功德成就。如云:

禪波羅有無量名字,……立大誓願故,禪定轉名四弘,欲度眾生故。入深禪定,以道種智清淨法眼,觀察眾生是處非處十力智,爾時禪定轉名四無量心,慈憫眾生……。[19]

由於慧思所述禪波羅蜜所緣「轉向」的修道品類與所證功德,內容非常豐富,大約完整包涵了菩薩道的所有道品與勝德,以上只是節錄少許內容。由於這是《諸法無諍三昧法門》一書中,最重要的止觀修行方法與思想,因此以下分別闡述慧思「以一門轉入無量門」之止觀意涵與操作方法。

(一)所列禪波羅蜜轉向之法門內容與次第

由於慧思所述禪波羅蜜所緣「轉向」,其修道品類與所證功德有很多內容,大約完整包涵了菩薩行的所有道品與勝德,故以上只能摘錄開頭幾句。然而這是《諸法無諍三昧法門》一書中最重要的止觀方法與修行思想,因茲分別說明,以闡述慧思「以一門轉入無量門」的主要意涵與具體方法。

慧思指出:要修學禪定以奠定自修與利他的基礎,然後再藉由禪波羅蜜的力道,依次生發並增長大乘諸多利生法門。在《諸法無諍三昧法門》中,慧思以禪波羅蜜「轉向」其它法門的方式,說明了法門互轉的內容,由於內容廣泛,以下分段引文[20]說明,最後再總結其義。

1. 具體內容

從開始修學禪定,而後依次所緣轉向的內容是:

為求佛道,修學甚深微妙禪定,身心得證,斷諸煩惱,得一切神通。……禪定轉名四弘。欲度眾生故,入深禪定,以道種智清淨法眼,觀察眾生,……爾時禪定轉名四無量心,慈悲憫眾生,……爾時禪定轉名四攝法。

為了得證殊勝佛果功德,為了淨化身心,斷除煩惱,為了獲得一切神通妙法,禪定可依上述不同需求,而轉化為四弘誓願、四無量心、四攝法等,這包括了菩薩發願、修定、事行的所有內涵。

復次,大慈大悲,現如意神通一切色身,……爾時禪定,轉名神通波羅蜜,亦普現十方一切佛事,常在禪定,寂然無念,……爾時禪定及神通波羅蜜轉名一切種智,亦明佛眼,……爾時轉名十八不共法,……轉名十力,……轉名十號,……轉名般若波羅蜜。……

接著,以大慈大悲之心行,依禪定力而隨心顯現無礙自在、不可思議的神通力用;這時禪定已轉而為「神通波羅蜜」。透過修練所得的神通力,在佛教中歸納為六種,即:能觀見、能聽聞遠近形色與音聲的天眼、天耳通,知曉過去生業果差別之宿命通,能來去無礙之神足通,能知他人心念內容之他心通,與能斷盡煩惱而究竟解脫之漏盡通;藉由禪定與神通力還能成就般若波羅蜜。不可思議的是,依禪定力,還能普現十方而證得佛陀的一切種智與以及佛果殊勝功德。

在此須留意的是,慧思所說之「神通波羅蜜」,並不見於經論,筆者認為,應是個人體會到:依定得通之後,可依神通力,行利生事而登佛果彼岸,故說「神通力」亦是通達佛果聖位的「波羅蜜」道品。

復次,行者為出世間故,三界九地,名為八背捨,次第斷煩惱。欲界未到地禪,及中間二禪,及四禪四空定,及非有想,最後滅受想,……爾時禪波羅蜜轉名八背捨,……轉名十一智。

接著,修行者為出離世間,對於欲、色、無色等三界,以及欲界、色界四禪天、無色界四空天等流轉生死的九地,須修習捨,卻對色與無色之貪欲的八解脫(即八背捨),以次第斷除諸界、諸地之輕重不等的煩惱業習。在甚深禪定力的根基下,進而修得「十一智」[21]。這十一智,是在解脫道「十智」的基礎上,再加一「如說智」,這是一種為利濟眾生而展現微妙辯才,如法而說的智慧。

復次,行者總持旋陀羅尼,戒定慧三分,八聖道,破四顛倒,獲四真諦,爾時禪波羅蜜轉名三十七品,其一切神通。……爾時禪波羅蜜轉名檀波羅蜜,……轉名尸波羅蜜,……轉名孱提波羅蜜,……轉名精進毘黎耶波羅蜜。

接著,行者依禪定力而獲總持力,是即統攝、憶持無量佛法而不忘失的念力、慧力──旋陀羅尼[22]。陀羅尼能攝持各種善法,能遮除各種惡法。由於菩薩以利他為主,為了教化他人,必須得陀羅尼,以不忘失無量佛法,並能在大眾中無所畏懼,自在適意地弘宣佛法。[23]

此中的「總持旋陀羅尼」,由於「(旋)陀羅尼」的義譯,本即是「總持」。然則慧思以「總持」與「旋陀羅尼」連稱,形成了同義複詞。筆者以為,或可將此與後面之「戒定慧三分,八聖道」連讀——以句頭之「總持」來統貫「旋陀羅尼、戒定慧、八聖道」等。意即:統攝了旋陀羅尼、三增上學與八正道力,就能破除妄執世間為常樂我淨的四種顛倒邪見,並能證入苦集滅道四聖諦理。此時,禪波羅蜜即轉入三十七道品,並獲致一切神通。

依禪波羅蜜以成就般若波羅蜜,已於前段引文述及。此中更進一步說,禪波羅蜜可轉出布施、持戒、忍辱與精進等波羅蜜。易言之,依禪波羅蜜的修習,可以轉化而圓滿其餘五種波羅蜜。

復次,菩薩為起神通故,修練禪定,從初禪次第,入二禪、三禪、四禪,四空定,乃至滅受想定,一心次第。是時禪波羅蜜轉名九次第定。……爾時禪定轉名師子奮迅三昧。……復次菩薩,……從凡夫地初發心時,所修禪定,次第重入,乃至最後無垢地,……爾時禪定轉名超越三昧。……復次學禪定時,……具足聞慧……思慧……修慧。

菩薩為生起神通力而修學禪定,其目的當然是幫助眾生。他們次第入於四禪、四空乃至滅受想定,這時禪波羅蜜轉為九次第定、師子奮迅三昧、超越三昧,而且依定發慧,可以具足聞、思、修慧。

因其定力能快速、隨意地進出諸禪境,有如獅子王之勇猛奮迅,故稱「師子奮迅三昧」。又其定力能夠超越上、下諸地而隨意入出諸地的三昧力道,故稱「超越三昧」。這些都是佛陀與大菩薩才能擁有的定力。

原來,禪定之淺深次第,順次為色界四禪、無色界四空,以及聲聞三果以上聖者之滅盡定;一般初學者皆須循此次第而作修學。然而宿慧深厚之聖者,則可以做快速與跳級式的入定、住定、出定自在。如經中云:

舍利弗即住如來前坐,正身正意,繫念在前,而入初禪;從初禪起,入二禪;從二禪起,復入三禪;從三禪起,復入四禪;從四禪起,復入空處、識處、不用處、有想無想處,從有想無想起,入滅盡定;從滅盡定起,入有想無想處;從有想無想起,入不用處、識處、空處;從空處起,入第四禪;從第四禪起,入三禪;從第三禪起,入第二禪;從第二禪起,入初禪;從初禪起,入第二禪;從第二禪起,入第三禪;從第三禪起,入第四禪。時,尊者舍利弗從四禪起已,告諸比丘:「此名奮迅三昧。」

是時,諸比丘歎未曾有:「甚奇!甚特!尊者舍利弗入三昧,速疾乃爾。」[24]

在經中記載了舍利弗尊者的定力深厚,能不依禪境淺深層次地跳躍出入各級定境,得到其它比丘的讚嘆;佛陀稱其定力像猛獅的動作一樣敏捷迅速。舍利弗是大阿羅漢而有此能力,佛陀與上位菩薩亦同樣有此能力,可以由散心直接超入滅盡定,亦可由滅盡定直接超出散心,無須依九次第定逐一入出,故亦稱「超越三昧」。此殊勝定力,在《般若經》中亦說得極為詳盡,如云:

須菩提!菩薩離欲、離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入初禪乃至入滅受想定。從滅受想定起,還入非有想非無想處;非有想非無想處起,乃至還入初禪。是菩薩師子奮三昧入超越三昧

云何為超越三昧?須菩提!菩薩離欲、離諸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入初禪。從初禪起乃至入非有想非無想處,非有想非無想處起入滅受想定;滅受想定起還入初禪,從初禪起入滅受想定。滅受想定起入二禪,二禪起入滅受想定。滅受想定起入三禪,三禪起入滅受想定。滅受想定起入四禪,四禪起入滅受想定。

滅受想定起入空處,空處起入滅受想定。滅受想定起入識處,識處起入滅受想定。滅受想定起入無所有處,無所有處起入滅受想定。滅受想定起入非有想非無想處,非有想非無想處起入滅受想定。

滅受想定起入散心中,散心中起入滅受想定,滅受想定起還入散心中。散心中起入非有想非無想處,非有想非無想處起還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無所有處,無所有處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識處,識處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空處,空處起住散心中。

散心中起入第四禪中,第四禪中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第三禪中,第三禪中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第二禪中,第二禪中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初禪中,初禪中起住散心中。

是菩薩摩訶薩住超越三昧,得諸法等相。是為菩薩住般若波羅蜜取禪那波羅蜜。[25]

像這樣於九次第定能「入、住、出自在」的三昧力,是菩薩住於「超越三昧」而得諸法等相,住般若波羅蜜而取禪那波羅蜜的殊勝力道。在此須注意的是:慧思說,可以依禪波羅蜜的修習,轉而得此殊勝三昧;然而在《般若經》中,則是說這是菩薩住於般若波羅蜜,以甚深智覺而取得此殊勝三昧,這凸顯了《般若經》「重慧」與慧思「重定」的風格差異。

2. 諸法無諍三昧法門」的修行重點

慧思在本書中主張以禪波羅蜜為重心,在修學禪定成就之後,再逐項轉變所緣,以修證諸多智慧、神通乃至佛果功德,其敘述重點可分為三個段落;

一、從初發心以至於成佛的修道角度,總括所學之萬行,有諸三昧、五百陀羅尼、一切種智、五眼、六神通、三十七道品、四無量心、四弘誓願、六波羅蜜等,以及一切濟世度生的佛果功德。

二、從止觀修行所緣轉向的運用,逐一說明其從禪波羅蜜轉向的道品與證量。以上兩部份具載於上卷。

三、在下卷中,以「四念處觀」專門說明,用「四念處」為修習禪定的所緣。因為四念處包含了定學與慧學、一切三乘道品與果證。

慧思將「四念處」法門,從三個面向加以發揮。首先繼承《阿含經》以來解脫道四念處的修行所緣;其次將所有教法,分類並歸納於「四念處觀」中。例如以「心念處」包含所有心意識活動之內容,以「法念處」之「法」,包含一切善、惡、無記等法,強調依此而能獲證禪定、神通與智慧功德。[26]第三,他強調每一念處都能通達所有定慧功德。

依上總結思禪師《諸法無諍三昧法門》的思想,不外乎二項,即:

一、對於禪定之學十分重視。

二、藉由禪定──禪波羅蜜,可轉向其它法門的修學。這種「以一門入無量門」的修行理論與方法,也在本書下卷的「四念處觀」中,表達了同樣的意涵。

(二)思想淵源與偏重

慧思對於禪定──禪波羅蜜的重視,自有源於經典的依據,但已加入了自己的體會與主張。首先,慧思所引述的各種定、慧法門,皆來自初期大乘之《般若經》,然而經中原本是以智慧──般若波羅蜜,做為學習其它善法的引導與眼目,如云:

菩薩摩訶薩欲滿布施波羅蜜多,當學般若波羅蜜多;……欲滿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當學般若波羅蜜多。……欲遍知色,……欲遍知受、想、行、識,……欲遍知眼處,……欲遍知耳、鼻、舌、身、意處,學般若波羅蜜多。……菩薩摩訶薩欲遍知集、滅、道聖諦,學般若波羅蜜多。……欲遍知無明,……欲遍知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歎苦憂惱,學般若波羅蜜多。……欲永斷貪、瞋、癡,……欲永斷一切纏結、隨眠,若波羅蜜多。……

菩薩摩訶薩欲修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欲修四念住,……欲修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學般若波羅蜜多。

菩薩摩訶薩欲得佛十力,……欲……得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欲得六神通自在,……欲得四靜慮、四無色定、滅盡定次第超越順逆自在,……欲於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皆得自在,學般若波羅蜜多。……欲得……師子奮迅三摩地,……欲得如是等無量百千三摩地門,學般若波羅蜜多。

菩薩摩訶薩欲滿一切有情心之所願,……欲滿如是殊勝善根,由此善根,永不墮惡趣,不生貧賤家,不墮聲聞及獨覺地,於菩薩頂終不退墮,學般若波羅蜜多。[27]

顯見《般若經》以智慧為主,強調所有善根與法門,皆以智覺為導,表現了佛教思想重視智慧的特色。這可上溯《阿含經》的修學重心,如云:

世尊告諸比丘:「有五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此五根,慧為,慧所攝持。譬如堂閣,棟為首,棟所攝持。」[28]

但在《諸法無諍三昧法門》中,慧思卻將經中原以般若為主導而修學一切,圓滿一切的思想,轉變而為對禪波羅蜜的重視,他當然得面對與經教不符的質疑,然而他對自己的學說深具信心:

問曰:《般若經》中,佛自說言:欲學聲聞,……緣覺,……菩薩,當學般若。有六波羅蜜,般若為前導,亦是三世諸佛母。汝今云何,偏讚禪,不讚無潑羅蜜?……問曰:佛何經中說般若諸慧皆從禪定生?

答曰:如禪定論中說:三乘一切智慧皆從禪生;般若論中,亦有此語。般若從禪生,汝無所知,不解佛語,而生疑惑,作是狂難。汝何不見:十方諸佛若欲說法度眾生時,先入禪定,以神通力,……能令一切未曾有事,悉具出現。……復以五眼觀其性欲,然後說法。

復次,……如來一切智慧,及大光明,大神通力,皆在禪定中得。佛今欲說摩訶般若大智慧法,先入禪定,現大神通,放大光明。……

若復有人,不須禪定,身不證法,散心讀誦十二部經,卷卷側滿,十方世界皆闇誦通利。復大精進,恒河沙劫,講說是經,不如一念思惟入定。……

復次,毘婆沙中說:若有比丘,不肯坐禪,身不證法,散心讀誦、講說文字,辨說為能。不知詐言知,不解詐言解,不自覺知,高心輕慢坐禪之人。如是論師,死入地獄,吞熱鐵丸。[29]

慧思重禪波羅蜜的原因如下:一、即使是般若,還是須從禪定而生。二、從佛陀度化眾生的需要來說,也一定是先入禪定,觀眾生根性,然後顯大神通,並以禪定入於深慧,如此方能善巧利益眾生。三、欲讀經典,深入法義,非以定力助成不可。四、依於說一切有部的釋論,倘若「不肯坐禪,身不證法」,這樣以慢心說法,輕慢修定之人,必將遭受悲慘的果報。顯見慧思之所以重視禪波羅蜜,主要是因為禪定在自利方面,有研經、發慧的基礎作用,在利他方面,有饒益有情的加成效果。

當然,般若波羅蜜是佛法不共世間的部分,也是修行人能否證得解脫的關鍵,慧思在這方面並無異議。他或許是看到過許多說法師,輕慢禪法,略有慧解即狂傲不羈,為了矯正偏差,這才依「對治悉壇」,特別強化「禪波羅蜜」的地位。也因此,到文末慧思還是提醒:

若復有人,不近善知識,雖復坐禪獲得四禪定,無有轉治,無方便智,不能斷煩惱。雖得寂靜之樂,煩惱不起,獲四禪時,謂得寂滅涅槃之道。便作是念:「我今已得阿羅漢果,更不復生。」如此比丘,實不得道。[30]

也就是說,雖然禪定是開發智慧的有力因依,然而行者若只是修定,而不再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則或有錯認禪定為解脫的過失。慧思並舉經中所說,有人入四禪得輕安,就誤以為已是阿羅漢,這當然是不得聖道的。所以,慧思重視禪波羅蜜,為的是以禪定作為開發智慧、神通與一切善妙功德的助力,而不是以禪定來代替智慧(般若波羅蜜)的修學。

四、止觀所緣轉向之分析

在《諸法無諍三昧法門》一書中,除了強調修定的重要性,並以四念處涵蓋一切法門的內容之外,主要是說明:以禪波羅蜜「轉向」而為各種智慧、神通與利生法門。這是本書中最重要的止觀思想。然而,禪定與諸道品,以及智慧、神通等,其屬性各各不同,則從禪波羅蜜「轉向」其它道品,其在止觀技巧的運用上,如何可能?又如何加以理解?而慧思此一「以一門入無量門」的修行思想,其特色為何?筆者不揣淺陋,分別解析如下:

(一)學綱與法門之分別

佛法以超越輪迴與解脫苦惱為宗旨,想要達到此一清淨寂滅的涅槃境界,其修行方法開為八正道[31],攝成三增上學。學「戒」,是為了養成良好的道德意識與倫理行為;學定,是為了練心使其專注而有力量;學慧,則是為了覺照諸法實相,破除無明妄執。這三類學門——三學,是佛法的總綱領,如云:

世尊告諸比丘:「有三學。何等為三?謂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何等為增上戒學?若比丘住於戒波羅提木叉,具足威儀行處,見微細罪則生怖畏,受持學戒,是名增上戒學。何等為增上意學?若比丘離諸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乃至第四禪具足住,是名增上意學。何等為增上慧學?若比丘此苦聖諦如實知,此苦集聖諦、此苦滅聖諦、此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是名增上慧學。」[32]

在三學中,戒學的具體呈現,是種種戒條的規定,經中說是「波羅提木叉」,意為「別別解脫」,這是一條一條、一項一項淨化身口行為的規範,若能嚴格持守,則能使人身語清淨。持一條戒,就斷一分煩惱,得一份清淨。

定學則是練心專注,若修學有成,則能從躁動的欲界散心,依次升進到九次第定的境界。最後,在慧學方面,則以觀察、體悟——苦、集、滅、道四聖諦為主,通達苦果與集因的不清淨、不自在,進而修學正道,以入於寂滅涅槃。

這三類綱領的具體學法,即是諸多「法門」的呈現。「法」是佛陀證知、教學的內容,能為世間之準則;而此教法既為眾學證聖之通道,又為如來遊履之境地,故稱為「門」。以戒學為例,因受戒者的身份與性別不同,而有在家者之五戒與八關齋戒;以及出家者之沙彌(尼)戒與具足戒。在定學,則有不淨觀、持息念之二甘露門及五停心觀等;在慧學,則因所緣境的不同,而有空、無相、無願之三三昧等。總之,「三學」是所有行人必須學習的科目綱領,至於在每一學域中,要修哪一種法門,則可視個人的根性、意樂或當前需要,而選擇適合的法門來修學。此中,法門內容無量,可以擇要修學;而三學綱領則必須具備,並且缺一不可。

在《諸法無諍三昧法門》一書中,慧思對於三學的修道綱領,特別重視禪定的修學;然而這是偏重禪定而不是偏廢其它。故慧思亦聲明:「淨戒、禪、智如大地,能生萬物載群類。」[33]戒定慧三學皆須修學,而慧思又特別強調禪定,因為它是生發一切善法的有力因依。

(二)能力與工具之分別

修學禪定的方法,是選取合適修定的對象(所緣),然後攝心念住所緣。剛開始時不免散心掉動,妄想紛飛,行者若能久久修習,勤行不退,將能降伏貪、瞋、疑、惛、眠與掉悔等五蓋煩惱,心識漸趨穩定、專注。

此中心念安住的程度,可就色界與無色界而分為八個層次,也就是四禪與四空定,這是定心安靜的淺深程度。至於心識要選擇何等所緣,以能夠達致淨除煩惱與開啟智慧的效果為原則;在原始佛教中,一向以持息念與不淨觀二甘露門為主。如經云:

(佛)告羅雲曰:「汝當修行安般之法,修行此法,所有愁憂之想皆當除盡。汝今復當修行惡露不淨想,所有貪欲盡當除滅。……」

羅雲即從坐起,禮佛足遶三匝而去。往詣安陀園,在一樹下,修習安般念。

爾時羅雲作如是思惟,欲心便得解脫,無復眾惡。有覺有觀,念歡喜安,遊於初禪。有覺有觀,內自歡喜,專其一心,無覺無觀,三昧念喜,遊於二禪。無復喜念,自專覺知身樂,諸賢聖常所求護喜念,遊於三禪。彼苦樂已滅,無復愁憂,無苦無樂,護念清淨,遊於四禪。[34]

羅雲即是羅睺羅,是佛陀在俗時的獨生子。經中佛陀教導羅雲修學安般念(持息念)與不淨想(不淨觀)等法門,並告知:這樣修學能除去憂愁惱亂。羅雲聽後立即實踐,到安靜無人之處,開始修學安般念,以此解除了動亂惱害之想,並依次升入初、二、三、四禪的境界。

此中,安般念與不淨想是禪觀的所緣境。一般人心念紛雜,須選擇能淨化煩惱並且增長智慧的所緣;透過禪定的練習,心念將可以從欲界散心而提升至四禪四空的定境之中。

進以言之,禪定力是攝心專念的能力,修定的各種法門,不外乎是將心念緣慮各種所緣,藉助此諸所緣作為得定的媒介與工具。其中慧思最為重視的,是大乘利生為導向的禪波羅蜜,他強調修習並具備此一能力在度化眾生方面的重要性。以此禪波羅蜜轉向,可證種種利生三昧、陀羅尼門、神通妙用、十一智,乃至一切種智及佛果功德。

(三)所緣轉向的操作

然而從一禪波羅蜜「轉向」其它道品,這是如何可能的?

首先必須說明的是:慧思所提到的,所緣境的「轉向」內容,跨距很大,可以說是包含了所有三乘教法的眾多法門,眾多證量與止觀所緣的眾多品類,今僅就定慧修行的學理,來說明止觀所緣轉向的技巧運用。

從定慧所緣的內容而言,慧思根據《阿含經》與《般若經》,提出緣念身、受、心、法等「四念處觀」的修行所緣境,一切心念活動所緣慮的對象,都不可能超越這四個範圍。至於要選擇哪一個所緣,做為修行的法門,從理論上來說,是沒有限制的。但是在實際操作上,就依根性、意樂或煩惱對治的考量,而有選取上的善巧運用。

在止觀修習時,心念選取一個所緣而安住,並逐漸地增益定心,這是奢摩他(止);依此專注力而作境相的覺察,這是毘缽舍那(觀)。所緣境轉換的操作過程,是由心念在主導的。例如:從心念安住並覺察呼吸──持息念,轉換而為安住並覺察色身──不淨想。在止觀的修學過程中,所緣的轉換,是心念在明明了了地操作,這不同於凡夫散心不由自主而散亂的流動。

有關於心念「轉向」的操作與練習,聲聞佛教即已有之。在禪修中,先取一所緣而攝心專念,久久練習則能降伏五蓋,從欲界散心昇入色界初禪境地。這時,為了要熟練,保持初入定心的安止能力,行者不要快快再入二禪,而是以初禪力學習「五種自在」,也就入、住、出禪定的三種自在,與觀察、轉向之兩種自在。

其中「觀察自在」是指能自在無礙地逐一查核、確定五禪支禪心的能力。而「轉向自在」,是心念能快速、順遂,不遲滯地從欲界散動轉入初禪。接著,再轉換初禪尋、伺、喜、樂與心一境性等五禪支而作觀察。

「五種自在」能力的訓練,在逐次學入初、二、三、四禪的階段中,都要逐一修學,以增強、穩定其能力。其中,心念的「轉向」,首先要能快速入、住、出於初、二、三、四各種禪境,再者,能緣心的轉向能力,也就是觀察力,要能迅速地自在變換其所緣境。

《清淨道論》讚嘆佛陀與聖弟子由定得通的神變力,這正是「轉向自在」最高成就的表現:

在初禪,他應該用五種行相自在修行。五種自在即:轉向自在,入定自在,住定自在,出定自在,觀察自在。遂其所欲的地方,遂其所欲的時間,遂其所欲的轉向,他轉向初禪,無滯礙的轉向,為轉向自在。……從初禪出定,先轉向「尋」,……再於「伺」所緣生起轉向心,……如是於(尋、伺、喜、樂、心一境性)五禪支中持續其心,這是「轉向自在成就」。這種轉向自在達到頂點時,從世尊的雙重神變中可見到,(舍利弗等)作此神變時也可見到。沒有比轉向自在更快速的。[35]

依此我們可以了解,慧思所言禪波羅蜜的「轉向」,確有佛教修行傳統的根據,這是依於五種自在而將所緣境予以轉換。聲聞佛教方面,有各種「業處」(即所緣)的轉換。大乘菩薩所度之眾生無量,所學之法門無量,故禪波羅蜜所緣境轉向的心念操作,就更是呈現出了豐富多元的樣貌。

更從止觀能力的培養而言,禪定力必須循序漸進而增長,許多定境是必須具備高深定力方能企及,心念不可能在沒有深厚定力的基礎上,自在地將所緣境予以「轉向」。像前述能夠讓心念迅速轉換禪定層次而入、住、出自在的「師子奮迅三昧」,正是「轉向自在」的定心成就。

(四)以一門入無量門

慧思以禪定做為修道與度眾生的重要能力,並且告訴我們:在學菩薩行的過程中,禪波羅蜜並非單一法門,它可藉助深厚的定力來轉換所緣,每轉換一種所緣,即是一種三昧或陀羅尼的成就,「法門無量誓願學」,法門之間並無隔礙。

而此中可以引伸的是:專注力與堪能性的培養,在菩薩道來說,是得通、發慧、證果、成佛的必要條件,故須修學禪波羅蜜;得通、發慧、證果、成佛的法門雖然眾多,但只要定力具足,心念對所緣境的轉換可以自在而精準,那麼各種三昧的法門之間,是無諍無擾的,既然以一法門,能透過所緣境的轉換,而入於無量法門,故一門等同於無量門;這也就是思禪師在「四念處觀」所說的:「見聞雖復各不同,得道無二,只是一法。[36]此一思想,在《法華安樂行義》中,以一「法華三昧」圓具無量法門的說法,更完整地表述了「以一門入無量門」的修行特色,這可說是天台圓教思想的濫觴。

而此一止觀修行的特色,是建立在慧思親體實修之所得,如云:

夏竟受歲,慨無所獲,自傷昏沈,生為空過,深懷慚愧;放身倚壁,背未至間,霍爾開悟,法華三昧,大乘法門,一念明達,十六特勝,背捨、陰、入,便自通徹,不由他悟。

慧思長年精勤禪思,卓然有成,體悟到成就一「禪波羅蜜」,即能旁通、暢達三乘諸多法門,這種自在出入無量三昧法門的「無諍」,不祇是一套學理,更是一種親體實證的意境

五、結論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將慧思的《諸法無諍三昧法門》,作如下的五點歸納:

首先,慧思於六度中,特別強調禪度的重要,相較於後來重慧悟而輕禪定的「禪宗」,慧思為天台學奠定了等視六度而特重禪度的道風,後來智者勤習禪定並撰著《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有其承自慧思之等視六度而特重禪度的思想淵源。

第二,慧思以「所緣轉向」的止觀修行原理,闡述以禪波羅蜜依次轉換為無量三昧、陀羅尼而獲證神通、智覺、道果與佛德,應有其早年親身修證的體驗,這也就是太虛大師所說「從禪出教的宗派精神。」

第三,從止觀所緣的選取來說,可以選擇適合自己性向的所緣——法門,但也可以在定力成就之後,為了廣學無量法門,並體會一一法門的不同特性,而特意地作意轉向,一一更換所緣而入各種三昧。如此,慧思所說「禪波羅蜜」的轉向,自有經論依據,而且是可以透過強大心力來操練的。

第四,慧思以自己修行的經驗,體會到了具足禪波羅蜜力,則能旁通、開發無量三昧法門,故提出了「一一門入無量門」,以「法華三昧」一妙門而圓滿佛乘的修行思想,這就是圓教止觀的濫觴。

最後,必須注意的是:慧思「法華三昧」的修行觀,並不是單取一門而偏廢其它的,狹隘的宗門思想,而是深入經藏,精勤禪思所獲得的甚深禪定力,能得六根清淨,圓滿諸多三昧、陀羅尼的利生法門。

我們甚至可以這樣說,天台學中一多相即且一念三千的性具思想,雖是在智者手裡完成的體系性論述,然而早在慧思始倡「以一門入無量門」的《諸法無諍三昧法門》中,即已啟其端倪。慧思「從觀出教」而發為「諸法無諍三昧法門」的論述,這可以說是天台圓教思想的濫觴。

 



[1] 太虛:《佛法總學》,《太虛大師全書》第一篇,頁760

[2] 慧思曾云:「《法華經》者,大乘頓覺,無師自悟,疾成佛道,一切世間難信法門。」(慧思:《法華安樂行義》,《大正藏》冊46,頁697c。)

[3] 有關思禪師一生的修行經歷與證量,見釋性廣:〈慧思「法華三昧」大乘頓覺法門探究〉,《玄奘佛學研究》第十六期,20119月出版,頁23-56

[4] 有關慧思〈諸法無諍三昧法門〉中的「無諍」的意義,請參考釋昭慧:〈無諍、無諍行、無諍三昧與「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兼論〈諸法無諍三昧法門〉中之「無諍」意涵〉,《玄奘佛學研究》第十六期,20119月出版,頁3-22

[5] 如云:「如是無量功德,一切皆從禪生。」(慧思:《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大正藏》冊46,頁630c-632b。)

[6] 慧思:《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大正藏》冊46,頁627c

[7] 一切種智乃佛所修得的智證果位,如云:「佛所得智慧是實波羅蜜,因是波羅蜜故,菩薩所行亦名波羅蜜,因中說果故。是般若波羅蜜,在佛心中變名為一切種智。菩薩行智慧,求度彼岸,故名波羅蜜;佛已度彼岸,故名一切種智」(龍樹菩薩造,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卷十八,《大正藏》冊25,頁190a。)

[8] 慧思:《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大正藏》冊46,頁627c

[9] 慧思:《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大正藏》冊46,頁630b

[10] 慧思:《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大正藏》冊46,頁627c

[11] 慧思:《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大正藏》冊46,頁628b

[12] 慧思:《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大正藏》冊46,頁629a

[13] 慧思:《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大正藏》冊46,頁633c

[14] 慧思:《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大正藏》冊46,頁634c

[15] 慧思:《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大正藏》冊46,頁634c

[16] 慧思:《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大正藏》冊46,頁636c

[17] 慧思:《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大正藏》冊46,頁639a

[18] 慧思:《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大正藏》冊46,頁640b

[19] 慧思:《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大正藏》冊46,頁630c

[20] 本段落引文,皆出於慧思:《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大正藏》冊46,頁630c-632c

[21] 「十一智」,是就世俗有漏與出世無漏之兩種智覺的特性與種類所分立的十一種智慧。其中:一、苦智,二、集智,三、滅智與四、道智等,是徹知世間苦果與集因的流轉因果,與出世解脫智──滅,與修道之因的智慧。五、盡智,為聲聞無學位之聖者所證之智覺,即遍知苦已盡,集已斷,滅已證,道已修,而與漏盡之果所俱起的無漏智覺。六、無生智,此智於無學位上,遍覺已究竟知苦,復更無知;已究竟斷集,復更無斷;已究竟證滅,復更無證;已修道圓滿,復更無修;此智乃是與非擇滅之「得」所俱生之無漏智。七、法智,乃緣欲界四諦之理,而斷欲界煩惱之無漏智。八、類智,乃緣慮色、無色界四諦之理而斷二界之煩惱惑,這是隨法智而生起之無漏智。九、世俗智,是緣取世俗境相之智,即有漏慧之總稱。十、他心智,是能了知欲界、色界有情之現在心、心所法,及無漏心、心所法之智。以上聲聞解脫之十智,再加上如說智,共為十一智。其智是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能知一切法如說之相,即是如來一切相智,故稱之。有關十一智之大乘修行特義,如云:「諸菩薩摩訶薩安住般若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應圓滿十一智,謂苦智、集智、滅智、道智、盡智、無生智、法智、類智、世俗智、他心智、如說智,如是諸智不可得故。」(玄奘譯:《大般若波羅蜜經》卷三,《大正藏》冊5,頁12b。)

[22] 「陀羅尼」,為梵語「dhāranī」之音譯。陀羅尼(Dhāraī),依Dh字根而成,又稱為「旋陀羅尼」,義譯為「總持」,有攝持不散之意,應用於修道,則表示有能持與能遮二義,即能持一切善法,遮止一切惡法之意;據《大智度論》說,則分有聞持、分別知、入音聲與字入門等四陀羅尼。「(旋)陀羅尼」在大乘法中受到特別重視的原因,主要是強調:透過鍛鍊,則心念對於所憶持的法句(或文義),能歷久而不忘失,無論是法義的學習或引領眾生,都有很大的助益功德,故稱之。

[23] 有關於慧思與智顗在「旋陀羅尼」修證上的認知與體證,以及在天台圓教止觀的特義,以及證量上的安立,其中分析,見釋性廣:《圓頓止觀探微》,臺北:法界出版社,20113月初版,頁45-50

[24] 僧伽提婆譯:《增一阿含經》卷十八,《大正藏》冊2,頁640a

[25] 鳩摩羅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二十,《大正藏》冊8,頁368a

[26] 慧思:《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大正藏》冊46,頁638b-640c

[27] 玄奘譯:《大般若波羅蜜經》卷三六,《大正藏》冊5,頁199c

[28] 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卷二六,《大正藏》冊2,頁183c

[29] 慧思:《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大正藏》冊46,頁629a-b

[30] 慧思:《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大正藏》冊46,頁629c

[31] 「八正道」,是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勤、正念與正定。其中,正見與正思是正確的觀念與目標;正語、正業與正命是清淨的身語二行;正念與正定是心意的專注與安定;正勤──正精進則通於其它七項,而做正確而有恆心的努力學習。

[32] 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卷三十,《大正藏》冊2,頁213c

[33] 慧思:《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大正藏》冊46,頁630b

[34] 僧伽提婆譯:《增一阿含經》卷七,《大正藏》冊2,頁582b

[35] 覺音著,葉均譯:《清淨道論》,南投:中平精舍刊行,20112月,頁158

[36] 慧思:《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大正藏》冊46,頁640c

 

 

佛教弘誓學院
與我們聯繫  (了解詳細)
電話:886-3-4987325
傳真:886-3-4986123
E-Mail
facebook
youtube
站內搜尋
年度行事曆
   
交通位置 (了解詳細)

地址: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