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教觀的軸心理論──「一念三千」
釋昭慧
一、前言
隋朝以後,中國佛教開始出現本土的系統理論建構,並紛紛建立宗派。此中天台宗是第一個宗派,並且堪稱中國佛教系統理論最為完備的宗派。
在中國諸宗派中,有的重理論(如:三論、唯識),有的重行持(如:禪、淨、密宗),兩種風格各擅勝場。而天台宗在諸宗中的最大特色,恰恰在其理論與行持兼備(解行並重),且於理論與行持兩方面都交出了亮眼成績。尤其是天台三祖智顗大師,在理論方面,以「一念三千」為軸心,建構了龐大精密的天台哲學;在修持方面,依「法華三昧」獲致禪觀妙悟,而建構了依次第與不依次第的禪學理論,特別是深具天台獨門特色的「一心三觀」,因此被高度讚譽為「教觀雙美」。
天台學風的另一特色是,雖然以深廣高妙的解行理論見長,卻絕對不是封閉在知識象牙塔裡的學問僧,也不是孤高超拔而遺世獨立的修行僧,反之,它巧妙地連結了菁英階層的義學佛教與庶民階層的儀式佛教。影響中國佛教(乃至民間佛教)甚為深遠的經懺儀軌,就是天台宗通俗弘法的智慧結晶。
要言之,天台宗提供了三個向度的豐富教學內容:
一、藏、通、別、圓四種修行成聖的教、理、行、果(聖典依據、理論系統、修行內涵與聖證位階。
二、對前後傳譯至中土的浩瀚佛典,予以統合判攝的「五時八教」論。
三、本諸佛法核心的「緣起、性空、中道」義,掌握心念無遠弗屆的特質,以「一念三千」為軸心的實相理論。
此中,承傳自初祖慧文(?-?)的,有源自《大智度論》而擴充解釋——由果德之「一心三智」溯及因地之「一心三觀」[1],有源自龍樹《中論》「四諦品」偈「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2]之「緣起、性空、中道」義。智顗(538-597)就這兩條線索連結起來,而創發了「三觀、三諦」的理論。
至於承傳自二祖慧思(515-577)的,有本諸《法華經》「安樂行品」而「直入佛道」的「法華三昧」,以及《法華經》「方便品」中,「唯佛與佛乃能究盡」的「諸法實相」論。智顗依於法華三昧的修學體驗,對接慧文的「一心三觀」,而創立「四種三昧」與「圓融三諦」的止觀教學;依於《法華經》的「十如是」,加上《華嚴經》的「一切唯心」與「十法界」,以及《大智度論》的「三種世間」,遂架構出「十界互具,百界千如,一念三千」的天台宗實相學。
檢核「一念三千」的概念組成,無一不源自最具權威性的初期大乘經論。智顗是一位思想卓越的宗教家,他把這些教典中的重要概念串接起來,作出綿密的組合、加乘與推演,提出了這項前所未見的核心概念。筆者認為,此中有智顗個人廣研經論(特別是《法華經》)而修學「法華三昧」的穎悟,還有他掌握「一念三千」原理而靈活運用的三個概念——「即」、「具」、「接」。
筆者長期於玄奘大學宗教系碩士班,擔任選修課程「天台專題研討」的教學工作。本文乃個人作天台教學與研究之部分心得。筆者於教學時,運用「一念三千」之核心概念作為總線索,全面闡述智顗所建構的各項理論(如:一即一切、性具諸法、佛具性惡、一心三觀、四種三昧、十乘觀法),並以此核心概念,檢核唐、宋諸家的天台學。本文則以宏觀的角度,討論如下三個脈絡的內在邏輯:
一、由「緣起性空」到「一心三觀」。
二、由「一心三觀」到「一念三千」。
三、依心念的特質,展開「即」、「具」、「接」等概念,並且充分靈活運用。
二、由「緣起性空」到「一心三觀」
佛法的核心概念為「緣起」(梵:pratītya-samutpāda;巴:paṭicca-samuppāda),天台學中的核心概念則為「一念三千」。一念三千,可說是在「緣起、性空、中道」的基礎上,依於「一心三觀」的修行,建構「諸法實相」的知識體系。
這是智顗承接自天台初祖慧文的思路。首先究明「一心三觀」的三項出處:
一、依於龍樹《中論》之「因緣所生法」偈,即「緣起、性空、中道」義而建立「三諦」說:
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同論長行中譯作「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3]
智顗於此印證空、假、中三重實相——三諦(《中論》原本僅有「二諦」之說)。
二、依於《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賢聖學觀品」的「中道第一義諦觀」而印證《中論》,將「二諦」擴大為「三諦」,同時建立「三觀」學說:
其正觀者,初地已上有三觀,心入一切地。三觀者,從假名入空二諦觀,從空入假名平等觀,是二觀方便道。因是二空觀,得入中道第一義諦觀,雙照二諦,心心寂滅,進入初地法流水中,名摩訶薩聖種性,無相法中行於中道而無二故。[4]
這是大乘菩薩行中,轉凡成聖的關鍵,所以入於初地,被稱作是「摩訶薩聖種性」。
三、依據《大智度論》卷二十七的「三智一心中得」,而將果位上的三智,分別對接到因地中的三觀︰
問曰:一心中得一切智、一切種智,斷煩惱習,今何以言以一切智具足得一切種智,以一切種智斷煩惱習?
答曰:實一切一時得,此中為令信般若波羅蜜故,次第差別說。先說一切種智,即是一切智。道智名金剛三昧,佛初心即是一切智、一切種智。[5]
相傳北齊‧慧文讀經至此,豁然證悟圓理極致,於是授予慧思,慧思又傳予智顗,遂成天台宗的學說基礎。行者就當前一念,可以觀空諦而成就一切智,可以觀假諦而成就道種智,可以觀道第一義中諦而成就一切種智。從因至果,繫乎「一心」(能觀的心),在凡夫的因地,那是「介爾陰妄剎那之心」,到得果位,即是圓滿無缺的智慧(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於是展開三惑、三觀、三智、三德的系列論述,於一念中破三惑,一心中修三觀,一念而證三智,一心而成三德,成為天台觀門要義。[6]
智顗創發了一套完整的修行理論——「一心三觀,圓融三諦」,旨在呈現:作為修行主體的禪者,要如何在因緣生法的現象中,依於一念心而作「空、假、中」三種層次的觀照(一心三觀),從而洞察「空、假、中」三種面向的實相(圓融三諦)。也就是說,在禪觀心中,呈現空、假、中三重真實:一、就著現象界種種呈現,體悟「因緣生而無自性空」,因而達致無執、無染的意境。這是第一重真實,故名「空諦」。二、從諸法空相的體悟中,為利益眾生故,以無執、無染之心為基礎,妥善面對諸相宛然的假法——身心處境與人事因緣。這是第二重真實,故名「假諦」。三、既已無執、無染地洞察假法,由此而雙遮(不落但空、但假之二邊)以證「但中」,雙照(洞察諸法空相,兼而體悟諸相宛然)以證「圓中」,此即成就「如來」的整套觀行。
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故名如來行。[7]
空、假、中三觀,雖各有其修行特質與互相無法取代的功能,但都能於一心中得。所以即使只是「觀空」,也不會落入「偏空」,因為一念即是全具空、假、中三諦的「圓空」,故說一空一切空。這時,一空一切空,無假、中而不空,這已不僅局限於空觀,而是能即一空觀而遍三觀。
同理,「觀假」也不會落入「偏假」,因為一念即是全具空、中的「妙假」,故說一假一切假。這時,一假一切假,無空、中而不假,這已不僅局限於假觀,而是能即一假觀而遍三觀。
最後,即使只是「觀中」,也不會落入雙遮空假二邊的「但中」,因為一念即是全具空、假、中三諦,這是雙照空假的「圓中」,故說一中一切中。這時,一中一切中,無空、假而不中,這已不僅局限於中觀,而是能即一中觀而遍三觀。三觀悉備,三諦圓融,這就是如來勝智圓妙之行果。
三、由「一心三觀」到「一念三千」
(一)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在「一心三觀」的修行體驗過程中,智顗重視「心念」無限奧妙的特質,他把這「能觀之心」,作了全面的檢視,這心念也成了他的「所觀之境」。若論「心」與「念」在天台學脈絡中的分別,那麼,「一心」多指能觀之心,而當前所觀之心則被稱作「一念」。
《華嚴經》的名偈「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8],諸宗援用甚廣。《華嚴經》以「工畫師」(擅長作畫的藝術家)來譬喻「心」,如云︰
譬如工畫師,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畫,諸法性如是。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應知佛與心,體性皆無盡。
若人知心行,普造諸世間,是人則見佛,了佛真實性。[9]
天台宗依於這項經證,而將「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作了如下解釋:心、佛、眾生三法互為能(主體)所(客體)。若舉心,則心為能造、能具,佛與眾生皆其所造、所具;若舉佛,則佛為能造、能具,心與眾生為其所造、所具;若舉眾生,則眾生為能造、能具,心與佛為其所造、所具。也就是說,三者互為主體也互為客體。
三者如何「互造、互具」?原來,這涉及「十法界」的教證。「十法界」出自《華嚴經》[10],其境界自下而上有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等十界。一心可以緣念十法界,當然就包括了(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等)六凡的「眾生」界,以及(聲聞、緣覺、菩薩、佛等)四聖界,特別是十界之頂的「佛」法界。此時之心為能造、能具,佛與眾生皆其所造、所具。佛雖在十法界之首,但他並非孤懸於此頂端。反之,佛之所以為佛,當然就因其施展慈悲與智慧之心,攝受眾生,使眾生由「不覺」而「覺」,這就產生了與六凡法界的緊密連結。此時之佛為能造、能具,心(慈悲與智慧)與眾生皆其所造、所具。最後,眾生雖處在六凡之位,但依然能施展其受、想、行、識之蘊,仰祈成就佛道,而產生與佛法界的緊密連結。此時之眾生為能造、能具,心(受、想、行、識)與佛皆其所造、所具。
相較之下,華嚴宗顯然已明確地將「心」拉到「能造」的主體地位,「佛」與「眾生」則是「所造」的客體,而且此「心」已非介爾妄心,而是如來藏自性清淨之真心。此如法藏所述:
此上諸義,唯是一如來藏自性清淨心轉也,但性起具德,故異三乘耳。[11]
心作佛,心佛無別;心作凡夫,心凡無別;能所依同,故云無別。[12]
顯然華嚴宗是以「如來藏自性清淨心」,作為產生三乘賢聖乃至六道凡夫的依據(能造)。那麼,「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佛」與「眾生」,豈不都是如來藏心的「所造」了嗎?即此可知天台宗的「性具」思想,與華嚴宗的「性起」學說,確有根源處(心體真妄)的歧出。
(二)介爾陰妄一念
智顗體悟到:心念有著色法所不及的特質,無論色身處於三界、五趣的任何一處,它無法改變受到當界、當趣繫縛的既成事實,唯一能脫困的是心念。即使置身在任一界、趣而受其繫縛,心念總可以在一剎那間,發射向十法界中的任一法界(上通佛法界,下達地獄界)。既然心念是入於「十法界」的關鍵性要素,那麼,要讓生命脫困而邁向圓滿佛界,就非依於心念莫屬。
此一心念,常被稱作「介爾」,亦即短暫且微弱之義。至於後世天台學者常用到的「介爾陰妄一念」、「陰妄剎那之心」、「現前陰妄一剎那心」等術語,在天台三大部中,確實沒有出現,但也確實可以在智顗論述「一念三千」時,所定義的「一念」之中窺其端倪。畢竟,起修的都是凡夫,讓凡夫從凡轉聖,其關鍵就在把握當前一念,讓它連結到聲聞、緣覺、菩薩、佛陀的四聖法界(特別是佛法界),這是一股足以「向上提昇」的正能量。凡夫的一念,其性質當然是「陰妄」——依於五陰(蘊)而有虛誑的成分。但「心」的功能當然不會止於「妄」境,它既能指向佛法界,那就意味著它是成佛的關鍵性力量。
倘若從諸法以觀,則「根根塵塵,全是無障礙法界」,十界諸法,不論是色法還是心法,都在「互具」的範圍內。但是起修之時,還是須要把握「近要」的一念,作為所觀之境。亦即,就近對現前剎那之間所起的介爾妄心而作觀照。於是,「介爾妄念」、「陰妄一剎那心」,都顯示了以「心」為所觀境的「近要」。
(三)十界互具與不思議境
由「一心十法界」的《華嚴經》,作進一步的推論,就有了「十界互具」,這是智顗的創說,也是天台宗「一念三千」思想的基礎。「十界互具」,是指十法界並非各自懸然孤立,而是界界互具,一一界中皆具十界。這又得回到「一念」或「一心」的特質來理解它。原來,吾人在每一剎那所起的念頭,無不屬於十法界中的某一法界。例如:瞋恚心起,是地獄界。貪欲心起,是餓鬼界。愚癡心起,即畜生界。競勝心起,為阿修羅界。五戒十善之念莊嚴,是為人界或欲天界。若與色、無色定心相應,即是色、無色天界。然而此心並非只能與凡夫境界相應。倘若一念厭離心起,觀「四諦」以期入滅,即是聲聞界。倘若一念厭離心起,觀「十二因緣」以期入滅,即是緣覺界。若發「四弘誓願」,行持「六度」,即是菩薩界。若緣念「覺行圓滿」的佛果,即是佛界。準此,地獄有情倘若期盼「覺行圓滿」的佛果,當體即地獄界而圓具佛界。佛陀已成圓滿覺,依然「大悲等流」而慈念地獄受苦有情,則當體即佛界而垂接地獄界。
綜前所述,「即」義(「即心、即佛、即眾生」的「三無差別」論)源自《華嚴經》,至推出「十界互具」學說後,就進一步強化了天台學特色的「具」義與「接」義。因此才會有進一步的「性具」思想,以及四教中的「別接通(即通教接入別教)、圓接通(即通教接入圓教)、圓接別」(即別教接入圓教)義。
「十界互具」恰好對治了華嚴宗思想「緣理斷九」之病。此如宋四明沙門知禮《十不二門指要鈔》所述:卷上云(T46, 707b)︰
煩惱生死乃九界法,既十界互具方名圓,佛豈壞九轉九邪﹖如是方名達於非道。魔界即佛,故圓家斷證迷悟,但約染淨論之,不約善惡淨穢說也。諸宗既不明性具十界,則無圓斷圓悟之義,故但得「即」名而無「即」義也。此乃一家教觀大途。[13]
此中之「九」,指的是下九界。原來,所謂「緣理斷九」,即將「佛界」孤懸於「九界」之外,而凸顯其無上殊勝。佛法界並非「高處不勝寒」的孤高境界,佛是隨所念處而低眉垂慈,接引眾生的。佛法界被抽象化而為「真如」、「法性」或「佛性」,安坐在「九界」之上。於是,雖欲建構凡聖、迷悟皆由「真如緣起」(如地論南道派)或「法界緣起」(如華嚴宗)的「性起」之論,但是這樣一來,佛法界儼然抽離了九法界,缺乏了與「九界」連結的要素(「但得「即」名而無「即」義」),這要如何進行「覺他」大業?反之,智顗的「十界互具」論,重視的是每一念心在現象界的運作(而非僅停留在理性思辨階段),這可說是對治了「緣理斷九」之病。
「十界互具」理論,提醒了重要的禪觀修學要領,意即:吾人修學止觀的一念心,究竟要繫緣何所?也就是,以甚麼為所緣境?依天台止觀理論,初學者必須念念緣於聖地,不可生起貪等煩惱,否則當下一念即已繫緣三惡道,更遑論來生的異熟果報。反之,倘能念念克己行善,則當下一念即已通達人天善途,也位後世種下人天福樂之因。最重要的是,倘能繫緣佛法界的相好光明、莊嚴報土,或是佛陀的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等殊勝功德,則當下一念已印入巍巍聖相,也為未來成佛種下了善根得度因緣。所以「十界互具」之說,不僅是「相即」原理在「一心」基礎上的擴大解釋,也是對修行人的一番策勵與警惕。
由於「十法界」原指凡聖位階,在「十界互具」的原理下,十法界中的每一法界,皆由一心轉動,而可各具十界,這就成了一百法界。這百界都從介爾一念向惡、向善、向聖而連結出來。這也就是為何天台圓教的「十乘觀法」[14]會將「觀不思議境」放於首位,並且在所有釋經規範上,都必加入「觀心」,作為五重玄義之一。
心,即是此中所說的「不思議境」。觀心,即「觀不思議境」。如何觀之?原來是就吾人現前的一念,觀此一念動轉於十法界,當體即空、即假、即中。既然萬法皆具三諦,互相融攝,豈不應是法法皆具不可思議的妙諦嗎?法法豈不也都可以當作所觀之境?何以要於諸法中特約現前一念心作為所觀之境?原來,這還是本自《華嚴經》的「一切唯心造」教旨,將現前一念視作所觀妙境。上根之人修此一法,即可圓具十界,登入初住之位。
(四)一念三千、性具實相
推論至此,要回顧慧思對智顗的啟發。
慧思的禪觀傳承,來自初祖慧文。如前所述,慧文由龍樹《中論》與《大智度論》而領悟「一心三觀」之理,並傳授予慧思,慧思再傳智顗,這才使智顗於慧文「一心三觀」的理論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三諦圓融」學說。
但慧思所傳不只於此。他本人對《法華經》有所解悟,深得「法華三昧」,並且以此傳授智顗,這就助成了智顗在「十界互具」的領悟中,進而提出「一念三千」、「性具實相」的理論。慧思甚受《法華經》「方便品」中,如下經文的啟發:
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15]
「十如是」,指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等。如是,即指如此這般的現實情狀。此中:
1.「相」是呈現於外,可以得見的樣貌,特別是眾生苦樂的表相。
2.「性」是潛存於內而不失的自性,如地、水、火、風四大,各有堅固、流動、溫熱、推撐的特質。
3.「體」包含了外相與內性的全體。
4.「力」是功能,即主體所具的潛在勢力。
5.「作」即力量產生具體運轉的顯現勢力。
6.「因」指「習因」,即能生十界果的直接原因——因果同質,故名「同類因」。
7.「緣」是即助因以感果的間接原因——依其增強感果的功能,而名「增上緣」。
8.「果」是由習因所引生的結果——依其由因流出,與因同質,故名「等流果」。
9.「報」是由善惡業所感得的苦樂報——依其「異時而熟、異類而熟、變異而熟,故名「異熟果」。
10.「本末究竟等」,初如是之「相」為「本」,第九如是之「報」為「末」,由本至末的歸趣處,即是「究竟」。要以言之,由表象而內裡,由部分而整體,由潛在而顯現,由前因而後果,一切諸法之「實相」,莫不由此「十如是」而共同建構,絕無例外,故名為「等」。[16]
慧思依此建立了由一心而開展「十如是」的實相學。智顗進而結合「十界互具」,建構出了「百界千如」學說。亦即:十界乘以十界而為「百界」,百界再乘以「十如是」而為「千如」。
由於《大智度論》有「三種世間」之說:
能照一切世間三昧者,得是三昧故,能照三種世間:眾生世間、住處世間、五眾世間。
智顗遂將「百界千如」結合「三種世間」,指出十法界莫不是在「三種世間」的範疇之中——十界凡聖,法體不外五蘊,謂之五蘊世間。由五蘊構成一一有情,產生相對穩定的個體,謂之有情世間。有情依住的山河大地、院宅房舍等外在環境,謂之器世間。「百界千如」乘以三種世間,均可於一念動轉之中統攝,因此建立了「一念三千」理論。如《摩訶止觀》說:
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種世間,百法界即具三千種世間。此三千在一念心。若無心而已,介爾有心即具三千。[17]
四、結語
檢核「一念三千」的概念組成,無一不源自最具權威性的大乘經論——結合了《華嚴》的「十法界」、《法華》的「十如是」、《大智度論》「三智一心中得」與「三種世間」,智顗依於此諸教證,在「觀心」(以心念為所緣境)的不思議境中,相乘而得三千之數。
最重要的是,智顗以其依「心」作觀,以「當前一念」為所緣境的修行工夫,以及「即」、「具」、「接」概念的靈活運用,而推出這項核心概念。依「一念三千」作為總線索,可以全面連結智顗所建構的各項理論。
「一念三千」,這是天台學的軸心思想,智顗依此為論述核心,架構了圓教龐大而精密的教、理、行、果系統理論,並且還以高度包容的視角,將各種經典的如來教法,納入「藏、通、別、圓」的判教框架,依「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相即」原理,以及《法華》「一佛乘」願景,而建構了天台特具的「性具」思想。既以「佛法界」為究竟圓滿,又依佛陀念念垂慈接引苦難眾生的「對接」原理,推論出「佛具性惡」學說,避免佛界孤懸、緣理斷九的困局。
所謂「三千圓具」,非僅一念妄心圓具三千,諸法莫不有其「十如是」與「十界互具」在「三種世間」的層層實相,故亦可稱其圓具三千。然而,在實修觀行時,佛界諸法過於高遠,未證無從觀其實相;眾生界諸法過於廣泛,也同樣不易具體修觀,天台家才從「心、佛、眾生」的三法中,取其最易觀照的己心為所緣境,以便初學作觀。
之所以認為心法易觀,這並非指「心念處」比「身念處」還來得易修,而是與「佛、眾生」比對。相形之下,心有兩項特質︰一是「近要」,二是「冥妙」。所謂「近要」,是說佛界高遠非近,眾生界廣散非要,對初學者而言,兩者都甚難觀照。而己心既「近」且「要」,因此己心易觀。所謂「冥妙」,是指心法無有質礙(冥),故能一念廣具諸法(妙)。但筆者認為,對初學觀行者而言,下手從「心」作觀,在實務上比從「身」作觀,顯然較為困難。
由於「心」的這兩項特質,因此智顗將圓教觀行稱作「觀心」,並在釋經之時,會歸「觀心」而作詮解。後來產生了山家山外對於「心具三千」還是「色具三千」的爭論。至於所觀之心,就天台山家的正統說法,初學起修所觀,理所當然是介爾陰妄一念,絕非妙明真心。但山外派卻將此心斷定為真心,這種說法,確已偏離台家正統。
無論如何,交錯繫心於「佛法界」與「眾生法界」,天台學透過「即」、「具」、「接」的思維,避免了「緣理斷九」的陷阱,達致圓滿法界的價值體現。
[1] 《大智度論》卷二十七,CBETA,T25, pp.258c-259b,p.260b。
[2] 《中論》「四諦品」,CBETA,T30,p. 33b。
[3] 《中論》卷四,《大正藏》冊30,頁33中。
[4]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大正藏》冊24,頁1014中。
[5] 《大智度論》卷二十七,《大正藏》冊25,頁260中。
[6] 天台宗人認為「三智一心中得」的出處是《大智度論》,今人印順導師以為,《大智度論》其實 只有述及二智,是「二智一心中得」。如其〈論三諦三智與賴耶通真妄〉云︰「天台學者的「三智一心中得」,應該是取大品經三慧品的三智,附合於初品的「一心中得」。三慧品的三智是︰「薩婆若(一切智)是一切聲聞、辟支佛智;道種智是菩薩摩訶薩智;一切種智是諸佛智。」這是將二乘、菩薩、佛的智慧,約義淺深而給以不同的名稱。一切智是佛智,從小品般若以來,為大乘經所通用。大毗婆沙論卷十五正義,也說一切智是佛智。佛才是一切智者,二乘那裏能說是一切智!智論引三慧品,也說︰「佛一切智、一切種智,皆是真實,聲聞、辟支佛但有名字一切智,譬如畫燈,但有燈名,無有燈用。」所以三慧品的三智,只是「一途方便」,顯示智慧的淺深次第而已。以二乘、菩薩、佛智的淺深次第,與「一心中得一切智、一切種智」相糅合,而說「三智一心中得」,是天台宗學而不是智度論義。論說「一心中得一切智、一切種智」,是二智一心中得。」(http://yinshun-edu.org.tw/Master_yinshun/y29_07)
[7] 智顗:《法華玄義》卷四,《大正藏》冊33,頁725中。
[8] 唐.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十九,《大正藏》冊10,頁102中。
[9] 唐.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十九,《大正藏》冊10,頁102上。
[10] 唐.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六十九,《大正藏》冊10,頁377下。
[11] 法藏:《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卷四,《大正藏》冊45,頁507上。
[12] 法藏:《華嚴經探玄記》卷六,《大正藏》冊35,頁15中。
[13] 宋.四明沙門知禮:《十不二門指要鈔》卷上,《大正藏》冊46,頁707中。
[14] 進修初住所實際熏修的十種觀行法門,此十法能令觀行成就,運載行者至於果地,故名「十乘觀法」。詳見智顗:《摩訶止觀》卷五之二(《大正藏》冊46,頁52中。):
觀心具十法門:一、觀不可思議境。二、起慈悲心。三、巧安止觀。四、破法遍。五、識通塞。六、修道品。七、對治助開。八、知次位。九、能安忍。十、無法愛也。
[15] 《妙法蓮華經》卷一,《大正藏》冊9,頁5中。
[16] 當代研究者比對其他《法華經》文獻,諸如同本漢譯、現存尼泊爾梵本、中亞出土梵本斷片、藏譯本等,指出各本對應之該段的文句均只有五項,唯獨什譯本有十種「如是」項目。詳見坂本幸男:〈法華經の教理——特に十如是の解釋と變遷について〉,金倉圓照編《法華經の成立と展開》,京都:平樂寺,1970,頁275~316。印順導師舉《大智度論》卷27、32、33對照指出,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等九個項目已出現其中,所以《法華經》的十項「如是」,確有所據。」參見《中觀今論》,台北:正聞,網路版,頁146。網址: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01/yinshun01-10.html。2019.12.15瀏覽。
[17] 智顗:《摩訶止觀》卷五上,《大正藏》冊46,頁54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