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期編輯室報告:
「劍拔弩張的社會運動,在昭慧法師看來是場很好的修行,人若對歧視的苦難保持沉默,如用麻木的心修行,豈能成佛?」
在大時代的洪流中,身兼佛教比丘尼、學者、社會運動者三種身份的昭慧法師,深入經論弘揚佛陀聖教,講學、著述傳播思想的火種,更以菩薩行者「不忍眾生苦」的慈悲、勇猛,投入性別平等運動、動物保護運動、反賭博合法化運動,其人、其事特立獨行的風格自然引發外界的關注。
本期專輯「社會運動的另類修行」,就是幾位西方資深記者因應全球性專案訪談昭慧法師。他們隸屬於不同的機構,Unbound 紀錄片專案主要採訪世界各地為動物保護及動物權利發聲的傑出女性,昭慧法師是他們採訪的第一位宗教人士。另一則是美國南加大宗教與公民文化中心(USC Center for Religion and Civic Culture)專案計畫訪談,此一訪談計畫具有全球性,訪談對像是來自所有信仰傳統,以及雖不認同宗教,但受到靈性啟發的代表人物。訪談目的在於:瞭解不同宗教傳統與精神實踐的人,從事社會關懷的動機、價值觀與靈性啟發,提高公眾對宗教之社會作用的理解,揭示當今社會的關鍵問題,說明為社會效益而努力的複雜性,並激勵他人採取相應行動。為此他們特別派出記者,分別訪談世界上一百位致力於服務社會的傑出人士。此番赴台灣訪談昭慧法師的是資深記者茱莉亞‧莉布立荷(Julia Lieblich),「她是長期關注人權議題的得獎記者,曾為芝加哥論壇報及美聯社撰寫宗教專欄,社論及專題文章更是常見於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及華盛頓郵報等美國各大報刊」。
首篇,刊載的是茱莉亞‧莉布立荷採訪撰寫的〈佛教比丘尼引領亞洲爭取同性婚姻合法化──對釋昭慧而言,正語和慈悲心相輔相成〉,在她的筆下,社運場域叱吒風雲的昭慧法師,私底下是那樣的善解人意,平和待人,燦爛笑容所蘊含的寧靜、堅定,是源於佛法的深刻自信以及對於生命困苦的無盡悲憫。
〈釋昭慧法師人物專訪──Unbound 紀錄片專案〉,是來自美國科羅拉多州的凱莉‧格琳(Kelly Guerin)、寇琳‧班乃迪克採訪昭慧法師撰寫的文章,凱莉‧格琳與世界知名動保攝影記者Jo-Anne MacArthur為非營利組織/公司We Animal 工作,Kelly 主要負責影片拍攝,Jo-Anne 負責靜態攝影。在法師的敘述中,動物迫切的苦難,與救度過程中考驗心智的種種磨練,都衝擊著我們的視線和良知。為此,法師特別強調 「心的純淨度」,她說:「每一個過程只關注與眾生相關的利弊得失,而不是在想我的利弊得失,那其實也是另外一種無我的訓練。」
第三篇專輯文章,是本期兩篇訪談稿的中/英翻譯袁筱晴撰寫的〈當修行者遇上記者──協助昭慧法師接受南加大宗教與公民文化中心專案採訪過程雜記〉。從中可以了解整個訪談的前因後果以及工作團隊運作的過程,透過那些訪談細節的回顧,讓我們從側面見識了訪談人、翻譯者在採訪中的思考和感悟。
「法味清涼」,刊載性廣法師108年慈航堂佛學講座筆錄──〈大道至簡的佛教養生功法〉,法師指出:人生病是因為「四大不調」,只要四大平衡身體就健康。養生的第一個關鍵是「姿勢」,養生的基礎要件是「作息」,養生的加行才是「功法」。這三個要素就是佛教養生功法所涵蓋的內容。
昭慧法師新書《如理作意》是法師近年來深入經論而「正思惟諸法自相、共相」的部分作品。四十餘年遊心法海,長於使用淺顯易懂的語言,闡揚佛陀深奧的智慧。豐富的人生歷練與深厚的學術功力,都化約為弘法利生的智慧結晶。因此本書可說是作者「藉境練心」的生命詮釋,字裡行間展現其「如理作意,法隨法行」的精神內涵。故特別摘錄新書「自序」,以饗讀者。
本期新增「律學今詮」欄目,繼續刊載印隆法師筆錄〈《比丘尼戒經》講記(三)〉,昭慧法師在此主要解析「戒、定、慧」三學的修道意義,特別是現實生活中戒學實踐如何做到契理、契機。
「菩提清音」,刊登王韋翔撰寫的〈疫情中的生命反思──聆聽昭慧法師共修開示之感言〉。韋翔同學年輕而敏於思考,在佛法的熏習中,從「幼時的陌生與些許排斥」到「佛法慢慢成為生命中的一部分」,其成長的過程因佛法而給予了最溫暖的力量。
「人間燈火」,轉載《人生雜誌》「菩提道上的女性修行者」專輯,其中〈性平運動的修持觀照〉是對昭慧法師的專訪文章,法師對於性別壓迫的自覺,源於初出家時與強調父權師父相處的「苦」。她反思:「經過這樣的歷練,讓我有更大的同理心,去覺察人與人在細微的互動中,所承受『看不見』的傷害,並了解到:要杜絕性別歧視的問題,必須從根源著手。」面對佛門中的性別歧視,法師義無反顧投入性別平等運動,正如她所說:「劍拔弩張的性別平等運動,對我而言反倒是很好的修行場域。」
總編輯:釋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