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誓雙月刊 |

 編輯室報告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世法如是,佛法亦如是。僧團依律而行其事,所謂「六和敬」,於此用功辦道,內修外弘,以維護道品之純淨,僧格之健全。且為佛子,不分在家、出家,皆應受持相應戒法。以此為基礎,息惡修善,降伏煩惱,趨向解脫。故《華嚴經》云:「戒為無上菩提本,長養一切諸善根。」因此,戒律很重要,但如何學習、實踐戒律就更重要。持戒的首要意義是不傷害原則,佛弟子不應以惡言、惡行傷害其他眾生。反之,如果你的持戒是建立在他者的痛苦上,令自他生憂苦,那麼你就應該反省,對戒律的解讀、詮釋是否出了問題。

本期專輯「戒律學的當代詮釋」,三篇專輯文章皆由印隆法師撰寫,隨後《弘誓》雙月刊將開闢專欄連載此系列講記,令有心向學者(無論是出家還是在家)能於此學習戒律的宗旨和方法,為實踐戒律打下良好的基礎。印隆法師2013年、2019年兩次掩關靜修期間研讀比丘尼戒,聽聞昭慧法師2004年於高雄元亨寺三壇大戒的「比丘尼戒講座」錄音,法喜充滿。遂以殷重心,抱病筆錄十萬餘字的講記。將一場戒期的法宴,分享給所有欲在戒學精進的佛子,印隆法師可謂是功德無量。他個人聽聞這套講座的所學、所思,從〈2019掩關研讀昭慧法師講解比丘尼戒心得〉一文可見其詳。

「法味清涼」專欄,刊載性廣法師108年慈航堂佛學講座(三)」——〈佛教養生功法的理論與實踐〉,法師以平實、幽默的語言詮釋修行的實踐,在日常生活中,先從小事觀察自己,測試自己。以《心經》「度一切苦厄」為目標,依經典「四大調和,眾病皆愈。」為教證,根據四大的原理,開發出一套健康功法。至今大約四、五年的時間,親自實踐後,已將身體調整得非常好。法師為此鼓勵大眾,依「四念處」的修學,解決身苦、心苦的當下,就是通往佛陀涅槃之道的根本。

「古仙人道」欄目,繼續刊載界定法師撰寫的〈《阿含經》與菩薩法的思想對照〉(下),從中可以看到「阿羅漢不等於佛」、「眾生本淨」、「菩薩發心」等許多從部派佛教一直延續到今的議題。法師從《阿含經》、《華嚴經》、《舍利弗阿毗曇論》等經論中爬梳脈絡,說明菩薩法的思想與「阿含」本教的聯結。

本期「人間燈火」,專訪紹嚴法師,法師初識佛法源於生活中點點滴滴的體驗,親見道場中有過失的人能主動認錯承擔,有付出的人卻不急著搶功勞,這現實中的「桃花源」令她愈來愈喜歡寺院的生活,乃至萌生出家的念頭。出家後輾轉參學,歷經滄桑而道心彌堅。從法師的講述中,可以看到時代的印痕,佛法在人間的現實生態。尤其令人感動的是,建寺安僧功成而退的當下,仍然為僧人「幼有所養、壯有所用、老有所終」而努力不懈,其務實、坦率、慈悲的作為令人感佩。

時至秋分,習習涼風起,暑氣漸消。佛弟子奉持淨戒,煩惱熱焰止息,清淨無染,亦如這般風光,解脫自在。

 

        副總編輯  釋耀行

 

 

 

 

佛教弘誓學院
與我們聯繫  (了解詳細)
電話:886-3-4987325
傳真:886-3-4986123
E-Mail
facebook
youtube
站內搜尋
年度行事曆
   
交通位置 (了解詳細)

地址: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