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經》與菩薩法的思想對照(上)
釋界定
前言
《阿含經》不僅擁有豐富的早期佛教思想,甚至蘊含了為數甚多的菩薩法思想。雖然這些思想可能僅僅是雛形,然而通過這些輪廓我們不難發現大乘佛教思想的源頭。無論是早期佛教經典還是中後期的大乘經典,既然同為佛說,只能視為佛陀的善巧施設。因此,將阿含經中的菩薩法進行挖掘和整理,顯得十分必要。
為了從整體上把握阿含菩薩法思想脈絡,本文共列七個小節進行分別敘述。第一節為「諸法皆如」,其主旨為「此等諸法,法住、法空、法如、法爾,法不離如,法不異如」。即諸法本來如此,既不是上天安排,也不是人為創造,而是本來如此,法爾如是。第二節為「不墮二邊」,即佛陀的圓教精神乃在於離二邊而行中道,此即為「如實正觀」。第三節為「假名安立」,經中教誡我們當行「真實禪」而遠離「強良禪」。真實禪的核心即不執著於禪修所緣,捨離一切境,最後連「捨」本身也要捨棄,「但以假號,因緣和合,有種種名」(《別譯雜阿含經》卷八第151經),這與《金剛經》的「不生法相」完全契合。第四節為「不住捨」,「若比丘不樂彼捨、不著彼捨、不住彼捨者,阿難!比丘行如是,必得般涅槃」,最後連「涅槃」這個念想本身也要捨掉。這是佛教實修較高層次,與大乘的「應無所住」遙相呼應。第五節為「阿羅漢不等於佛」。針對長期以來對阿羅漢果位的置疑或貶低,在《雜阿含經》的第75經以及第684二經中,對此問題予以正面而客觀的回答,即「阿羅漢不等於佛」,佛的無師自證、教誡聲聞及五力十力等,均為阿羅漢所不及。在本章第六節中,更進一步闡述了「眾生本淨」的阿含思想,認為「心惱故眾生惱,心淨故眾生淨」,主張不能「有行所持」「為法所持」。第七節為「菩薩發心」,重點突出了「平等佈施」、「無相佈施」以及佈施的三輪體空。由具足四法本,進而修行六度,便能「疾成無上正真等正覺」(成佛)。
本文在闡述阿含的菩薩法思想時,也列舉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大乘經典,並將二者進行適當的對比。誠然,作為早期佛教經典,阿含經將自我身心的解脫(自利)作為根本宗旨(兼顧利他),而大乘菩薩法則將重點放在上求下化(兼顧自利,重點是下化,即利他)上面,因此二者在側重點上有著一定的差異。
第一節 諸法皆如
「諸法皆如」的「如」,可理解為一切萬物真實不變的本性。萬法雖有不同之屬性,然其均以空為實體,皆為因緣和合所致,此即《雜阿含經》「因緣經」裡所說的因緣有法及緣生法,「此等諸法,法住、法空、法如、法爾,法不離如,法不異如」,都是隨順而起。正因為諸法皆如,故佛陀教誡我們既不求前際,也不求後際,當下的用功辦道才最為要緊。
一、經典選讀
◎《雜阿含經》卷十二第296經「因緣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捨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因緣法及緣生法[1]。雲何為因緣法?謂此有故彼有,謂緣無明行,緣行識,乃至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雲何緣生法?謂無明、行。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2],彼如來自所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說,開示顯發,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緣生有老死。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來自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說,開示顯發,謂緣生故,有老、病、死、憂、悲、惱、苦。此等諸法,法住、法空、法如、法爾,法不離如,法不異如[3],審諦、真實、不顛倒。如是隨順緣起,是名緣生法。謂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處、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是名緣生法。
「多聞聖弟子於此因緣法、緣生法正知善見,不求前際,言:『我過去世若有、若無?我過去世何等類?我過去世何如?』不求後際:『我於當來世為有、為無?云何類?何如?』內不猶豫:『此是何等?云何有此為前?誰終當云何之?此眾生從何來?於此沒當何之?』若沙門、婆羅門起凡俗見所繫,謂說我見所繫、說眾生見所繫、說壽命見所繫、忌諱吉慶見[4]所繫,爾時悉斷、悉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於未來世,成不生法。是名多聞聖弟子於因緣法、緣生法如實正知,善見、善覺、善修、善入。」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對應經典
1.南傳《相應部尼柯耶》「因緣相應12」第20經「緣經」。
2.參考《阿毗達磨法蘊足論》緣起品第二十一。
3.《雜阿含經》梵文殘卷 SF 163。
三、經典解析
1.經中大意。本經敘述緣生之法,則如來之降世與否,都常住法爾。
2.法爾如是。本經中說「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佛陀只是發現本來就存在的真理,並非是因緣法的發明創造者。正如經中所說:「此等諸法,法住、法空、法如、法爾,法不離如,法不異如。」真理永遠是不變的,諸法的運行規律也是永遠不變的。對於這個問題,佛陀在《雜阿含經》卷十二第299經也坦誠地說:「緣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餘人作,然彼如來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
3.三世不可求,三見不可著。本經闡述了聖弟子「不求前際」(過去世)、「不求後際」(未來世)的觀點,而應心不猶豫,不著我見、眾生見、壽命見。這種觀點與《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遙相呼應:「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可以說,這也是本經與菩薩法相通之處的切實展現。
4.法爾自然。法爾,是指諸法的本來狀態;自然,是指不假他力造作的存在。《大毗婆沙論》卷一九一:「何謂法爾?謂法應如是,不可改易,不可徵詰,是法爾義。」《華嚴經探玄記》卷三:「法爾亦二:一諸緣起法,有佛無佛,性從緣起。二真如法界,性自平等。」前者乃就一切諸法作解釋,後者是就真如法作說明。亦即前者是一切諸法,法爾如是,因緣而起;後者是無為法性,本來法爾平等。
5.緣起中道。由於不知道因緣法,外道產生了五花八門的邪見。佛陀發現身心都是因緣而生、因緣而滅的,沒有恆常的自我,肉體敗壞後還是會由於因緣而輪迴;身體和心理是交互影響的、互相緣生的,不能單獨存在,也不是有個「靈魂」作為恒常的自我。知道緣起緣滅的中道,就不會落入這些邪見,也才能確實地對症下藥,斷除因緣的鎖鏈而解脫輪迴。
第二節 不墮二邊
世人執於二邊,取諸境界,執著於有無、對錯、苦樂、斷常、增損等二邊;而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為什麼會產生不同?原因在於佛陀觀察世界是「正觀」,而世人由於沉迷於顛倒夢想,觀察世界往往是顛倒的(並非說世人一切都是錯誤的)。若從修行者的角度說,執著於某一殊勝法門,或執於大小乘之辯,是否也是在執著於某一邊呢?
一、經典選讀
◎《雜阿含經》卷十第262經(《闡陀經》節選):
爾時,阿難語闡陀言:「我親從佛聞,教摩訶迦旃延言:『世人顛倒依於二邊,若有、若無,世人取諸境界,心便計著。迦旃延!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計於我,此苦生時生、滅時滅。迦旃延!於此不疑、不惑、不由於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見,如來所說。所以者何?迦旃延!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迦旃延!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所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
尊者阿難說是法時,闡陀比丘遠塵離垢,得法眼淨。爾時,闡陀比丘見法、得法、知法、起法,超越狐疑,不由於他,於大師教法,得無所畏。恭敬合掌白尊者阿難言:「正應如是。如是智慧梵行,善知識教授教誡說法。我今從尊者阿難所,聞如是法,於一切行皆空、皆寂、悉不可得、愛盡、離欲、滅盡、涅槃,心樂正住解脫,不復轉還,不復見我,唯見正法。」
二、對應經典
南傳《相應部尼柯耶•蘊相應22》第90經「闡陀經」
三、經典解析
1.經中大意。本經敘述阿難為長老闡陀說世尊之圓教精神乃在於離二邊而行中道。
2.二邊。二邊是指偏離中道的兩種極端。亦即相對立的兩種立場而與佛法之中道立場相違者。例如︰苦樂二邊、有無二邊、斷常二邊、增損二邊等。本經中重點闡述的為有無二邊。《般若燈論》卷九根據《寶積經》所說云:「釋曰:云何教授?如佛告迦旃延,世間多有依止二邊,謂若有若無,有深智者不著有無,(中略)是故佛教迦旃延中,若有若無,二邊俱遮是正道理。」《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六說:「有及非有二俱遠離法相所攝真實性事,是名無二,由無二故說名中道,遠離二邊亦名無上。」許多人執著於世間的有,認為自己的靈魂、或造物主、或萬物,可以永恆的存在。這種見解,稱為「常見」或「世間有」。也有人執著於世間的無,這種見解稱為「斷見」或「世間無」。佛陀告訴我們,無論是執於「世間有」還是「世間無」都不能解脫,要觀世間因緣而生、因緣而滅——因為了知世間是因緣而生,所以不執著「無」;因為了知世間會因緣而滅,所以不執著「有」。故佛陀說:「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
3.中道。中道,指脫離邊邪,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大寶積經》卷一一二說:「常是一邊,無常是一邊,常無常是中,無色無形,無明無知,是名中道諸法實觀。我是一邊,無我是一邊,我無我是中,無色無形,無明無知,是名中道諸法實觀。」中道是佛教的根本立場,大、小二乘之各宗均以之為弘法的基本態度。然而關於此語所指的內容,諸宗的解釋並不盡同。早期經典所說,多以遠離外道凡夫苦樂二邊行之真正行法為中道,而其真正行法即佛所說的八正道,主張修八正道以遠離邊邪,俾使行者產生眼智明覺,乃至到達涅槃。
4.如實正觀。正因為眾生的執著於於二邊,才產生了許多不正確的知見,即「十四無記」:「我世間常、世間無常、世間常無常、世間非常非無常;世有邊、世無邊、世有邊無邊、世非有邊非無邊;命即是身、命異身異;如來死後有、如來死後無、如來死後有無、如來死後非有非無。」(《雜阿含經》卷七第168經)對於這十四個問題,佛陀一律不予回答。如何正確地看待「十四無記」的問題?正如本經所說的那樣:「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如來離於於二邊,說於於中道」。佛陀離於有、無的二邊,離於於斷、常的二邊,以因緣法講說世間完整的面貌(關於佛教對於「十四無記」的看法,也可參考《雜阿含經》卷五第106經、卷十六第408經、卷三十二第905經、卷三十四第962經,《中阿含經》卷六十第220經,《長阿含經》卷十二第18經《歡喜經》)。
5.兩種「無常」。有同學會問說:十四無記有「世間無常」,佛教也認為「世間無常」呀?其實兩者字面雖相同,實際的意義卻大不一樣。「十四無記」所說的「世間無常」是將宇宙(世間)視為一個主體、大我,認為這個主體是無常,會消失得無影無蹤,它屬於斷滅論;佛教所說的「世間無常」則是基於因緣的分析,描述人世間的遷流變化,而非有一個主體、大我。故兩種「無常」,含義卻相去甚遠。
第三節 假名安立
◎本節提要
「真實禪」與「強良禪」處於對應關係,「當修真實禪,莫習強良禪」,這是佛陀的教誡。什麼叫真實禪?就是「丈夫不念貪欲纏,住於出離如實知,不以貪欲纏(五蓋)而求正受」。如何修真實禪呢?就是比丘無論身處何境,「若得若求,若覺若觀,悉伏彼想」,因為他知道一切境界無非都是假名安立,只是因緣和合而方有種種名,其實並無自體可言。
一、經典選讀
◎《雜阿含經》卷三十三第926經「詵陀迦旃延經」:
爾時,世尊告詵陀迦旃延:「當修真實禪,莫習強良禪[6],如強良馬[7],繫槽櫪上,彼馬不念:『我所應作、所不應作。』但念穀草。如是,丈夫於貪欲纏多所修習故,彼以貪欲心思惟,於出離道不如實知,心常馳騁,隨貪欲纏而求正受[8];瞋恚、睡眠、掉悔、疑多修習故,於出離道不如實知,以疑蓋心思惟,以求正受。
「詵陀!若真生馬[9]繫槽櫪上,不念水草,但作是念:『駕乘之事。』如是,丈夫不念貪欲纏,住於出離如實知,不以貪欲纏而求正受,亦不瞋恚、睡眠、掉悔、疑纏,多住於出離;瞋恚、睡眠、掉悔、疑纏如實知,不以疑纏而求正受。
「如是,詵陀!比丘如是禪者,不依地修禪,不依水、火、風、空、識、無所有、非想非非想而修禪。不依此世、不依他世,非日、月,非見、聞、覺、識,非得非求,非隨覺,非隨觀而修禪。
「詵陀!比丘如是修禪者,諸天主[10]、伊濕波羅[11]、波闍波提[12]恭敬合掌,稽首作禮而說偈言:『南無大士夫,南無士之上,以我不能知,依何而禪定?』」
爾時,有尊者跋迦利[13]住於佛後,執扇扇佛。時,跋迦利白佛言:「世尊!若比丘云何入禪,而不依地、水、火、風,乃至覺觀,而修禪定?云何比丘禪,諸天主、伊濕波羅、波闍波提合掌恭敬,稽首作禮而說偈言:『南無大士夫,南無士之上,以我不能知,依何而禪定?』」
佛告跋迦利:「比丘於地想能伏地想,於水、火、風想、無量空入處想、識入處想、無所有入處、非想非非想入處想。此世他世,日、月、見、聞、覺、識,若得若求,若覺若觀,悉伏彼想。跋迦利!比丘如是禪者,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覺、觀而修禪。跋迦利!比丘如是禪者,諸天主、伊濕波羅、波闍波提恭敬合掌,稽首作禮而說偈言:『南無大士夫,南無士之上,以我不能知,何所依而禪?』」
佛說此經時,詵陀迦旃延比丘遠塵離垢,得法眼淨。跋迦利比丘不起諸漏,心得解脫[14]。
佛說此經已,跋迦利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對應經典
1.《別譯雜阿含經》卷八第151經。
2.南傳《增支部尼柯耶》集11〈依止品1〉第11經。
三、經典解析
1.經中大意。佛告詵陀迦旃延:比丘應不貪欲,如實修持出離,如良馬之不貪糧食,唯念駕乘之事那樣。
2.強良馬與真生馬。二馬表現迥異:強良馬從來不念「所應作」和「所不應作」,把自己的使命目標拋於腦後,卻「但念穀草」;而真生馬卻「不念水草」,只念「駕乘之事」,因為供人駕乘才是本分要務。相比之下,強良禪也是如此,在習禪時不是去思惟解脫,而是以貪欲心思惟,「心常馳騁」,無有定心。真實禪卻完全相反,不念貪欲,「住於出離如實知」,時刻將解脫目標牢記於心。
3.真實禪。本經提到「當修真實禪,莫習強良禪」真實禪是先依於禪修所緣,然後進一步超越、不執著於禪修所緣而修習禪定。這種觀點在《中阿含經》卷十八「長壽王品2」第75經;《淨不動道經》中也曾予以闡述:「若比丘如是行:無我、無我所、我當不有、我所當不有,若本有者,便盡得捨。阿難!若比丘樂彼捨、著彼捨、住彼捨者,阿難!比丘行如是,必不得般涅槃。」
4.假名安立。本經的另譯本為《別譯雜阿含經》卷八第151經,更明確了「假名安立」的觀點:
薄迦梨白佛言:「云何比丘修諸禪定,不依四大及四無色,乃至不依覺觀之想?(中略)……而修諸禪?」佛陀回答:「若有比丘深修禪定,觀彼大地悉皆虛偽,都不見有真實地想,水火風種、及四無色、此世、他世、日月星辰、識知見聞、推求覺觀、心意境界,及以於彼智不及處,亦復如是,皆悉虛偽,無有實法。但以假號,因緣和合,有種種名。觀斯空寂,不見有法及以非法。」
經中提到了「大地悉皆虛偽,都不見有真實」,而是「但以假號,因緣和合,有種種名」,這與大乘空宗思想可謂不期而遇。《金剛經》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其中的「不生法相」,與本經中的「悉伏彼想」「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覺觀而修禪」的表述相呼應。
第四節 不住捨
◎本節提要
「捨」是一種不執著,即遠離昏沉之沉沒與掉舉之躁切,保持平靜、平等的一種精神狀態。《俱舍論》卷四:「心平等性,無警覺性,說名為捨。」《品類足論》卷三:「捨云何?謂身平等、心平等,身正直、心正直,無警覺、寂靜住,是名為捨。」而唯識認為精進及無貪、無嗔、無癡四法能令心遠離掉舉等障,使住於寂靜,即名為捨。在本節中談到了三種觀點,即淨不動道、淨無所有處道以及淨無想道,都不能算是真正的「捨」。而真正的涅槃妙境是連「捨」的本身也要捨棄掉,「若比丘樂彼捨、著彼捨、住彼捨者,阿難!比丘行如是,必不得般涅槃」。這種「不住捨」的主張,已屬大乘菩薩的修習範疇了。
一、經典選讀
◎《中阿含經》卷十八「長壽王品•淨不動道經」[15]節選: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欲者無常、虛偽、妄言,是妄言法,則是幻化、欺誑、愚癡。[16]若現世欲及後世欲,若現世色及後世色[17],彼一切是魔境界,則是魔餌,因此令心生無量惡不善之法,增伺[18]、嗔恚及鬥諍等,謂聖弟子學時為作障礙。」
(中略)
於是,尊者阿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若有比丘如是行,無我、無我所,我當不有、我所當不有,若本有者,便盡得捨。世尊!比丘行如是,彼為盡,得般涅槃耶?」
世尊告曰:「阿難!此事不定,或有得者,或有不得。」
尊者阿難白曰:「世尊!比丘云何行不得般涅槃?」
世尊告曰:「阿難!若比丘如是行,無我、無我所,我當不有、我所當不有,若本有者,便盡得捨。阿難!若比丘樂彼捨、著彼捨、住彼捨者,阿難!比丘行如是,必不得般涅槃。」
尊者阿難白曰:「世尊!比丘若有所受[19],不得般涅槃耶?」
世尊告曰:「阿難!若比丘有所受者,彼必不得般涅槃也。」
尊者阿難白曰:「世尊!彼比丘為何所受?」
世尊告曰:「阿難!行[20]中有餘,謂有想無想處[21],於有中第一,彼比丘受[22]。」
尊者阿難白曰:「世尊!彼比丘受餘行耶?」
世尊告曰:「阿難!如是比丘受餘行也。」
尊者阿難白曰:「世尊!比丘云何行必得般涅槃?」
世尊告曰:「「阿難!若比丘如是行,無我、無我所,我當不有、我所當不有,若本有者,便盡得捨。阿難!若比丘不樂彼捨、不著彼捨、不住彼捨者,阿難!比丘行如是,必得般涅槃。[23]」
尊者阿難白曰:「世尊!比丘若無所受,必得般涅槃耶?」
世尊告曰:「阿難!若比丘無所受,必得般涅槃。」
二、對應經典
南傳《中部尼柯耶》「天臂品1」第106經《不動利益經》。
三、經典解讀
1.經中大意。本經敘述佛陀指出一切之欲、色、欲想、色想都是無常、虛偽,為妄言,為魔餌,為生無量的惡不善之法的本源。假若能善觀,就能淨不動、淨無所有處想、淨無想處而次第升進,以至於捨我、我所之本有。但如果執著於「捨」的話,就不得又執著此捨的話,就不得般涅槃(因法執)。
2.淨不動道。在談及「淨不動道」時,佛陀闡述了三方面觀點。(1)欲。佛陀教導我們,「欲」本身是無常的、虛偽、虛妄不實,屬於愚癡之法。只要涉及到「欲」,不管其是現世還是後世,均為魔的境界,都是魔王蠱惑眾生的誘餌。因此我們在修行時,需要用心觀照「欲」的本質,時時攝伏己心。在此基礎上禪定,就會成就一切智慧。(2)色。色的本身也是無常、虛幻不實,同樣屬於愚癡之法。一切色相皆由地、水、火、風四種元素構成,無有實體,是苦滅之法。(3)欲想。無論是現世還是後世欲想,一切的一切,均為無常之法。只有這樣,我們的心就會逐步清淨下來,此為「淨不動道」。
3.淨無所有處道。(1)不管是現世、後世的欲想(色想),所有皆為無常苦滅之法,皆歸於滅。(2)既然色為無常、空,那麼據此可推演出世間皆為空,皆是我們心識的顯現,是無我、無我所的,因為世間也是終歸消亡的。(3)由於「我」是物質與精神的綜合體,因而「我」也是「假如」、「非我」。我們修行的目的,既不是為了「他」,也不是為了「我」,一切都是不真實、不究竟的,沒有「自我」或「實我」的存在。
4.淨無想道。無論是現世之欲(色、欲想、色想、不動之想),還是後世之欲(色、欲想、色想、無所有處想),這一切之想,無是無常法。如果能作此念,就會證得無想處。
5.無餘涅槃。針對佛陀主張的三種觀點,阿難提出疑問:假如比丘按照上面所指示的去做,也就是所謂「無我」、「無我所」、「我當不有」、「我所當不有」,如果有的話,就需全部捨棄。如果比丘做到這些,是不是就一定會證得涅槃?佛陀回答是:未必。佛陀認為,對於「無我、無我所、我當不有、我所當不有」,到最後也要全部捨棄。就是說,僅僅樹立「無我」、「無常」、「空無」、「假有」這些觀念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很容易執著於這些念想。最後連這些念想本身也要統統捨棄,即既不執著於「有」,也不執著於「無」,不著二邊。只有如此,才能證得無餘涅槃。
6.不住捨。本經中強調連「捨」也不能執著:「若比丘如是行,無我、無我所,我當不有、我所當不有,若本有者,便盡得捨。阿難!若比丘樂彼捨、著彼捨、住彼捨者,阿難!比丘行如是,必不得般涅槃。」可以說,到最後連「涅槃」這個概念或念想本身也要「捨」掉——這是佛教實修上較高的層次,完全契合大乘空宗思想。例如《雜阿含經》卷十一:「緣眼、色,生眼識,見可意色,欲修如來厭離正念正智。眼、色緣生眼識,不可意故,修如來不厭離正念正智……眼、色緣生眼識,可意、不可意、可不可意,欲修如來厭、不厭俱離捨心住正念正智。」可見作為早期經典的阿含經在諸多思想上,與大乘菩薩法確有許多相通之處。
[1] 緣生法:依緣(條件)而生的事物。
[2] 法住、法界:真理是穩固的、真理維持其特性。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那個界住立、法安住性」。
[3] 法住、法空、法如、法爾,法不離如,法不異如:真理是穩固的、真理是空的、真理是真實(真如)的,真理自然就是這樣(並非由誰所訂立),真理不離開真實,真理無異於真實。法不離如,指正法(緣起法)的無誤差性;法不異如,即正法(緣起法)的無例外性。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法安住性、法決定性、真實性、特定條件性、無誤性、無例外性」。
[4] 我見、眾生見、壽命見、吉慶見:四種邪見,即執著於我的見解、執著於眾生實有的見解、執著於壽命長短的見解以及執著於無益解脫的吉凶禁忌。
[5] 那梨聚落:村落名,位於捨跋耆國拘利村至毗捨離的路上,附近有牛角娑羅林。
[6] 強良禪:與「真實禪」相對,強橫的修定,在本經中指隨五蓋而修禪定,無法解脫。「強良」通「強梁」, 指剛強橫暴。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未調馬禪」。
[7] 強良馬:指「未被調伏之馬」,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野馬」。
[8] 正受:音譯為「三摩缽底」,字面意思是「正確地獲得」,指正確地到達定境。又譯為「等至」、「正定現前」。
[9] 真生馬:已被調伏的純種馬,品質優良之馬。《別譯雜阿含經》第151經作「善乘馬」。
[10] 天主:指「三十三天之天王;帝釋」,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帝釋天」。
[11] 伊濕波羅:為音譯,即「自在天」,「梵天」的異名。
[12] 波闍波提:即「生主神」,古印度信仰中的神。
[13] 跋迦利:比丘名,佛陀稱讚他「得信解脫,意無猶豫」第一。
[14] 詵陀迦旃延比丘遠離塵垢,(中略),心得解脫:相當的南傳經文無此句經文。
[15] 淨不動道經:高麗藏原作「中阿含長壽王品淨不動道經第四(第二小土城誦)」等二十字。
[16] 欲為無常、虛偽、妄言,是妄言法,則是幻化、欺誑、愚癡:漢譯《南傳大藏經•中部經典•不動利益經》譯作「欲為無常、空虛、虛偽、愚癡法。諸比丘!是為誑而愚者之浮言。」
[17] 若現世色及後世色: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一切現世之欲想,一切來世之欲想」。
[18] 增伺:又作貪伺,指貪欲。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生貪欲」。
[19] 受:此處指「取」,取著之意。
[20] 行:指心行。
[21] 有想無想處: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非想非非想處」。
[22] 於有中第一,彼比丘受: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彼比丘取著最勝之取著,其最勝之取著,即非想非非想處」。
[23] 若比丘不樂彼捨、不著彼捨、不住彼捨者,阿難!比丘行如是,必得般涅槃: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彼不喜其捨,不歡迎、不執著時,識不對此依止,彼無取著。阿難!比丘行無取著,為般涅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