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誓雙月刊 |

佛、道「生命哲學」的交相輝映

    ——葉海煙教授訪談錄

 

訪談時間:109.11.14

訪談地點:玄奘大學

採訪:釋明一、張沛寧

撰稿:張沛寧

修潤:釋耀行

 

葉海煙教授,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者(1994-1995),曾任東吳大學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長榮大學哲學與宗教學系教授兼系主任、成功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成功大學應用哲學學分學程召集人兼執行長、台北市文化局錢穆故居執行長、台灣哲學學會理事長、中國哲學會常務理事、台灣宗教學會秘書長、台南市哲學學會理事長、行政院新聞局金鼎獎評審團總召、民視「哲學現場」節目主講人,現任成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教授。

 

一、大學時代感受佛法的博大精深

我從大學時代開始參加佛學社,活動相當多,從六年代到七、八年代,佛學社在大學校園裡非常活躍,又有慧炬社,李炳南老居士,懺雲老和尚等前輩的支持而蓬勃一時。很多人的出家因緣都和大學時代的佛學社團有關,儘管後來因為中台禪寺剃度事件而略有影響,但也可看出當時佛學社對年輕一代的影響力是不容忽視的,這也是我最初接觸佛學的因緣。除此之外,在哲學系的課堂上,有兩位老師對佛法研究甚深,一位是南懷瑾老師,當時開的課是「中國哲學史」,南懷瑾老師在學問上的涉獵很廣,本身也是一位修禪的修行者,亦提供我們許多佛教的基本觀念和經驗分享。

我就讀研究所時曾由南懷瑾老師帶領至佛光山打禪七,親自參與了《習禪錄影》這本書中的講習過程,也曾到南懷瑾老師創辦的「東西精華協會」上課,獲益頗多。另一位老師則是方東美教授,曾向他學習《華嚴宗哲學》,深深感受到佛法的博大精深,體會到方東美老師所主張的佛法既是哲學亦是宗教,且是智慧的宗教,能達自性解脫,同時重視實踐,而非只是一種信仰,需靠他力才能解脫。這是我初學佛法的因緣,但這一二十年來聯繫著我與佛法的則是昭慧法師和玄奘大學、佛教弘誓學院,持續不間斷的舉辦「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學術會議,這是一個學者與佛學連結的平台,印順導師的思想與研究既深且廣,循著原始佛教到大乘佛教的脈絡鑽研透徹,在當代可說是絕無僅有。

二、莊子「生命哲學」與佛家「生命哲學」的共通處

我將中國的哲學思想當成廣義的人文學,其中又有幾個面向,一個是儒家講人文日用,從家庭倫理到國家治理的脈絡,是入世的面向;道家則是個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思考個人存在的問題,包含終極的抉擇與關懷,其核心問題回歸到生死,莊子認為生死如一,主張「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生死只是時間的流轉與自然過程,從這個角度來看莊子和佛教有共同的問題意識,想要理解與解決生命的終極問題,只是莊子較隨順自然,沒有前生來世的概念。

我個人認為「輪迴」的概念是從印度傳到中國,中國文化裡並沒有三世說,只有鬼神之說,死後有德者為神;無德者為鬼。老子說:「以德報怨」,「報」指的是講究公平的報應概念,莊子則在寓言故事中讓鬼說話,鬼在死後世界,逍遙自在不願回陽,認為回到人間必須忍受苦難、責任、煩惱,但在死後世界沒有春秋、沒有苦樂。莊子將死亡視為一種回歸,回到恍惚縹緲的狀態,從無到有再從有到無,是一個回返自然的概念。

除此之外,莊子應是中國哲學裡最早提出萬物平等概念的哲學家,提出「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道通為一」的思想。我們和萬物共在,沒有貴賤高低、沒有價值差異,而道就是天地萬物發展的過程,和佛教的眾生平等有異曲同工之妙。莊子希望哲學的討論回歸人間世,其概念和佛教的大乘佛教也有相關,《齊物論》中提到:「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義也。子之愛親,命也,不可解於心;臣之事君,義也,無適而非君也,無所逃於天地之間。是之謂大戒。」其中的「無所逃於天地之間」,點出我們不可逃避的課題,我們必須盡到該遵守的責任義務,遵守基本的戒律法規。

大乘佛教從性空到唯心,念念生念念滅,不論天台還是華嚴都回到本心,甚至從宋明理學建構心性論也跟真常唯心系相關,中國儒學中的理學和心學家顯然受到佛學的啟發,才會有第二代的儒學,並進入多元發展的心性論。第一代的儒學只有孟子的性善論和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的中和說法,而沒有像李翱在《復性書》中建立起的儒家心性論學說,「復性」在儒家中指的是道德的主體,能夠讓我們行善、追求理想的動力,為什麼人性有這個動力?這個思想建構顯然受到佛教的影響。

三、道家「逍遙物外」思想的現實應用

道家中的修行方式,在莊子的《人間世》裡也有提到︰「人要接受父子有親、君臣之義的關係,不能逃避。」老子也在《道德經》中主張︰「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佛教有所謂的有情和無情,莊子則認為︰一個通達物我平等的人會知道,人有兩面,「情」讓我們人與人之間有所連結,且會帶有好惡,但我們看待天地萬物又得超越好惡,不能好生惡死,不能好貴惡賤,不能有分別心;從有情到無情,人倫是人跟人之間不能擺脫的連結,需要孝順父母、友愛兄弟等。用有情來看待人倫,而無情則是讓我們看待天地萬物,好惡即情,會讓我們心不定,所以莊子也強調「心齋」、「坐忘」,心齋是專注,就像佛教裡談的禪定,專注一處,不能有自己的定見、偏見,才不會心猿意馬,朝三暮四。

莊子的思想裡強調齊物平等,相信天地之間有個關係的轉化,會讓萬物平衡,不是等同而是平衡。現象、生命、存在,都在循環來往的過程裡,此中的消長、生死、損益都會有所平衡,因此莊子認為我們不該有齊頭式的平等,且思想不可能是一致的,「齊物」之論講求和諧、共存性,而不應理解成「齊『物論』」。由此可知莊子和佛教在尊重個體的理念上是很相似的,縱使沒有佛教所說的「自性解脫」,但很注重個別存在的差異性。

佛教認為眾生平等,是因為眾生皆在佛法所能涵蓋的範圍內,且不論過去根器,皆有佛性,在修行之後皆能得解脫。道家在這方面的理念上有異曲同工之妙,不會抹煞個別差異,萬物皆有一定的權力和自由,且自由是積極的。道德的自由是積極的,包含對父母、親人和萬物的愛,如同佛教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非偏狹的,而是積極的大愛。除此之外道家強調「覺」,不能限於偏見、成見,要能「忘」,莊子認為:「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要能不斷覺悟,做思想上的反省,和佛教的修定、修慧的觀點相近,不能有過多的我執,其「破執性」很明顯。

道家的境界與天地同在,人我無殊且達到與天地合同為一,和佛教的萬法歸一很像,但又沒有達到佛教的「空」境。在《齊物論》裡莊子說:「有有也者,有無也者,有未始有無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無也者。」不在有無之間打轉,而做出無窮後退的推論,強調並非有就是有,無就是無,不要在生死之間有特別的好惡之心和得失利害,而要超越一般世俗的價值,進入與天地齊同一致的境界,方東美老師認為這也是一種無我觀,或是能解讀為一種真我,然而對於是否有真我沒有確定的答案,因此「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朕。」莊子指出「有無」的概念本來就是人思維出來的而須進入自我的思維裡修慧才能破執。跟佛教比起來,莊子顯然較強調隨順自由,不要落入世俗的價值觀,不要有太強的分別心與得失心,應跳脫世間一切的立場來觀物,但是對生命的來去並沒有太多的論述。

莊子的三個論述包含物我平等,追求真我,接著解脫超越而得個人內心的大自由,如同大鵬高飛一般。郭象解釋逍遙遊認為︰其理念只是不要有勝負、高低,隨順自然、尊重個體,守好本分就好,從這個角度來看道家的格局較小,在佛教裡連小乘佛教的阿羅漢都超出這個境界,不僅強調平等、追求超越,對於生命的來去和解脫的去處都有做出解釋。

歷來有不少研究者用佛學來解釋莊子,近代就有章太炎、方東美兩位著名學者,因為佛教和莊子一樣,同樣有物物平等的概念,且達到更高的境界。但也有人用莊子來解釋佛,因為佛學是外來的、陌生的,而老莊虛寂靜篤、有無相生的概念正好與佛教的理念可以相契相應。綜觀之,我們是可以將老莊哲學視為接引佛學進入中土的一個重要媒介,兩者之間確實有相輔相成的意理關係。

 

 

佛教弘誓學院
與我們聯繫  (了解詳細)
電話:886-3-4987325
傳真:886-3-4986123
E-Mail
facebook
youtube
站內搜尋
年度行事曆
   
交通位置 (了解詳細)

地址: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