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講座係昭慧法師應法界衛視之聘,義務為法界空中佛學院錄製之教學節目。自2003年8月至2004年7月,每逢寒、暑假即連續開講七日,每日五小時,共錄製了104集。於佛教弘誓學院教室錄影期間,開放學員報名於現場聞法。播放時間則自2003年9月初迄2005年8月底。
雖然課程難度較高,但由於法師善說法要,深入淺出,將唯識學之思想源流、思想轉折,唯識學派與其他學派(或是唯識學派內不同師承)學說的關鍵性歧異,以及其思想歧異的原因,分別作一針見血的提示,與詳盡嚴謹的剖析,其中多有學術上的獨到見地,令人擊節讚賞。
聞法者極其踴躍,而且得大法喜,紛紛要求公開發行,以利爾後復習,並帶動教界與學術界學習唯識學之風氣。
101.教材:《唯識學專題講座》經論摘錄,頁61中~62中
《辯中邊論》卷下——辯無上乘品第七 |
|
 |
|
本講座係昭慧法師應法界衛視之聘,義務為法界空中佛學院錄製之教學節目。自2003年8月至2004年7月,每逢寒、暑假即連續開講七日,每日五小時,共錄製了104集。於佛教弘誓學院教室錄影期間,開放學員報名於現場聞法。播放時間則自2003年9月初迄2005年8月底。
雖然課程難度較高,但由於法師善說法要,深入淺出,將唯識學之思想源流、思想轉折,唯識學派與其他學派(或是唯識學派內不同師承)學說的關鍵性歧異,以及其思想歧異的原因,分別作一針見血的提示,與詳盡嚴謹的剖析,其中多有學術上的獨到見地,令人擊節讚賞。
聞法者極其踴躍,而且得大法喜,紛紛要求公開發行,以利爾後復習,並帶動教界與學術界學習唯識學之風氣。
102.教材:《唯識學專題講座》經論摘錄,頁62中~63中
《辯中邊論》卷下——辯無上乘品第七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一——攝抉擇分中五識身相應地意地之一 |
|
 |
|
本講座係昭慧法師應法界衛視之聘,義務為法界空中佛學院錄製之教學節目。自2003年8月至2004年7月,每逢寒、暑假即連續開講七日,每日五小時,共錄製了104集。於佛教弘誓學院教室錄影期間,開放學員報名於現場聞法。播放時間則自2003年9月初迄2005年8月底。
雖然課程難度較高,但由於法師善說法要,深入淺出,將唯識學之思想源流、思想轉折,唯識學派與其他學派(或是唯識學派內不同師承)學說的關鍵性歧異,以及其思想歧異的原因,分別作一針見血的提示,與詳盡嚴謹的剖析,其中多有學術上的獨到見地,令人擊節讚賞。
聞法者極其踴躍,而且得大法喜,紛紛要求公開發行,以利爾後復習,並帶動教界與學術界學習唯識學之風氣。
103.教材:《唯識學專題講座》經論摘錄,頁63中~64下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一——攝抉擇分中五識身相應地意地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