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訂閱電子報

 

525

2025年3月30日

 

■ 賀 昭慧法師榮獲「2025台灣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

■ 學團日誌

■ 發行新訊

■ 開山思源:緬念玄奘大學創辦人了中長老——玄奘文教園區選佛場落成啟用•聖像開光•浴佛大典

■ 選佛場中弘宗演教──第二屆精進禪修營札記

■ 獲頒台灣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

■ 普賢行願,無盡同行——弘誓青年會20251至2月紀事

■ 本院一一四學年度招生啟事

■ 第二十三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佛教與當代動物倫理」國際學術會議徵稿啟事

■ 弘青網路學堂 | 2025上半年課程

■ WOW! 弘誓蔬食野餐日

■ 當代佛教專題研究

■ 國際青年菩薩營(IYBP


昭慧法師榮獲「2025台灣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

  「台灣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從2017年開始頒發,主要鼓勵並肯定資深環運人士的付出與貢獻,以及對環境保育議題長期推動有傑出成就者。條件資格非常嚴格,要從事環境與生態保育運動二十年以上,有特殊貢獻者,足為後輩之楷模者。

  昭慧法師是首位「動保運動」得獎人。主辦單位敘明得獎理由如下:

  法師長期投入台灣社會運動,以佛教慈悲為懷,不顧強權勢力為弱勢積極發聲,是台灣正義與慈悲的象徵。

  法師所創立的「關懷生命協會」,是台灣第一個集結了公眾力量,致力於推動生命的尊重和保護的人民團體。

  法師關注並提倡「非人類中心主義」的環境倫理思想,串聯國內的動物保護與環保生態團體,共同組成「生態保育聯盟」,透過立法、教育、動物援助以及各種適時行動,努力拯救動物免於囚禁、虐待、遺棄、傷害、殘殺或滅種的悲慘命運,是台灣社會從事生態保育與動物保護運動的重要先行者。

  她更從動物保護切入反賭馬、環境保護的反核、反博弈公投,再到性平議題,其所關懷的面向廣闊。

學團日誌

學團日誌

114.3.5 昭慧法師列席玄奘大學董事會,報告5月7日「禪堂―選佛場」暨「創辦人了中長老紀念堂」落成啟用大典的籌備狀況。

114.3.5 昭慧法師主持生命禮儀教師社群會議。

114.3.6 玄奘大學選佛場落成開幕大典暨浴佛大會致贈長期大力護持玄大之來賓紀念品:「法螺玄音」(海螺狀手機擴音器)、「大霸尖山」造型擴香杯。

114.3.7~9 昭慧法師於花蓮慈善寺講授《增一阿含經》。

114.3.9 本院舉行每月一次的共修法會,住持心皓法師帶領大眾恭誦《金剛經》、《普門品》與佛前大供。

114.3.9 本院於嵐園召開113學年度第二次院務會議。

114.3.13 昭慧法師於玄奘大學選佛場,第二次為弘誓青年網路學堂講授《普賢行願品》課程。

114.3.14 玄奘文教基金會與慈恩精舍即將於明(15)日起舉辦第二屆精進禪修營,主七法師燃燈禪師(Sayalay Dipankara)蒞臨台灣,玄奘大學董事長性廣法師親自率眾前往桃園國際機場接機。

114.3.15~23 玄奘文教基金會與慈恩精舍於玄奘大學選佛場舉辦第二屆精進禪修營,禮請緬甸燃燈禪師擔任主七和尚,15日晚間大堂開示。

114.3.16 昭慧法師驅車南下,前往台中東海大學博雅學院,參加「阿里山的姑娘」陳月霞老師的慶生追思會,並於會中致詞追悼。

114.3.17 昭慧法師至立法院接受「台灣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頒獎。本屆另有文魯彬(右)、徐光蓉教授一同獲獎。

114.3.17 昭慧法師與到場祝賀的友人合影。左起:何宗勳、王唯治、昭慧法師、周瑾珊、呂幼綸、周明琴。

114.3.17 關懷生命協會周瑾珊代表協會同仁,致贈本院貓狗娃娃與拿鐵影像的客製化小夜燈與卡片給昭慧法師。

114.3.17 昭慧法師至台北金寶軒會館向本院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見岸法師令慈胡林淑貞老菩薩拈香。

114.3.18 昭慧法師於新竹煙波大飯店參加玄奘大學一級主管會議。玄大研發長邱琪瑄老師(左一)日前升等教授,主管們同聲致賀,邱教授乃選在本日宴請主管,分享喜悅。

114.3.19 昭慧法師於玄奘大學宗教系碩士蕭道賢道長(右)所主持的「中華世界宗教文化國際座談會」,向當日蒞臨演講的中研院李豐楙院士致贈感謝狀。

114.3.19 玄奘大學董事長性廣法師應簡紹琦校長之請,安排玄大兩位緬甸僑生拜見蒞校主持精進禪修營的燃燈禪師,昭慧法師陪同校長到雲來會館參加這次晤面。

114.3.20 第二屆精進禪修營於玄奘大學行政大樓階梯前拍攝團體照。(林柏勳攝)

114.3.22 第二屆精進禪修營第七天圓滿日,燃燈禪師大堂開示圓滿後,性廣法師與昭慧法師上台,昭慧法師代表玄奘大學臺灣佛教研究中心致贈長期駐校講座聘書。

114.3.22《弘誓雙月刊》主編印悅法師上台致贈本期雙月刊。為歡迎禪師蒞臨主持禪修營,印悅法師與副主編耀行法師特為本期製作禪法講座專題,紀錄去年(第一屆)禪修營中的禪師開示錄。(黃秀娥攝)

114.3.22 燃燈禪師(中)、昭慧、性廣法師與兩屆禪修營的幕後推手寂悅法師(右二),口譯淨如(右一)、智慧法師(左二),以及發心擔任選佛場設計、監造的心玄法師(左一)合影留念。

114.3.23 第二屆精進禪修營出堂日。早上七時進行結業式,由玄奘大學董事長性廣法師與寂悅法師共同主持。

114.3.23 性廣法師帶領禪修營大眾總迴向。

114.3.24 昭慧法師主持宗教文化旅遊教師社群會議。

114.3.26 玄奘大學宗教系邀請紐約城市大學張嘉如教授(左)蒞系演講,講題為「環境人文領域的冥想轉向——禪宗公案參究的貢獻」。右:演講主持人倪杰教授。

114.3.28 昭慧法師、性廣法師率本院學眾與校友、志工,至台北市懷愛館參加本院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見岸法師令慈胡林淑貞老菩薩公祭。

114.3.3
■下午,昭慧法師參加玄奘大學課程精進小組會議。

114.3.4
■上午,玄奘大學選佛場落成開幕大典暨浴佛大會召開第一次籌備會,由玄奘大學董事長性廣法師主持會議,昭慧法師、籌備會總幹事(宗教與文化學系助理教授)光持法師率同清涼禪學社幹部——宗教與文化學系李淑芬、李易霖、許玉瑩同學與會,共商大典流程與場地動線等事項。

114.3.5
■上午,昭慧法師列席玄奘大學董事會,報告5月7日「禪堂―選佛場」暨「創辦人了中長老紀念堂」落成啟用大典的籌備狀況。
 作為玄奘大學董事長與慈恩精舍住持,性廣法師近日決定:將玄奘大學與毗鄰的慈恩精舍,整體命名為「玄奘文教園區」,好讓玄奘大學教職員生,共享選佛場、開山堂、自在軒等屬於慈恩精舍的場地。同時,法師也與大力支持玄奘大學的新竹市佛教會理事長真理法師、秘書長文澈法師共商:擬於5月7日當日,舉行每年例行的浴佛大典之前,先舉行「選佛場」與「紀念堂」的落成啟用大典。
 昭慧法師向性廣法師建議:將此次二合一慶典活動定名為「開山思源」,將慈恩精舍的相關建物與庭園,總名「開山思源:了中長老紀念園區」,以此飲水思源,緬念玄奘大學創辦人暨慈恩精舍開山方丈了中長老。
 董事會結束後,昭慧法師與董事長性廣法師、簡紹琦校長陪同董事們在雲來會館用餐。
■下午,昭慧法師參加社科院教評會與校級行政會議,晚上主持生命禮儀教師社群會議,討論114學年度有關「禮儀文化」的系列課程安排。

114.3.6
■上午,召開玄奘大學選佛場落成開幕大典暨浴佛大會文創禮品討論會議,玄奘大學董事長性廣法師主持該項會議,與簡紹琦校長、昭慧法師、藝術創意學系翁梁源主任共商致贈長期大力護持玄大之貴賓禮物。最後商定:藝創系提供20件限量版的師生文創藝術品「法螺玄音」(海螺狀手機擴音器),另提供500件師生文創商品──「大霸尖山」造型擴香杯,作為其他長期護持玄大之來賓的紀念品。

114.3.7
■7日至9日,昭慧法師於花蓮慈善寺講授《增一阿含經》。

114.3.9
■上午,本院舉行每月一次的共修法會,住持心皓法師帶領大眾恭誦《金剛經》、《普門品》與佛前大供,敬祈三寶光照、龍天護祐、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同時為本院護法志工、弘誓護法會會員祈福廻向。
■晚間,本院於嵐園召開113學年度第二次院務會議,討論新舊任院長於畢業典禮交接案。

114.3.10
■下午,昭慧法師參加玄奘大學教學評量委員會、校教評會。

114.3.11
■下午,昭慧法師參加玄奘大學一級主管會議。

114.3.12
■下午,昭慧法師參加玄奘大學宗教系系所學會期初大會,緊接著主持系課程與教學品質委員會議。

114.3.13
■下午,昭慧法師於玄奘大學選佛場,第二次為弘誓青年網路學堂講授《普賢行願品》課程。線上、線下聞法總計約142人。

114.3.14
■玄奘文教基金會與慈恩精舍即將於明日起舉辦第二屆精進禪修營,主七法師燃燈禪師(Sayalay Dipankara)蒞臨台灣,玄奘大學董事長性廣法師親自率眾前往桃園國際機場接機。

114.3.15~23
■玄奘文教基金會與慈恩精舍於3月15日至23日,舉辦第二屆精進禪修營,禮請緬甸燃燈禪師擔任主七和尚,本次禪修營由寂悅法師擔任助理老師,由淨如、智慧法師負責禪師法談與小參之口譯。
 學員於15日下午陸續報到,翌日起正修七永日(15日至22日)。全程參加的學員120位,護七志工50多人。志工們在護七工作之餘,亦入堂靜坐,聆聽開示。
 玄奘大學玄奘文教園區新建的禪堂――「選佛場」已於日前全面完工,本屆禪七即於此處盛大舉行。工作團隊前些天就開始進行選佛場內外的大清掃與禪堂場佈工作。
 報到(15)日晚間六時,性廣法師向學員先講解共修規約,並作環境介紹。七時起,燃燈禪師大堂開示,勉勵學員多修慈心,精進用功。

114.3.16
■下午,昭慧法師驅車南下,前往台中東海大學博雅學院,參加「阿里山的姑娘」陳月霞老師的慶生追思會。
 陳月霞是國內知名生態學者陳玉峰的妻子,兩人都以畢生之力捍衛台灣生態,並且為此著書立說,作育英才,可說是台灣環境運動的革命伴侶。
 當晚,昭慧法師於臉書貼文:「祝願陳月霞老師展翅飛奔與她生命境界相當的光明之域,喜樂之邦,期待她乘願再來,繼續為美麗山林與性別正義而奮鬥。」

114.3.17
■上午,昭慧法師到立法院受獎——「台灣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本屆另有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創辦人文魯彬、台大大氣科學系退休教授徐光蓉一同獲獎。
 擔任評審主席、台灣公民參與協會創會理事長何宗勳表示,台灣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從2017年開始頒發,主要鼓勵並肯定資深環運人士的付出與貢獻,以及對環境保育議題長期推動有傑出成就者,條件資格非常嚴格,要從事環境與生態保育運動20年以上,有特殊貢獻且足為後輩之楷模者。
 昭慧法師於得獎感言中,向歷屆關懷生命協會與動保行動監督聯盟理事長及工作團隊致謝,敘明台灣環保與動保運動「分進合擊」的特色,並解析彼此不會劍拔弩張的原因。
 關懷生命協會周瑾珊代表協會同仁,致贈本院貓狗娃娃與拿鐵影像的客製化小夜燈與卡片給昭慧法師。
■中午,昭慧法師在王彩虹、王雅晴陪同下,至台北市金寶軒會館向本院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見岸法師令慈胡林淑貞老菩薩靈前拈香。金寶山副總江圳坤先生聞知法師到來,特別前來致意。江副總提起3月19日將至母校金山高中演講一事,邀請昭慧法師錄製三分鐘影片勉勵金山高中學生,昭慧法師欣然答應,嗣後於18日晚間用手機錄製講詞,傳送過去,19日當天,江副總在金山高中向700位學生,以「吾,動生命樂章」為題進行演講,甚受學生好評。
■下午,昭慧法師參加玄奘大學院課程會議。

114.3.18
■中午,昭慧法師於新竹煙波大飯店參加玄奘大學一級主管會議。本次會議於午宴中進行。原來,玄大研發長邱琪瑄老師日前升等教授,主管們同聲致賀,邱教授乃選在本日宴請主管,分享喜悅。

114.3.19
■上午,昭慧法師參加玄奘大學宗教系碩士蕭道賢道長所主持的「中華世界宗教文化國際座談會」,這項活動由中國武當道教太玄法師協會主辦。
 本次座談會主題是「道家民俗文化刀梯之探究」。主辦單位特邀中央研究院李豐懋院士蒞臨專題演講。
 昭慧法師於致辭時提到:在玄奘大學西北角的聖印廳舉行道教刀梯研習活動的同時,東南角的選佛場正舉行一場佛教禪修活動。這正凸顯玄奘大學在宗教研究與宗教輔導領域,多元發展與海納百川的特色。
 演講結束,昭慧法師代表大會致贈感謝狀予李豐楙院士。
■下午,玄奘大學董事長性廣法師應簡紹琦校長之請,安排玄大兩位緬甸僑生拜見蒞校主持精進禪修營的燃燈禪師(Sayalay Dipankara),昭慧法師陪同校長到雲來會館參加這次晤面。

114.3.20
■清晨7時,第二屆精進禪修營於玄奘大學行政大樓階梯前拍攝團體照,玄奘大學簡紹琦校長一大早趕來與眾人合影。
 期間,燃燈禪師(Sayalay Dipankara)與寂悅法師、翻譯者等南傳十戒尼法師,堅持不肯坐在第一排的中間,要禮讓本院住持心皓法師。趁著性廣法師就「以法為尊」理念勸服她們的時刻,昭慧法師向禪修營大衆「機會教育」,提醒眾人:
佛教界有個性別秩序的壞習慣,老是將男衆排在女衆前面。還有,許多比丘、比丘尼也自認高人一等,一定要排在其他人前面。今日在這個場合,我們應該『以法為尊』,Sayalay Dipankara是大家的傳法阿闍黎,寂悅法師是助理老師,淨如、智慧法師為大家口譯,因而應該要靠中間而坐。

114.3.22
■晚間,第二屆精進禪修營第七天(圓滿日),燃燈禪師(Sayalay Dipankara)於選佛場進行大堂開示。
 開示圓滿,性廣法師與昭慧法師上台,昭慧法師代表玄奘大學臺灣佛教研究中心致贈長期駐校講座聘書。
 緊接著,《弘誓雙月刊》主編印悅法師上台致贈本期雙月刊。為歡迎禪師蒞臨主持禪修營,印悅法師與副主編耀行法師特為本期製作禪法講座專題,紀錄去年(第一屆)禪修營中的禪師開示錄。
 昭慧法師致辭時,期許禪修學員持續追隨禪師習禪,必能生生世世上生光明國土,乃至究竟成阿羅漢。又簡短提到天台三祖智者大師於二祖慧思禪師座下學法,初見面時兩人交談的典故。期勉大家:
 「在此向大善知識聞法習禪,彷若回到靈山盛會,大家一定要發願:生生世世追隨Sayalay這樣的大善知識,同參道友,則宛若法內手足。」
 最後,邀請兩屆禪修營的幕後推手寂悅法師,口譯淨如、智慧法師,以及發心擔任選佛場設計、監造的心玄法師上台,合影留念。

114.3.23
■第二屆精進禪修營出堂日。早上七時進行結業式,由玄奘大學董事長性廣法師與寂悅法師共同主持。之後,由性廣法師帶領大眾總迴向,向古往今來為正法奉獻的古德今賢感恩頂禮。結束後,大眾清掃環境,用餐後陸續離營。

114.3.24
■下午,昭慧法師主持宗教文化旅遊教師社群會議。隨後參加玄奘大學投資管理委員會議。

114.3.25
■上午,玄奘大學選佛場落成開幕大典暨浴佛大會召開第二次籌備會,由玄奘大學董事長性廣法師主持會議,昭慧法師、籌備會總幹事光持法師率同清涼禪學社幹部——宗教與文化學系李淑芬、李易霖、許玉瑩同學,大眾傳播學系江凱欣同學與會,共商大典流程與場地動線等事項。中午,性廣法師以豐盛的素食套餐犒勞大家。

114.3.26
■下午,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邀請紐約城市大學張嘉如教授蒞系演講,講題為「環境人文領域的冥想轉向——禪宗公案參究的貢獻」,由宗教系倪杰教授擔任主持人,昭慧法師為講座開場致詞。
■中午,昭慧法師主持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系務會議。下午,昭慧法師參加玄奘大學一級主管會議。

114.3.28
■下午,昭慧法師、性廣法師暨本院住持心皓法師,率學眾與校友、志工,至台北市懷愛館參加本院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見岸法師令慈胡林淑貞老菩薩公祭。

114.3.30
■下午,昭慧法師參加第二屆跨寺院青年幹訓營第一次籌備會議(線上舉行)。

法雨均霑

【出版新訊】

Peter Singer教授與昭慧法師共同著作之英文版新書The Buddhist and the Ethicist(《佛學家與倫理學家》)已於2023年12月12日正式發行

  

  Peter Singer教授與昭慧法師共同著作的英文版新書,書名:The Buddhist and the Ethicist(《佛學家與倫理學家》),美國Shambhala出版社已於2023年12月12日正式發行並全面推廣。這本書目前在亞馬遜(美國)的「效益主義哲學」類中排名第一。它的有聲書版本,在「東方哲學」類的新出版品中排名第一。

  這本書的中文版,即是《心靈的交會——山間對話》,已於2021年11月由台灣的法界出版社發行。但是英文版在主編的建議下,做了若干調整,包括書名,也改成對本書內容一目了然的The Buddhist and the Ethicist

  本書泰文版已於2024年3月由ส.ศิวรักษ์ คำอนุโมทนา(Samyan學生辦公室出版社)出版。
 

《心靈的交會——山間對話》
訂  價:360元
郵撥帳號:15391324 戶名:法界出版社

The Buddhist and the Ethicist(《佛學家與倫理學家》)
法界出版社代售
訂  價:750元
郵撥帳號:15391324 戶名:法界出版社
洽詢電話:(03)4987325傳真:(03)4986123

法雨均霑

昭慧法師2023年新書《令梵行久住——僧制與戒規之當代詮釋》出家眾贈書活動

※索取踴躍,再追贈100本

【活動內容】
為使更多人受用法益,財團法人弘誓文教基金會以法供養,將以100本《令梵行久住》贈與出家眾。每人限索取一本,贈書寄送以台灣本島及離島為主,有意索取者請填寫以下資訊。

【本書簡介】
本書以「令梵行久住」為題,因為這是佛陀的制戒目的,也是僧制與戒規的核心價值。作者以整個修道框架——三學、八正道,定位戒學的角色,分別從理論與實務層面,進行戒律學的當代詮釋,具有以簡馭繁、詮釋清晰、與時俱進、彙編分類等特色。
無論出家還是在家,均可透過本書,掌握「戒增上學」的核心價值、系統理論與修學要領。

【作者簡介】
•1958年生於緬甸仰光,祖籍廣東梅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畢業。
•現任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教授暨系主任,臺灣佛教研究中心主任
•創立關懷生命協會,推動動物福利
•創辦佛教弘誓學院,推動佛法教育
•至2023年8月,已出版專書35冊,期刊論文近81篇
•2007年起榮任國際入世佛教協會INEB精神導師
•2007年獲頒「中國文藝獎章」,獎項是「文化論述獎」
•2021年榮獲有「宗教諾貝爾」盛譽之日本庭野和平獎(Niwano Peace Prize)

我要索取贈書
https://hongshi.org.tw/news-page.php?n=191#gsc.tab=0

~~更多網站資源 歡迎點閱~~

法音宣流昭慧法師、性廣法師系列佛法課程及演講MP3

弘誓雙月刊》 歷屆各期文章 及PDF檔

法印學報歷屆各期論文PDF檔

電子書下載法界出版社「燃燈文庫」系列書藉PDF檔

法界出版社目錄

菩提清音

開山思源:緬念玄奘大學創辦人了中長老

——玄奘文教園區選佛場落成啟用聖像開光浴佛大典

                                             釋昭慧

臉書留言錄(之一二四二)

114.3.6

  昨天忙得像隻轉個不停的陀螺!

  昨天上午,列席玄奘大學董事會,報告5月7日「選佛場」(了中長老紀念堂)落成啟用大典的籌備狀況。

  原來,校門入口右側的「選佛場」,近日業已完工,讓教職員生與外賓為之驚艷而讚不絕口(選佛場旁,開山堂中的了中長老紀念室正在趕工)。

  作為玄奘大學董事長與慈恩精舍住持,性廣法師近日決定:將玄奘大學與毗鄰的慈恩精舍,整體命名為「玄奘文教園區」,好讓玄奘大學教職員生,共享「選佛場」、開山堂、自在軒等,屬於慈恩精舍的場地。同時,她也與大力支持玄奘大學的新竹市佛教會理事長真理法師、秘書長文澈法師共商:擬於57日舉行每年例行的浴佛大典之時,同步舉行「選佛場」落成啟用大典。

  為此,性廣法師請本系光持法師擔任該項盛大活動的總幹事。並於前天下午,請我與光持法師共商籌備事宜。

  我向性廣法師建議:將此次活動總名為「開山思源」,將慈恩精舍的相關建物與庭園,總名「開山思源:了中長老紀念園區」,以此飲水思源,緬念玄奘大學創辦人與慈恩精舍的開山方丈了中長老。

  於是前晚,光持法師開始準備簡報,我則詳細推敲並修訂所有文案(包括請柬、流程表與簡報文字),好讓我趕在昨天上午的董事會上,提出該項慶典的規劃報告。這麼一忙,我們直到清晨方才休歇。

  董事會結束後,與董事長、校長陪同董事們在雲來會館用餐。下午參加社科院教評會與校級行政會議,晚上還主持生命禮儀教師社群會議,討論114學年度有關禮儀文化的課程安排。

  晚間回來,真的是累癱了。雖然有一篇學報論文稿等著我作最後修潤,但我也只能拋到一邊,早早鳴金收兵!

  以下,是簡報中的主要文案:

■慶典名稱
開山思源:緬念玄奘大學創辦人了中長老
玄奘文教園區「選佛場」落成啟用•聖像開光•浴佛大典

■慶典內容
壹、「選佛場」落成啟用
  一、祥獅獻瑞、神龍躍騰、嶺卓大樂金剛舞(上)
  二、開幕剪綵、天女散花
  三、啟鑰(藏傳佛教梵樂、貴賓入席)
  四、大合照

貳、聖像安座•開山思源
  一、聖像揭幕
  二、開光安座
    佛寶讚•國際佛教三大法脈共同祈福•回向
  三、開山思源:
    玄奘大學創辦人了中長老菩提道影(影片回顧)

叁、浴佛大典
  一、三寶頌
  二、主席、貴賓致詞
  三、致贈感謝狀
  四、大鵬金翅舞、十八吉祥
  五、天女獻供、佛前大供
  六、香湯浴佛

肆、蔬食浄膳供養(慶典至此結束)

伍、下午活動
  一、國際藝文活動表演(自由觀賞)
    
MIX兒童街舞、舞藝喧天、玄大時裝秀、印度肚皮舞、左手指月舞
    刀郎金剛經、嶺卓大樂金剛舞(下)、國術表演、樂齡新生舞蹈等

  二、玄奘文教園區特色導覽(自由參加)
    ・瞻仰玄奘大師頂骨舍利
    ・全國唯一大學「全媒體直播中心」導覽
    ・光電科技「水耕蔬菜」導覽
    ・
XRAR/VR/MR)數位科技體驗

陸、校園
Open day、學生多元創業市集

【後記】
「選佛場」之典故如下:
  唐代天然禪師初習儒,將入長安應舉,途逢禪僧,謂選官不如「選佛」,「今江西馬大師出世,是選佛之場,仁者可往。」天然改變初衷,出家習禪。後因以「選佛場」指開堂、設戒、度僧之地。亦泛指佛寺。
  《五燈會元‧清涼益禪師法嗣‧百丈道恒禪師》:「十方同聚會,個個學無為。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摘自《漢語詞典》)

  大學在古中國,既是知識培養最高機構,而過往的科舉制度裡,知識追求等同於奔赴仕途的「選官場」。

  現代社會行行出狀元,大學已不侷限在「選官」功能,然則在古義上的「選官場」旁建立「選選場」,寓意甚深,層次也顯得多元豐富。

李健儀教授繪製、贈與玄奘大學之了中長老肖像油畫
10567日,與友人到京都參禮古剎。其中一站是日本臨濟宗天龍寺的大本山(嵐山是京都西京區的名勝),天龍寺內有禪堂,名選佛場。我與友人在此合影

菩提清音

選佛場中弘宗演教

——第二屆精進禪修營札記

                                             釋昭慧

臉書留言錄(之一二四五)

114.3.15

燃燈禪師:宛如觀世音菩薩從畫像中走到人間

  傍晚,第二屆精進禪修營入堂,緬甸高僧帕奧禪師座下最傑出的女弟子燃燈禪師(Sayalay Dipankara)擔任主七和尚。

  燃燈禪師的止觀成就高深,盡得帕奧禪法精髓。其教學方法溫和綿密,善觀根器,能給予行者具體而有力量的指導,誠為當代不可多得的止觀實修善知識。

  我曾在臉書中讚歎燃燈禪師「面如滿月,慈顏清雅,相好莊嚴,宛如觀世音菩薩從畫像中走到人間,令人見而心生歡喜」。

  她的禪觀成就卓越,為人卻非常謙卑。她的禪觀教學十分善巧,因此世界各地佛教團體爭相邀其教禪弘法。由於她與性廣法師的法誼深厚,因此即使緬北至今戰火未歇,她仍克服申請出境的種種困難,如期蒞臨台灣。

  昨天下午,玄奘大學董事長性廣法師親自率眾前往桃園國際機場接機。

  今天下午,第二屆精進禪修營入堂,學員陸續報到。接著由性廣法師向學員作禪堂規制與生活規約的講解。

  晚上,燃燈禪師(Shyalay Dipankara)大堂開示。

  本屆禪七特於玄奘文教園區的選佛場盛大舉行。工作團隊前些天就開始進行選佛場內外的大清掃與禪堂場佈工作。

  目前已報到學員有128人,志工約50位,還有些玄奘大學教職員,將於下班後或放假日隨喜參加。因此選佛場中約有180200人與會,可想見其場面之殊勝莊嚴。



114.3.19

他鄉聽到鄉音,Sayalay喜見緬甸僑生

  下午,陪同校長到雲來會館。原來,校長請董事長性廣法師安排本校兩位緬甸僑生拜見蒞校主持精進禪修營燃燈禪師(Sayalay Dipankara)。她們一見面就以緬語親切交談,可想而知在他鄉聽到鄉音的歡悅。

  回到宿舍,剛想要將手頭的國科會計畫審查案結案,忽想起上午參加的道教座談會,於是暫放手頭工作,撰寫貼文,聊表對系友蕭道長的支持與對刀梯盛會的隨喜。

  發文未久,弘誓學眾傳聞法師敲我房門。原來,她與彩虹特別到校,將信眾供眾的大批蓮霧與青菜,送到玄奘大學雲來會館,與禪修營大衆結緣。為此,她特別拎著五顆蓮霧,拿到宿舍給我。

  聽聞師父說,看天氣不錯,她倆也就帶著紹容師父出來走走。

  容師父長年受精神疾患折騰,近年有個不良習慣——任何時候,她都要找機會坐下來,連課誦、行堂都不例外。我本以為她是受到幻聽制約使然,因此與學眾想方設法阻止她這個壞習慣。

  上週五在午餐後,大眾行堂收拾善後,她又頻頻坐在洗碗槽旁,屢屢制止無效。好在那天精於中醫與整復的湘雲正好在場,觀察到她右腳有些異樣,ㄧ按壓右膝部位,容師父忍不住跳了起來。我這才意會到她這不是心因性疾病,而是生理上的疾患,連忙請聞師父與雅惠帶她去壢新醫院就診。經X光照射,醫師診斷:兩膝都有退化性關節炎,而且膝蓋還長骨刺,右腳比左腳嚴重。為此我們趕緊讓她接受波尿酸注射治療方式來減緩疼痛。

  想到自己因誤判而如此嚴厲對待容師父,難免感到愧疚,於是我放下手邊工作,下樓見見坐在車上的容師父,並請她們三人一同到二樓萊爾富喝咖啡。

  送她們出來時,看到一樓視傳系畢製畢展的大會背板,有「當我們吃素啊」的趣味標題,於是請三位吃素的在背板前站著,我幫她們照相。一旁視傳系的漂亮美眉非常和善,主動過來幫我們四人合影。

  到訪過許多大學,我總感覺玄奘大學的學生大都容貌端莊,對人親切有禮。平日在電梯上上下下時,就有此良好印象,今天又一次證明,這真不是我的錯覺!

114.3.20
 

「以法為尊」的團體照
──反性別秩序的機會教育

  清晨7時拍第二屆精進禪修營團體照,校長一大早趕來與我們合影。

  期間,Sayalay Dipankara與寂悅法師等南傳十戒尼大姐,堅持不肯坐在第一排的中間,要禮讓心皓法師,趁著性廣法師就「以法為尊」理念勸服她們的拉扯時刻,我向禪修營大衆來個「性平機會教育」:

  「佛教界有個性別秩序的壞習慣,老是將男衆排在女衆前面。還有,許多比丘、比丘尼也自認高人一等,一定要排在其他人前面。
  「在這個場合,我們應該『以法為尊』,
Sayalay Dipankara是大家的傳法阿闍黎,寂悅法師是助理老師,淨如、智慧法師為大家口譯,當然要靠中間而坐。」

114.3.22
 

大堂開示與致贈聘書

  今晚是第二屆精進禪修營第七天(圓滿日),明天上午安排全體環境清掃,並由性廣法師主持出堂前的學員心得分享。

  明天,Sayalay Dipankara即將離境,展開後續的國際禪修教學之旅。

  刻在進行的,是Sayalay Dipankara的大堂開示。夜空下的選佛場,寧靜而光明,學員專注聆聽著禪師的智慧法談,法喜充滿。

  Sayalay Dipankara開示圓滿,性廣法師與我上台,我代表玄奘大學臺灣佛教研究中心致贈長期駐校講座聘書。

  緊接著請《弘誓雙月刊》主編印悅法師上台致贈本期該刊。為歡迎禪師蒞臨主持禪修營,印悅法師與副主編耀行法師特為本期製作禪法講座專題,紀錄去年(第一屆)禪修營中的禪師開示錄。

靈山一會,儼然未散

  我致辭時,期許禪修學員拉緊禪師衣襟(追隨禪師習禪),必能生生世世上生光明國土,乃至究竟成阿羅漢。又簡短提到天台三祖智者大師於二祖慧思禪師座下學法,初見面時兩人交談的典故。【備註】期勉大家:

  「在此向大善知識聞法習禪,彷若回到靈山盛會,大家一定要發願:生生世世追隨Sayalay這樣的大善知識。同參道友,則宛若法內手足。

  最後,邀請兩屆禪修營的幕後推手寂悅法師,口譯淨如、智慧法師,以及發心擔任選佛場設計、監造的心玄法師上台,合影留念。

【備註】
  慧思讚歎智者云:
  「
昔日靈山,同聽法華,宿緣所追,今復來矣!

  智者後來豁然悟入「法華三昧」,獲「旋陀羅尼」。原先只是耳聞慧思所述,但那當下,他親見自己在千年以前的佛陀座下聞法,而今「靈山一會,儼然未散」!

  他以所證向慧思稟白,慧思讚曰:
非汝莫證,非我莫識,汝所證者,乃法華三昧前方便,初旋陀羅尼也。

114.3.23
  第二屆精進禪修營畫下圓滿句號,相約明年再見。

菩提清音

獲頒台灣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

                                             釋昭慧

臉書留言錄(之一二四七)

114.3.17

一、漫步到立法院受獎

  搭高鐵北上,從台北車站漫步到立法院受獎——「台灣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

  遠道來的總是早到。進到中興大樓頒獎會場時,看到資深動保健將呂幼綸女士率志工場佈中,並擺設著別出新裁的受獎禮物(一籃有機蔬菜)。稍晚,老友何宗勳與周瑾珊也加入場佈行列。

 看到同是受獎人的美裔台灣人文魯彬Robin Winkler律師先我而到,很是開心!本次三位受獎人,另一位是徐光蓉教授。

 

二、頒獎直播

2025/3/17 上午09:20

台灣環境保護終生成就獎得主頒獎直播

 

三、受獎剪影

  從環運健將陳椒華教授手中接過獎項,遵宗勳囑與同是受獎人的文魯彬律師拿著獎狀獎牌合影。

  奉命講得獎感言時,向歷屆關懷生命協會與動保行動監督聯盟理事長及工作團隊致謝,敘明台灣環保與動保運動分進合擊的特色,並解析彼此不會劍拔弩張的原因。詳如直播影片所述,不贅。

  瑾珊代表協會同仁,致贈學院貓狗娃娃與拿鐵影像的客製化小夜燈與卡片給我。 

相關報導:聯合新聞網

 

114.3.18

  下附幾則昨天報導「台灣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的媒體與NGO網址。其中客家電視台的記者劉宜頻女士,請我以客語講獲獎心得。自從知光師公過世以來,我已好久沒有使用客語,不免講到舌頭打結。

  其中動物友善網提及我的得獎感言時,紀錄了兩段有關台灣動保運動與環保運動在野生動物與經濟動物領域分進合擊的良好典範:

  昭慧法師指出,平時環保團體與動保團體有各自努力的目標,但是經常互相支援。而近年來在農場動物方面,有關於肉食危害地球、環境的數據與研究越來越多,使得環保運動也開始提倡蔬食、素食,她指出:「我們在農場動物上又可以繼續一起奮鬥。」

  昭慧法師話鋒一轉,提到流浪動物議題,部分環保團體曾擔憂流浪動物對原生物種的影響,導致動保與環保團體間產生摩擦。她表示:「這些年我感覺到彼此間的關係突然間變得緊張起來,而動保運動人士也開始納入NGOs環境會議受獎名單中,是一個非常好的開始,也是臺灣動保運動跟環保運動『合流』的典範。」

  友人問我:三位得獎人是依環運(動運)年資排序嗎?不是的,主持記者會的宗勳昨天在現場提及:這是依姓名筆畫排序的。

  昨天,瑾珊代表關懷生命協會,送我客製化小夜燈與一張素描卡片。畫面中的我,坐在貓咪娃娃與狗狗拿鐵的中間,他們的表情都非常生動,讓我看著就心生歡喜。娃娃與拿鐵都已前後往生,他們是我非常疼愛的「家人」,感謝協會的夥伴們,給我這麼有意義的禮物!

 

【補充說明】 

  本則貼文公開後,瑾珊跟帖告知:協會網頁上,記載著有關娃娃、拿鐵跟我之間的善緣,感謝瑾珊!趕緊轉分享如下:

  為了恭喜昭慧法師,關懷生命協會特別準備一盞小燈作為紀念禮物,燈面上印有釋昭慧法師與狗狗「拿鐵」和貓咪「娃娃」的合照,象徵著動保理念的傳承與愛的延續。

  黑白貓「娃娃」於200312月由釋昭慧法師領養,成為學院的一份子。當時,法師前往中觀學苑弔唁李元松老師,途中經過關懷生命協會(當時仍負責部分動物收容與送養業務),發現「娃娃」是送養名單中最後一隻仍無人認養的貓咪。因其黑白花色酷似法師已逝的愛貓,於是決定將牠帶回學院撫養。從此,娃娃與法師及學眾共度15年歲月,直至2018412日,於高峰禪林安詳往生。

  除了貓咪「娃娃」,2015年,釋昭慧法師從宜蘭動防所認養了一隻流浪狗「拿鐵」。當時,她與黃慶榮醫師陪同時任總統馬英九訪視宜蘭流浪動物中途之家,送總統離開後,臨時決定認養其中一隻受訓犬。從此,「拿鐵」成為弘誓學院的一員,陪伴學眾長達九年,為大家帶來無數溫暖與歡笑,直至2024年因癌症惡化離世。

  「娃娃」與「拿鐵」分別來自動保團體與收容所,在法師的愛與陪伴下,度過幸福安穩的歲月。我們也想提醒社會大眾,動保運動的核心精神是「照亮生命、給予溫暖」,正如這盞小燈:微光雖小,卻能指引方向,為每個需要幫助的生命帶來希望與愛。

客家電視台
聯合新聞網
倡議家
環境資訊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動物友善網
雅虎奇摩

【附錄一】何宗勳臉書
114.3.17

  我穿太亮,照片拍起來以為我得獎?哈!恭喜釋昭慧法師榮獲台灣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實至名歸!

(新聞稿)
文魯彬、徐光蓉、釋昭慧
榮獲台灣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

  22屆全國NGOs環境會議,今317日假立法院舉辦「2025台灣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頒獎典禮,今年分別由(依筆畫順序)文魯彬、徐光蓉、釋昭慧三位獲得。其中釋昭慧法師是本獎設置九年以來第一位動保人士。

  擔任評審主席台灣公民參與協會創會理事長何宗勳表示,「台灣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從2017年開始頒發,主要鼓勵並肯定資深環運人士的付出與貢獻,以及對環境保育議題長期推動有傑出成就者。條件資格非常嚴格,要從事環境與生態保育運動二十年以上,有特殊貢獻者,足為後輩之楷模者。以下為今年三位得主之事蹟。

為環境永續奔走,護山海共生的律師——文魯彬律師

  文魯彬出生於美國,2003年創立《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培養環境永續倡議人才及關心不當開發案:從太魯閣族反亞泥還我土地、針砭焚化爐政策、護衛國土安全反對興建蘇花高/北宜直鐵/陽明山保變住66案;省思產業政策,狀告中科三期、反國光石化;追求能源轉型正義,監督離岸風場開發及天然氣接收站(三接、四接、五接)的不當擴張。而對於台灣白海豚保育行動也付出許多心力,擬訂民間版的白海豚復育計畫;並注入資源於鹿港的「台灣白海豚媽祖宮‧粘錫麟紀念館」致力於海洋環境教育基地經營。20多年來台灣重大開發案無役不與,追求人與環境的共生共好。文魯彬對環境永續理念的實踐,一路走來始終如一,是真正把台灣鑲在心上的人。

為氣候正義發聲,促能源轉型的學者——徐光蓉教授

  徐光蓉教授是國立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退休教授,長期致力於環境保護與政策研究,對國內外環保、空氣污染、核電、電價、節能、氣候變遷等議題有深入見解。自1995年起,徐教授積極參與反對台南七股濱南工業區開發案、反「拜耳TDI設廠」與反國光石化等運動,撰寫多篇環保文章及「溫室效應完全自救手冊」和「虛幻的石化王國」等著作,影響層面極大。徐教授曾擔任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學術召集人及會長,近年來她關心國際減碳情勢與能源發展,參加媽媽氣候行動聯盟與相關團體在各地舉辦多屆「全國高中職、大專小水力發電設計比賽」,也積極推廣再生能源及環境教育理念。徐教授對環境保護的貢獻卓越,令人讚嘆!

為萬物平權奮戰,護生命尊嚴的法師——釋昭慧法師

  集宗教家、學者、社會運動等多重身份於一身釋昭慧法師,所創立的「關懷生命協會」,是台灣第一個集結了公眾力量,致力於推動生命的尊重和保護的人民團體。昭慧法師關注並提倡「非人類中心主義」的環境倫理思想,串聯國內的動物保護與環保生態團體,共同組成「生態保育聯盟」,透過立法、教育、動物援助以及各種適時行動,努力拯救動物免於囚禁、虐待、遺棄、傷害、殘殺或滅種的悲慘命運,是台灣社會從事生態保育與動物保護運動的重要先行者。從動物保護切入的反賭馬到環境保護的反核、反博弈公投,再到人文關懷的性平議題,昭慧法師長期投入台灣社會運動,並開拓不同領域,只要是被體制邊緣及打壓的弱勢,都以佛教慈悲為懷,不顧強權勢力為弱勢積極發聲,是台灣正義與慈悲的象徵。

  本次獎座是由長榮大學文創學程副教授黃錦堂設計,創作理念是是由生活中常見卻易被遺棄的玻璃瓶物件,回收重新塑造而成。呈現了環保回收材料設計與再生價值。形式上保留了瓶身的形態與流動的質感,透過噴砂技法呈現出獨特的肌理,光線透過時呈現柔和而溫潤的質感,使其宛如珊瑚白化環保議題,提醒我們資源循環與環境保護的迫切性。

  本次擔任審查委員有:何宗勳(台灣公民參與協會創會理事長)、陳椒華(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理事長)、李騏廷(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陳瑞賓(自然保育與環境資訊基金會董事長)與洪碩辰(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員)。

  台灣公民參與協會創會理事長何宗勳表示,「全國NGOs環境會議」曾在2008頒發環保貢獻獎給粘錫麟(歿)、2015年頒給林聖崇。從2017年正式設立「台灣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當年得主為施信民、徐仁修、陳秀惠、陳椒華、歐瑞耀與賴芬蘭(歿)。2018得主:文海珍、高成炎。2019得主:黃安調、洪輝祥。2020年得主:張豐年、方儉、徐世榮。2021年得主黃煥彰。2022年得主:陳曼麗、洪箱(歿)。2023年得主:吳文通、黃提源、楊貴英。2024年得主:吳麗慧、謝和霖。

【附錄二】關懷生命協會臉書
台灣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
恭喜釋昭慧法師
⭐首位動保人士獲獎⭐


  22屆全國NGOs環境會議於317日在立法院舉行,並頒發「2025台灣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本屆獲獎者為關懷生命協會(本會)創會釋昭慧法師、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創辦人文魯彬律師,以及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退休教授徐光蓉。

  昭慧法師獲獎時謙虛地表示:「其實我是代表動保界的一起奮鬥的同仁們獲獎,比如關懷生命協會、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她也分享環保運動跟動保運動的淵源:「許多人可能會疑惑,環保運動與動保運動如何相關?其實,兩者關係密不可分。臺灣的動保運動自發展初期便與環保團體合作,共同成立生態保育聯盟,推動《野生動物保育法》修法,成功禁止台灣野生動物的人工繁殖與販賣。」

  昭慧法師認為,動保運動人士也開始納入NGOs環境會議的受獎名單之中,是一個非常好的開始,她說:「這是臺灣動保運動跟環保運動『合流』的典範。我也希望環保團體與動保團體的合作能夠長長久久。」

  協會也特別訂製凌晨小夜燈致贈給昭慧法師為賀禮,感謝她帶領關懷生命協一路篳路藍縷、披荊斬棘開創台灣動物保護運動。
小夜燈上的娃娃與拿鐵,也是法師動保運動的見證者,想知道他們溫馨的故事嗎?請上官網看活動報導~

  我們也想和大家分享,動保運動的核心精神是「照亮生命、給予溫暖」,正如這盞小燈:微光雖小,卻能指引方向,為每個需要幫助的生命帶來希望與愛,而這份正面力量,可開啟下個善循環,就會有更多生命被照亮得到溫暖。?

#動物保護 #成為黑暗中牠的光 #動物守護者

菩提清音

普賢行願,無盡同行

——弘誓青年會2025年1至2月紀事

張辰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生)

  

「所有益我善知識,為我顯示普賢行,常願與我同集會,於我常生歡喜心。」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新的一年,弘誓青年會延續「同行、共學、感恩」的精神,以願為動力、以行為實踐,讓青年在法的道路上彼此扶持,在行動中深化對佛法的體悟。這兩個月裡,我們不僅站上更廣闊的舞台,向社會展現佛教青年的願力,也透過學習與承擔,讓青年會的運作更加穩健。

感恩同行:歲末祈福與新年度規劃

  111日,弘誓學院舉行歲末感恩祈福法會,為新的一年種下善的種子。法會後的午齋時間,青年會召集人吳國源向大眾報告過去一年的活動成果,並分享2025年度的計畫,期許更多青年投入學佛,共同成長。下午,弘誓文教基金會於嵐園召開董事會,召集人張辰瑋向董事們介紹青年會的宗旨與發展狀況,獲得法師們與董事們的隨喜讚歎。青年會的發展不只是一次次的活動,而是整體組織的成長。這些累積,來自每位成員的投入,也來自長期支持佛教青年的法師與善知識。

普賢行願:弘青網路學堂開講

  弘誓青年會於今年正式啟動「弘青網路學堂」,為青年打造專屬的學習平台,期望藉由線上講座,突破地域與時間的限制,讓更多人得以親近法義。

  213日,昭慧法師於玄奘大學選佛場開講《普賢行願品》,並同步進行線上直播。本次講座,法師特別闡述,菩薩因眾生而「忘我利他」,卻在行菩薩行的過程中,自然入於不可思議的解脫境界,這正是普賢精神的神奇之處。當晚講座有130位線上學員,現場亦有24位弘誓與慈恩學眾參與,總計154人共聚法筵。

  這場講座能順利推動,是來自許多善知識的隨喜與護持——昭慧法師在繁忙的弘法行程中,仍慈允青年會請法;玄奘大學董事長性廣法師整合校內團隊,使這場講座成為選佛場正式啟用前的首場法筵。24月的學堂課程由楊永清擔任主持人,張辰瑋負責統籌。永清更號召學院內的志工協助,從技術支援到行政協調,確保每一場講座順利進行。這是青年會內部默契的展現,也是學習組織與合作的實踐。

跨寺院青年營:拓展交流與承擔

  12023日,弘誓青年會成員參與「跨寺院青年營」,深化佛教青年的連結與合作。這次營隊由昭慧法師、見岸法師與多位法師發起,為來自不同道場的青年提供交流與共學的平台。

  弘誓青年會的張辰瑋、邱定緯、林伯雍等成員前往高雄,與全台各地的青年共修共學,在活動中分享弘誓青年會的經驗,並討論如何促進跨道場的合作。在營隊期間,張辰瑋也發心接下2025年暑期兒童營的活動總召,希望帶領青年投入更多道場事務,以實際行動報答佛法與師長的恩澤。

  青年會不僅參與學習,更積極承擔,期許能為道場的未來發展盡一份心力——當青年能夠在更多實際事務上協助道場,佛法的影響力才能穩固紮根於新世代之中。

嘉義訪學:親近善知識,深化法義

  223日,弘誓青年會9位青年前往嘉義,參訪嘉義自在講堂並向宏印法師請益。上午,青年們禮請宏印法師開示「印順導師著作與思想的特色」,嘉義青年會信徒亦共襄盛舉。法師對青年們的到訪深感歡喜,不僅細緻解析印順導師的人間佛教思想,也耐心解答關於法義與實踐的提問。這場法談不只是知識的交流,更是對佛法實踐的深層探討,讓青年們獲益良多。

  下午,青年們參訪嘉義市區的古蹟廟宇,感受佛教文化的歷史脈絡,最後前往故宮南院,瞻仰鎮館之寶《龍藏經》。這部珍貴的藏經,體現佛法在歷史長河中的傳承,也讓青年們思索——當佛法千年流轉,作為當代佛教青年,如何承擔這份智慧與責任?

結語:願無止境,行無邊際

  這兩個月,弘誓青年會在不同的場域耕耘——從歲末祈福、啟動網路學堂、籌辦講座,到參與跨寺院青年營與訪學交流,每一個行動都在落實「共學、發願、修行、助眾生」的精神。

  最可貴的是,青年會成員間的默契與信任,也在一次次的合作中加深。我們逐漸體悟,佛法的學習不只是經典與講座,而是在實際行動中驗證。我們不只是見證佛法,而是當下正在實踐佛法的一代。未來的日子,我們仍將繼續同行,願與所有夥伴,一同在這條無盡的行願之道上,學習、實踐、並相互成就。

菩提清音

佛 教 弘 誓 學 院

研究部第三十二屆 一一學年度聯合招生啟事
專修部第二十五屆

指導法師昭慧法師  院長:圓貌法師

教育理念:研習印順導師思想,提倡智慧、慈悲、勇健之菩薩精神,推展解行並重且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

教育目標:戒、定、慧三學兼備,漢、藏、南傳教理並重;以養成心胸開闊,深思篤行,關懷人間之行者為教育目標。

學制特色:1.每月集中上課,以兼顧道場職務與學業進修;修課期間,可通勤往返。

2.專修部——三年畢業;每月集中上課四天。

研究部——採學分制;每月集中上課一至四天。

3.本院已與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合作,學眾若入玄奘大學宗教學系、所或學分班就讀,已修相同科目得於入學後申請抵免學分。

報考資格:(一)僧眾,或有心修道之信眾。(學雜費全免)

(二)專修部不限學歷。

(三)研究部:1.曾於佛學院修滿六十學分以上之佛學專業科目。

2.大專以上學歷(錄取後須補修四門專修部課程)。

本期課程與師資:

(一)研究部:(至少選修一門,每一門課程須滿20方纔開班)

1.妙雲集研究()

2.妙雲集研究()

3.天台學專題研討

4.阿含經

5.藏傳佛教專題研討

6.宗教倫理學

7.瑜伽師地論專題講座(暑期開設)

8.印度佛教思想史專題講座(暑期開設)

9.當代佛教專題研討(暑期開設)

10.巴利文(二)(暑期開設)

(二)專修部(課程皆必修)

一年級:(每一門課程須滿30人方纔開班)

1.基礎佛學。2.佛門儀軌與佛教戒律學。3.佛教經典導讀。4.禪學概論

二年級:

1.佛教哲學。2.妙雲集研究()3.印度佛教史。4.唯識哲學。

三年級:

1.宗教倫理學2.妙雲集研究()3.中國佛教史。4.中觀哲學。

本期師資陣容:

昭慧法師、悟殷法師、圓貌法師、劉宇光老師、見岸法師、劉嘉誠老師、越建東老師、仁朗法師、見日法師、郭鎧銘老師、自憲法師、地寬法師、妙玄法師、真啟法師、德檍法師、照量法師、洛桑汪秋老師、印悅法師、耀行法師、心皓法師

考試日期:114517日/佛教弘誓學院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114510日止

報名手續:請於弘誓網站線上報名或下載報名表。線上報名者請將600字以上自傳以e-mail傳遞,並儘速另行郵寄學歷證件影本、佛學院成績單影本(研究部)、最近兩吋照片2張。郵寄佛教弘誓學院秘書室:

    址:328010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28

   話:03498-7325

傳 真:03498-6123

    址:www.hongshi.org.tw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入學考試:(一)專修部:作文、面談。

            (二)研究部:佛學思想(含印、中佛教思想史、《成佛之道》、《佛法概論》)、作文、口試。

(三)1146月上旬,榜單公佈於弘誓學院網站,隨後寄發錄取通知。

菩提清音

第二十三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
――佛教與當代動物倫理」國際學術會議

徵稿啟事

一、主  旨:

為促進「人間佛教」理念之弘揚與印順學之研究,爰主辦第二十三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國際學術會議。本次會議主題:「佛教與當代動物倫理」。

二、會議緣起:

(一)本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國際學術會議,特以「佛教與當代動物倫理」為大會主題,建立佛法實踐與動物倫理的交流平台。

(二)西方倫理學泰斗彼得辛格(Peter Singer)教授以Animal Liberation一書奠基動物倫理,該書新版Animal Liberation Now之中文版《動物解放在今天》,將於本年出版。辛格教授將蒞臨大會,發表該部新書。

(三)辛格教授亦將於「倫理學者與佛教學者的對話」圓桌論壇上,就其與昭慧法師合著《佛教徒與倫理學家》(The Buddhist and the Ethicist)與本地學者進行深度哲學討論。

三、說  明:

(一)本次學術會議子題有三:

1. 動物倫理的哲學討論

2. 當代佛教護生行動

3. 印順學與人間佛教

(二)徵稿內容:

1. 論文發表:

與上述三大子題相關之研究。論文書寫可採用中文或英文,但必須提供中、英文姓名、職銜、題目、摘要與關鍵字。

2. 青年論壇:

碩、博士依據大會主題發表論文,學士生依據大會主題或自選導師相關思想,發表讀書報告,由與會學者擔任講評。

(三)投稿截止及通知日期:

1. 論文摘要截止日期:2025415

2. 審查結果通知日期:2025430

3. 全文截止收件日期:2025630

(四)論文務必於截稿日前,以Word檔依學術規格繕打傳至籌備處。由於會議論文集之頁數有限,因此全文以8000~12000字為限(包含參考書目與註解)。

(五)論文摘要審查通過後,若無法如期繳交全文,將予割愛,逕從議程中刪除,不列入發表名單中,以免延誤編、審、校、印作業。

四、主辦單位:玄奘大學臺灣佛教研究中心、慈濟慈善基金會、中華民國關懷生命協會、弘誓文教基金會、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

五、承辦單位:玄奘大學應用倫理研究中心、佛教弘誓學院

六、活動時間:1142025)年927~28日(週六、日)

七、活動地點:玄奘大學慈雲廳(地址:新竹市香山區玄奘路48號)

※備註:投稿報名表請於各主辦單位官網下載

※為避免電郵傳送過程發生漏失,請同時發送至下述二郵址,謝謝。

人:陳悅萱(玄奘大學臺灣佛教研究中心執行長)

電  話:(03)53022554216 

地  址:1. 新竹市玄奘路48號 玄奘大學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地  址:2. 桃園市328010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28號 佛教弘誓學院

手  機:+886 928251308

傳  真:(03)498-6123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請同步傳以上二郵箱)

    址:https://www.hcu.edu.tw/buddhism/zh-tw/?sh=

    址:www.hongshi.org.tw

菩提清音

弘青網路學堂 | 2025 上半年課程

點此開啟報名連結

菩提清音

WOW! 弘誓蔬食野餐日

菩提清音

當代佛教專題研究

點此開啟報名連結

菩提清音

國際青年菩薩營(IYBP)

點此開啟報名連結

若內文有亂碼出現,請至官方網站閱讀正確版 [ 前往 ]

佛教弘誓學院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Tel03-4987325 F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

弘誓青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