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講座係昭慧法師應法界衛視之聘,義務為法界空中佛學院錄製之教學節目。自2003年8月至2004年7月,每逢寒、暑假即連續開講七日,每日五小時,共錄製了104集。於佛教弘誓學院教室錄影期間,開放學員報名於現場聞法。播放時間則自2003年9月初迄2005年8月底。
雖然課程難度較高,但由於法師善說法要,深入淺出,將唯識學之思想源流、思想轉折,唯識學派與其他學派(或是唯識學派內不同師承)學說的關鍵性歧異,以及其思想歧異的原因,分別作一針見血的提示,與詳盡嚴謹的剖析,其中多有學術上的獨到見地,令人擊節讚賞。
聞法者極其踴躍,而且得大法喜,紛紛要求公開發行,以利爾後復習,並帶動教界與學術界學習唯識學之風氣。
1.教材:《初期唯識思想》,【舊版】頁1~4,【新版】頁1~5
講座緣起
壹 緒論 |
|
 |
|
本講座係昭慧法師應法界衛視之聘,義務為法界空中佛學院錄製之教學節目。自2003年8月至2004年7月,每逢寒、暑假即連續開講七日,每日五小時,共錄製了104集。於佛教弘誓學院教室錄影期間,開放學員報名於現場聞法。播放時間則自2003年9月初迄2005年8月底。
雖然課程難度較高,但由於法師善說法要,深入淺出,將唯識學之思想源流、思想轉折,唯識學派與其他學派(或是唯識學派內不同師承)學說的關鍵性歧異,以及其思想歧異的原因,分別作一針見血的提示,與詳盡嚴謹的剖析,其中多有學術上的獨到見地,令人擊節讚賞。
聞法者極其踴躍,而且得大法喜,紛紛要求公開發行,以利爾後復習,並帶動教界與學術界學習唯識學之風氣。
2.教材:《初期唯識思想》,【舊版】頁4~15,【新版】頁5~18
壹 緒論
貳 研究方法論
一、傳統研究法 |
|
 |
|
本講座係昭慧法師應法界衛視之聘,義務為法界空中佛學院錄製之教學節目。自2003年8月至2004年7月,每逢寒、暑假即連續開講七日,每日五小時,共錄製了104集。於佛教弘誓學院教室錄影期間,開放學員報名於現場聞法。播放時間則自2003年9月初迄2005年8月底。
雖然課程難度較高,但由於法師善說法要,深入淺出,將唯識學之思想源流、思想轉折,唯識學派與其他學派(或是唯識學派內不同師承)學說的關鍵性歧異,以及其思想歧異的原因,分別作一針見血的提示,與詳盡嚴謹的剖析,其中多有學術上的獨到見地,令人擊節讚賞。
聞法者極其踴躍,而且得大法喜,紛紛要求公開發行,以利爾後復習,並帶動教界與學術界學習唯識學之風氣。
3.教材:《初期唯識思想》,【舊版】頁15~36,【新版】頁18~41
貳 研究方法論
一、傳統研究法
二、現代佛教學研究法
(一)文獻學為主之研究法
1.中國與西方之文獻學研究
2.殖民時代之佛學研究
3.日本之佛教文獻學研究
4.文獻學研究之貢獻 |
|
|
 |
|
本講座係昭慧法師應法界衛視之聘,義務為法界空中佛學院錄製之教學節目。自2003年8月至2004年7月,每逢寒、暑假即連續開講七日,每日五小時,共錄製了104集。於佛教弘誓學院教室錄影期間,開放學員報名於現場聞法。播放時間則自2003年9月初迄2005年8月底。
雖然課程難度較高,但由於法師善說法要,深入淺出,將唯識學之思想源流、思想轉折,唯識學派與其他學派(或是唯識學派內不同師承)學說的關鍵性歧異,以及其思想歧異的原因,分別作一針見血的提示,與詳盡嚴謹的剖析,其中多有學術上的獨到見地,令人擊節讚賞。
聞法者極其踴躍,而且得大法喜,紛紛要求公開發行,以利爾後復習,並帶動教界與學術界學習唯識學之風氣。
4.教材:《初期唯識思想》,【舊版】頁36~44,【新版】頁41~50
貳 研究方法論
二、現代佛教學研究法
(一)文獻學為主之研究法
5.文獻學研究之難題
6.善觀緣起以定位文獻學研究 |
|
 |
|
本講座係昭慧法師應法界衛視之聘,義務為法界空中佛學院錄製之教學節目。自2003年8月至2004年7月,每逢寒、暑假即連續開講七日,每日五小時,共錄製了104集。於佛教弘誓學院教室錄影期間,開放學員報名於現場聞法。播放時間則自2003年9月初迄2005年8月底。
雖然課程難度較高,但由於法師善說法要,深入淺出,將唯識學之思想源流、思想轉折,唯識學派與其他學派(或是唯識學派內不同師承)學說的關鍵性歧異,以及其思想歧異的原因,分別作一針見血的提示,與詳盡嚴謹的剖析,其中多有學術上的獨到見地,令人擊節讚賞。
聞法者極其踴躍,而且得大法喜,紛紛要求公開發行,以利爾後復習,並帶動教界與學術界學習唯識學之風氣。
5.教材:《初期唯識思想》,【舊版】頁45~55,【新版】頁51~62
貳 研究方法論
二、現代佛教學研究法
(一)文獻學為主之研究法
7.例證之一:「唯識」或「唯表」?
8.例證之二:「唯名」與「空」之脈絡意義
9.檢視研究動機與範疇
10.小結
(二)哲學研究法 |
|
 |
|
本講座係昭慧法師應法界衛視之聘,義務為法界空中佛學院錄製之教學節目。自2003年8月至2004年7月,每逢寒、暑假即連續開講七日,每日五小時,共錄製了104集。於佛教弘誓學院教室錄影期間,開放學員報名於現場聞法。播放時間則自2003年9月初迄2005年8月底。
雖然課程難度較高,但由於法師善說法要,深入淺出,將唯識學之思想源流、思想轉折,唯識學派與其他學派(或是唯識學派內不同師承)學說的關鍵性歧異,以及其思想歧異的原因,分別作一針見血的提示,與詳盡嚴謹的剖析,其中多有學術上的獨到見地,令人擊節讚賞。
聞法者極其踴躍,而且得大法喜,紛紛要求公開發行,以利爾後復習,並帶動教界與學術界學習唯識學之風氣。
6.教材:《初期唯識思想》,【舊版】頁55~63,【新版】頁62~72
貳 研究方法論
二、現代佛教學研究法
(二)哲學研究法
三、印順導師:「以佛法研究佛法」
(一)通說三法印 |
|
|
 |
|
本講座係昭慧法師應法界衛視之聘,義務為法界空中佛學院錄製之教學節目。自2003年8月至2004年7月,每逢寒、暑假即連續開講七日,每日五小時,共錄製了104集。於佛教弘誓學院教室錄影期間,開放學員報名於現場聞法。播放時間則自2003年9月初迄2005年8月底。
雖然課程難度較高,但由於法師善說法要,深入淺出,將唯識學之思想源流、思想轉折,唯識學派與其他學派(或是唯識學派內不同師承)學說的關鍵性歧異,以及其思想歧異的原因,分別作一針見血的提示,與詳盡嚴謹的剖析,其中多有學術上的獨到見地,令人擊節讚賞。
聞法者極其踴躍,而且得大法喜,紛紛要求公開發行,以利爾後復習,並帶動教界與學術界學習唯識學之風氣。
7.教材:《初期唯識思想》,【舊版】頁63~72,【新版】頁72~83
貳 研究方法論
三、印順導師:「以佛法研究佛法」
(二)諸行無常法則
(三)諸法無我法則 |
|
 |
|
本講座係昭慧法師應法界衛視之聘,義務為法界空中佛學院錄製之教學節目。自2003年8月至2004年7月,每逢寒、暑假即連續開講七日,每日五小時,共錄製了104集。於佛教弘誓學院教室錄影期間,開放學員報名於現場聞法。播放時間則自2003年9月初迄2005年8月底。
雖然課程難度較高,但由於法師善說法要,深入淺出,將唯識學之思想源流、思想轉折,唯識學派與其他學派(或是唯識學派內不同師承)學說的關鍵性歧異,以及其思想歧異的原因,分別作一針見血的提示,與詳盡嚴謹的剖析,其中多有學術上的獨到見地,令人擊節讚賞。
聞法者極其踴躍,而且得大法喜,紛紛要求公開發行,以利爾後復習,並帶動教界與學術界學習唯識學之風氣。
8.教材:《初期唯識思想》,【舊版】頁72~88,【新版】頁84~100
貳 研究方法論
三、印順導師:「以佛法研究佛法」
(四)涅槃寂靜法則
(五)小結
參 參考資料
一、唯識學的重要經論
(一)唯識學派之工具書
(二)唯識學派之基礎六經
(三)唯識學派之重要論典 |
|
 |
|
本講座係昭慧法師應法界衛視之聘,義務為法界空中佛學院錄製之教學節目。自2003年8月至2004年7月,每逢寒、暑假即連續開講七日,每日五小時,共錄製了104集。於佛教弘誓學院教室錄影期間,開放學員報名於現場聞法。播放時間則自2003年9月初迄2005年8月底。
雖然課程難度較高,但由於法師善說法要,深入淺出,將唯識學之思想源流、思想轉折,唯識學派與其他學派(或是唯識學派內不同師承)學說的關鍵性歧異,以及其思想歧異的原因,分別作一針見血的提示,與詳盡嚴謹的剖析,其中多有學術上的獨到見地,令人擊節讚賞。
聞法者極其踴躍,而且得大法喜,紛紛要求公開發行,以利爾後復習,並帶動教界與學術界學習唯識學之風氣。
9.教材:《初期唯識思想》,【舊版】頁88~105,【新版】頁101~120
參 參考資料
一、唯識學的重要經論
(三)唯識學派之重要論典
1.《瑜伽師地論》及其作者
2.《攝大乘論》
3.《唯識二十論》與《唯識三十論》 |
|
|
 |
|
本講座係昭慧法師應法界衛視之聘,義務為法界空中佛學院錄製之教學節目。自2003年8月至2004年7月,每逢寒、暑假即連續開講七日,每日五小時,共錄製了104集。於佛教弘誓學院教室錄影期間,開放學員報名於現場聞法。播放時間則自2003年9月初迄2005年8月底。
雖然課程難度較高,但由於法師善說法要,深入淺出,將唯識學之思想源流、思想轉折,唯識學派與其他學派(或是唯識學派內不同師承)學說的關鍵性歧異,以及其思想歧異的原因,分別作一針見血的提示,與詳盡嚴謹的剖析,其中多有學術上的獨到見地,令人擊節讚賞。
聞法者極其踴躍,而且得大法喜,紛紛要求公開發行,以利爾後復習,並帶動教界與學術界學習唯識學之風氣。
10.教材:《初期唯識思想》,【舊版】頁105~124,【新版】頁120~142
參 參考資料
一、唯識學的重要經論
(三)唯識學派之重要論典
4.《成唯識論》及其翻譯
二、現代著作
肆 根本佛法與唯識學—「心為主導性」的思考脈絡
一、原始經教的根本義理—緣起
二、《阿含經》中的緣起法
(一)五蘊 |
|
 |
|
本講座係昭慧法師應法界衛視之聘,義務為法界空中佛學院錄製之教學節目。自2003年8月至2004年7月,每逢寒、暑假即連續開講七日,每日五小時,共錄製了104集。於佛教弘誓學院教室錄影期間,開放學員報名於現場聞法。播放時間則自2003年9月初迄2005年8月底。
雖然課程難度較高,但由於法師善說法要,深入淺出,將唯識學之思想源流、思想轉折,唯識學派與其他學派(或是唯識學派內不同師承)學說的關鍵性歧異,以及其思想歧異的原因,分別作一針見血的提示,與詳盡嚴謹的剖析,其中多有學術上的獨到見地,令人擊節讚賞。
聞法者極其踴躍,而且得大法喜,紛紛要求公開發行,以利爾後復習,並帶動教界與學術界學習唯識學之風氣。
11.教材:《初期唯識思想》,【舊版】頁124~126,【新版】頁142~146
肆 根本佛法與唯識學—「心為主導性」的思考脈絡
二、《阿含經》中的緣起法
(二)六處 (三)六界 |
|
 |
|
本講座係昭慧法師應法界衛視之聘,義務為法界空中佛學院錄製之教學節目。自2003年8月至2004年7月,每逢寒、暑假即連續開講七日,每日五小時,共錄製了104集。於佛教弘誓學院教室錄影期間,開放學員報名於現場聞法。播放時間則自2003年9月初迄2005年8月底。
雖然課程難度較高,但由於法師善說法要,深入淺出,將唯識學之思想源流、思想轉折,唯識學派與其他學派(或是唯識學派內不同師承)學說的關鍵性歧異,以及其思想歧異的原因,分別作一針見血的提示,與詳盡嚴謹的剖析,其中多有學術上的獨到見地,令人擊節讚賞。
聞法者極其踴躍,而且得大法喜,紛紛要求公開發行,以利爾後復習,並帶動教界與學術界學習唯識學之風氣。
12.教材:《初期唯識思想》,【舊版】頁127~134,【新版】頁146~154
肆 根本佛法與唯識學—「心為主導性」的思考脈絡
二、《阿含經》中的緣起法
(四)四諦與緣起
三、緣起論與唯識學
四、十二緣起與唯識學
(一)識緣名色,名色緣識 |
|
|
 |
|
本講座係昭慧法師應法界衛視之聘,義務為法界空中佛學院錄製之教學節目。自2003年8月至2004年7月,每逢寒、暑假即連續開講七日,每日五小時,共錄製了104集。於佛教弘誓學院教室錄影期間,開放學員報名於現場聞法。播放時間則自2003年9月初迄2005年8月底。
雖然課程難度較高,但由於法師善說法要,深入淺出,將唯識學之思想源流、思想轉折,唯識學派與其他學派(或是唯識學派內不同師承)學說的關鍵性歧異,以及其思想歧異的原因,分別作一針見血的提示,與詳盡嚴謹的剖析,其中多有學術上的獨到見地,令人擊節讚賞。
聞法者極其踴躍,而且得大法喜,紛紛要求公開發行,以利爾後復習,並帶動教界與學術界學習唯識學之風氣。
13.教材:《初期唯識思想》,【舊版】頁134~143,【新版】頁154~165
肆 根本佛法與唯識學—「心為主導性」的思考脈絡
四、十二緣起與唯識學
(二)十二緣起與心識 |
|
 |
|
本講座係昭慧法師應法界衛視之聘,義務為法界空中佛學院錄製之教學節目。自2003年8月至2004年7月,每逢寒、暑假即連續開講七日,每日五小時,共錄製了104集。於佛教弘誓學院教室錄影期間,開放學員報名於現場聞法。播放時間則自2003年9月初迄2005年8月底。
雖然課程難度較高,但由於法師善說法要,深入淺出,將唯識學之思想源流、思想轉折,唯識學派與其他學派(或是唯識學派內不同師承)學說的關鍵性歧異,以及其思想歧異的原因,分別作一針見血的提示,與詳盡嚴謹的剖析,其中多有學術上的獨到見地,令人擊節讚賞。
聞法者極其踴躍,而且得大法喜,紛紛要求公開發行,以利爾後復習,並帶動教界與學術界學習唯識學之風氣。
14.教材:《初期唯識思想》,【舊版】頁143~157,【新版】頁165~181
肆 根本佛法與唯識學—「心為主導性」的思考脈絡
五、綜論心為主導性
(一)心識與一切法之關係
(二)心識與正報(根身)之關係 |
|
 |
|
本講座係昭慧法師應法界衛視之聘,義務為法界空中佛學院錄製之教學節目。自2003年8月至2004年7月,每逢寒、暑假即連續開講七日,每日五小時,共錄製了104集。於佛教弘誓學院教室錄影期間,開放學員報名於現場聞法。播放時間則自2003年9月初迄2005年8月底。
雖然課程難度較高,但由於法師善說法要,深入淺出,將唯識學之思想源流、思想轉折,唯識學派與其他學派(或是唯識學派內不同師承)學說的關鍵性歧異,以及其思想歧異的原因,分別作一針見血的提示,與詳盡嚴謹的剖析,其中多有學術上的獨到見地,令人擊節讚賞。
聞法者極其踴躍,而且得大法喜,紛紛要求公開發行,以利爾後復習,並帶動教界與學術界學習唯識學之風氣。
15.教材:《初期唯識思想》,【舊版】頁157~177,【新版】頁181~203
肆 根本佛法與唯識學—「心為主導性」的思考脈絡
五、綜論心為主導性
(六)修道以心為主導性
(七)小結
伍 簡述唯識思想史
陸 無常、無我之問題探索
一、無常無我—常見與我見之對治 |
|
|
 |
|
本講座係昭慧法師應法界衛視之聘,義務為法界空中佛學院錄製之教學節目。自2003年8月至2004年7月,每逢寒、暑假即連續開講七日,每日五小時,共錄製了104集。於佛教弘誓學院教室錄影期間,開放學員報名於現場聞法。播放時間則自2003年9月初迄2005年8月底。
雖然課程難度較高,但由於法師善說法要,深入淺出,將唯識學之思想源流、思想轉折,唯識學派與其他學派(或是唯識學派內不同師承)學說的關鍵性歧異,以及其思想歧異的原因,分別作一針見血的提示,與詳盡嚴謹的剖析,其中多有學術上的獨到見地,令人擊節讚賞。
聞法者極其踴躍,而且得大法喜,紛紛要求公開發行,以利爾後復習,並帶動教界與學術界學習唯識學之風氣。
16.教材:《初期唯識思想》,【舊版】頁177~187,【新版】頁203~215
陸 無常、無我之問題探索
一、無常無我—常見與我見之對治
二、「諸行無常」的疑惑與解答
(一)關於業力任持的問題
(二)關於記憶任持的問題
(三)釋疑
(四)癥結 |
|
 |
|
本講座係昭慧法師應法界衛視之聘,義務為法界空中佛學院錄製之教學節目。自2003年8月至2004年7月,每逢寒、暑假即連續開講七日,每日五小時,共錄製了104集。於佛教弘誓學院教室錄影期間,開放學員報名於現場聞法。播放時間則自2003年9月初迄2005年8月底。
雖然課程難度較高,但由於法師善說法要,深入淺出,將唯識學之思想源流、思想轉折,唯識學派與其他學派(或是唯識學派內不同師承)學說的關鍵性歧異,以及其思想歧異的原因,分別作一針見血的提示,與詳盡嚴謹的剖析,其中多有學術上的獨到見地,令人擊節讚賞。
聞法者極其踴躍,而且得大法喜,紛紛要求公開發行,以利爾後復習,並帶動教界與學術界學習唯識學之風氣。
17.教材:《初期唯識思想》,【舊版】頁188~195,【新版】頁215~225
陸 無常、無我之問題探索
二、「諸行無常」的疑惑與解答
(四)癥結
(五)正理
三、「諸法無我」的疑惑與解答 |
|
 |
|
本講座係昭慧法師應法界衛視之聘,義務為法界空中佛學院錄製之教學節目。自2003年8月至2004年7月,每逢寒、暑假即連續開講七日,每日五小時,共錄製了104集。於佛教弘誓學院教室錄影期間,開放學員報名於現場聞法。播放時間則自2003年9月初迄2005年8月底。
雖然課程難度較高,但由於法師善說法要,深入淺出,將唯識學之思想源流、思想轉折,唯識學派與其他學派(或是唯識學派內不同師承)學說的關鍵性歧異,以及其思想歧異的原因,分別作一針見血的提示,與詳盡嚴謹的剖析,其中多有學術上的獨到見地,令人擊節讚賞。
聞法者極其踴躍,而且得大法喜,紛紛要求公開發行,以利爾後復習,並帶動教界與學術界學習唯識學之風氣。
18.教材:《初期唯識思想》,【舊版】頁195~201,【新版】頁225~232
陸 無常、無我之問題探索
三、「諸法無我」的疑惑與解答
柒 部派思想與唯識學
一、四個探索方向
二、細心相續 |
|
|
 |
|
本講座係昭慧法師應法界衛視之聘,義務為法界空中佛學院錄製之教學節目。自2003年8月至2004年7月,每逢寒、暑假即連續開講七日,每日五小時,共錄製了104集。於佛教弘誓學院教室錄影期間,開放學員報名於現場聞法。播放時間則自2003年9月初迄2005年8月底。
雖然課程難度較高,但由於法師善說法要,深入淺出,將唯識學之思想源流、思想轉折,唯識學派與其他學派(或是唯識學派內不同師承)學說的關鍵性歧異,以及其思想歧異的原因,分別作一針見血的提示,與詳盡嚴謹的剖析,其中多有學術上的獨到見地,令人擊節讚賞。
聞法者極其踴躍,而且得大法喜,紛紛要求公開發行,以利爾後復習,並帶動教界與學術界學習唯識學之風氣。
19.教材:《初期唯識思想》,【舊版】頁201~207,【新版】頁232~239
柒 部派思想與唯識學 |
|
 |
|
本講座係昭慧法師應法界衛視之聘,義務為法界空中佛學院錄製之教學節目。自2003年8月至2004年7月,每逢寒、暑假即連續開講七日,每日五小時,共錄製了104集。於佛教弘誓學院教室錄影期間,開放學員報名於現場聞法。播放時間則自2003年9月初迄2005年8月底。
雖然課程難度較高,但由於法師善說法要,深入淺出,將唯識學之思想源流、思想轉折,唯識學派與其他學派(或是唯識學派內不同師承)學說的關鍵性歧異,以及其思想歧異的原因,分別作一針見血的提示,與詳盡嚴謹的剖析,其中多有學術上的獨到見地,令人擊節讚賞。
聞法者極其踴躍,而且得大法喜,紛紛要求公開發行,以利爾後復習,並帶動教界與學術界學習唯識學之風氣。
20.教材:《初期唯識思想》,【舊版】頁207~213,【新版】頁239~245
柒 部派思想與唯識學
二、細心相續
三、種習熏生 |
|
 |
|
本講座係昭慧法師應法界衛視之聘,義務為法界空中佛學院錄製之教學節目。自2003年8月至2004年7月,每逢寒、暑假即連續開講七日,每日五小時,共錄製了104集。於佛教弘誓學院教室錄影期間,開放學員報名於現場聞法。播放時間則自2003年9月初迄2005年8月底。
雖然課程難度較高,但由於法師善說法要,深入淺出,將唯識學之思想源流、思想轉折,唯識學派與其他學派(或是唯識學派內不同師承)學說的關鍵性歧異,以及其思想歧異的原因,分別作一針見血的提示,與詳盡嚴謹的剖析,其中多有學術上的獨到見地,令人擊節讚賞。
聞法者極其踴躍,而且得大法喜,紛紛要求公開發行,以利爾後復習,並帶動教界與學術界學習唯識學之風氣。
21.教材:《初期唯識思想》,【舊版】頁213~226,【新版】頁245~260
柒 部派思想與唯識學
四、境相非實
(一)認識論與本體論之「唯 識」義
(二)情緒分別
(三)業力分別
(四)依緣分別 |
|
|
 |
|
本講座係昭慧法師應法界衛視之聘,義務為法界空中佛學院錄製之教學節目。自2003年8月至2004年7月,每逢寒、暑假即連續開講七日,每日五小時,共錄製了104集。於佛教弘誓學院教室錄影期間,開放學員報名於現場聞法。播放時間則自2003年9月初迄2005年8月底。
雖然課程難度較高,但由於法師善說法要,深入淺出,將唯識學之思想源流、思想轉折,唯識學派與其他學派(或是唯識學派內不同師承)學說的關鍵性歧異,以及其思想歧異的原因,分別作一針見血的提示,與詳盡嚴謹的剖析,其中多有學術上的獨到見地,令人擊節讚賞。
聞法者極其踴躍,而且得大法喜,紛紛要求公開發行,以利爾後復習,並帶動教界與學術界學習唯識學之風氣。
22.教材:《初期唯識思想》,【舊版】頁226~236,【新版】頁260~272
柒 部派思想與唯識學
五、瑜伽禪觀
(一)大乘瑜伽師的歷史貢獻
(二)真實作意:境識雙泯
(三)勝解作意:唯識無境
(四)由定心位到散心位
(五)定中影像:因緣生法 |
|
 |
|
本講座係昭慧法師應法界衛視之聘,義務為法界空中佛學院錄製之教學節目。自2003年8月至2004年7月,每逢寒、暑假即連續開講七日,每日五小時,共錄製了104集。於佛教弘誓學院教室錄影期間,開放學員報名於現場聞法。播放時間則自2003年9月初迄2005年8月底。
雖然課程難度較高,但由於法師善說法要,深入淺出,將唯識學之思想源流、思想轉折,唯識學派與其他學派(或是唯識學派內不同師承)學說的關鍵性歧異,以及其思想歧異的原因,分別作一針見血的提示,與詳盡嚴謹的剖析,其中多有學術上的獨到見地,令人擊節讚賞。
聞法者極其踴躍,而且得大法喜,紛紛要求公開發行,以利爾後復習,並帶動教界與學術界學習唯識學之風氣。
23.教材:《初期唯識思想》,【舊版】頁236~244,【新版】頁272~281
柒 部派思想與唯識學
五、瑜伽禪觀
(五)定中影像:因緣生法
(六)認識論→生命論→宇宙論
(七)歷史圖像,生機展現
(八)「成就四智」之理論檢驗 |
|
 |
|
本講座係昭慧法師應法界衛視之聘,義務為法界空中佛學院錄製之教學節目。自2003年8月至2004年7月,每逢寒、暑假即連續開講七日,每日五小時,共錄製了104集。於佛教弘誓學院教室錄影期間,開放學員報名於現場聞法。播放時間則自2003年9月初迄2005年8月底。
雖然課程難度較高,但由於法師善說法要,深入淺出,將唯識學之思想源流、思想轉折,唯識學派與其他學派(或是唯識學派內不同師承)學說的關鍵性歧異,以及其思想歧異的原因,分別作一針見血的提示,與詳盡嚴謹的剖析,其中多有學術上的獨到見地,令人擊節讚賞。
聞法者極其踴躍,而且得大法喜,紛紛要求公開發行,以利爾後復習,並帶動教界與學術界學習唯識學之風氣。
24.教材:《初期唯識思想》,【舊版】頁244~257,【新版】頁281~294
柒 部派思想與唯識學
六、小結
捌 性空大乘與唯識學
一、菩薩願行與唯識思想
二、空性思想與唯識學
(一)緣起性空與三種假名
(二)五事不具,乃解深密 |
|
|
 |
|
本講座係昭慧法師應法界衛視之聘,義務為法界空中佛學院錄製之教學節目。自2003年8月至2004年7月,每逢寒、暑假即連續開講七日,每日五小時,共錄製了104集。於佛教弘誓學院教室錄影期間,開放學員報名於現場聞法。播放時間則自2003年9月初迄2005年8月底。
雖然課程難度較高,但由於法師善說法要,深入淺出,將唯識學之思想源流、思想轉折,唯識學派與其他學派(或是唯識學派內不同師承)學說的關鍵性歧異,以及其思想歧異的原因,分別作一針見血的提示,與詳盡嚴謹的剖析,其中多有學術上的獨到見地,令人擊節讚賞。
聞法者極其踴躍,而且得大法喜,紛紛要求公開發行,以利爾後復習,並帶動教界與學術界學習唯識學之風氣。
25.教材:《初期唯識思想》,【舊版】頁257~271,【新版】頁294~309
捌 性空大乘與唯識學
二、空性思想與唯識學
(三)假說自性與離言自性
(四)互指對方「惡取空者」
(五)會通「諸法無自性」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