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105.11.26臉書留言錄(372)一個戒律問題的解析:同志是否犯「邪淫」

  一個戒律問題的解析:同志是否犯「邪淫」

臉書留言錄(之三七二)
105.11.26

  在家五戒的立戒宗旨是「護生」。就在家居士而言,無論同性戀或異性戀,只要犯了以下二種之一,就構成了「邪淫」。

  1、對「無辜他者」構成負面影響。

  2、對感官的運用不當。

  就第1點而言,若同志兩人間是很單純的伴侶關係,沒有影響到其他無辜他者,就不構成「邪淫」。

  就第2點而言,所謂「對感官的運用不當」,主要是指過度依賴感官刺激。原來,感官享受很快就會麻木,這時,不是需要加重刺激,就是需要變換花樣,否則無以享受感官帶來的愉悅。這是同性戀或異性戀都得面對的生命課題。

  佛教界有些反同、恐同者,往往會拿「非道行淫」,來證成同志「犯邪淫戒」,那種解釋是有問題的。

  首先說明,「道」在此指的是性根(性器官),這原本是律典中對出家者的規範。作為修習梵行的僧侶,無論「是道」(性根)、「非道」(非性根的其他身體部位),都不得拿來行使淫慾。也就是說,他不能用其他方式來滿足淫欲,卻以「非道」為藉口,自認為沒有犯淫。

  後來有些持律者擴大解釋,把出家律典中「非道行淫」的定義與範疇,直接轉用到在家的「不邪淫戒」。這種做法,個人認為極不妥當。許多在家的異性戀者,就因曾「非道行淫」而充滿著罪惡感。

  事實上,欲的滿足,無論「是道」、「非道」,只要不傷及自、他,通通都是本能。恩師印順導師,曾於對筆者的回函中,就此提點云:

  「凡屬本能的,不能說是善是惡。如食草的牛、羊等,不能說有『不殺生』的美德;蜘蛛結網捕蟲而食等,也不能說是專造『殺生』的惡業。如煩惱依本能而起,率性而動,無記 所攝。所以在世間法中,飲食男女是正常的,否則人類都要下地獄了。」

  既然異性戀與同性戀都有可能犯邪淫戒,因此從佛法的角度,佛弟子實在沒有理由到「反同、恐同」場合去湊熱鬧、背書,更沒有理由以「邪淫」之名打壓同性戀,反對同志婚姻。

戒法不是用來恐嚇人的
105.11.27

  Moya Tseng佛友分享了一則他的網誌:〈學佛要自我增上,而不是非難他人〉(https://goo.gl/e9D1uO)。這篇文章對佛弟子如何看待同志議題,有很寬廣的視野。他還依《正法念住經》中的「非道」,作了進一步的詮釋,正好與我所說的兩點一致--對感官的運用不當、對「無辜他者」構成負面影響。因此,這比許多依律典來解釋「非道」,來得高明多了!

  我特別欣賞這兩句話:

  不要隨意抓一個標準就視作為佛教的標準來看,因為佛教的標準是有次地的;對不同等級的人或是修行人,標準是不一致的。

  戒法,是用來協助斷滅離欲進程上的阻礙用的,不是用來恐嚇人的。而業果,也因為「具不具足」而有差別;就不用在這種別人的事項上面執著了。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