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文明的道教科儀
臉書留言錄(之四三五)
106.5.21
本日,在玄奘大學聖印廳舉行「丹陽論道」學術論文研討會,這是中華太乙丹陽門協會主辦,本校宗教系協辦,而由本系蔡翊鑫教授主持的一場盛會。
開幕式前,由協辦單位「中華道教集玄合一堂」現任掌門高功王紫畇(法名大琳)道長,主持一場「科儀表演」。雖然服飾不同,儀文有異,然而唱腔之迴旋跌宕,與白文之婉轉起伏,與漢傳佛教的部分儀軌,竟如此地神髓近似,讓我不免有熟悉感與親切感。
最讓我贊賞的就是:我首次見識到了性別文明的道教科儀。女道長是掌門人,女道長居間主持科儀,兩序男道士執掌法器。我身處佛教界近四十年,還沒見過哪個佛門儀軌,會出現「比丘尼主法時,比丘擔任悅眾」的場面。但凡女男同寺,一定是由比丘擔任住持。
說也奇怪,佛陀既然提倡平等,譴責任何形式的歧視,照理佛門不應比道門遜色,但是事實勝於雄辯,擺在眼前的場景,讓我深深感覺到:
較諸道門,佛門的性別意識是何等地薄弱,佛門的性別秩序,是何等地保守、封建而落伍!
最佳解釋,就是「文化力量」。佛陀即使再怎麼聲稱「平等」,但僧侶還是架不住印度文化的潛移默化,因此印度男性沙文幽靈,依佛門子弟而借屍還魂,並且採用充滿矛盾且荒誕不經的偽造「佛語」,讓性別歧視依於「聖教量」,更形變本加厲,這才會建構出「百歲祖母出家,也必須禮敬小孫兒」的性別秩序。
反之,道教土生土長於中國,即便中國也有男尊女卑的文化,但它最起碼不會將「性別秩序」無限上綱,在人倫秩序的建構上,還會重視階位、資歷與專業。尤其是,以儒家為首的人倫觀,絕對不會容許「百歲比丘尼向年輕小伙子下跪」。年紀輕輕的賈寶玉一出家受戒,就可接受具戒百歲的老祖母向他頂禮?在中國文化意識中,此之謂「天理難容」。
因此,女性在中國文化氛圍裡,依然可依其階位、資歷與專業,而擁有一片廣楙天空。此從女道長作為掌門人,而男道士為其悅眾,業已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