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廣法師

 

   

一、研究脈絡

智顗所建立的天台圓教學說,識者咸稱道其思想玄妙而境界高深。天台學說對於佛教學理的闡述,除了整理、融貫各家說法以分判頓漸偏圓之外,其中之法華圓頓教義,更是源自於智者個人精勤禪思的體會與創發。智顗重視「心」的覺知能力與涵攝一切法的特性,故說「一念三千」;依此,從能觀之心開始,以「一心三觀」的「觀心」修行,契入即三即一,微妙難思的中道實相觀智。
        筆者深入研讀所有智顗著述與傳記之相關文獻後,有如下印象:
        一、智顗講述諸多止觀修行典籍,其意旨在於運用統貫融攝方法,以匯整佛教所有修行法門;而秉持一己實修圓悟之法華圓頓止觀門,把它與其它法門共同並列於其止觀著述中。因此,若欲了解圓頓止觀的詳細內容,唯有從其畢生修行事蹟加以探尋。
        二、《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簡稱《次第禪門》)、《六妙門》與《摩訶止觀》等三種止觀著述,被視為天台重要修行文獻,是為智顗立足於天台法華圓教宗義,貫通聲聞與大乘修行所整理而成的重要典籍,故智顗以諸多止觀行法紛呈並列的方式加以論述。若欲得台宗圓頓止觀實修實用的具體內容,則仍須深入而全面地探討智顗本人的止觀實修經歷,與前述三種止觀著述。
        三、天台圓教止觀屬於佛教的功夫實踐之學,其中有文獻學、史學與哲學等研究角度所不能契及之處。故筆者在討論的過程中,將兼顧上述學門的研究方法,再佐以佛教定慧修行原理之討論,冀能從功夫論的角度,掘發智顗圓教止觀學說的真義與特色。
        本文首先就著智顗個人修行的實際經歷與所得證量而作分析詮釋,接著逐一討論天台止觀之修行概念與內涵,以此兩項研究基礎,探究圓頓止觀之具體內容與三昧行法之操作方式,以期能切要掌握圓教止觀的實踐特色,並提出筆者在天台學之系統理論(特別是功夫論)方面的研究結果。

二、章節安排

本書論述天台圓頓止觀行法之章節架構與具體內容如下:
        第一章回顧前人研究成果,並說明本書的問題意識、研究進路與論述架構,作為研究智顗止觀學說的文獻回顧與論述基礎。
        第二章探討智顗一生行道之經歷與證量,以作為研究天台圓頓止觀法門之基礎。主要著眼於智顗是天台教觀學說的創立者,故深具實踐性格之圓頓止觀行法,必然根源於首創者的佛法體悟與實修經驗;然而此一範圍涉及止觀實修的功夫論,究非一般學者之所長,故於筆者所廣為涉獵的海內外天台相關學術著述中,尚未見有在這方面的詮釋分析,至感可惜!故本文特闢專章,以掘發此中深義,作為進一步瞭解圓教止觀行法精髓與特色的論述基礎。
        第三章是對圓教思想做一探源與抒義的說明,以為討論圓頓止觀法門從理論到實踐之間的架接。原來,天台圓教之所以為圓教者,必有其獨特的詮釋方法與抒義模式。故在探討天台圓頓止觀修行法門之前,有必要對智顗所擘畫建構之圓教思想,做一探源與梳理。此中,從圓教的教證,也就是圓義理論的經典依據開始說明,並對於「互入相即」與「不思議斷」等不共圓義的教說做一說明,最後匯歸到圓頓觀行與圓實佛果之間的聯結。 
        第四章是對於智顗漸次、不定與圓頓等三種止觀思想的探討,與《次第禪門》、《六妙法門》等兩本止觀著作的研究。由於智顗的止觀思想與著作,其見地精微而論著豐富,故於討論天台最主要的修行著作,也就是《摩訶止觀》之前,有必要先討論其圓頓止觀思想與實修的前行內容。此中,《次第禪門》乃修行圓教止觀的增上定學方便,而《六妙法門》則為統攝次不次第,從漸次以至於圓頓的天台觀行指引與綱領。
        第五章正式分析天台圓教最主要的「圓頓止觀」修行法門,其文獻則以《摩訶止觀》為主。過往的研究中,天台宗人多著力於文義的疏解與紹述,而佛教學者則重視圓教義理的引用與研究,此方面,中日學者累積了可觀的研究成果。在如此豐富的研究成果上,本文對於《摩訶止觀》的討論,則嘗試發掘不同的研究面向。筆者認為,《摩訶止觀》之講述,是以修行實踐為其根本立論精神,故本文所欲探討的重點,是交雜在此龐大與繁富圓教思想中的止觀行法之具體內容,以及由此所呈現的圓教修行特質。故著眼的角度,則側重於圓教止觀修行的實際內容,以及有關圓教修行特質等重要問題的討論。
        第六章著眼於天台圓頓止觀之核心,也就是以一念三千,相即互入的,不思議「觀心法門」的闡述與討論。這是在立足於全面了解智顗修行之經歷與證量,確切掌握天台重要止觀學說綱目的基礎上,也就是在第二到第五章的研究成果之上,所做的探究。本章從實修內容的研究角度出發,依於智顗重視慧解智思的特質,與傾賴信願救拔之三昧行法,從聞、信、觀、證的四個止觀修行進境,以建構圓頓止觀而為具體可行的修行方法與路徑。並著重於智顗即事入理而不偏廢,圓妙義理與淨妙佛土兩相成就的修行證量之基本立場。
        第七章為結論。乃回顧智顗一生止觀修行的經歷與成就,再總述其圓頓止觀法門之要義與成果,並歸結智顗止觀思想的特性與影響。最後,則回應到本文的問題意識,提出筆者對於天台止觀的看法與評價。依此,以三個面向,分列為十項結論。

三、結論:寓創新於融貫的圓教止觀

智顗大師所創說的圓教止觀法門,孤明獨發而卓然成家,上承漢魏六朝以來禪學之遺緒,於印度佛教傳統的定慧二學,既有繼承又有創發,更有精湛高深的實修體證。
        本文從定慧實修的角度,深入探討天台禪學著作與圓頓止觀學說,除了闡釋法華圓教止觀的意涵與特色,亦著重於初學者修行要領的分析。主要研究成果,總結為三類,一是分析智顗個人修證經歷與法華圓頓止觀之間的對應關係;二是對天台圓教止觀,提出新的觀點,三是針對部份學者意見,提出不同的主張。茲分十點結論如下:

(一)智顗修行經歷,符應觀行五品次第

        本文首先探討智顗一生行道之經歷與證量,從實修經驗的內容中,探討其止觀學說的實證依據。此中發現了智顗一生修道歷程與人生閱歷的過程,頗能符應其所創說之天台修道階次中「觀行即」「五品弟子位」中的五個過程。
        灌頂在《摩訶止觀》序文中言及,智顗之圓頓止觀,可分為「金口相承」、「今師交付」與「說己心中所說法門」等三個部份。第一部份是止觀思想所出之經教依據,第二部份是受學慧思的法脈師承,第三部份是最重要,也最具特色,由智顗孤明獨發,「說己心中所行法門」的止觀修行創見。
        筆者將智顗所立的天台圓教修行果位,也就是六即佛中的「觀行即」位中,其中所含的五品弟子位,對照智顗一生的修學經歷,分為五個修行階段於成果。其中:第一「賢山潛修期」,這是智顗初出家時的潛修期;在修持上以《法華經》系的念誦信願行門為主,並曾感得勝相現前。筆者認為,這對於智顗後來著力於以信願行為主的大乘三昧行法的闡述與贊揚,有根本而親切的關聯。第二是「大蘇妙解期」,此期智顗投歸慧思門下修學教觀,在慧思的指導與印證下,得到「旋陀羅尼」與「法華三昧前方便」的修行成果。「旋陀羅尼」境界是對於經文義解的深刻體會與成就說法的無礙辯才;至於「法華三昧前方便」的具體證境為何?經對照《法華三昧懺儀》一書,智顗將修行「法華三昧」所得之證量境界,分為戒定慧三項,又各分有下中上三品,合而為九品證境。經披尋文獻,筆者認為智顗是證到了「中品慧根」境界,然以未達慧根上品,故云得法華三昧之「前方便」境界。第三是「金陵弘法期」,此時主要講述《次第禪門》,這是智顗依於自身所修之不次第法證量,轉入禪籍經論之研習與講說,並依於經證,以印證次第禪境的修行成果,由此也顯示了他精進於高深禪定境界的努力。第四是「天台圓悟期」,此期是智顗禪悟思想發展的重要時期,其在天台華頂峰上的奇遇,與悟入一實相法的深刻體驗,凝鑄成後期偉大的天台圓教學說,與深妙的圓頓止觀思想。第五是「江淮遊徙期」,智顗於期間完成天台三大部的講述,確立了天台圓教之義理與修行的宗門學說。筆者對照圓教「觀行五品」的修道次第,認為此期可稱為「正修六度」時期;智顗臨終時自述一生修行之努力,言及因為領眾度生,「損己利他」之故,只證得圓教外凡五品弟子位,於此樹立了一代大師弘宗演教,「不為自己得離苦,但願眾生得安樂」的大乘菩薩行的典範。

(二)重視禪定與慧悟雙修

        智顗在闡揚大乘圓教中道實相的頓觀深智中,仍然重視禪定的修學,視之為生發智慧的有力因依,不若後來有些宗派獨舉慧悟而疏於修定的偏向。
        對於共三乘的定學,智顗的代表著作為《次第禪門》,其中,更依於龍樹菩薩之《大智度論》,以「大悲心」導攝共世間與共離群獨修解脫道的禪定之學,故稱為「大乘禪波羅蜜」。
        再者,有關《次第禪門》內容,是否有所闕略的問題,從智顗止觀行道的觀點並輔以修證經驗的記載,筆者主張《次第禪門》應可視為完整之作。因為著重於禪定的修證只是基礎,並非就是圓教果位的完成,故智顗雖然依循戒定慧三學的修行次第,以建構《次第禪門》的講述綱目,然而也非常明顯地傳達了其書唯專志在於共三乘定學的意旨。故推斷智顗乃依於三乘共學的立場而講述此書,並視為法華圓教行人增強定力的輔助行法,故本身已自成其完整性。

(三)以不次第體證,對應次第證境並建構圓頓觀行

        從智顗止觀思想發展以觀,介於《次第禪門》與《圓頓止觀》之間的《六妙法門》,實為了解其前後期思想之形成與轉變的重要文獻。從實修經驗提供止觀學說的依憑來說,筆者認為,首先,智顗在「賢山潛修」與「大蘇妙解」時期,修行的法門是屬於「不次第」方法,而在講述《次第禪門》時,則依於修不次第法之體證,依於禪籍經論,以對應次第禪境之證量。此一依於「不次第法」自在對應,並穩合「次第法」所修證量之經驗,應給與智顗融貫次第與不次第學理的甚深啟發。再者,其所得「旋陀羅尼」之「旋轉解」的深刻信解,不但成為講述「六妙門」的經驗,也成為其入天台山靜修時,得圓悟實相的信解基礎。
        另外,從隨「根機」(為慧性人說「六妙門」行法)與隨「對治」(善巧運用大乘教法之止觀妙義)兩個角度,綜觀《六妙法門》之內容與結構,筆者認為此書除了闡述圓教「不定止觀」的修行原則,更匯整凡外與佛教三乘所有不次第行法的方法與證相;以此為基礎,進一步闡述智顗個人對不次第修法的體悟與發明,故可以視為是圓教定慧二學不次第法的止觀學理概論。
        最後,針對此書少被講說與研究的現象,筆者認為,《六妙法門》雖然在天台止觀理論的架構上,有其不可或缺的地位,在研究智顗止觀思想形成的過程也相當重要,但也因為它的內容中含藏有:一、「可被取代」,也就是所說內容可被《次第禪門》與《摩訶止觀》取代的因素、二、「綱要概論」,因為其書的綱要與形式意義大於實用價值。歸納以上二點,這是《六妙法門》歷來講述與研究者較少的原因。

(四)融匯二乘止觀前方便與主要道品

        本文探究《次第禪門》與《摩訶止觀》二書中所說,遠近、外內與別行等三種圓教止觀助行方便,其中所立說之因緣與助行之意義,發現到智顗匯總解脫道與菩薩乘之重要方便行法,方創說圓頓止觀「正行」方便,顯示了天台圓教修行法門廣大周延的特性。

        1、「廿五方便」是同於藏教的修行基本要件

「廿五方便」是修行天台圓教止觀的基礎,講於智顗入「法華三昧前方便」境界,以不次第行之慧解得「旋陀羅尼」成果之後。筆者認為,智顗於此根據藏教《阿含經》中之解脫道「六種前方便」,而說圓教止觀「廿五方便」,應有重視增上定力的考量。其內容於《次第禪門》與《摩訶止觀》二書皆有出現,並於《小止觀》中,列為修習止觀之童蒙入門要件,可見智顗對此方便法的重視。

2、「五悔方便」是通於大乘增長信願心的特殊行法

「五悔」方便行法,其中之懺悔、勸請、隨喜與發願等內容,多以佛陀為禮敬與修法的對象,並從初發心以至於入聖位的過程,一皆以此五法為前行方便,是大乘信願行門的典型修行方法。智顗特別用為修行「法華三昧」的前行方便,以及生發法華圓教大乘的勝善方便,在大乘慈悲、般若與信願三要門中,見到了天台圓頓止觀對於大乘信願方便法門的重視。

3、「十乘觀法」融會二乘道品

圓頓止觀的「十乘觀法」,主要以「觀不思議境」做為圓智觀行的殊勝所緣境,而其中之助修內容,則包羅了解脫道、藏教「三十七道品」與菩薩行「六波羅蜜」之主要道品。
        又因「十乘」之觀行與「十境」對舉,故先說「十境」。
        比對《次第禪門》「內方便」之「五法」,與《摩訶止觀》「內方便」之「十境」名相多有雷同,這應是智顗於講述《摩訶止觀》時,以前書內容為基礎,後再增益而出者。「十境」是智顗列舉修行止觀過程中所可能發生的境相,除了第一項之「陰入界境」為普遍之外,其餘九項則是視機緣之缺具與否而現前或不現前的。依此十境,說對境練心的十種方法──「十乘觀法」。
        而在觀「陰入界境」時,智顗強調的是「心」在修行中的重要性,它是圓頓止觀主要的所緣境,也是法華圓教特有的「觀不思議境」的止觀所緣。
        障淺利根之圓教行人,入於「不思議境」的圓觀時,自然能相應無量廣大的悲心,此一「發慈悲心」的大乘特德與菩提勝願,是依於法華圓義,中道實相而有的深智與悲行。然而對於不會「觀不思議境」,不得圓悟起慈的障重鈍根行人,即逐項增說修行圓教止觀的助行方便。此中,「巧安止觀」、「破法遍」與、「識通塞」,是對圓妙義理增上開解的淨信願心,以及針對修「一心三觀」入三諦三智的覺照過程中,產生妄見與偏執時,逐一破斥與疏通的方法。接著,就以解脫道的三十七道品與菩薩道之六波羅蜜,做為助開圓覺之道品;於此顯現了智顗的圓頓止觀法門,有包羅融攝二乘道品的特色。
        接著,在列明圓教修行次位──「知次位」時,特說具大乘信願行特色的「五悔方便」,以為修行觀行五品弟子位時,首尾貫徹的助行方便。最後,並告誡在證「六根清淨」位之前,皆應善攝諸根,不妄說法度人,以免止觀進境退失,虛耗寶貴光陰與生命。故「六根清淨」之「相似即位」,可為眾生依怙,乃云「化他位」。
        總結而言,「廿五方便」是天台共於藏教的出離方便助行,「五悔方便」是圓教融攝大乘信願行的增上方便,而智顗立「觀不思議境」為圓頓止觀主要法門,以「觀心」為主,善巧修習「十乘觀法」之圓教止觀正行,以入於天台圓頓果位次第。其行法內容,包羅聲聞以至於大乘──藏通別三教之道品項目,並一以圓頓觀心法門融貫會通諸多止觀法門,具見其不棄一法,圓具頓觀心法的止觀學說特色。

(五)發揚大乘三昧精神,詳說「法華三昧」細行

一般學界對於天台止觀思想前後期的轉變,大都注意從初期說「禪波羅蜜」到後期闡揚圓頓「止觀」的改變,而忽略智顗對於大乘三昧行法的重視,以及其中所蘊含的意義。本文分析《摩訶止觀》設立「四種三昧」,並溯源大乘止觀的精神,也就發現到了智顗重視大乘三昧法門的特色。筆者認為,智顗對於佛教定學的認知,早期是根據《大智度論》,而以「禪波羅蜜」為主;晚期則分向兩個面向發展,一是以含義更廣的「止觀」,來建構圓教的定慧二學;二是繼承「三昧法門」在大乘法中的角色。
        天台圓教所重視「法華三昧」,經文中對於具體的修行方法說明不多,大師自稱原師承南嶽慧思,並在光州大蘇山受學其師時,曾入此三昧前方便而有省。然而比對慧思所做《法華經安樂行義》與智顗所述之《法華三昧懺儀》,更旁及《次第禪門》與《摩訶止觀》中所說,則顯然其中有他個人後來的實修體驗。在止觀所緣的施設上,他擷取《法華經》、《觀普賢菩薩行法經》等大乘經典的精華,再糅以個人戒定慧三學的實修持果,設計出一套完整表現大乘三昧與法華經義的修行儀軌,為經典原來的「法華三昧」,增添了許多行法內容與證境。
        相應於圓教觀行的精髓,是於一切時地,皆能「直觀一切法空」的「法華無相行法」,並分立戒定慧三學各有下中上三等,合而為九品的修證次第。在有相行的懺願儀軌方面,則重視培養信願,感召佛光注照,以為大開圓解的信願方便,此亦開啟了後來的中國大乘佛教,盛行懺願儀軌法門之濫觴。

(六)統攝全體且即心而備的「觀心法門」

圓頓止觀的修行,著重以現前的一念心為止觀修行的主要對象,稱為「一念無明法性心」,而所觀內容則是「一念三千」、「一心三觀」等。
        天台圓教義理基於「統攝法界」與「匯歸自性(心)」的思想,從即有真空,即空妙有的圓中性德根源,闡發一切法皆是「法界全體」具體而微的顯現,故本來圓滿,具足無餘。在法界的造作生成上,重視「心」為主導,故在止觀修行上,則統攝一切法於現前的一念心,使此「心」成為「匯歸自性」的主要代表,而「觀心」──觀此「一念無明法性心」,就成為開圓解為得解脫的關鍵。智顗體悟到「心即實相」的圓教意旨,指出此即具三千界,故在即具三千界的一念心中,若能依於十如是實相而觀照,則能盡得圓理,鑒照無餘。

(七)依推理知圓義,以慧觀證圓智

圓頓止觀的修行特色,乃依循重視觀慧智覺的佛教修行傳統,亦繼承《大智度論》以「三三昧」觀智為解脫關鍵的精神,重視從一心三觀修學一心三諦,以證一心三智的慧悟。又如在施設「四種三昧」行法時,一以無作四諦與空、假、中一心三觀之圓教諦理而涵攝統貫之,除了修行經典所載原有三昧法門內容,並在每一行法中之「意修止觀」項下,皆用圓教觀心法門以引導收攝行者之智解內容與方向,由此可知圓頓止觀的修行相當重視圓義的慧解與圓佛的智證。
        天台圓教的修行要領,首要步驟是依「理門」而入。而通理之法,雖說有止觀二門,然而主要的是修觀,因為修「止」──定學雖然能伏心妄想,但是唯有修「觀」──慧學,才能徹底斷除無明,所以修行乃以「觀」行為主要。
        在入門之時,首先是對圓義的「推理」與論究,此一「推理」的智思活動,在「依推圓理發菩提心」的始發大乘心時,就扮演了抉擇修行取向的關鍵;而在後續的修行過程中,對於所遇、所觀察的對象──所緣境、十境,皆應一以圓理內容為推求參究之準則;接著是一系列現觀與體證的進程。於此,智顗肯定人類心智有推求真理的能力,並且透過推理即能體顯,也就是藉由推理,能得知一切法之體性、實相,也就是真理、諦理。

(八)以念佛信願助開圓解

性具圓教「一念三千」、「無作四諦」與「中道實相」等思想,理境高蹈而進路玄妙,以推理得解與般若深觀的修持方法,畢竟唯上根睿智者能勝任。對於障重鈍根與初學行人,智顗以早年的實修經驗,順應大乘信願法門的發展趨勢,將念佛懺悔之信行法門引入圓教修行中,藉由念佛威德,以助益開發了解圓妙諦理的方便。 
        依發心內容與行法特質,大乘法門可歸納為大悲心、空性慧與菩提願等三類;以念佛懺悔為主的信願法門,初期大乘佛教時期即流行於教界,故相應亦傳出諸多念佛三昧的法門與經典。智顗注意到大乘重視三昧法門的特色,故說「圓頓止觀」法門中的「四種三昧」。修法特色則以念佛懺悔的有相行為入門,並收攝導歸於觀心入理的中道實相圓義。

(九)即事證理,圓超三教的證量準則

圓教義理雖然深奧巧妙,但是智顗更重視事理的對應,在闡述「一念心即如來藏理」的勝理時,即強調此唯是「理即」,並非即是「事就」。為避免修行者執理廢事,妄生「謂己均佛」的驕慢之心,故衡量眾生實際情狀並參照經論所說大乘修證之四十二階位內容,建構圓教菩薩的修行階次,並匯整而為「六即佛位」之說。
        
關於「六即佛位」,值得注意的有兩項,一是智顗在「理即」(眾生皆具)與「名字即」(聞(圓)法生信)的階次基礎上,於經典所說十信位之前,特別增加了「五品弟子位」一科,是為「六即」中第三「觀行即」的修行內容;屬於圓教外凡位,相當於別教之十信位。經比對研究,認為這是智顗一己修行的體證與成果,也是天台圓教不共其它的修行位階。二是圓教修至「相似即」佛位時,雖於自身圓教系統,只是「十信位」,然已等同藏、通二教之佛位,與別教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等位,至於圓教十住以上聖位,在藏通別三教中則已不曾論及。

(十)證圓妙理,感極樂境的淨土觀

有關於智顗臨終感得聖境現前而往生極樂淨土之事蹟,安藤俊雄認為智顗一生提倡法華圓教,臨終卻轉而求生西方淨土,所以是修行失敗的表現。筆者認為這是推論與認定上的錯誤,故從智顗的學行與修證成就,以及天台圓教的理論到事證等方面分析,主張智顗臨終往生淨域的事蹟,乃是符應圓教義理「淨土觀」的表現。也就是:依於圓頓觀行的修證,必然感召極樂淨土功德,也是智顗一生修行的高度成就與總結。
        原來,智顗無論早年的願生兜率淨土,還是晚年臨終的改向彌陀淨土,都應從圓教的淨土觀,而不能以後來專念佛號的淨土宗義來理解。筆者認為,智顗晚年誦《無量觀經》,並往生淨土,其原因並不如日人安藤氏所說,是智顗「修行失敗」,所以從圓教轉修淨土(宗),求生西方。據智顗自述:「發心之始,上期無生法忍,下求六根清淨,三業殷勤,一生望獲。」也就是智顗對自己今生修行成果的期許,是得「無生法忍」與「六根清淨」。此一修道的願望,在智顗往生西方時,即得具足之。如云:「彌陀淨土,但生彼國已,悉得無生法。」這反應了智顗一生精勤修行所感召的成果,也是夢示:「它方華整,相望已久」的具體呈現。再以十乘觀法的不思議境,對應圓教「十信位」逐次修行的次第內容,更反映了天台圓教中之信行──圓信行的止觀修行成就的特色。故在應理對境中,智顗的一生修行,終於功成果滿地在臨終時召感了西方淨土的勝果功德。
        有關智顗臨終以信願行感生淨土的事蹟行誼,不應視之為天台圓教修行失敗的無奈轉向(如安藤俊雄之日本學者),也不應過度解讀為其為受政治迫害,憂憤而終(如潘桂明等大陸學者);而應視為是信解與行持相應,因行與果德輝映的修行表現。此一天台圓教思想特有且行解相應的殊勝淨土觀,實不能以後來厭此(娑婆)欣彼(西方)的淨土宗思想來理解;故後世之淨宗行人,自不應以智顗為「改天台而宗淨土」而視之。筆者認為,智顗最後往生西方淨土,是以體悟中道實相與創說法華圓教的偉大思想成就,加上一生精勤修行後所得的修行感應,故不可以扭曲為是修行失敗的無奈轉變。智顗往生淨域,乃為圓理與妙境相符,又是圓頓止觀中信願三昧法門的修行特色,是其在義學思想的引領下而有的「重修行」的表現。
        總結而言,智顗的圓教修證學說,將二乘重要法門與道品,一一匯入圓頓止觀修行內容;然其融會傳統佛教經論的種種定慧方法,並非只是舊名目的援引,而更以圓教義理與觀心法門,賦予新的觀行內容與境界意義,依此成就圓頓止觀的功夫論。相較於「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的中國禪宗,其所創之止觀學說,更有寓創新於融貫的特色。


        智顗一生精勤止觀,弘法利生,學教與實修兩相具足,所建構之圓頓止觀,經證與實修兼顧而雙美。其中,一、以《阿含經》與《大智度論》中所說共三乘定慧前方便為藍本,匯結而成「廿五方便」,做為圓頓止觀的助行方便。二、以「四種三昧」掌握大乘禪波羅精髓,成為極具信願特色的圓教大乘三昧。三、以「十乘觀法」為主而說「觀心法門」;此中,以「一念三千」之圓頓思想為主,以「觀不思議境」為主要修行所緣,對於不能一觸即悟的行人,則依次敷陳「發菩提心」、「巧安止觀」與「破法遍」等其餘九種觀行以為助成。最後,更從智顗修證所得之依報國土以觀,則依於圓教「不斷斷」修行理則而修,以「觀行五品」為因,六根清淨之「相似即位」為果的圓教修證勝義所得的殊勝能力。
        天台之「觀心法門」涵蓋「理境」與「觀智」兩個面向。在實修上,是從聞解、信解、觀解與智解之慧學觀行次第,以契入理解、觀智與圓境的證得。在觀心入理,即事證理的面向,智顗更安立圓教「六即佛位」與「四種佛土」;以此圓教淨土觀,則能了解智顗晚年念佛往生西方淨土與圓教學理根源的合理性,並回應學界與淨宗學人負面的質疑。
        智顗的天台圓頓止觀思想,依於深入經教的甚深學思與堅實篤行的強毅禪風,凡所教說與施設,皆能教證、理入與實修兼備,在定慧思想與止觀實修上的成就,皆燦然可觀;展現了漢魏兩晉南北朝以來,漢人學習印度佛教思想的高度成就,亦為後來學習止觀行人的最佳典範。


《圓頓止觀探微》本書探討天台止觀的意涵與特色;對於懸絕高妙的法華圓教,提出具體的修行進徑。處處可見嶄新的觀點,如:一、將智顗一生行道的經歷,與天台五品弟子位的階次逐一比對,主張法華圓教外凡位,乃智顗個人實修之體證。二、掘發圓教「觀心法門」的修學進路:以「推理」了達真諦,並貫徹到聞解、信解、觀解與證智等四個過程。三、分析「四種三昧」的淺深意涵,發現智顗的大乘三昧修行特色是:強調以「信願」為方便,感召佛光護佑,厚植「大開圓解」的善根。

■頁  數:456頁

■定  價:500元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