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廣法師

 

   

出堂叮嚀語

禪七開示錄(十七)——出堂日開示

 

 

 

開示:性廣法師
 
紀錄整理:李素卿
 
時間:九十五年七月三十日
 
 
 
 
 
一、德行為修道基礎
 
       今天是出堂日,在說明出堂後的日常修持重點之前,再次強調:清淨的戒德,是定慧二學的基礎。在座有僧俗二眾弟子,出家眾自當嚴持己身所受的各類戒法,這裏要說明的是有關在家眾三歸依與五戒之間的關係。
 
       剛才發給大家一本「三皈五戒‧慈悲觀文」的小冊子,內容以現代的生活語境重新闡釋佛教的道德觀,希望同學們回去後能常常誦念憶持。有些人將三皈依和五戒分開,不強調受歸依時要持守五戒,但是淨信皈依的志願,本就應伴隨有修學改正的行為;我們實在很難想沒有善德的歸依與信仰!譬如歸依者向佛陀說:「我認同您的知見與教導,願做您的弟子;可是我還想殺人,還想偷點東西,而且也不能斷除許多婚外情欲!」這樣的心行,能算是歸依三寶,信受淨法嗎?所以,「皈依」是一切身心淨化的開始,歸依後就要持守淨戒。
 
       從受戒以激勵、淨化身心的角度來看,以禪修為例,在禪堂一天八支坐香,初學者或許覺得功課緊,有壓力;可是一天天過去,雖然初時辛苦,慢慢也就跟上了腳步,對自己也產生了無比的信心!同理,信受戒法,念茲在茲,精進的道心也因之而增長;所以三歸依與五戒二者分開受持的方便法,或有勸勉分段修學的用意,但是千萬不要忘失皈依三寶就要謹守五戒的原義。
 
 
 
二、日常行持提要
 
       現在發給大家一份《人間佛教禪修行》的小手冊,作為出堂後的修行提醒。多年前成書時,學院的精神導師 印順導師,與大力護持學院建校的傳悔長老都健在,第一次改版時,傳悔長老過逝了,現在導師也圓寂了,一位位大德都離我們遠去了,生命無常,何其迅速!希望大家要珍惜光陰,慎勿放逸。
 
       平常日用的修行要旨,計功課有六項,提示有四點。(詳細內容參閱附錄一《人間佛教禪修行》)
 
1.六項功課
 
       一、「常行布施,分享福報」
 
       二、「戒德清淨,威儀莊嚴」
 
       三、「早晚靜坐,保任覺力」
 
       四、「修慈三昧,增長菩提」
 
       五、「早晚寤寐,觀察息相,平衡四大」
 
       六、「參加共修,彼此砥礪」
 
2.四點提示
 
       一、「老實正常,不要展示修行相」
 
       二、「平和處眾,慈心遍滿」
 
       三、「勤奮作務,全心投入」
 
       四、「只要耕耘,必得收穫」
 
 
 
 
三、三乘聖賢,典範常存
 
       在大乘佛教,學佛就是向佛學習,不但學習斷染離執的根本智,也學習入深法界的後得智;自淨其意,勤求解脫的聲聞佛教,與「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的菩薩道,其聞法的動機與修行的目標是大不相同的。在這次的禪修課程,所教導的禪修方法與開示內容,以共三乘的禪法,也就是聲聞與菩薩皆應修習的基礎定慧之學。
 
       在原始教典中,有無數的聲聞弟子,但只有兩尊菩薩,一是過去的釋迦菩薩本生,現在的釋迦牟尼佛,一是現在的彌勒菩薩,未來的彌勒佛。從比例來看,聲聞多而菩薩少。漢傳佛教是大乘佛教的化區,一向認為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為學佛的「理所當然」。既然我們自認為已經發菩提心,那麼應該認真的想一想:什麼是與大悲相應的菩提心?如何行菩薩道?大乘行人的身心要有什麼準備?
 
       我們生在漢傳佛教的化區,接觸的多是大乘佛教的經論,熟悉菩薩的種種階位與成佛的修道次第;相對於聲聞聖位的內容,就陌生許多,然而同樣是阿羅漢果位,其間細節仍有差異。根據南傳教典的記載,有需要一大劫十萬小劫的修行,成為佛陀二大脇侍的大阿羅漢,如舍利弗與目犍連尊者;有經歷十萬大劫的修行,位列十大弟子的大阿羅漢,也有聞法一天就入聖位的一般阿羅漢。他們雖同證阿羅漢聖位,但因為發願的大小不一,所得的成就也就不同。
 
       在這裡跟大家分享舍利弗與目犍連尊者的故事。在喬達摩佛陀之前的第十八佛——妙見佛應化世間的時代,當時舍利弗尊者的前身,是一位名叫沙拉達的大富婆羅門子,他後來放棄了財產,出家修苦行。他還有一個好朋友,也就是目犍連尊者的過去生,當時名叫尸利瓦達那。當時沙拉達聽聞妙見佛的威德妙智,就帶領眾多徒眾一齊來見佛。沙拉達在禮敬供養妙見佛時,見到佛陀一旁的脇侍弟子,其行止的威儀莊嚴,侍佛的舉止從容,深深地吸引、觸動著他,就發願將來也要成為未來佛的第一上首弟子;並以此深切踴躍之善願,蒙佛授記,得不退轉。於是趕快回去跟他的好朋友尸利說:「我已禮敬了妙見佛,你也應該來見佛。」尸利被他這麼一慫恿鼓勵,也去禮敬妙見佛,並也發願成為未來佛的第二上首弟子,一起助佛弘化。
 
       我有時也會懸念:他們為什麼沒有發願成佛呢?可是換一個角度想:大家都發願成佛,沒有人想成為旁邊的兩尊上首弟子,那麼菩薩成佛以後,又何來的脇侍弟子,助佛弘化呢?更以修成阿羅漢的時間長短來看,當時同去見佛的眾多沙拉達的弟子,在聞佛法語之後,全部都證了阿羅漢。沙拉達並沒有證果,而是返身回去勸請尸利禮佛、發願。為了達成比一般阿羅漢更莊嚴的誓願,他需要更多的準備與鍛練,所以從凡夫開始努力修集諸多波羅密行,以圓滿一大刼十萬小刼的聖位功德。沙拉達與他的弟子們,比較起來,誰比較偉大?比較值得我們的尊敬或效法呢?
 
       釋迦佛陀的過去生也一樣,當他發願行菩薩道成佛,得蒙燃燈佛授記後,轉身回去累積四阿僧祇十萬小劫的福德智慧資糧。釋迦佛陀、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與阿難尊者,都為了各自不同的莊嚴願心而歷劫修行,也因此發願因緣,雖然歷劫輪迴,或天上或人間,或成人或為動物,都能一直以慈悲的心護念眾生,以清淨的三業深結法緣,而終於在釋迦佛陀成道的那一世,幾位善友再度相會,完成了歷劫彌篤,真智淨善的盛德佳話。
 
       在《阿含經》與南傳的五部尼柯耶中,菩薩少而聲聞弟子眾多,故有人據此主張佛法常道就是聲聞行。但是此中有一疑點,釋迦佛陀是修菩薩道的,為何成佛之後不勸人、教人修學自己所修學的大心大行,反而是教導以出離心為主的聲聞行呢?哪有人不將自己所信受的,所認為是最好的教示予人,反而是教人發小心行小乘呢?印順導師說:因應於當時印度苦行、厭離的時代風潮,不能暢佛本懷,故佛陀宣說厭苦出離的解脫道。這要到佛滅五百年後,大乘佛教應運而起,大心大行的菩薩道才廣被宣揚讚歎、效法學習。印順導師說:初期大乘佛教之興起,是「佛弟子對佛陀永恆的懷念!」其中有慕戀佛果功德的念佛易行法,但總以積極勇健的菩薩正常道為主。我想,關鍵真的不只是佛陀,縱然佛陀的偉大典範歷歷在前,菩薩本生的行儀何其感人,若受限於當時的時代氛圍與集體意志,眾生多數人並無大心大行的願欲,大乘菩薩道也是無從宣揚的;就像阿若喬陳如,沒有發願成上首弟子,而是發願成為第一證果第子的故事一樣。
 
 
 
 
四、證道時程與根性利鈍
 
       再說證果時間的先後。釋迦佛陀成道弘化時,舍利弗原是刪舍耶教派宗師的大弟子,有一次在道衢中,見到阿說示尊者於人間托鉢遊行,被他安詳莊嚴的威儀所震撼,便跟隨他,向他請教。在聽聞阿說示尊者宣說:「諸法從因生,如來說緣起,復從因緣滅,沙門如是說。」的法偈時,當下證得初果。接著他回去向目犍連轉述法語,目楗連亦證得初果;他們二人帶領而來的二百五十位弟子,都在初見佛時,就證得阿羅漢果。而目楗連尊者在成為佛陀弟子後的第一周證得阿羅漢,舍利弗則要到第二周才證得阿羅漢果。
 
       兩個人帶著幾百弟子來見釋迦佛時,佛陀正在說法,旁邊圍繞許多弟子,佛陀便告訴比丘們:「這是最優秀的一對朋友,將來會是我的兩位上首弟子。」
 
       這時佛陀成立教團已有經年,除了最初的五比丘,還有許多聖者與大比丘弟子,舍利弗與目犍連尊者是比較晚進入僧團的。於是有些佛弟子感到不滿,提出了疑惑:「怎麼會越過早出家的弟子、長老與聖者,而將此無上尊榮授與兩個後生晚輩呢?」佛陀回答:「如來並無偏愛,而是依照各人過去所發的願而授與、證明罷了!」「如阿若憍陳過去曾做過許多布施,但他從來沒有想要成為上首弟子,而是發願成為佛陀第一位證得阿羅漢的弟子,結果就如他所願!」這不是很公平嗎?從這裏得到一個啟示:一切都在因果法則中,我們想要成為怎樣的人?都隨自己的願欲而成就。正法信仰中沒有因個人私心偏愛而被特別挑選的人,命運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禪修者兢兢業業地用功時,要留意自己修道時發什麼願心?沒有發願,心就沒有目標,沒有目標,所有的福慧資糧會渙散無根,不能集中而有力地朝向一個目標匯聚。在此跟大家講述舍利弗與目犍連尊者的故事,主要是說明:一,漢傳佛教重視菩薩道而忽略聲聞法,甚至認為聲聞都是自私、不喜歡助人的,其實並不如此。舍利弗號稱佛法大將,久遠劫前發大願,精勤勇猛為佛分勞,助佛弘化,隨時準備協助新進比丘,永遠都在體恤眾生,這些事蹟與行誼,不是很偉大嗎!北傳的學佛環境,都鼓勵大家發菩提心,求成佛道;從來沒有人鼓勵我們發願成為佛陀旁邊的二大脇侍。我常會想:大家都成佛,佛陀旁邊沒有兩尊上首弟子,怎麼辦?難不成是他方世界的眾生發願而來,二大上首弟子需要靠他方國土的「人才輸入」嗎?
 
       再來探討鈍根與利根。什麼是鈍根?什麼是利根?北傳的說法,修成佛道需要三大阿僧祇劫,南傳的說法是四阿僧祇十萬小劫;成為佛陀的兩大上首弟子,需要修行一阿僧祇十萬小劫;若是普通的阿羅漢弟子,則有一生就證得的。徵諸實際的事例,如舍利弗、目楗連尊者帶去見佛的眾弟子,比二位尊者早證果;第二上首弟子目楗連比第一上首弟子舍利弗早證果。所以,印順導師說:「凡急求速成的,是鈍根;大器晚成的,才是利根。」諸法生滅皆依於因緣,因緣具足,方得成辦;苦集二諦——流轉的世間因果是如此,滅道二諦——還滅的出世間因果亦是如此。若不善解因緣法則,一味貪心妄求,不想累積福德智慧資糧,癡心空想聖境,才會生起想要好處又不願付出任何代價的貪心,才會生起想要成佛卻無有悲心,不願歷劫勤苦,以度眾生的愚癡見。我們曾經說過一個譬喻:像哈佛、牛津與劍橋等一流的大學,為什麼他們的文憑讓人另眼看待,覺得珍貴?這是因為學子要多年苦讀,幾經嚴格考驗後才能被授與學位。試想,如果今天哈佛、牛津大學貼出一張告示:「有意取得本校文憑者,寄二吋半身,光面脫帽照片一張,附回郵信封,函索即寄。」當廣告貼出的同時,它的文憑當下貶值。為什麼?因為得來容易而不需付出努力嘛!同樣的道理,若說佛果不需努力就能得到,則這個佛陀果位,當下就要貶值!佛陀之所以讓人尊敬,就是因為他不急取涅槃,為了眾生的究竟安樂,願意長夜流轉生死,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地幫助眾生,乃至遭受眾生的背恩與傷害,都不瞋惱,不退心;這正是菩薩道的難能可貴之處,也是佛果盛德的令人尊敬之處。畏難而不能發大心的眾生,儘可以為自己的解脫而修行,也有可能一生就證得聲聞果位,實在不需要以貪求卻畏難的煩惱心,妄議有「三生取辦,一生圓證」的成佛方法,這樣的主張,不啻讓佛陀果位當下「貶值」!
 
 
 
 
五、總結
 
       這次的共修,教導了幾個禪修所緣:主要以「安般念」來培養定力,以「四界分別觀」讓同學體會什麼是「簡擇為性」的觀慧特性。而「慈心禪」則是共五乘的善淨之法,縱然非佛教徒,也都應該培育慈心,與人為樂。它也是聲聞行人用以祝福眾生的善法,現在的南傳佛教,一般聚會時也多誦念《慈經》祈願祝福。至於菩薩道,慈悲心不只是遇境逢緣的祝福,而是大乘佛教的心髓,菩提願行的根源。所以這次的禪修,以共三乘的禪法為基本,再以慈心貫串五乘,既能不棄人天乘,更希望能引導學人,希聖希賢,仰贊佛陀盛德,學習發起慈悲心,立菩提願,行菩薩道,讓三寶的光明永遠照亮人間,撫慰苦難眾生的心靈。
 
       菩薩行的六波羅密中,有禪波羅密與般若波羅密,故菩薩行人在入世利生的同時,亦不能荒廢禪修。如果沒有定力,救渡眾生的力量很難持久;如果沒有觀慧力,就不能覺知度生的同時,心念是否清淨。淳淨的大乘悲心,利生事行,要以少分、多分的法空慧為基礎,否則我見熾盛,所有度生的事業都將被貪慾、瞋惱、悲傷、亢奮等三毒煩惱所染污。許多宣稱行菩薩道的人,講得頭頭是道,但做出來的行為,卻讓人感覺貪慾熾然,所做的事業又都是「大我」的擴充;甚至看到別人行菩薩道有成就,還會心生忌妒:「眾生當然應該由我來度,怎麼會被他度走了?偉大的佛教事業,當然應該是我來主持,怎麼會是他成辦了?」這是菩薩道的染污與失敗!如果我們能有定、慧二學的基礎,就能透過定力增長度生的堪能性,透過慧力的觀察,檢省利生心行的純淨度;而且身心若能常在禪悅法喜中,對貪瞋癡煩惱的減除也大有助益。
 
       雖然同學們現在的定慧力不足以觀察心法,但是因為有修學四界分別觀與受念住,所以可以透過對色法的檢察來測試心念的內容,所以三乘共學的定慧基礎是非常重要的。
 
       總而言之,希望藉著禪修,增長我們善淨的心念,但是要切記:諸多定慧功德,是自受用的境界,修成了,無須得意忘形,更不可以在言談舉止中有意無意地張揚;而是要感恩,要以報四重恩的心情更努力地弘傳正法,饒益有情。修行到後來,呈現的是一個人品格與修養的生命境界。希望大家以此共勉。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