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廣法師

 

   

無住生心

禪七開示錄(十六)——出堂日晨誦

 
開  示:性廣法師
 
紀錄整理:李素卿
 
時  間:2006.07.30清晨
 
地  點:佛教弘誓學院禪堂
 
 
 
主題一:無住無著,修真實禪
 
經 典:《雜阿含經》第九二六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那梨聚落深谷精舍。
 
       爾時,世尊告詵陀迦旃延:「當修真實禪!………如是,詵陀!比丘如是禪者,不依地修禪;不依水、火、風、空、識、無所有、非想非非想而修禪。不依此世、不依他世,非日、月,非見、聞、覺、識,非得、非求,非隨覺,非隨觀而修禪。………」
 
       爾時,有尊者跋迦利住於佛後,執扇扇佛。時,跋迦利白佛言:「世尊!若比丘,云何入禪,而不依地、水、火、風,乃至覺、觀,而修禪定?……」
 
       佛告跋迦利:「比丘於地想,能伏地想,於水、火、風想,無量空入處想、識入處想、無所有入處、非想非非想入處想,此世、他世,日、月,見、聞、覺、識,若得、若求,若覺、若觀,悉伏彼想。」
 
      「跋迦利!比丘如是禪者,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覺、觀而修禪。……」
 
       佛說此經時,詵陀迦旃延比丘遠塵離垢,得法眼淨;跋迦利比丘不起諸漏,心得解脫。
 
       佛說此經已,跋迦利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講   解:
 
       本經指出佛法不共世間的禪修法門,即超越一切,無住無著的「真實禪」。
 
        佛陀在經中教導弟子們修持「真實禪」,也就是不依地、水、火、風,不依覺、觀等而修禪。這樣說,同學們一定會覺得很奇怪,因為我們這幾天在學習四界分別觀的時候,不就是依地、水、火、風而修禪嗎?而今天卻誦念這部經文,指出佛陀所稱許的修行,是不依地、水、火、風而修的「真實禪」呢?《阿含經》中教導我們觀身如身念住,其中不就有觀色身四大的修法嗎?為什麼會說不依彼等而修,才是正確、真實,能趨向於解脫的禪修呢?
 
       主要的重點在於,能進昇到色界、無色界的禪修方法,雖然也能漸次捨離對於五欲、色法與心法的執取,但這都是屬於欣上厭下,捨此執彼的禪定之學;它只能暫時降伏感官,制止煩惱的生起,但卻不能徹底斷除無明我執的根本,所以佛陀稱許、教導的是不依、不住於地、水、火、風,受、想、行、識等,泯除一切能所對立,證見一切緣生無性的諸法實相的「真實禪」,這也才是佛法不共世間的修行特色!此中要特別注意的是,經典中說真實禪「不依」於一切相而修,這並不是說禪修要修到對於身、受、心、法不知不覺;禪修絕對是可以修到諸根敏利、通達一切的,只不過我們必須仔細地分辨與了解,所謂「真實禪」之境界的意義為何?
 
       「真實禪」的修持重點是,了知色法、心法等一切有為法都是因緣合和,無有自性;所以佛陀在此經中提醒我們修「真實禪」,即修習覺觀一切法而不住著於一切法實有自性的禪觀。從觀察一切法是心色相依相成,無有實性,到了知一切無有實性,唯是因緣、假名;既然能於一切法中不執所緣相,進而有能緣心之想也不可得。如此,就能夠破除從能識、所識的相應中產生的統覺幻我,也就破除了生死的根本──我見。如此的禪觀進路,是真正能夠遣除一切妄執的禪法,也才是佛陀所教授的「真實禪」。
 
       關於這點,我們可以再從定學與慧學的角度,也就是從佛法共世間學­­──定學,與不共世間學──慧學的角度來加以說明。現在大家的修學進度是「四界分別觀」,也就是學習攝身正念,專一其心,覺觀色身的四大十二相,等到定力進步了,也就能依次觀察到地、水、火、風的十二相。但這只是定力的增長,此時如果心念住著於四大,就會被其所「縛」。原來,就禪修的原理和路數而言,四禪、四空定和不依一切,遣相而修的真實禪是截然不同的。一般的禪定之學,都是心念依於一個所緣境而修;比如,安般念是念住於息──依息而修,四界分別觀是念住於四大──依色法的四大而修,這些都是禪修的對象,也就是心念依以專注的所緣境。而只要是心念有所緣,有對象,必定就有能緣、能識之心;在我(心)能緣、能識,(內、外)相為我所緣、我所識的禪修過程中,縱然是修到甚深微細的無色界定境,都存在著我(能識、能取)和我所取的相對的兩邊。依此,能取與所取的機制既是如此地運作著,則縱然修到色、無色界的深定,禪修者從色法,無色法,乃至超越認知對象的自我統合感中,還是一直存在著牢不可破的我見;依此錯執有我能作觀,外相為我所觀的修行中,我執無明的妄見是永遠無法解脫與斷除的。
 
       由此可見,如果沒有相應於緣起空慧的般若觀照,禪修者會愈修愈執著;禪修也許會讓我們諸根敏利,得深禪定,但是也會因此而錯認為:「我(心)能觀、我(心)在觀,(內、外)相為我所觀。」更容易產生:「能觀的我(心)是真實」的妄見;其實,只要對於自我假相有稍許的執取,都是無明的妄見。所以,為了提醒禪修者了知能知所知二邊是因緣生,無自性,佛陀在此經中開示了不依色、心而修,伏於一切的真實禪。後來的大乘佛教,則多使用「空」來表達此一意境;「空」不是甚麼都沒有的空無一物,也不是修到什麼都不知道的無知無覺,因為果真如此,那和草木瓦石等無情物,或悶絕、死亡的人又有甚麼差別呢?「空」是以六根敏利,諸事覺察的三昧力來做弘法利生之事,在此中又能心無住著於一切,處於「無所住而生其心」的甚深般若境界。
 
       為此,我們昨天曾提醒大家:起念作觀,則所觀之四大相就「顯現」,被覺知,不作意觀察,相就隱沒、消失。須注意的是;此中並沒有一個真實、恆存的相在那裡,等待我們去挖掘、探勘。事實上,覺知相的存在與否,取決於禪修者的心念,作意觀察,相就顯現;不作意觀察,相就隱沒,一切唯是能緣心與所緣相的和合、交感所致。所以,我們一再提醒同學,在初學禪修時,可以用自己對所緣境觀察的「滿意度」來去除疑蓋,建立自信心。
 
       從現在禪修心法的實際應用而言,再次提醒大家,所謂無住、無相的境界,不是修到渾渾噩噩的,什麼都不知道,反而是要修到對於所緣境,乃至對於見聞覺知中的一切都能清楚明白。在禪修中要依於強大定力,清楚地覺觀色心諸法的一一相、所有作用與諸多因緣,再進而深觀諸法依緣而生,即生即滅,纔生乍滅。不作意起觀,相自不生,沒有,這個「沒有」,不是空無一物,而是因為不具足因緣而不生;作意起觀,相就顯現,此一顯現──「有」,亦非實有、真有,而是依緣而生,而有,不但色法是如此,心法亦是如此。依此,能如實正觀世間諸法之依緣而生──集,就不會生起斷滅見;能如實正觀世間諸法之依緣而滅,就不起常恆見;離有、無,斷、常之二邊,而得緣起之正觀,此方為佛法之中道正見。
 
       因此,當同學能清楚觀察四大的一一相,就要再進一步地去思惟、觀察,以印證佛陀所說,不依於一切,無住無著的「真實禪」。如此一來,才不會被禪定的禪相所縛,也不會被我、我所,能知、所知所產生的「我見」妄執所縛,此乃佛法禪修的真義。
 
 
 
 
主題二:菩薩淨行,緣念有情
 
經 典:《大方廣佛華嚴經‧淨行品》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言:「佛子!云何菩薩不染身口意業,不害身口意業,不癡身口意業,不退轉身口意業,不動身口意業,應讚歎身口意業,清淨身口意業,離煩惱身口意業,隨智慧身口意業?……
 
       云何菩薩為眾生舍,為救,為歸,為趣,為炬,為明,為燈,為導,為無上導?
 
       云何菩薩於一切眾生,為第一,為大,為勝,為上,為無上,為無等,為無等等?」
 
       爾時文殊師利答智首菩薩曰:「善哉,善哉!佛子!多所饒益,多所安隱,哀愍世間,惠利一切,安樂天人,問如是義。……」
 
       佛子!何等身口意業能得一切勝妙功德?
 
       菩薩在家,當願眾生:捨離家難,入空法中。……
 
       受出家法,當願眾生:如佛出家,開導一切。……
 
       自歸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意。
 
       自歸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歸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正身端坐,當願眾生:坐佛道樹,心無所倚。
 
       三昧正受,當願眾生:向三昧門,得究竟定。
 
       觀察諸法,當願眾生:見法真實,無所罣礙。……
 
       始舉足時,當願眾生:越度生死,善法滿足。……
 
       發趾向道,當願眾生:趣佛菩提,究竟解脫。
 
       若已在道,當願眾生:成就佛道,無餘所行。……
 
       若見大樹,當願眾生:離我諍心,無有忿恨。……
 
       若見滿缽,當願眾生:具足成滿,一切善法。
 
       若得食時,當願眾生:為法供養,志在佛道。……
 
       退坐出堂,當願眾生:深入佛智,永出三界。……
 
       佛子!是為菩薩身口意業能得一切勝妙功德,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人及非人,聲聞、緣覺所不能動。
 
講   解:
 
       第二部經為大家誦念的經文,是《大方廣佛華嚴經》第六卷的〈淨行品〉。
 
       《華嚴經》是大乘佛教重要的經典之一,在闡明佛菩薩莊嚴行果的大方針之下,結集者依「隨類收經」的原則,將相類內容的經文編集起來,成就了這部偉大的鉅著。經中主要藉著普賢、文殊等諸大菩薩,顯示佛陀的因行與果德如雜華般莊嚴,其妙用無盡無礙,其功德廣大圓滿。《華嚴經》著重於闡揚佛菩薩度生利他的種種不可思議解脫境界,一般人對此是仰望讚嘆而不容易修學的;但是在〈淨行品〉中,所說的修學法門多為初學菩薩行者說,顯示出佛果境界雖然高遠深妙,但它是從基本的身口意業的淨化做起,著重於在尋常日用中的發願與隨時隨地愍念眾生的慈悲心行,也由此顯示了佛法在人間的(而不是天神或鬼魅的)修行與弘化。
 
       經中提醒,菩薩行者無論是在家、出家,都可以修菩薩行,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觸境逢緣,事事物物,都要為了普利眾生而發願。〈淨行品〉中「發願」的性質於內容,著重於在平常的生活經驗與人事因緣中,隨時觸類立願──「當願眾生」:願眾生離苦難、離煩惱、離罪惡,修善以向光明的佛道;展現了令人感動與景仰的菩薩「悲願行」的精神。
 
      在大乘經典中,《般若經》是菩薩的「智證行」,隨事都能無住無著,不離於無所得的深智;前一部經文中所說的,修持無所依處的「真實禪」,是大乘上溯阿含經教,佛陀正法的般若空慧。今天為大家誦念的兩部經文,以智慧增上與悲願增上為主題,展現了大乘佛法的兩大心髓!
 
       經文中,智首菩薩向文殊師利菩薩請問:發菩提心的菩薩行人,如何清淨身口意三業,以成就一切勝妙功德?因為時間與實修的情境,經文不能通篇朗讀,只擷取與當前禪修情境相關的內容。
 
      〈淨行品〉教導的對象是初學菩薩,學佛無論是聲聞道還是菩薩行,切記從平凡平實處著手,以自己當前的能力與所能達成的目標開始做起,切莫玄想高妙,妄議聖境。高遠深廣的佛果境界是有的,但它畢竟不是此時的我們所能思議的,既然無能思議,就不要信口開合,妄想空談;在經文中,文殊師利菩薩告訴智首菩薩,在成就一切勝妙功德之前,初心菩薩必須先從清淨身口意三業和遠離貪瞋癡開始修行。
 
       有關於遠離貪瞋癡的方法,我們在修學以聲聞為主的共三乘基礎禪法時,曾談到四念住,即念住於身、受、心、法,正念正知而不與煩惱相應等等。然而,大乘的清淨三業之行又是什麼呢?要怎麼做才不會與貪瞋癡相應呢?它和聲聞乘的差別在哪裡?對此,各位同學可以從〈淨行品〉的內容中發現二者的差異。
 
       事實上,如果能夠了知這幾天所修持的方法,便可以發現,原來聲聞和菩薩不僅僅是禪修的所緣,也就是心念專注的對象不一樣,其用以清淨三業的因緣也大不相同。聲聞禪法多緣念自身,以自身的身受心法為觀照覺察的對象,勤修三學以斷惡去染,生善離執;因為自身是一切造業煩惱的根源,所以要從自身的淨化開始做起。以利益眾生為主的菩薩道,當然也注重自身的淨化,而聲聞禪法是三乘共學的基礎,大乘行人也應修學,但是大乘的根源與精髓在於不忍眾生苦,祝願得安樂的慈悲心,所以修學首重菩提心的生發,大悲心的長養。依此,初心菩薩的修行就會著重在觸處縫緣都能愍念眾生,不忘有情,而以此為清淨身口意三業的修行;徵諸於經典,截然可判。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菩薩是緣眾生苦而發菩提心,聲聞是緣自身苦而發出離心;二者的目標既然不一,修行的所緣自然不同。在《華嚴經‧淨行品》中,就是教導初心菩薩無論身在何處,面對何境,心念總是轉向眾生,真心誠意地祝願有情,這部經展現了菩薩行人無時無刻的護生精神。
 
       你們這幾天在禪堂裡用功,有沒有時時刻刻想到眾生啊?沒有!可是這不是你們的意思,是我們引導大家如此做的。禪修期間, 有些同學覺得很得修行的受用,因此會在小參的時候告訴我,希望能夠把這麼好的法帶回去和親朋好友分享,也願他們能解脫煩惱,得到清淨。這時,我總會回答他們:「好,好,好!但是你自己先清淨再說!」所以在這幾天中,都著重在教導大家修學定慧,清淨自身,因為自己不清淨,是無法帶給別人清淨的!
 
       依照禪修的進度,首先要大家念住於息,正念正知四威儀,覺觀身受,省察色身四大相,這種種的禪修所緣與進度,都以緣念自身為主,其他一概不管。為什麼要大家如此做呢?因為如果我們的心念不夠清淨,充滿染污,想要祝願有情,是不可能的。我們只會親近可愛的眾生,貪戀舒適的情境;排斥瞋厭的眾生,遠離不適的事物;觸境縫緣,都是染污意,生死心!所以,在利樂眾生之前,要先從淨化自己開始,縱然一時不能徹底淨化,至少也要少分清淨。經過了這幾天的用功,大家已經培養了稍許的定力,而且禪修已近尾聲,大家出堂後要面對的是平常的生活,眾多的有情,所以要教大家修學以增長慈悲心為主的菩薩禪法。
 
       在此以〈淨行品〉來與大家共勉,菩薩的真精神是以利樂眾生為自己修行的最終目標,菩薩在語、默、動、靜、行、住、坐、臥之間,無時不在發願,無時不在祝福。比如說,當菩薩行人領略到三昧正受時,也會希望所有的眾生都能像自己一樣,向三昧門,得究竟定;當自己能夠觀察諸法時,也迴念有情請,當願眾生:見法真實,無所罣礙;當抬腳行走時,取此行進向前的意境,迴念眾生,祝願彼等:越度生死,善法滿足。此外,在見大樹、見好花、見滿缽,乃至吃飯、穿衣、盥洗、出堂……等等,無論何時,置身何處,心中皆能不忘眾生的福樂,甚至像一位母親在護念她的獨生子一樣的殷切。此中的「眾生」是等念怨親的眾生,無論親疏好惡,皆平等祝願,而不單只是自己心生愛染的眾生。事實上,如果不清淨,見到親愛之人,就會心生染著,見到厭惡之人,就會心生排斥。
 
       要如何判斷自己到底夠不夠清淨呢?當然是要有禪觀能力,以省察自己的心念是染污是清淨,但是以同學目前的程度,可以用現在所教大家的慈心禪做測試的指標,當修慈心禪時,對所修之對象生起貪染、瞋惱或是無趣的心念,而修持失敗時,就代表此時的心不夠清淨,必須慢慢培養以與善淨之慈心相應。菩薩的大慈悲心是從甚深般若空慧所起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心,希望我們都能朝向此一崇高聖潔的目標邁進!
 
 
 
 
 
主題三:不以一惡眾生,捨一切眾生
 
經 典:《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二三
 
       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我應如日普照一切,不求恩報。眾生有惡,悉能容受,終不以此而捨誓願;不以一眾生惡故,捨一切眾生。但勤修習善根迴向:普令眾生,皆得安樂。
 
講   解:
 
       第三部經文也是出自《華嚴經》,主要闡述菩薩能以不求回報之心,無私普覆一切,對於背恩眾生亦能無所嫌恨,不退菩提。
 
       菩薩行者應該像太陽光照萬物一樣,不計較回報而普施一切。能容受眾生的過失與惡業,能不計較他人的冒犯,不因此而退悔利他的悲願;能寬恕少數背恩眾生的惡行,不因此捨棄對一切眾生的救護。能精勤修學,生發菩提善根,並以此殊勝功德迴向:普願所有眾生,都能得大安樂。
 
       一個人能有利樂他人的心行,是值得讚歎的,但是行善並不一定能得對方的好回應,在本生談中,曾記載多起釋迦佛陀修菩薩行時,被救之人對他恩將仇報的故事;菩薩仍然應當心懷慈愍,無怨無悔地繼續救護眾生,而無有一絲一毫瞋惱復仇之想。
 
       慈悲心最容易對親愛者散發,較難是對少分瞋惱者,而對有深刻怨仇者,仍能寬恕原諒,平等普施以慈悲的光明,那就要更高的涵養與修練了,這也是菩薩道的難行與難得之處。今天誦念的這段經文,是我個人很喜歡,常誦念的經文。除了仰讚菩薩光明寬廣的偉大心行,也希望大家一起來學習、效法之。
 
 
 
 
結   語:
 
       今天為大家誦念了三部經文。
 
       第一是佛法不共世間的禪修特色,即:「真實禪」之意義。今後修安般念、受念處、四界分別觀,乃至其它所緣的時候,應一以佛法「真實禪」之正法義為依歸,不被禪相、定樂所縛,而能超越所有我執臆想,體證緣生無性的深義。第二,為了培養菩提心,亦應對眾生常懷報恩想,利樂心,尤其是處於人群中時,意念就要全心投入情境中,護念眾生,並學習時時以慈心祝願有情:吉祥安樂。第三,行善不求恩報,也不要讓少數負恩眾生之惡,擾亂了大部份時間的心緒,以致捨棄了莊嚴的菩提願行。
 
       以上從緣起法的深智──真實禪,生發平等捨的慈悲──菩薩心髓,這是貫攝「阿含」的佛陀根本教法到初期大乘悲智二輪的佛法修行宗要。
 
       今天是出堂日,凡走過的必留下痕跡,相信大家這些天的努力都沒有白費,希望在未來的修行道上,能隨時憶念佛陀的恩德與教法,努力學習純一滿淨的正法,更願與所有眾生分享正法的喜悅,圓成莊嚴的佛道。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