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慧法師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回應謝長廷市長的「神蹟」之談 

釋昭慧(中華佛寺協會常務理事)

   喧騰一時的宋七力顯相協會斂財案,台灣高等法院於十二月十日開庭審理,宋七力被控以催眠手法「騙財、騙色」,但高雄市長謝長廷夫人游芳枝女士則對「宋七力有分身」,篤信不疑。謝市長在受訪時說,諸如見證、神蹟等,這些領域都是宗教自由的範圍,都是該被尊重的領域;而修學佛道的最終目的就是「法身」,「法身就是佛身、分身」。

  吾人對謝市長暨夫人相信宋七力「分身」或宗教「神蹟」的信仰自由,應予尊重;謝夫人在法庭上,必須為自己的清白而辯,所以會述說「神蹟」的真假與「分身」的有無,以免招致「夥同欺騙」的罪責,這一點,我們也是可以理解的。但若「責備賢者」,則不宜只停留在這種法律底線。謝市長既以「佛弟子」自期,又是動見瞻矚的公眾人物,那麼,對於「分身」或「神蹟」之類的神秘經驗,就不宜單作「真假」之辨,對修學佛道的目的,更不宜作「不如法、不如理」的自由心證。以下且依佛法之正理,就「神秘經驗」而作四點解說:

  一、神秘經驗的真假之辨:神秘經驗(或稱「冥契經驗」),可分兩種:來自「他力」的神蹟,與出於「自力」的神通。凡宗教都必然有其超越常識的神秘經驗,聲稱有神秘經驗的人,不一定就是存心「欺騙」。但不可不知的是:在宗教領域裡,「看得到的不一定存在,看不到的不一定不存在」。

  有的「神蹟」可能是當事人造假;退一步言,就算是實有其事,在佛法來看,也不過是種種「幻境」而已,不宜措心於此。就佛教徒的經驗而言:縱使在睡夢中、靜坐中、念佛中或禮佛中,見到佛菩薩身相現前,乃至放光動地、說法答問,都必須體會「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而不能「執幻為真」,否則會形成修道障礙,無助於生命的解脫與德行的圓滿。對佛菩薩的身相現前,尚且要作如是觀,更何況是其他光影門頭的把戲呢?

  至於「神通」之類,最易使人心理繳械。其實神通不過是另一種經過專注而反覆的訓練,所獲得的「神乎其技」本事而已。專注而反覆的訓練,可以讓馬戲團雜耍人學會走鋼索,也可以讓人成為傑出的工匠、數學家與音樂家,同樣的,專注而反覆的訓練,可以讓人習得神通。此中有人是天賦異稟,但這仍與過去生的熏修有關。

  二、神秘經驗有其局限:神秘經驗不是永不退轉的。許多具有神秘經驗的人,一旦因其特異功能而受到世人的尊崇,往往名利權力薰心,酒色財氣都來,這樣一來,原有的神秘經驗都退光了,但信徒往往還繼續合理化其行為。過去在佛門中,自稱具足神通而廣受信徒崇奉的苦行僧,竟會鬧出社會譁然的大風波或性醜聞,這點實不足為奇。

  神蹟與神通都有其局限。神蹟操之在他,所以無法掌控;神通雖修之在我,但也不敵業力。佛世神通第一的目犍連,竟然死於非命;西藏活佛可以無中生有地在空瓶中化生出甘露水,卻完全無補於西藏流亡政府與人民的困局;宋七力即使「分身」屬實,還不是徒然招惹來無邊紛擾,終致對簿公堂!

  三、神秘經驗並不保證品德高潔:「神蹟」或「神通」的發現,就如同某種「技能」的操作,它本身是超道德的。不幸的是,它經常引來道德層面的問題。由於神通易使品行不端之人炫異惑眾,引來社會的不安,所以佛陀乾脆規定僧尼:即使有了神通,也不得向人訴說或展示自己的神通境界。

  佛陀的堂弟提婆達多,曾向佛陀提出學習神通的要求,佛陀拒絕了他。因為他憂心提婆達多以其「不良品行」結合「特異功能」,其後果不可逆料;後來提婆達多轉而向阿難尊者學習神通,成就之後,果然用神通牟取名利,打擊異己,卒而身敗名裂,罪孽無邊。這是特異功能害人害己之著例。佛陀不是不知特異功能的力量,卻禁止弟子時不時「露一手」,因為「露一手」背後隱藏的貪婪、好奇、驕慢、虛榮,終究要讓特異功能的施行者與信奉者,同樣付出慘痛的代價。

  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佛陀對於久未見他而倍感思念的弟子眾等,以「見法即見佛」而作提撕,《金剛經》甚至直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修學佛道,最終目的就是斷除煩惱,成就無私無我的智慧與仁民愛物的慈悲。捨此而談「神蹟」、「神通」,正是一大歧途。 

九一、十二、十二 于尊悔樓

——刊於九十一年十二月十四日《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