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慧法師

 

   

蘋果日報「名人異語」:通姦除罪化

  釋昭慧/記者吳宗璘採訪整理 

就算通姦除罪 女人還是受罪

  Q:如果愛情無罪,為什麼要以法律去處罰婚外情?

  A:愛情是無罪,可是牽涉到婚姻就很麻煩,它本來就是不自然的結構性壓迫,女性深受其害,但我們不可能完全否決婚姻,人類社會是依這個制度所形成,國家當然希望婚姻穩固、雙方好好撫養下一代,所以會透過法律去懲罰破壞制度的出軌者或第三者。另外,婚姻不等於愛情,當有人違背婚姻契約時,怎麼能跟受害的那一方大談愛情無罪論?女性主義者的這種說法,讓那些本來就對於性不易忠貞的男性更加振振有辭,這種主張可幫助強勢女性掙脫牢籠,但弱者恆弱,廣大的弱勢女性反而陷入更危險的狀態。
女性主義者強調情感沒罪惡,公權力不應介入私領域,但婚姻制度之所以能夠建立,就已是公權力介入的結果,婚姻關係中有人違約,另一方的利益就受到損害,當然可求償,而我們可思考的問題是:要單純訴諸民法,抑或是要民刑二法並行?

情感事本就很飄忽

  Q:通姦罪真能懲罰到背叛的那一方嗎?

  A:從歷史遺痕看來,女性主義者說的對,懲罰通姦多是在懲罰女性。男性可以有三妻四妾,不過女性要是有其他的性對象,男性卻會醋勁大發,就現實面看來,就算女性配偶不想原諒丈夫,社會也會加諸壓力,希望太太可以寬恕。
所謂的狐狸精當然會被元配咬著不放,通姦有罪,只是女人跟女人的戰爭而已,通姦不除罪化,處罰的是第三者;通姦除罪化之後,處罰的還是婚姻裡的女性。

  Q:婚姻要求從一而終,人的感情也能如此要求嗎?

  A:以佛法來看,情感這種事本來就很飄忽,婚姻雖然規定必須從一而終,但這種約束對大多數的人來說,難度頗高。在某個因緣中,要是遇到了其他心儀的對象,情慾的力量就如飛蛾撲火,很少人能說我單取一瓢而飲,很多人是沒機會,而不是不想,有的人是有機會,但因為代價太大而不願意。

慾望需要新鮮刺激

  即然有了婚姻制度,就表示要跟人性之所趨產生緊繃關係,就佛法的觀點,再好的情感也會變淡,慾望需要有新鮮刺激;而且,每個人在不同年齡與學養的情況下,歷練與成熟度也大不相同,心儀的對象可能都不一樣。就法律上而言,婚姻有很強烈的束縛力,事實上,婚姻是很脆弱的。

  Q:要是配偶外遇,您對於受苦的一方有什麼建議?

  A:如果牽涉到暴力,我會贊成分開,如果要求女性單方面忍受外遇,太高尚,太像宗教情懷了。法律的真正保障是讓女性在沒有罣礙的狀況下、決定自己要不要維持婚姻。分居是種方式,暫時跟婚姻脫勾,時間跟空間是很好的治療,但是對沒有經濟能力的女性來說,這種方式還是沒有保障。要是真的走不下去,離就離吧,苦聚不如樂離,妳一天到晚傷心憂惱、怨恨別人,所有銳利的箭都還是落在自己身上,情感無常,因緣無常,狀況不符合自己期待時,就苦了,不必一直在婚姻裡懲罰自己,也別為了讓對方不快樂,而逼自己不快樂。

──原刊於95年8月11日蘋果日報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