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慧法師

 

   

解構袈裟的迷思

釋昭慧(中華佛寺協會常務理事)

         三寶沙彌學院性侵害案被揭發出來了,這已不是第一樁發生在台灣的宗教性醜聞。在一陣新聞熱潮過後,佛教界與社會人士,又能從其中獲得什麼寶貴的教訓呢?以下從四個層面一抒管見:

        第一、人都難免疏於防範與他關係比較親密或為他所信賴的人,例如父母親、老師、敬愛的長輩與宗教師,而性侵害經常就發生在親密或信賴的人身上。

        佛家戒律對比丘尼從制度面規範了保護她們的安全距離(比如:不得與異性單獨共處在一個密閉空間),一個比丘尼如果受到性侵犯,經常是因為她不嚴謹遵守這些規範,而讓他人有機可乘。但一般人卻沒有這重制度面的保護。在西方社會,擁抱與親吻甚至被當做是一種社交上的友誼象徵。

        於是,文化的訓練鈍化了本能的嗅覺。我們想想:連母貓或母狗都很知道和公狗公貓保持相當大的安全距離,是否人類已因文化的薰陶而退化掉了這種自衛本能?所以最重要的是:父母與師長要讓孩子從小接受到「身體自主權」與「安全距離」的教育,與任何人(任何異性,乃至於同性,包括宗教師、老師、父母親、好朋友),在任何場域(包括臥室裡、浴室裡、火車上、公車上、診療室中、宗教殿堂中),都保持某種「安全距離」。這是對對方的「禮貌」,也是正當的「自衛」行為。

        一旦逾越了這個安全距離(有時這是免不了的,例如:在擁擠的公車上,在醫病或看護的過程中),假使在別人碰觸到自己的身體時,有不舒服的感覺,不要因信賴對方而合理化對方的行為,相反地,要信賴自己的直覺,立刻拒絕對方的碰觸,並遠離現場,以確保自己免於受到傷害!

        其次,由於台灣社會的宗教信仰以佛教為主流,所以佛教的代表者——僧尼,就很自然地獲得了社會的信賴。但外行人如何檢證其真偽?於是,「有沒有穿僧衣」就被當作認證標準。但那是很浮淺而危險的!因為,現行法律並沒有這樣的公權力,對不符合出家德行而卻身穿袈裟的人,施以任何懲處,或勒令他脫下袈裟。即使佛教內部依戒律的規定,註銷了該人的僧籍,也無法制止他繼續身著袈裟以遂其私欲。

        我們要打破對「袈裟」的迷思!道理很簡單!受害人對犯罪人的信賴度愈高,罪行得逞的機會就愈大。於是,對身著袈裟的任何一人無條件的信賴,就無形中醞釀了犯罪的溫床。小自穿袈裟四處托缽討錢,大至穿袈裟詐財騙色,這些個案層出不窮。

        信徒與社會人士都要先有心理建設:不要一廂情願地把所有「穿著袈裟的人」都與「好人」劃上等號,這很容易讓我們判斷是非善惡的能力先行「繳械」,很自然地合理化他或她所有的行為。

        以上兩個層面,還有一心理上的共通點:不要太依賴任何一種權威(袈裟也已形成了另一種形式的權威),要尊重自衛的本能直覺,並培養獨立判斷思考的能力。這才是防止受害最好的免疫功能!

        第三、做為佛教界的人士,不論僧俗,既然知道有人會看準芸芸眾生對宗教人士的信賴,而遂行其私欲,就要勇於揭發這些「披著袈裟的狼」。這並非對佛教或有真實德行的僧尼之不敬,反而對佛教與僧團具有「去腐生肌」的功能。

        中國傳統文化重視家族。個人有成就是「光宗耀祖」,個人有罪殃往往「誅連九族」。幾千年文化熏陶下來,「家族名聲高過個人尊嚴」的心理制約相當成功,大都有「家醜不可外揚」的觀念。但這對有「醜聞」的家庭絕非好事!一個願意把自己的陰暗面拿出來檢討的宗教,才會是有希望的宗教,才不會讓不法之徒有可乘之機,繼續在宗教中寄生滋長,讓該宗教成為「藏垢納污」的溫床。

        許多佛教徒,明明知道某人是「披著袈裟的狼」,卻基於「保護佛教或寺院名聲」的理由,而成為代當事人文過飾非的幫凶,讓受害者因孤單無援而受到二度傷害,並造成無辜人等的陸續受害!

        佛弟子應警覺到:「家醜不可外揚」的觀念並不是「佛法」。就佛法而言,重視的不是團隊虛譽,而是「因果」與「護生」。由於重視「因果」的緣故,處理性醜聞,要講求公道:讓犯罪者因自己的罪行而受到公正的制裁,讓受害人能從事情的公正處置中掰回公道,而獲得部分的心理補償。由於重視「護生」的緣故,處理性醜聞,要護念受害者,把他(她)的苦難降到最低,並避免其他無辜人等重蹈覆轍。

        第四、若要鼓勵宗教界內部人士勇於揭發性、金錢或暴力的醜聞,媒體與社會大眾也要有相對等的成熟態度:不要擴大敵意到該宗教的全體成員身上,而侵犯到其他無辜宗教師的尊嚴。例如:當記者在揭發某位出家人的性醜聞時,不要動不動就叫人「和尚」、「尼姑」,甚至誨淫誨盜地用「花和尚,俏尼姑」之類標題,趁機羞辱僧尼一頓,讓每一個無辜的出家人,都感受到深刻的傷害。這其實已構成了對無辜僧尼的意淫與言語侵犯。就算一個原住民犯罪,你也不能夠因此而叫他「番仔」!我們不必對不肖僧尼使用「法師」之類的敬語,但可用中性的稱呼,如:「比丘、比丘尼」或者「僧侶」。媒體報導與社會清議,如能鎖定對象,而不濫射無辜,相信會讓宗教內部人士受到良性鼓勵,更有勇氣站出來清理門戶,使得宗教界得以自清,受害人得以減除。

八九、七、二七 于尊悔樓

——刊於八十九年七月二十八日《中國時報》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