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慧法師

 

   

開放原住民狩獵的深層「文化」爭議

釋昭慧

        原住民狩獵能否全面開放或部分開放,最近受到原住民團體、官方、學界與動物保護界人士的關切。贊同開放者之立論,不外乎是「尊重原住民文化」與「體諒原住民生活」的兩大理由。我們先來討論前者:

        基於「文化」的理由而保留原住民狩獵的習俗,似乎比較說不過去。因為以此類推,「人頭祭」過去同樣也是某些原住民部落的文化,卻被日本與漢人政權軟硬兼施地加以改造;現在,即使贊同保留原住民狩獵文化的學者,也不會有人敢贊同保留「人頭祭文化」。那麼,我們就沒有理由慷「動物」之慨,對「原住民文化」施以「有尊重有不尊重」的雙重標準。雙重標準意味著偽善的「文化論」,骨子裡其實是「人類沙文主義」的意識形態作祟。

        如果我是原住民,我會進一步質疑道:如果「人頭祭」不好,奉獻狩獵成果的「山豬祭」也不好,那麼,漢民族酬神時數量更為龐大的「神豬祭、神羊祭、神雞祭」文化,在道德上又會好到哪裡去呢?為何保育界對此呶呶不休,對彼卻又出奇緘默?那不是偽善是什麼?

        筆者個人確實也在「野生動物保育法」的推動上用過許多心思,但那不是獨獨青睞於野生動物的特別價值,而是有「能救多少算多少」的「護生」考量,出發於佛法的「眾生平等論」,而不是「保育」的思維邏輯。

        以「保育」論的邏輯對抗「狩獵」論時,原住民的立論不見得輸過保育界,因為他們是世代相傳的「保育實務工作者」。停在「保育論」的層次時,我們永遠只能爭吵「可以殺什麼種類的動物?可以殺多少數量?是用獵犬還是用獵鎗來殺比較人道?狩獵區可以開放多大?」之類的技術性問題,因為「保育」論與「狩獵」論兩派,在預設前提方面的歧異點其實並不多。

        當我們認為:一定要劃一個地區(如國家公園之類)作為野生動物的保育區,這時我們已經自命為「動物的上帝」了。我們與狩獵者同樣想要管理牠們,於是我們認為:某種動物一定要達到某種科學評估的安全數量,才不至於絕種;沒有那個數量,就想辦法加以保育或復育;如果超過了數量標準,我們又得開放狩獵,以維持「生態平衡」。

        這正是「野生動物保育」論的倫理盲點。動物是不會給自己貼上「家生野生」標籤的,貼標籤的是人類。人類對牠們分類、貼標籤,不是依於動物的需要,而是依於人類的利益。

        站在動物本身的立場而言,不論是阿里山上被獵的山豬、漢民族廟前供奉的神豬,還是餐桌上的烤乳豬,牠們的生存意志是等同的,所面臨殘虐的痛苦與死亡的恐懼也是等同的。

        也因此,當我們關心某一動物的存亡,理由只是因為牠「瀕臨絕種」或「珍貴希有」時,暴露的依然是以「人」為中心的意識形態——企圖擁有「地球上原有的一切」,以達到讓人類可以「永續利用」之目的。而且這種「物以稀為貴」的價值觀,會讓生命價值有被「量化」的危機,亦即:依人類的供需要件而決定其存在價值。

        若再配合此種意識形態,而在傳媒之中主導視聽人的視、聽覺,就會出現如此荒謬的三種場景與旁白:山豬在原住民的獵鎗聲中掙扎抽搐,在汩汩鮮血中砰然倒地;神豬供桌前,一群虔誠懇切的「善男信女」喃喃有詞,舉香拜拜,充份顯示了這是個「可貴」的「宗教自由」社會(預留了「干涉殺豬祭祀即是干涉宗教自由」的伏筆)!卡通畫面中的乳豬快快樂樂地蹦進烤箱,跳上餐桌,對饕客說:「這是我的最好歸宿!」

        被這種視聽技倆洗腦過的人們,可以心安理得啃著烤乳豬肉,拔取神豬的「智慧毛」,然後為了血泊中痛苦倒地的山豬,大義凜然地加入「反原住民狩獵運動」!

        於是,我們就較能以同理心體會:何以原住民朋友會將狩獵的開放與否,視作「原漢之爭」了。其中隱藏的已不純粹是「人道」之爭,而是強勢與弱勢的「文化」之爭,也是漢民族被視聽材料所矇騙之後,陷入「見牛未見羊」的情緒中,隨著強勢傳媒文化以起舞的意識形態之爭。這些爭議未必是民族主義的,但背後確實隱藏著赤裸裸的「權力運作」。

        「反狩獵運動」者只有回歸到「人道」的基本面,在「反狩獵」的同時,也能「反血祭」、「反肉食」,那麼,淳厚的原住民也未必不能成為你我的「同志」!但是在運動策略上,它必然使自己製造了比原住民總人口數更為龐大的敵人(肉食消費者與民間信仰者),於是連帶地讓「反狩獵」與「反血祭」、「反肉食」同步歸於失敗。

        這就是「動物保護運動」的弔詭——它總是輸在力量,而不是輸在理論。它真正的敵人不是原住民族群,而是「人類沙文主義」的普遍心態。於是,在權力運作的順序上,縱使是出發於純粹的「人道考量」,它也只能先假裝看不到血祭與肉食的殘酷,而將矛頭對準原住民的狩獵了!

八九、八、十三 于尊悔樓

——刊於八十九年八月十五日《自由時報》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