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諸神」的迷思——回應曾道雄教授〈大學諸神的黃昏〉
拜讀八月十二日「自由廣場」曾道雄教授之大作〈大學諸神的黃昏〉,對大學「諸神」之所以會邁向「黃昏」,想表達一些不同的看法。
十幾所升等自審的學校中,容或有部分大學,出現曾教授所說「大量近親繁殖,不加節制」的現象;但是在台灣,絕大部分大學並沒有被賦與這個特權,一位教師要升等成功,要由校方先將當事人著作送給校外學者審查;審查通過之後,經過「三級三審」的重重考核;三審過關之後,還要送到教育部學審會,由學審會再委外審查。所以一個申請升等的個案,很可能在三級三審與教育部委外審查的任何一個關卡,就被攔截下來。
若深入瞭解許多個案被攔截的事實真相,我們會發現:固然有的個案與其本人的學術專業能力不足有關,但並非所有個案都是如此。有的是被學閥在「黨同伐異」的過程中聯手封殺的;有的是因私人宿怨或遭受嫉妒等因素,而被教評會成員以「品行不端」、「脾氣太壞」、「演奏時竟然還要看譜」、「參考資料中的日文書籍太多,英文資料不足」等等令人啼笑皆非的理由,強勢主導教評會而判其出局的。
這還是檯面上看得見的部分,看不見的就更是不堪!秘密審查制度,成了繁殖魑魅魍魎的溫床。「大學諸神」的光環,讓教育官員都不得不忌憚幾分;偶有學、官聯手在秘密審查過程中迫害學者的情事,也很難受到適度的監督與制裁。「大學諸神」只要可躋身「簽審顧問」之列,自可簽出幾個對當事人「看不順眼」的外審學者名單,輕輕鬆鬆就可讓當事人吃盡苦頭,受盡羞辱。
而負責審查的學者,並非個個都有「不欺暗室」的磊落人格,反正是「秘密審查」制度,讓自己在安全地帶,折磨人也不必付出代價,因此,儘可以讓嫉妒、怨憎的情緒獲得充份發揮的機會。在這重重層層關卡之下,升等訊息一旦傳回學校,簡直成了天大的喜訊。
所以曾教授所說的:「往往系評一過,幾乎可直達教育部的認證。」這絕非目前大多數學校的真實情況;而在大學法的新制之下,學界新人較之過往,又增加了一道「助理教授」的門檻,升等之路是更艱辛而漫長的。
其次,全文之中,對於「教授快速繁殖」的現象,嘖有煩言。如說:「大學本來如一泓清淨的湖泊,但教授快速繁殖,有如布袋蓮衍生,大學當然很快就變成一潭死水。」「現在台灣的教授滿街走,廣告板不小心掉下來都會打到一兩個,據說在公共場合叫一聲『教授』,至少有三、四個人會回頭回應你。」
台灣的教授果真已經多到這種程度了嗎?即使近年來大學數量遽增,但是受薪豐厚的教授(與副教授),依然是社會上極其少數的「天之驕子」;躋身此列者,常不免因其職位的光環而備受尊寵。在這情況之下,曾教授所指「不求上進,飯酒作樂備受呵護的諸神」,經常不是那些戰戰兢兢猶待升等的學界新人,而正巧是已經身居要津的「大學諸神」!若說過往時代的大學,因教授人數不多,就「如一泓清淨的湖泊」,未免極度美化了那些「大學諸神」!而「布袋蓮」衍生的「一潭死水」,也決非學界新秀的「原罪」。
還有,並非所有大學都容許「不求上進,飯酒作樂備受呵護的諸神」寄生其間,有的大學所採用的管制方式,反而不是抵制「教授快速繁殖」,而是鼓勵教師以其學術成就來爭取升等機會。以敝校為例,明文鼓勵大學教師,儘量在有審稿制度的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且其篇數與份量,會被納入職等考覈的項目之中;而講師若在六年內無法升等通過,將不予續聘。像這些規制,對於「尚待升等」的教師,絕對是有制衡與評鑑力量的。
曾教授說得好:「大學教授的權益太受保障,缺乏制衡與評鑑,是大學質變最根本的問題。」現行教師法規與學審制度都預設了一個前提:教授們是不會犯錯的「諸神」,。因此,只要不犯重大過失,他們不但終身高踞尊位,而且得對他人施以秘密審判--其過程不受任何監督,其過失不受任何制裁。
「將教授們看作「諸神」,本身就是一種迷思!如何將教授們「拉回人間」,讓他們在「不必升等」之後,依然受到某種制度性的鞭策力量,而求取不斷的進步?如何讓學審制度公開化、透明化,以保障學界新人不受「非學術專業因素」的干擾與迫害?這可能才是大學成為「一泓清淨的湖泊」之要件。至於廣告板砸下來會打死幾個教授,這似乎不是大學學術品質「向上提昇」或「向下沉淪」的關鍵性因素!
九一、八、十四 于尊悔樓
——刊於九十一年八月十六日《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