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
|
著作類別
|
論文名稱
|
期刊名稱
|
卷:期
|
發表日期
|
出版單位
|
1
|
期刊論文
|
「代理孕母」——貪瞋癡眾生的角力場
|
《應用倫理研究通訊》
|
第四期
pp. 14-16
|
1997.10.
|
桃園: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
|
2
|
期刊論文
|
結戒原委與制戒原理
|
《法光學壇》
|
第一期
pp. 11-23
|
1997
|
台北: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
|
3
|
期刊論文
|
「以戒為師」之意旨
|
《法光學壇》
|
第二期
pp.14-37
|
1998
|
台北: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
|
4
|
期刊論文
|
由中台事件之教訓,論述戒律與法律的互動關係
|
《圓光學報》
|
第二期
pp.5-17
|
1997.10.
|
桃園:圓光佛學研究所
|
5
|
期刊論文
|
律學研究方法舉隅
|
《法光學壇》
|
第三期
|
1999.
|
台北: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
|
6
|
期刊論文
|
佛法與生態哲學
|
《哲學雜誌》
|
第三十期
pp. 46-63
|
1999.10.
|
台北:哲學雜誌社
|
7
|
期刊論文
|
論毘尼中的場域(界)規範——以「攝僧界」為主
|
《玄奘學報》
|
第一期
pp. 13-40
|
2000.4.
|
新竹:玄奘人文社會學院
|
8
|
期刊論文
|
有關受具前階規制之種種——沙彌(尼)、式叉摩那 與「異學四月共住」規制之研究
|
《法光學壇》
|
第四期
pp. 19-39
|
2000年
|
台北: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
|
9
|
期刊論文
|
動物權與護生
|
《應用倫理研究通訊》
|
第十三期
|
2000.1.
|
桃園: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
|
10
|
期刊論文
|
環境權與動物權——「人權」觀念的延展與「護生」信念的回應
|
《玄奘人文學報》
|
第四期
pp.17-34
|
2001.10
|
新竹:玄奘人文社會學院
|
11
|
期刊論文
|
論人文教育與生命哲學
——兼論其所潛藏之意識形態問題
|
《人文教育專刊》
|
|
2001.11
|
新竹:玄奘人文社會學院
|
12
|
期刊論文
|
撰寫「佛教倫理學」的「教證」與「理證」
——以拙著《佛教倫理學》為例
|
《法光學壇》
|
第五期
pp. 25-44
|
2001年
|
台北: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
|
13
|
期刊論文
|
既違常情,又違法理的「八敬法」
——比丘尼永世頂戴的緊箍
|
《佛學與科學》季刊
|
第三卷第二期
pp. 48-49
|
2002.7
|
台北:圓覺文教基金會
|
14
|
期刊論文
|
宗教倫理學的基本原理與中層規範——以基督宗教與佛教為主
|
《法光學壇》
|
第六期
pp. 1-36
|
2002年
|
台北: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
|
15
|
期刊論文
|
「廢除死刑」的佛法觀點
|
《哲學與文化》(AHCI)
|
第三十卷第一期
pp. 133-144
|
2003.1
|
台北:哲學與文化
|
16
|
期刊論文
|
「詳考其理,各擅宗塗」——玄奘西行求法的原委
|
《人文關懷與社會發展——人文篇》
|
pp. 11-26
|
2003年
|
新竹:玄奘人文社會學院主編
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發行
|
17
|
期刊論文
|
台灣生態環境的結構性問題——以水資源問題為主軸的幾項考察
|
《應用倫理研究通訊》
|
第二十六期
pp. 15-23
|
2003.4
|
中壢: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
|
18
|
期刊論文
|
台灣佛教之發展及其特色
|
《台灣漢文化之本土化》
|
|
2003.9
|
台北:前衛出版社
|
19
|
期刊論文
|
從佛法觀點論美感價值、倫理價值與神聖價值之互替性與互補性
|
《佛學與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
2003.12.25
|
玄奘人文社會學院
|
20
|
期刊論文
|
佛教慈善事業的一個範例:慈濟整治印尼紅溪河之成效與意義
|
《法光學壇》
|
第七期
pp. 1-26
|
2003年
|
台北: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
|
21
|
期刊論文
|
「三乘究竟」與「一乘究竟」——兼論印順導師由緣起性空論以證成「一乘究竟」的可能性
|
《玄奘佛學研究》
ISSN 1813-3649
|
第一期
pp. 21-52
|
2004.7
|
新竹: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
|
22
|
期刊論文
|
揮之不去的父權夢魘——評述「優生保健法」修正案之爭議
|
《應用倫理研究通訊》
|
第三十一期
pp. 23-35
|
2004.8
|
中壢: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
|
23
|
期刊論文
|
「七滅諍法」的程序正義與配套措施
|
《玄奘佛學研究》
ISSN 1813-3649
|
第二期
pp.93-134
|
2005.1
|
新竹:玄奘大學宗教學研究所
|
24
|
期刊論文
|
佛法的「生命」觀
——兼論人類胚胎(胎兒)的地位
|
《輔仁宗教研究》
|
第十期
pp. 91-122
|
2004年冬季號
|
台北:輔仁大學宗教學系
|
25
|
期刊論文
|
異種基因轉殖的倫理爭議及佛法觀點
|
《玄奘佛學研究》
ISSN 1813-3649
|
第三期
pp. 1-30
|
2005.8
|
新竹:玄奘大學宗教學研究所
|
26
|
期刊論文
|
佛教後設倫理學初探
——從實然的現象與法則,到應然的原理與原則
|
《玄奘佛學研究》
ISSN 1813-3649
|
第四期
pp. 103-122
|
2006.1
|
新竹:玄奘大學宗教學研究所
|
27
|
期刊論文
|
有關「自然律」與「自然道德律」之佛法觀點
|
《哲學與文化》(AHCI)
|
第卅三卷第三期
pp. 83-104
|
2006.3
|
台北:哲學與文化
|
28
|
期刊論文
|
佛教生命倫理學之研究方法芻議
|
《玄奘佛學研究》
ISSN 1813-3649
|
第五期
pp. 81-106
|
2006.8
|
新竹:玄奘大學宗教學研究所
|
29
|
期刊論文
|
緣起、護生、中道義
——論佛家之終極關懷與生命倫理
|
《新世紀宗教研究》季刊
|
第五卷第二期
pp.2-24
|
2006.12
|
台北:世界宗教博物館(宗博出版社)
|
30
|
期刊論文
|
緣起、護生、中道
——出世與入世之間的平衡槓桿
|
《佛教圖書館館刊》
|
第44期
pp. 43-47
|
2006.12
|
嘉義: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
|
31
|
期刊論文
|
玄奘的戒學生活、伽藍見聞與律學觀點
|
《玄奘佛學研究》
ISSN 1813-3649
|
第六期
pp. 1-26
|
2007.1
|
新竹:玄奘大學宗教學研究所
|
32
|
期刊論文
|
系統理論之交集與歧異
——重點比較:原則主義與非原則主義
|
《玄奘佛學研究》
ISSN 1813-3649
|
第七期
pp. 33-62
|
2007.8
|
新竹:玄奘大學宗教學研究所
|
33
|
期刊論文
|
佛教生命倫理學研究:以動物保護議題為核心
|
《應用倫理研究通訊》
|
第四十三期pp. 28-44
|
2007.8
|
中壢: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
|
34
|
期刊論文
|
「自通之法」的深層探索——依「緣起」法則作為論述脈絡
|
《玄奘佛學研究》
ISSN 1813-3649
|
第八期
pp. 31-54
|
2007.11
|
新竹:玄奘大學宗教學研究所
|
35
|
期刊論文
|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aiwan Buddhist Women’s Rights Movement
(台灣佛教女性平權運動之理論與實踐)
|
《玄奘佛學研究》
ISSN 1813-3649
|
第九期
pp. 121-144
|
2008.3
|
新竹:玄奘大學宗教學研究所
|
36
|
期刊論文
|
弘一大師著《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記》在律學上之地位與特色
|
《玄奘佛學研究》
ISSN 1813-3649
|
第十期
pp.115-136
|
2008.9
|
新竹:玄奘大學宗教學研究所
|
37
|
期刊論文
|
「代理孕母」——貪瞋癡眾生的角力場
|
《應用倫理研究通訊》
|
第四期
pp.14-16
|
2008.10
|
桃園: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
|
38
|
期刊論文
|
從普世價值觀察女性婚姻觀——重讀《佛說玉耶女經》
|
《佛教觀察》雙月刊(復旦大學禪學會會刊)
|
第一期
|
2008.10
|
上海:復旦大學禪學會
|
39
|
期刊論文
|
《央掘魔羅經》摘錄鑒賞
|
《佛教觀察》雙月刊(復旦大學禪學會會刊)
|
第三期
|
2009.3
|
上海:復旦大學禪學會
|
40
|
期刊論文
|
地球大籠中的超級白老鼠
——依佛法觀點論異種基因轉殖涉及人體實驗之倫理爭議
|
《應用倫理評論》
|
第四十六期
pp. 137-146
|
2009.4
|
中壢: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
|
41
|
期刊論文
|
總統神豬祭祀風波之深層探索
——兼述原民「殺豬觀摩教學」,考察事件始末、爭議焦點與問題癥結
|
《玄奘佛學研究》
ISSN 1813-3649
|
第十一期
pp. 111-187
|
2009.3
|
新竹:玄奘大學宗教學研究所
|
42
|
期刊論文
|
原始佛教對身心保健與疾患防護的看法
——以《阿含經》與《佛說佛醫經》為主
|
《西南民族學報》(CSSCI)
|
第三十一卷第五期
pp. 92-97
|
2010.5
|
四川:西南民族大學
|
43
|
期刊論文
|
九二六澎湖博弈公投
──台灣社運以公投對抗金權政治獲勝首例評析
|
《台灣生命倫理學刊》
|
創刊號
|
2011.1
|
台北:台灣生命倫理學會
|
44
|
期刊論文
|
Ethical Controversy over the Sources of Human Stem Cells Research
A Study from the Buddhist Ethical Point of View
|
《哲學與文化》(AHCI)
|
第卅八卷第二期
pp. 1-33
|
2011.2
|
台北:哲學與文化
|
45
|
期刊論文
|
初期瑜伽行派之止觀要義
——「七覺分」的完滿開展
|
《西南民族學報》(CSSCI)
|
第三十二卷第二期
pp.64-68
|
2011.2
|
四川:西南民族大學
|
46
|
期刊論文
|
神聖與世俗專輯論文
當代台灣佛教的聖俗悖論
——直入大乘與迴入大乘的路線之爭
|
《玄奘佛學研究》
ISSN 1813-3649
|
第十五期
pp. 37-64
|
2011.3
|
新竹:玄奘大學宗教學研究
所
|
47
|
期刊論文
|
Dependent Origination, Protecting Life & Middle Path
|
Formosan Journal of Medical Humanities
《台灣醫學人文學刊》
|
Vol. 12, No.1&2(第十二卷第一、二期), pp.27-49
|
2011.5
|
台中:中山醫學大學
|
48
|
期刊論文
|
佛學與通識教育
|
《通識在線》
|
第三十五期
pp. 11-12
|
2011.7
|
台北:通識在線雜誌社
|
49
|
期刊論文
|
無諍、無諍行、無諍三昧與「諸法無諍三昧法門」
——兼論〈諸法無諍三昧法門〉中之「無諍」意涵
|
《玄奘佛學研究》
ISSN 1813-3649
|
第十六期
pp. 01-22
|
2011.9
|
新竹:玄奘大學宗教學研究
所
|
50
|
期刊論文
|
動物保護的兩大依憑
——動保良知與動保論述
|
《應用倫理評論》
|
第五十一期
pp.123-131
|
2012.1
|
中壢: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
|
51
|
期刊論文
|
傳道法師對南傳佛教在台灣之觀察與評議
|
《法印學報》
|
第一期
pp. 1-32
|
2011.9
|
桃園:弘誓文教基金會
|
52
|
期刊論文
|
高難度的「生命工程」與「學術工程」
——生命教育與宗教思想之間的張力
|
《慈濟通識教育學刊》
|
第七期
PP. 1-18
|
2011.12
|
花蓮:慈濟大學
|
53
|
期刊論文
|
初善、中善、後亦善
——《阿含經》的修行論
|
《弘誓雙月刊》
|
第一一五期
pp. 6-22
|
2012.2
|
桃園:弘誓文教基金會
|
54
|
期刊論文
|
論自然權利與法定權利概念下的「宗教自由」
|
《思與言》(THCI Core)
|
第50卷第1期
pp.235-251
|
2012.3
|
台北:思與言雜誌社
|
55
|
期刊論文
|
印順學與人間佛教
——由「無諍之辯」到「求同存異」
|
《玄奘佛學研究》
ISSN 1813-3649
|
第十七期
pp. 01-32
|
2012.3
|
新竹:玄奘大學宗教學研究
所
|
56
|
期刊論文
|
「中道」之根源義與衍生義-依佛教倫理觀點作深層探索
|
《玄奘佛學研究》
ISSN 1813-3649
|
第十八期
pp.91-128
|
2012.9
|
新竹:玄奘大學宗教學研究
所
|
57
|
期刊論文
|
「行入」慈濟大藏經
——以慈濟落實「社區倫理」的環保志業為例
|
《法印學報》
|
第二期
pp. 71-86
|
2012. 10
|
桃園:弘誓文教基金會
|
58
|
期刊論文
|
「性」與「愛」之佛教觀點
|
《生命教育研究》
|
第4卷第2期
pp. 1-32
|
2012.12
|
台北:生命教育學會
|
59
|
期刊論文
|
「人間佛教」的動保論述
|
《應用倫理評論》
|
第55期
pp.17-33
|
2013.11
|
中壢: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
|
60
|
期刊論文
|
試論南山律家之「大乘圓教」戒體論
——為紀念弘一大師「專弘南山」而作
|
《法印學報》
|
第三期
pp. 75-101
|
2013. 10
|
桃園:弘誓文教基金會
|
61
|
期刊論文
|
「離於二邊,說於中道」「大地倫理」之環境整體論與佛法觀點的回應(之一)
|
《法印學報》
|
第四期
pp. 1-20
|
2014. 10
|
桃園:弘誓文教基金會
|
62
|
期刊論文
|
平衡「見諍」的操作槓桿──「言論自由」與「宗教容忍」的佛法觀點
|
《玄奘佛學研究》
ISSN 1813-3649
|
第二十四期
pp. 29-48
|
2015.9
|
新竹:玄奘大學宗教學研究
所
|
63
|
期刊論文
|
論《瑜伽師地論》之「如理思惟」
——正思擇其自相、共相之要領與判準
|
《法印學報》
|
第五期
pp. 1-26
|
2015. 10
|
桃園:弘誓文教基金會
|
64
|
期刊論文
|
羅馬書中的「罪」與「離罪」
|
《弘誓雙月刊》
|
第一三七期
pp. 42-47
|
2015. 10
|
桃園:弘誓文教基金會
|
65
|
期刊論文
|
台灣宗教界對於「多元成家」與「同性婚姻」議題的立場與論述解析
|
《台灣宗教研究》
|
第十四卷第二期
pp. 31-52
|
2015. 12
|
台北:台灣宗教學會
|
66
|
期刊論文
|
「深層生態學」的自我實現與自我解構——環境倫理學「整體論」與佛法觀點的回應(之二)
|
《法印學報》
|
第六期
pp. 1-24
|
2016. 4
|
桃園:弘誓文教基金會
|
67
|
期刊論文
|
The tribe of New Brahmins: The problem rooting from the issue of “Control & Submission”
- an excerpt from the speech at Taiwan Academia Historica's video recording.
(Original article by: Chao-when Shih (釋昭慧), Taiwan, Translated by: Chen Hsiongcai, Dharmacharya (陳雄財), Singapore)
|
SEED OF PEASE
|
Vol. 32 No. 3, pp. 35-37
|
2016.9-12
|
Bangkok: International Network of Engaged Buddhists (INEB)
|
68
|
期刊論文
|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Practitioner & Management Level
(Original article by: Chao-when Shih (釋昭慧), Taiwan, Translated by: Chen Hsiongcai, Dharmacharya (陳雄財), Singapore)
|
SEED OF PEASE
|
Vol. 33 No. 2, pp.41-42
|
2017.5-8
|
Bangkok: International Network of Engaged Buddhists (INEB)
|
69
|
期刊論文
|
利己與利他之矛盾與統合
|
《玄奘佛學研究》
ISSN 1813-3649
|
第二十八期
pp. 01-32
ISSN 1813-3649
|
2017.9
|
新竹:玄奘大學宗教學研究
所
|
70
|
期刊論文
|
Animal Welfare:
A Buddhist-Utilitarian Dialogue
Shih Chaohwei and Peter Singer
|
Harvard Review of Philosophy《哈佛哲學評論》
|
ISSN 1062-6239
Volume XXV, 2018,
pp. 169-181
|
2018.10
|
Philosophy Documentation Center,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
71
|
期刊論文
|
宗教療癒對思覺失調症可能提供之助益
——以「身念處」原理開展的三個出家案例報告
|
《法印學報》
ISSN 2224-1299
|
第九期
pp. 81-112
|
2018. 12
|
桃園:弘誓文教基金會
|
72
|
期刊論文
|
宗教與「非家者」的交集 ——台灣宗教性慈善暨社福團體「遊民服務」之現況、瓶頸與展望
|
《新世紀宗教研究》
ISSN 1684-3738
|
第17卷第2期
|
2019.01
|
新北市:宗博出版社
|
73
|
期刊論文
|
將人與動物作「平等考量」的理據
──與效益主義哲學家Peter Singer的對話
|
《應用倫理評論》
ISSN 1028-2483
|
第66期
pp. 61-76
|
2019.04
|
中壢: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
|
74
|
期刊論文
|
「趨生畏死」與「趨樂避苦」之兩難抉擇
──「自主意願」:流動且幽微的心靈答案
|
《應用倫理評論》
ISSN 1028-2483
|
第67期
pp. 5-28
|
2019.10
|
中壢: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
|
75
|
期刊論文
|
《瑜伽師地論》與《清淨道論》之「所緣/業處」——聚焦論述其理論架構與教學特色
|
《法鼓佛學學報》
ISSN 1996-8000
|
第25期
pp. 1-28
|
2019.12
|
新北市:法鼓文理學院
|
76
|
期刊論文
|
天台教觀的軸心理論──「一念三千」
|
《弘誓雙月刊》
ISSN 1729-2786
|
第166期
pp. 6-20
|
2020.8
|
桃園:弘誓文教基金會
|
77
|
期刊論文
|
「十遍處」於各佛教傳承間的演變與差異之比較研究(第二作者:釋性廣)
|
《法印學報》
ISSN 2224-1299
|
第11期
pp. 1-31
|
2020.12
|
桃園:弘誓文教基金會
|
78
|
期刊論文
|
新冠病毒及疫情流行所產生之倫理爭議舉隅
|
《應用倫理評論》
ISSN 1028-2483
|
第71期
pp. 27-58
|
2021. 10
|
中壢: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
|
79
|
期刊論文
|
《清淨道論》中「不淨觀」的教學特色
|
《法印學報》
ISSN 2224-1299
|
第12期
pp. 1-31
|
2021.12
|
桃園:弘誓文教基金會
|
80
|
期刊論文
|
搬柴運水,無不是道;搬柴運水,亦可障道
──弘誓學團本諸「十事利益」原則的管理經驗分享
|
《佛教圖書館館刊》(THCI)
ISSN 1026-7263
|
第70期
pp. 104-116
|
2022.12
|
台北: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
|
81
|
期刊論文
|
「光明相」、「光明想」與「光明遍」之比較研究
|
《法印學報》
ISSN 2224-1299
|
第13期
pp. 1-28
|
2022.12
|
桃園:弘誓文教基金會
|
82
|
期刊論文
|
從俄烏戰爭事件,省思佛典中的戰爭觀
|
《玄奘佛學研究》
ISSN 1813-3649
|
第40期
pp. 01-32
ISSN 1813-3649
|
2023.9
|
新竹: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