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慧法師

 

   

與證嚴上人相見歡
──暢談健儀院長創作的上人畫像

臉書留言錄(之一二三九)

114.2.23

  前天(2月21日)清晨,我趕到新竹高鐵,搭乘當日頭班高鐵北上。到台北車站後,轉搭新自強號,擬於下午到花蓮靜思精舍,拜見證嚴法師。

  臨出發前,我發了一則貼文,將健儀院長修改後的第一則口述歷史與他創作的「上人畫像」上傳臉書,順便提了一句:「今天清晨又要趕到花蓮去探望證嚴法師。」
  沒想到健儀院長上午看到這則貼文之後,立刻Line我:
  「院長:我在臉書看到妳今天要去見上人。幾年來,我真想念上人,就毅然動念決定到花蓮一趟,若能有幸跟隨妳面見上人,乃是難得的福份。假使不方便的話,就當到花蓮一日遊。」
  我那時剛抵達花蓮,ㄧ看訊息,知道他已經上了火車,連忙聯繫德惇法師,告知:「健儀院長也會過來。」惇師父非常熱忱,連稱:「過來過來,兩位就一起過來!」

  惇師父原先安排我與上人的會面時間是下午三點,我之所以購買早班火車票,原因是想趁上午空檔,先到慈善寺去探望幾位老學生。自從達瑩老法師圓寂,追思讚頌典禮之後,我就沒有到過花蓮;難得過來一趟,我想順道過去看看她們,關心她們在恩師離世後的生活狀況。
  其結果是,我反倒被這些老學生妥妥貼貼地關心了一番,包括她們給我的嚫施,中午的美味火鍋,以及貼心安排的午後休憩空間。

  **  **  **  **  **

  回到寢室,我並沒有午休,而是滑手機回訊息。這才從友人處得知:我清晨出發前寫的那則貼文,上午竟然就登上了聯合新聞網(其後更進一步得知:《鏡周刊》、《自由時報》、《新頭殼》、《三立新聞網》與《風傳媒》的記者,也都陸續摘引了這則臉書貼文並刊登新聞)。於是我在臉書上寫了一則短短感言,對記者的火速轉載,表達了我的驚奇,並且順便隔空喊話:

  「請容我懇切要求:媒體不宜再用『盜』字形容慈濟。畢竟剽竊、侵權,乃至欺騙上人與健儀院長者,另有其人,證嚴法師與慈濟志業體也被蒙在鼓裡。……
  「還有還有,我既不是『慈濟弟子』,也不是『證嚴上人徒弟』。也請記者朋友惠予更正喲!」

  有關誤稱我是「慈濟弟子」的烏龍,這是最近才發生的。年初慈濟壁畫風波鬧得沸沸揚揚之時,中時記者在摘引我的臉書貼文時,把我稱作「慈濟弟子」。我並不介意這個誤稱,因此未加糾正。沒想到慢慢地,我從「慈濟弟子」進而成為「證嚴上人徒弟」,以訛傳訛,一發不可收拾。這回我想,既然建議記者不要使用「盜」字形容慈濟,那就乾脆一併把我的「身分別」改回來好了。

  令我驚奇的是,隔沒多久,臨出門前打開手機,點進《聯合新聞網》一看,記者竟已從善如流,把這兩處錯誤作了修改。

  不禁感慨地想:許多人十分畏懼與記者接觸,唯恐媒體標題聳動,斷章取義,讓事情變得更加複雜。其實早年從事社運工作,我時常與記者接觸,覺得他們大都心性善良,富正義感,即使有時報導與事實有些出入,也大都沒甚麼惡意。知道他們趕稿很有壓力,因此對那些關於我個人的相關報導,即使與事實有所出入,但我向來不會要求他們予以更正。
  可能因為我不重視「個人形象」,因此對於自己在視聽群眾心目中,到底是正是邪,是圓是扁,也就不會介懷。大概因為這個緣故,我不但不畏懼與記者接觸,反而還與許多媒體人在接觸過程中,建立了真誠的友誼。
  這樣想著想著,於是向顏博文執行長轉發了這則報導,並且表達我的如下看法:
  「……結果記者立刻修改了,後面的媒體報導也不再將慈濟冠上『盜』字。所以主動善意表述,還是會產生正面效應的。」

  **  **  **  **  **

  感謝德宣法師,她自己都法體欠安,還十分掛心我的到來,特別交代德守、德劭法師與牡丹師姐,於下午兩點半過來慈善寺載我回精舍。健儀院長則是直接從火車站坐計程車,先行去到精舍客堂,等候我的到來。

  我們拜見上人時,台南市黃偉哲市長也在場。上人見我到來,十分歡喜,很貼心地請我稍候,因為她正聆聽著市長陳述台南大地震後,慈濟為災民重建住屋而市府從旁協助的相關事宜。
  黃市長對於慈濟人在大地震後全力投入賑災工作,表達了他真摯的謝忱。而負責於台南為災民建築中繼屋,並正在規劃永久屋的慈濟主管(法名濟舵,曾任美國慈濟執行長)也向上人詳細報告進度。
  證嚴法師首先垂詢中繼屋的坪數,衡量居住空間是否足夠。接著一再叮嚀:「一定要以災民的需要為優先。」法師還細膩地交代:「這些中繼屋與永久屋,內部設施必須照顧到老人的生活機能。」
  法師並且懇切地告訴黃市長:「慈濟為災民做這些事,一無所求。等到建設完成,慈濟就會交付出去,後續的產權處理與行政配套,就要麻煩市長了!」
  我與健儀院長,一邊聆聽他們的對話,一邊觀看這位慈濟主管秀出的簡報,一座座鋼構中繼屋,造型十分漂亮。相信災民居住其中,一定會很舒適。

  **  **  **  **  **

  等他們談話告一段落,我才趨前向法師報告,並徵得法師的同意,將我們的對話加以錄音。(彼此間的交談內容,請容我下回撰寫!)

  證嚴法師這時看向座位上的健儀院長,似乎看不清楚,眼神帶點朦朧。我意會到法師的視力退化,連忙請健儀驅前靠近上人,並提到他的姓名。法師一聽是他的到來,神情十分欣悅,立刻交代精舍師父,給我們搬兩張椅子,靠近她坐了下來。

  「你現在住在哪兒?」
  「我住在竹北,我本來住在台北市。」
  我解釋道:「他說他很想念您,今天看到我在臉書上說我要來看您,就寫Line說他要趕過來。他說,他也想要看看您!」

  在談話過程中,我將手機裡儲存的健儀院長作品「證嚴上人畫像」,點出來給法師看:

  「上人,您大概不知道,您被他畫了那麼多張。您看,這幾幅真美!我看了真甲意(台語:喜歡)。」
  上人幽默地說:「妳要是甲意,我就歡喜了!」

  這時健儀院長提醒道:「會客室那邊還有一張,比較年輕。」
  上人問:「在哪裡?」
  健儀院長答道:「在會客室,有三張不同角度的化身。」【備註】

  我又強調了一遍:「真好看的神韻啊!」
  上人:「(那時還)少年哪!」
  我連忙否認道:「不不,您現在還是一樣!我覺得您的神韻就是好!我是覺得,就算是您叫他畫醜一點,我看他也做不到啦!」
  上人:「畫是畫得真好!」換句話說,是「畫」得美,而不是「人」美。

  健儀院長說:「我是畫得很寫實啦!我眼睛看到什麼就畫什麼,您就是這麼的美!」

  我補充道:「不過他還是很天才!他看到您的心靈,而且把它流露在臉上,這讓我印象深刻。所以我今天還在臉書上讚歎他,說他把您那個寧靜致遠的氣質整個都勾勒出來了。我知道您是一個非常、非常、非常內斂跟低調的人,又很洞察世事,他能畫出那種境界,我相當佩服!」

  上人說:「現在連眼睛都張不開了啊,所以剛剛沒看到你啊!……真是感恩,讓你美化了!」

  我原本只知道法師有嚴重的乾眼症,卻沒想到她的視力竟然退化得那麼嚴重,感到十分心疼!

  **  **  **  **  **

  接著我們從上人旁邊坐回原座,禮貌地聆聽後續的「台南中繼屋與永久屋」細節。眼看時間已近五點,我買的火車票是17:40的新自強號,德守與德劭法師怕我趕不上車班,趕緊過來輕聲提醒我。我們於是再度起身,驅前向上人告辭。

  健儀院長:「今天特別來,很多年了,來看一看您,跟您請安一下!」
  上人:「你在竹北!……我有時會去新竹,你若有時間,可以來新竹走走啊!」健儀院長連忙應「好」! 

  **  **  **  **  **

  健儀院長購買的回程火車票,正巧與我同一班次。對了彼此的火車票,發現他坐在2車46號,我坐在4車26號。到達台北後,我們搭同一班次的高鐵返回新竹。
  在新竹高鐵站下車時,健儀院長與我在月台自拍了一張合照。我剛才打算將自拍照附在本則貼文後方時,仔細一看,哇!一旁月台座椅上滿放的行李,竟然「亂入」自拍畫面。主要是兩大袋上人賜贈給我們的禮物,以及精舍師父為我們貼心準備的美味晚餐,還有一包牡丹師姐贈送我的,裹著美麗布包的有機茶葉。
  我們就這樣左手提,右手背地走出站外,然後分道揚鑣,把上人、精舍師父(與牡丹師姐)盈滿的疼愛,歡歡喜喜地帶回各自住處。

【備註】

  健儀院長在當天下午兩點半時,又從Line傳來兩張上人畫像給我。剛才在發稿前仔細比對,這兩張與上次我貼在臉書上的那兩張不同,這是不同角度、不同手勢的畫像。這樣算起來,應該不祇三張,他前前後後總共為證嚴法師畫了四張畫像,神情與姿態都十分傳神!
  由於上次已貼出兩張,這回就將另外兩張珍貴的上人畫像也上傳臉書,相信臉友(乃至慈濟人)都沒完整看過這一系列的上人畫像呢!

#不是故意賣關子
#而是今天在職專班還有四節課
#再不收攤肯定掛掉

#與上人之間的主要對話
#只好留待下回分解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

弘誓青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