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聖諦瑪斯「大隱於市」
──慈濟美國總會園區札記
臉書留言錄(之一○八四)
112.8.19
清晨從希爾頓飯店出發,與何副執行長、于嘉、呂芷華、歐友涵、裘曜陽、周靜儒、陳思育等一行八人,共乘Uber到達機場。通關後,何副座請先到機場的芷華、友涵與我,吃了一頓豐盛的西式早餐。用餐完,其餘三人前來會合。緊接著,何副座與我們分道揚鑣,他前往波士頓(哈佛大學),我們六人則飛抵洛杉磯機場。
感恩慈濟人曾文莉與曾永忠居士,驅車前來接機。坐上文莉的車,方知這是特斯拉電動汽車。第一次坐特斯拉,頗感好奇,在駕駛座正前方看不到儀表板,反倒在正中央安置一部電腦螢幕,各種訊號目不暇給,感覺很新鮮。
此時不會塞車,約莫一小時就到達了位於聖諦瑪斯的慈濟總部。
慈濟師兄姐們熱情迎接,下榻住房後,到教堂裝修的佛殿,與大衆一同禮佛,然後到靜思書軒茶敘。
吃著可口的點心,不一會兒,馬不停蹄的慈濟美國總會執行長曾慈慧居士(Debra Boudreaux)趕回來了。我們一同移駕至齋堂用膳,緊接著她們還需開會(大約是討論夏威夷賑災事宜),我則返回寮房整理行囊。
終於在一連串忙碌後,有了悠閒的下午,也有了「放暑假」的感覺!
園區入口。
聖諦瑪斯美國慈濟總會佛堂。慈濟人悉心維持古老的教堂風貌。(前排左起:周靜儒、曾文莉、本人、陳思育。後排左起:于嘉、呂芷華、鄭玉美、陽靜純、歐友涵)
教堂旁菩提樹前。
木製拱頂的禮拜堂。
佛堂前方供奉佛陀聖像。
堂側休憩區。
慈青裘曜陽,現任職慈濟「全球合作發展事務室」(Global Partnership Affairs Department,簡稱:GPAD)的美國團隊負責人,也是慈濟出席聯合國的代表人之一。
於靜思書軒與慈濟人茶敘。
112.8.20
昨天還豔陽高照,今天清晨的聖諦瑪斯,已是淅淅瀝瀝,阻斷了我在廣大的慈濟園區慢跑、經行的念頭。
昨天得知加州週邊皆是沙漠,又見路邊地面盡是枯黃的乾草,我不免為南加州這場及時雨感到開心。
貼心的Debra執行長,於上午7時42分傳來訊息如下:
「報告昭慧法師平安吉祥! 「早安! 「今天的雨勢可能會時大時小! 「園區有些樹枝會倒塌,這些我們都在處理中,請法師放心! 「整個團隊會在園區陪伴;我們也啟動整個賑災機制! 「期盼這一長熱帶氣旋,雨勢能夠減低到最低,災情可以減輕至最少! 「整個團隊都有在關懷注意中! 「慈慧(Debra)恭敬合十」
我正好在門口觀雨,聽到手機訊息聲,趕忙拜閱並回訊云:
「非常感恩慈慧居士與您所帶領的精采團隊!我正在寧靜的園區,享受從容工作,從容洗衣,從容運動的幸福生活!」
昨天中午入住時,與整理寮房的志工自拍合影,並記下她們的大名(左起:高月卿、鄭玉美、林麗鳳、曾文莉、陳淑芬)
文莉與月卿告訴我,園區有來自台灣的幾位志工住宿,不用擔心獨住。等志工們離開後,她們二位會輪流於晚間留守園區來陪伴我。我誠摯地感謝她們,並且告知:自己從小膽子就大,不怕獨處,門戶安全即可,請她們不要費心陪伴。
我住的房間不但寬敞,而且設備週全,有客廳、卧房、廚房、盥洗室與更衣室。文莉告知,後頭有洗衣機與烘乾機,我忙告知,在校習慣用手洗衣,以免幾件衣服浪費太多的水。她們立刻幫我準備洗衣皂、洗衣盆與曬衣立架。
昨天中午與傍晚,在古樸的四合院齋堂吃著豐盛的餐食,我與文莉商量:
由於進食後容易昏沉,我已20餘年習慣不用早餐,好讓上午保持清醒以講課或工作。晚間也很罕用餐,大都是在陪客人用膳的情況下為之。更何況,慈濟志工已在寮房幫我備辦了一些慈濟泡麵、乾糧與水果,倉庫裡的老鼠餓不死,請香積菩薩們千萬別為我張羅這兩餐的飲食。
因此,清晨4時起床後,享受著一種萬緣放下,身心淨空的輕靈,樂何如之!
112.8.21
上午11:50,手機忽然聲響大作,一看,原來是發自國家氣象局的山洪預警。雖然是一則英文簡訊,但它還根據我的手機國碼,貼心加入繁體中文標題「緊急緊報」:
「這是一個威脅及生命的危險情況,除非確定必須逃離遭受洪水侵襲的地區或根據疏散令,否則不要嘗試旅行!」
此一預警,「至太平洋夏令時間晚間 7:45均對該區域有效。」
另一則詞彙看不懂,可能是西班牙文吧!因為據慈青裘曜陽告知,此間操持西班牙語的居民甚多。
112.8.22
昨天的熱帶氣旋,為南加州帶來前所未見的豪雨,再加上5.1級地震湊熱鬧,手機頻收警報。
我在聖諦瑪斯慈濟園區,雨雖不斷,卻談不上是「豪雨」。地震確實有感,但也大約2級這樣的震幅,數秒即止。再加上慈濟人的慈心守護,Debra的貼心叮嚀,我因此得以「不驚不怖不畏」!
昨天清晨4點起床,到下午5點以後,感覺異常疲憊,勉強撐著眼皮修改學生的學位論文,效果甚差。於是放棄掙扎,早早入眠。然後,半夜11點就醒了過來,直到現在,時鐘整整轉了一圈有餘,依然精神斗擻。
清晨,雨過天青。本想跑出來運動,忽然想到文莉與友涵說起園區出沒的Coyote(郊狼)。據他們說,coyote會在賓客入住第一晚,即在寮房附近嗥叫。令我不免好奇:牠們這是在迎賓還是在示威?
友涵是瑞典慈濟人,高分子科學物理學家,曾在此間居住三年。他說,coyote體型不大,會獵捕園區小猫,但不會傷害人的。
想到這兩晚沒聽到狼嗥,清晨似不必跑到外頭跟牠們大眼瞪小眼。於是待到9點左右,才邁出大門,在園區最美的西端紅磚道上慢跑。
一事頗為好笑!出門前晚,助理傳聞法師幫我打包行李,我在皮箱中看到一雙新球鞋。印象中,這是數年前耀行法師特地在深圳買來送給我的,一直捨不得穿。看它較佔行李箱空間,想到還要在有限空間放進贈書與茶葉,於是把它拿開。
聞師父勸我擱著,說是下雨時可穿,以免僧鞋濕漉漉的,腳不舒服。這讓我忽然想起幾年前在京都逛「哲學之道」與銀閣寺時,頂著滂沱大雨,蹭著潮濕僧鞋的狼狽畫面。
出國多次的經驗告訴我:「出國打包,裝箱時永遠嫌多;到了在地,取用時永遠嫌少。」於是我接受了她的建議,把球鞋帶了過來。
事實證明,聞師父是對的,這雙球鞋不但陪我在諾大園區踏雨前行,也讓我在慢跑時感到足部無比舒適!
可能我的寮房是在西端,所以向廣場遠遠看過去,諾大園區,好似闃無人煙;其實就我所知,慈濟志工就在園區各處忙著,夏威夷賑災的腳步還沒緩下,這回又多了加州洪患!
山間獨處,對我而言是十分奢侈的!
大約七、八年前,性廣法師在霧社深山建設禪林,當時她特地為我佈置了一間清雅寬敞的寮房,希望我得空就過去小住,鬆弛身心。
禪林剛建好時,曾與彼得•辛格(Peter Singer)教授跑來禪林居住兩晚,展開山間對話。五年後,就此對話內容,出版了一本新書。
有一回,陪同菊蘭與竹梅上山拜會性廣法師,廣法師邀她們母女山居茶敘;還有一回是陪慰慈上山。那兩次託她們的福,我各居住了一晚。
這三次,都是「陪同」性質,談不上是山居獨處。終歸是事緣繁重,體力有限,因此無心奔波道途,上山靜處。霧社的寮房因此長年深鎖,讓我甚有「暴殄天物」的罪惡感。
沒料到如今反倒跑到太平洋東岸的山間小住,受到證嚴法師的慈護,以及慈慧、文莉等慈濟人的照顧,讓我摒棄萬緣,可以連續8天過上這般悠閒慢活的日子,頗有「歲月靜好」之感。
幸福盈滿,無限感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eYe0Nkn5eI CNN報導加州洪災新聞
112.8.24
上午,住在南加州的法日法師(左二)與我約見,我請她於靜思書軒茶敘。到了書軒方知有三位偕行。
原來,住在附近地區的明法法師、賴莉樺居士兩姐妹,聽到法日法師與我有約,臨時結伴同來。
明法法師告知:她有長期聆聽我講授的《阿含經》。這讓我十分感謝弘誓志工志華與秀娥,他們默默努力,讓這些說法內容無遠弗屆,真的是功德無量!
** ** ** ** **
可能是因為夏令時間調快一小時的緣故,聖諦瑪斯的清晨,即使到了六點,天空依然闃黑。
昨晚開始,我改到傍晚六點半以後才出來運動。那時夕陽燦輝,涼風習習,整天就著電腦,筋骨僵硬,也正好做些緩和的鬆肩抬胯與有氧運動。
昨天傍晚在寮房東邊廣場慢跑時,首次聽到此起彼落的陣陣狼嗥,偶有松鼠奔竄於樹叢間。這時往北方望過去,夕陽在樹間灑落一片金色光影。
友涵告知,此處的慈濟園區好似橫放的台灣地圖。那麼我的住處在西邊,大概就像是往左橫放地圖的基隆吧!
第一天傍晚,友涵即帶領我從我的住房繼續往西行去。紅磚彎道拐出,竟然別有洞天。正前方迎向夕陽,前方與左右兩方都是山谷,左方山谷對面的山坡,盡是樹叢,前方與右方山谷對面高地,則是屋宇錯落的社區。難怪他說,這是園區最美的景點!
慈濟人救苦救難的菩薩身影,不可能遠離塵寰。而此園區,則是慈濟人鬧中取靜的心靈故鄉。
我這回算是沾了證嚴法師與慈濟人的光,分享著他們厚德積福的四事嚫施,來此享受幾天「大隱於市」的生活。
昨(8.23)傍晚所攝,當時於此聞狼嗥此起彼落。望向北方,山谷的那一邊是社區群落。
今天再往西端行去,彎道旁立一園區地界警示牌。
右側山谷對面是民居群落。
112.8.25
清晨6時,外面天色已亮。可能這才是此間初秋清晨的常態,前幾天的闃暗天色,可能是颶風前後的影響。
於是走出來運動。
6:30,園區東方的霞光初現,遂轉身回去取手機,將此光景攝入鏡頭。轉身順手將自己所居寮房的入口處與寮房正面,也一併收入鏡頭。
園區所有房舍的屋瓦,都是磚紅色的舊瓦。這種屋瓦恐怕不容易購得,而且年久必漏。可想而知慈濟於此維護一座座老屋,相當不易。
查了一下網路資料,慈濟美國總會於2004年正式遷入聖諦瑪斯(San Dimas)園區,成為全美8個分會、65個慈濟據點的總指揮部。
聖諦瑪斯園區原是甚有歷史性的基督教學校,週圍山谷隔絕外方,不但是天然屏障,園區也因此而遠離塵囂。又因它有道路通往鄰近社區,而有交通、購物、管理之便。據悉,該校區擬出售時,有好幾個公益機構想要購得,經官方審查,慈濟最符合認購標準,因此由慈濟拔得頭籌,並將它設為慈濟美國總會。
這裡有寬闊的廣場與車道,有幽靜的經行步道,有教堂,有教室,有大禮堂,有廚房與餐廳。
慈濟購得這座園區後,非常小心地維護這些老舊建築的內外原貌(當然就包括了前述的磚紅屋瓦),只是加強修繕並增添設備,好能讓園區獲得有效運用。因此總會執行長Debra告知:前後投入的修繕費,比購地款還多得多。
第一天(8月19日)入住園區,就對當前用作佛堂的教堂建築,留下深刻的印象。紅瓦白牆的古樸外觀,長方形的禮拜堂,搭配上高挑的木製拱頂,以及前後上方往下投射的光影,發聲時還會出現迴音,讓人進來即感受到神聖崇高的氣氛。
慈濟於前方供奉佛像,後上方供奉地藏菩薩像。旁邊的小祈禱室供奉宇宙大覺者,其他的神聖元素完全予以保留。僅在教堂左側外庭搭上木架透光屋頂,放幾座木製桌椅供人休憩。
住屋通道入口。
老舊的磚紅屋瓦。
後上方光影下的地藏菩薩聖像。
小祈禱室內的宇宙大覺者像、印順導師法相。
慈濟牌墩設在入口處不遠的空地上,用英文(WELCOM)、中文與西班牙文(BIENVENIDOS),向來者表達「歡迎」之意。
112.8.26
昨天下午,靜思精舍德悅、德[耒+英]、德宸法師(照片一左起)翩然而至,Debra(照片二左)、慈倫與清修士思浩(照片二右)陪同法師們前來。 她們從台灣銜師慈命前來,為美西慈濟人加油打氣,一路馬不停蹄,風塵僕僕,昨天是從西雅圖飛過來的。
** ** ** ** **
https://www.facebook.com/TzuChiUSA/videos/656106499801567
謝謝秀娥傳送給我這段影片,那是美國慈濟臉書粉絲頁,在「世界宗教議會」有關「比丘尼受具足戒」座談會的專訪與部分實況剪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