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慧法師

 

   

歷史事實、歷史解釋與歷史感情
臉書留言錄(之九五二)

110.10.20


一篇題為「岳飛和孫中山重要嗎?歷史教育的核心是什麼?──從全球最具挑戰性的歷史課談起」的佳文,分析到「歷史事實」與「歷史詮釋」層面,值得一讀。URL: 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15393


摘錄部分如下:

「歷史課程中的素養學習並非單純是知識上的背誦,也需要教會學生如何分析不同的文本、了解不同資訊來源背後所帶有的偏見,並用邏輯推理的方式詮釋自己的觀點。」

「不論學習孫中山、林爽文或是凱撒大帝,如果歷史教學只停留在知識層面的背誦,像是西羅馬帝國於西元 476 年瓦解、東羅馬帝國於 1453 年瓦解,學生的素養和能力是不會進步的。

「歷史教育的核心,分為『歷史事實』和『歷史詮釋』。前者是知識導向的學習,像是孫中山在哪一年做了什麼;後者則是經由史料分析、比較和深入研究,對歷史發生的種種事件進行批判性的解釋。」

「歷史課程中的素養學習並非單純是知識上的背誦,也需要教會學生如何分析不同的文本、了解不同資訊來源背後所帶有的偏見,並用邏輯推理的方式詮釋自己的觀點。這些素養並非是單純學習岳飛和孫中山可以達成的。」

「歷史詮釋是建立在歷史事實的認知,沒有後者將無法進行前者的訓練。然而,我國的歷史教育幾乎沒有對於前者的訓練,更別提整體批判性思考的訓練。」

我的讀後感如下:

「歷史詮釋」依然可能受到不同意識形態與歷史感情的左右。就著同一事件與相同史料進行討論,他們可能得出南轅北輙的解答,以及看法迥異的價值判斷。但至少公開討論的學習歷程,可讓孩子們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獲得「知識探索」之樂,而不像少年時代的我們,滿腦子塞的盡是一堆人名、年代與事件,背起來不知意義安在,背不起來又深恐考試時答不出來,弄到苦不堪言。

其實這波有關歷史教育的喧鬧並非壞事,至少,因於這項公開透明的論辯,讓社會大衆共同反思:在我們的歷史教育中,該知道乃至記住哪些人?緣何必須知道乃至記住他們?有否不知或遺忘他們的權利?理由何在?

還有一項值得關注的要素,那就是歷史感情。前天在一個Line群組裡,看到一位教授連結「國父紀念歌」網址,遂點入靜靜聆聽。

小時候,每年都會在國父誕辰或逝世的紀念日裡聽到這首歌,現在聽著還是非常感動,而且這首歌的旋律帶著一種哀傷氣息,聽著會油然湧生酸楚之情。有時我難免好奇,是這首歌的旋律確實會導引聽者的相同情緒嗎?還是說,這只是我們這一世代在黨國教育薰陶下,聞此樂曲與歌詞,不覺產生強烈共鳴?這個答案,其實可以透過對青少年的調查統計獲知分曉。

倘若調查證明,青少年聞曲後並未感受到哀傷,也不會因歌詞內容而有所感動,那麼,這只能解釋為上一代與我們這個世代,對中山先生有深切的歷史感情,但新世代對先人的感情漸淡,認不得或記不住他們亦屬自然。

毛澤東若非印在人民幣上,那麼中國新世代民眾又有幾人記得住他?太陽花世代有多少人知道(更遑論關切)美麗島世代的民主先賢及其事跡?歷史感情可以同理,但無法複製。碾壓歷史足跡的年輪無情,法爾如是。

若要我們於一年內、十年內、百年內或千年內,各選擇100名應該知道或記住的人,你會立刻發現,一年內的入選者,十年內名單中只剩10%,在百年內名單中,或許只剩1%。然則大人先生們總是恨不得將他所認定「應該」或「值得」知道或記住的名單,一股腦兒「灌」進孩子腦袋裡頭,這是否也太強人所難了?

當然,我個人必將中山先生列入百年乃至千年內的名單之中。這不是基於敬仰他的「歷史情感」,而是考量他帶動或影響歷次革命,推翻數千年帝制,創建民主政體,也一併革除掉了嬪妃眾多所帶來的種種宮廷惡法與陋規,而在無形中強化了基本人權與女權意識。

我們只要對比至今仍妻妾滿堂的泰王瓦吉拉隆功(Maha Vajiralongkorn),就知,一舉推翻帝制,這在亞洲文明史上,有著何等重大的意義。

至於岳飛,即便是在千年內100人的名單中,我都不會選擇他。不是他的人格或功績不夠偉大,而是,在我看來,恢復趙氏王朝的昔日榮光,沒有民眾安身立命的價值來得那麼重大。南宋政權「偏安江左」,倘若能換來南、北政權的穩定,南、北民眾得以各自安居樂業,其實也不是什麼壞事。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