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慧法師

 

   

校園歌曲憶「鄉愁四韻」

(回應曹郁美)

臉書留言錄(之九四二)

110.8.14

 

  晨滑臉書看幾則臉友貼文,看到郁美老師憶述校園歌曲的點滴(https://m.facebook.com/groups/119513407520/permalink/10159138861077521/),把我拉回了大學時代。

 

  我應該是見證校園民歌時代的學生(民國64/8-68/7年在師大就讀),但那時醉心的是藝術歌曲,只有在某個公開表演場合,用美聲法唱過一曲「鄉愁四韻」,但不是現下一般聽到的羅大佑作品的旋律,而是楊弦作品。但我當時不經心,也沒注意作曲人,由此可見我對校園民歌的疏離程度。

 

https://youtu.be/0gbgJZqkbG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nRkLeVtbHc

 

  反倒是走出校門後,在通勤教書時,每天清晨在桃園客運(桃園車站往草漯國中)路段,反覆聆聽到各種校園民歌。那時我已轉換出家身份,不再追逐音聲藝術,只是天天在車上被強迫聆聽。司機可能是民歌愛好者。聽著聽著,竟然也聽出了一些興趣。

 

【附錄】

曹郁美

 

各位團友大家好!

 

從來沒有如此正式地寫信,心中有些忐忑不安,首先自我介紹一下。

敝人名叫曹郁美,中文系畢業,民國6811月進入新格唱片工作(就是打雜啦)

第一張唱片遇到的是王夢麟的《阿美阿美》,次年有《龍的傳人》、《金韻5‧歸人沙城》,同一時期有「競爭對手」蔡琴的《恰似你的溫柔》、潘安邦的《外婆的澎湖灣》出現,皆震撼市場。我在「新格」待了8年才離職,今年六十餘歲的我,回首那段黃金歲月,既榮幸又感傷。

現在我要談的話題是:為什麼〈玫瑰人生〉、〈一樣的月光〉、〈飛向你飛向我〉不算校園歌曲?(請注意我為什麼不用「民歌」一詞,因為它是有爭議的,此話暫且略過。)

眾所周知「金韻獎」、「民謠風」、「大學城」這三大塊雄踞了校園歌曲的市場,但不表示其他公司沒有類似的人才與佳作,所以這裏面產生了「定義」問題:到底什麼是校園歌曲?誰是民歌手?

舉例來說,張艾嘉是導演、演員、歌手,在兩岸三地成就非凡,但只因唱了〈童年〉就躋身民歌手嗎?那羅大佑算不算?他在〈之乎者也〉的歌詞中還諷刺了這麼一句:「風花雪月者,所謂民歌也」,委實讓人嚇一跳。

所以我認為張艾嘉不是民歌手,而〈童年〉算是,因為它承襲羅大佑早期〈閃亮的日子〉而來,有清純、民謠、學生氣質。

張艾嘉不是民歌手,而〈童年〉是,這不是矛盾嗎?我承認,給歌曲、音樂人下定義本來就很難,常會自打嘴巴。(我現在自己掌嘴)

後來這股風氣有了破口,消費者厭倦了民歌手不懂妝容打扮、歌聲不具專業水準、歌曲也不怎麼動聽,紛紛反映在專輯銷售的下跌上。

於是整個民歌風逐漸向「流行」靠攏,是唱片公司的求生之道。此時滾石、拍譜出現了,挖走了原先的人才如李壽全、李宗盛等人,再加上新浪潮電影的崛起,歌曲與電影電視結合,掀起了另一個風潮。台灣站上了華語歌曲的龍頭寶座,多麼讓人自豪!

這就是我要說的:〈一樣的月光〉與〈閃亮的日子〉都是配合電影而作,請問二者相比,哪一個比較清純、民謠?〈玫瑰人生〉也是,它為電視而作,平心而論它已流行化了。

再說〈飛向你飛向我〉,是由河合奈保子的原曲、填上中文歌詞而來,說它是校園歌曲,金瑞瑤的搖搖擺擺、舞姿曼妙是民歌手,ererer,我要抗議了。若是提倡「唱自己的歌」的楊弦、李雙澤聽見,恐怕要傷心。

寫太多了,就此打住。

本團團友喬大先生擅長攝影,它的這張(彰化)竹塘的木棉花,我甚喜愛,喬大,你不反對我貼於此吧?

再連結一首七位歌手合唱的〈木棉道〉,感謝大家耐心看完本文。

曹郁美敬上  2021.8.13.

〈木棉道〉電視演唱: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8hEzZ2Ya1k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