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慧法師

 

   

 

歷經四年七個月,新書撰稿近尾聲

——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芒
                                             釋昭慧

臉書留言錄(之八五四
109.12
.24

民國105年5月25至26日,Peter Singer教授與筆者在南投霧社深山禪林──菩提院,展開了「哲學與宗教對話」的新書對談。同行者有輔大張瓈文教授(擔任口譯),與Singer教授進行另一本書之合著的波蘭哲學家Lazari-Radek教授。我們清晨從桃園出發,中午抵達霧社,菩提院住持性廣法師與住眾全程悉心接待。

佛學與哲學的山中會遇

105.5.25,初抵霧社深山,在聳立的杉林道上合影。左起:輔大張瓈文教授(口譯)、波蘭哲學家Lazari-Radek教授、筆者、Peter Singer教授。

 

 

 

 

 

 

 

 

 

 

 

 

 

 

 

 

 

 

 

第一天晚餐後,我們從「爭取動物福祉的立論基礎」,談到「胚胎幹細胞是否可以利用」,討論個中的佛法與效益主義觀點,以及「眾生平等」如何證成,內容非常豐富多彩。原訂晚間9時結束,竟然延到10點40分,講者欲罷不能,聞者法喜充滿。

第二天上午舉行第二場對談。接續討論前一日的議題──胚胎幹細胞利用之倫理爭議,然後討論安樂死與自殺、倫理學的立論基礎,以及利己主義與利他主義。Singer教授很敏銳地問了許多問題,並專注聆聽著我的回應──佛教的倫理觀點。

第二天下午及晚上繼續兩場對談,討論基礎理論與終極關懷、婚姻、同志、情欲等議題。Singer教授以哲學家的敏銳,提出許多犀利的問題。我當時告訴他,效益主義接近佛法,因為佛法也重視離苦得樂,至於如何為「樂」?那就涉及質與量的問題。樂的量,是效益主義一直被攻擊的點。樂的質,則隨各人生命境界而有不同的要求。而佛陀也隨根機施以不同教學,是多重教材而不是單一的教導。(以上行程,詳見《佛教弘誓電子報》第343期中之「學團日誌」

慈藹而睿智的哲人典範

這項與Peter Singer教授對話,大約在半年內就已完成了中、英文聽打的初稿。這份初稿其實相當粗糙,要修改成為嚴謹的文章,其實是相當費時而吃力的。

  這項工作,原本應該由哲學界晚輩的筆者先行完成,再傳送給他進行增補與修潤,然而Singer教授見我因公務繁忙而久久未有進度,於是在翌(106)年初,他將如此費時而吃力的工作,攬到了自己身上,將聽打初稿整理而成二修稿(並於旁註中,就著初稿提出許多問題與修訂建議)。

筆者雖能直接閱讀英文,但為了審慎起見,還是希望先有人將這份二修稿翻成中文,筆者再來進行三修。這段期間,張黎文教授與康筠玲居士都給筆者許多翻譯上的協助,但因她們本身事忙,無法進行全書的中、英對譯,於是三修工作不得不繼續拖延。

一直到106年11月,精通佛法且具足中、英翻譯專業的袁筱晴居士接下了這項翻譯工程,我終於可以有效率地進行三修,並回應Singer教授的問題與見解,再經Singer教授、筆者與筱晴交互校閱後完成四修稿。

照理說,在筱晴接手並正式啟動翻譯工作後,我們應該在一年後,也就是107年底,就要完成這部書的四修稿。奈何筆者的行政職在身,諸事繁冗,中間還花了大約一年左右的時間,將被筆者拖延了將近九年,歷經扁、馬、蔡三朝的兩厚冊書(國史館口述歷史訪談稿)先行完成並予出版。於是筆者把這部大約一年內可以完工的書稿,硬生生拖成三年。

而Singer教授,這位慈藹而睿智的長者,總是在筆者每一次的抱歉聲中,報以高度的理解、寬容,給予溫暖的回應。他總是不厭其煩地安慰筆者:不用著急,不要感到愧疚。其實就筆者所知,作為蜚聲國際的哲學家,Singer教授周遊於澳、美、歐三洲,工作與行程也幾乎滿檔,他的忙碌絕對不亞於我,我實在沒甚麼臉皮老是以「忙碌」為理由,拖拖拉拉下去。強烈的歉疚感,使得筆者痛下決心,於本年6月間向校長辭卻所有行政職務,挪出較多時間來進行新書的撰寫與修潤。得知此事,Singer教授欣喜回函,期待年底可以完工。

如今,書稿的增修、潤稿以及中英對譯工作,終於漸近尾聲。我也終於可以回應他的期待,於年底前完成最後一部分(第二章)的三修稿。

算一算,這部書從105年5月下旬的對話開始,至109年12月下旬完成階段性工作,竟然長達四年七個月。

並非「二選一」的倫理命題

全書共分六章:

對話1:倫理學的基礎理論
對話2:佛法的核心概念:業與涅槃
對話3:殺死胚胎
對話4:動物福利
對話5:安樂死
對話6:婦女與平等
對話7:情慾

在撰寫順序上,我們是先完成對話四(即第四章)「動物福利」,並刊登於《哈佛哲學論評》,接著處理第三、五、六章,回過頭來再處理第一、二章(基礎理論與核心概念)。目前僅剩第二章的中文稿「業與涅槃」,尚待筆者進行修潤。

誠如《禮記》〈學記〉所述:

「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

 

105.5.26,背對雲霧繚繞的中央山脈,與Singer教授合影。

 

 

 

 

 

 

  透過這次對話,彼此真的是「相悅以解」--Singer教授更全面理解了佛法,筆者也更全面理解了效益主義。許多原本對彼此理論的誤解,都在相互問答的過程中獲得了澄清。而Singer教授的提問,也宛若撞鐘一般地,激發筆者作出了更深層的思考,以及更周延的回應--「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

以昨晚所處理的第一章為例,討論到佛法與效益主義的基礎理論時,筆者提到:

「在許多情況下,佛教與效益主義比較接近,因為佛陀時常提到『自他饒益』,也就是自己與他人的利益。他為了令有情『離苦得樂』而出家修道,成佛後也同樣為了這個目標而四處弘法,毫無疑義的,追求『效益』,這是他修行與弘法的動力。

「而義務論所強調的金科玉律(Golden rule),有時也被吾人用來進行對與錯的抉擇。後者似乎是倫理判斷的根源。在類似的處境下,我不希望別人對我做的事情,我就不會對其他人這麼做。因此,在佛法的系統理論裡,佛陀並不在這兩套理論之間二選一。

「您剛才提到的例子是:為了拯救許多無辜的生命,是否可以勉為其難地殺死一個人。這是相當困難的抉擇。若是基於金科玉律,我可以理解,被害者可能不想要犧牲自己的生命去拯救其他無辜的生命,因此,除非我自己也願意為了拯救多數人而被殺害,否則,即使是為了拯救很多人的性命,我也不應該殺害這個人。從這個角度來看,佛弟子判斷一個舉動的善惡,又似乎是基於金科玉律。

「然而如前所述,佛陀明確地強調『離苦得樂』,他不但描述每個階段、不同層次的饒益,且還具體提出獲得該層次的效益,所應具足的觀念,以及正確、有效的修行方法。這時,佛教似乎較貼近效益主義。

「因此個人的看法是:佛教的倫理判斷,同時包含效益主義與金科玉律的核心元素。

菩薩本生:兩難情境下的倫理抉擇

「其次就一般人的倫理抉擇來看,人們似乎會在兩者之間游移,有時候他們做決定時可以替他人設身處地著想;但其他時候他們也不排除以最大效益作為倫理抉擇的考量。

「若檢視佛教文獻中的所有例子,我們可以將之分為兩類──被動與主動兩種。當議題與『不傷害他人』相關時,我們會選擇採用第二種方式,就是採用金科玉律。但是當談到『與他人分享資源』時,我們可以覺察到,文獻中大部分的態度,是傾向思考這些資源如何為共同的群體貢獻最大效益。」

在此,筆者以「割肉餵鷹」的釋迦菩薩本生為例,說明:當考慮所有人的最大化效益時,菩薩可能會選擇犧牲自己,而非犧牲無辜他者。

而另一則菩薩本生──為了解救五百商人,菩薩不惜殺死準備謀財害命的船長,筆者作如是分析:「為了悲憫船長、悲憫這五百人及其家庭,也因為別無他法,最後,菩薩決定把船長推到海裡去。他知道自己必須承擔殺業,但他願意作如是承擔。這則故事透露,菩薩行為的判準,也是眾人的最大化效益。」

此外,筆者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社會運動大都強調正義,然而公共政策的制定者,經常會比較強調最大化效益。而且,即便是一個強調正義的社會運動者,一旦從政,角色立即轉換,做出政策的權衡時,他往往會成為一個效益主義者。」


Singer教授的回應,把義務論者所重視的「正義」(justice),以及作為判準的金科玉律,一併納入效益主義的思考框架下,同樣不讓它成為「二選一」的命題:

「非常感謝妳有趣的回答,特別是菩薩殺人的故事。

常見的誤解與效益主義的回應

「首先我想要確保讀者們確實理解效益主義的本質。我想要先回應妳對效益主義的定義,特別是效益主義尋求『最大化效益』這點。這是一個常見的誤解,其根源可以追朔到邊沁(Bentham)的名言:『以多數人的最大快樂為原則。』這句話不完全對,因為效益主義的精髓,在於要我們採取能夠導向利益最大化的行為。而有時候,這個目標讓我們必須幫助那些被影響的少數族群,因為多數族群僅需承受些微損失,就能讓少數族群獲得大量的幫助。

105.5.26,新書對話第二天早上,於對話開始前合影。

 

 

 

 

 

 

 

  「我們常看到反對效益主義論點者,用前述(邊沁的)論點質疑:效益主義認同羅馬競技場上殘酷的鬥爭。意思就是,如果觀看鬥爭的一萬名觀眾,享受十個犯人的身體被獅子撕裂,這樣就將利益多數人。但是效益主義者會說,即使犯人只有十名,而觀眾有一萬人,這一萬個人莫大的樂趣,絕不值得這十個人如此痛苦犧牲,我認同這種說法。……

「當我們的正義感告訴我們『事情不公不義』的時候,我們必須把它視為一項警告,它在告訴我們:『回頭確認效益主義的計算方法。在某些狀況中,你會忽略無法替自己發聲的族群,犧牲他們的利益,或許現在正是那種狀況。』……」

這樣的提醒,讓我受益匪淺。Singer教授讓人們在作倫理判斷時,必須面對「數量」的要素,但這不必然是指「犧牲少數」(這是我過往對效益主義最大的疑慮),相反的,有時必須犧牲多數人的利益來照顧少數人。

同樣不是「二選一」的倫理命題

此外,他也提醒筆者,效益主義同樣重視同情共感(Sympathy),但是會將這種道德感情,從「面對他人(單數)」的情境,拉到「面對受到影響的眾生(複數)」層次,來作出理性的權衡:

「如果這件事只牽涉兩個人,譬如說妳和我,那我可能會自問:『我喜歡別人這樣對我嗎?』如果我不喜歡,那我也不應該這樣對待妳。但是在很多狀況下,牽涉到的人數不只是兩位,往往是為數龐大的人口。

「剛才妳舉了一個例子,談到一台火車如果不選擇走另一條軌道,撞死一個正在玩耍的孩子,就會撞上另一台載滿乘客的火車。在這種牽涉多數人的狀況下,可能還是得對一個甚至幾個人做出某些事。這些事情,如果我是當事人,也不願承受。就像如果換成我是那個小孩,我當然不希望自己被撞死。……我們必須盡力在這些選項之間做出公正的判斷。不論從效益主義或是金科玉律的觀點看來,這都有可能是個正確的決定,因為這個決定是把所有被影響的人考慮在內而做出來的。

 

105.5.26,以遠方綿延而高聳的中央山脈為背景,菩提院學眾與Singer教授合影。

 

 

 

 

 

 

  「哲學家哈爾(Richard Mervyn Hare)是我在牛津大學的老師。他建議我們,在下決定前先問自己,如果今天受到這個決定影響者的生活,換作是我的生活,我們會做出什麼樣的抉擇?這樣就可以得到正確答案。這個答案巧妙融合了金科玉律及效益主義。」

是的,「換作是我」的易位思考,是金科玉律,「生活」的舒適與否,則必然涉及「效益考量」。這樣精準而簡潔的陳述,讓筆者對效益主義有了更為全面且更深層的理解。如前所述,筆者強調:在佛法中,效益考量與同情共感,未必是「二選一」的倫理命題;經Singer教授澄清之後,我明白了:原來就效益主義而言,效益考量與同情共感,也同樣不是「二選一」的倫理命題。

Singer教授將書名取為Meeting of Minds—Dialogues in the Mountains(心靈的交會──山間對話)。「心靈的交會」,讓筆者剎那間想起徐志摩的〈偶然〉:「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芒」。佛法理論與效益主義的這番會遇,時時閃動著清澈而晶亮的智慧之光,讓筆者的心靈,湧現起無與倫比的法喜與感動之情!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