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下鄉」的患難之交
臉書留言錄(之四一○)
釋昭慧
106.3.13(子夜)
106.3.6 張新鷹教授、王亞軍賢伉儷(左一、右二)及友人王恩綿、李新萍女士(左二、右一)來院拜會昭慧法師,於無諍講堂合影留念。
106.3.6 知光師公供眾14吋大素糕,大家祝福師公福壽康寧。(右兩人為張新鷹教授、王亞軍賢伉儷)
2月底,來自北京的摯友--張新鷹教授暨夫人王亞軍女士,陪同青年時代至內蒙古「上山下鄉」的老友:王恩綿、李新萍女士來台旅遊。3月6日(週一)下午蒞院,翌日返回北京。
兩位首次來台的女士,對台灣街道乾淨,民眾和善,讚不絕口。她們購買了好多特產,張教授笑稱她們「對台灣的經濟作出貢獻」。
他們四位是在青少年時代(約16歲到20歲間),響應全國「上山下鄉運動」而結為好友的。
原來在文革期間,大學不招生,工廠不招工,青少年呆在城裡無事可做,成為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因此中共政府號召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知青下鄉的地點,早期以山西、陝西、東北、內蒙、雲南為主,如習近平就是從北京到陝西下鄉;後來因為不再跨省市安置,基本上都在本地區落戶,故下鄉地點遍佈全國。
文革期間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有1700萬—2300萬人。1968-1969年下鄉的六六屆—六八屆中學生,有高中生也有初中生,張教授是初中六八屆;六九屆則完全是初中生,亞軍和王恩綿、李新萍就是六九屆。
而當年「上山下鄉」的患難之交來台,如去年蒞院的書法家武元子教授,還有這次蒞院的王恩綿、李新萍女士,無論工作有多忙多累,張教授或(偕亞軍)賢伉儷總是放下萬緣,熱誠地全程陪伴他們。恩綿與新萍說:這份青少年歲月中培養出來的,同甘共苦的感情,世上無可取代。因此他們時常聚會,前不久,他們還結伴開著四輛車,返回內蒙昔時「生產建設兵團」的落戶農村。
他們是一群在大時代裡被政策犧牲的青年,離鄉背井,青春荒廢,在最需要讀書的年歲裡,無法接受正常的知識教育;比他們晚幾屆的知青,雖然也被編配下鄉,但後來政策已較為寬鬆,有些就在北京市郊的農村落戶,並且較早返回城市。他們這批於文革期間最早「上山下鄉」的知青,反倒是最後離開農村,回到城市。待到回來,讀書與工作機會都已「時不我予」。
張教授、亞軍、恩綿、新萍或武元子教授,他們都以加倍的努力學習與勤奮工作,來填補青年歲月裡的缺憾。張教授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所研究員、副所長,後調升網路中心主任,這是正局級,比副部級要低一級。
聆聽四位友人談述「上山下鄉」的生命經驗,最感佩的是,無論漫長的青年歲月,是何等的顛沛流離、艱辛困頓,他們談來總是雲淡風輕,反倒對「上山下鄉」所結識的革命伙伴,份外珍惜患難與共的友情。這份超然、淡泊、寬厚、釋懷的心境,令我格外感動!
晚餐後,學眾推出壽糕(不含蛋的蛋糕)。原來是花蓮陳麗吉臉友,在臉書中看到知光師公的法相莊嚴,甚為法喜,特供養她兩千元,託花蓮慈善寺師父們轉交給我。我於前週五、六至慈善寺講授《中阿含經》,拿到這筆嚫施後,週日向她老人家報告。她竟慨然說:
「幫我買素糕請大家吃!」
於是學眾訂購了個14吋大素糕,並與來自北京的朋友們共享這個溫馨快樂的時光。
這一天不是師公壽誕,大家卻要共享壽糕,怎麼向老人家表達心意呢?於是她們點燃一根蠟燭,向師公獻唱:「祝你幸福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