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購物車內容

編號 書名 售價

商品已加入購物車

線上購買
購物清單 >>
當前位置:首頁 → 法界出版社
佛教後設倫理學
售價:520
 

  本書上編為「理論篇」,本諸佛教文獻,針對種種佛教倫理學的「後設性」問題,逐一而作「形而上的進路」或「語言上的進路」之探索。下編為「應用篇」,所關心的應用倫理議題,較集中在胚胎、胎兒、動物與女性的現實處境與道德地位。這不純粹是來自「學問的興趣」,而是作為知識份子、宗教師與社運工作者的社會責任感使然。

■作  者:昭慧法師
■頁  數:524頁
■定  價:520元
■出版日期:二○○八年五月
 
 

《佛教後設倫理學》導論(摘錄)

釋昭慧

第四節 後設倫理學:從「應然」上探「實然」之學

  後設倫理學,是當代分析哲學興起之後才有的發展,中國大陸大都稱作「元倫理學」。「後設」一詞是台灣學界由希臘文字首「meta-」所作的通譯。「meta-」是「往後再推一層」或「更高層次」的意思;在英文中,「meta-」意指由事象而歸納出理則,再由理則來解釋該事象。因此「meta-」有兩重意義,一是「形而上的」,一是「背後支撐的」,兩者都與根源性的原理有關,故將後設倫理學譯作「元倫理學」,凸顯其屬於形而上或語意上「尋根探源」之學,實在不無道理。

但倘若從其「往後再推一層以尋根溯源」的探索次第而言,名為「後設」,可能更符合實際作研究時的學問進程。至少筆者過往在撰著《佛教倫理學》與《佛教規範倫理學》時,關切的重點是「往下層層相推」——建構「由基礎原理而下推道德原則,由道德原則而下推行為規範」的體系之學;而不是「往後再推一層」——由基礎原理而上推其在形上學或知識論意義下的實在性、必然性與普遍性。

前已述及,科學是「實然」之學,而倫理學則是「應然」之學。在倫理學中,規範倫理學探討的是「應然」規範之所以然的原理與原則;至於後設倫理學,則是有省於「實然」與「應然」間的鴻溝,從「應然」以上探「實然」,復從「實然」以證成「應然」。它對某些非哲學系科班出身的人而言,可能是一門十分「鑽牛角尖」的學問,然而倘若規範倫理學研究到某種程度,則後設性(往後再推一層)的思考,幾無可免。

原來,在規範倫理學中,雖已探究「應然」之種種規範背後的原理、原則,但有時候,我們還會將這些原理(如佛教的「緣起」,基督宗教的「上帝」)、原則(如仁愛原則、公正原則),作為研究的對象;有時候,我們則會針對道德語詞(如「善」)或道德語句(如「助人是善」),進行意義的分析、特質的探索,這就進入了「後設倫理學」的研究領域。前者是「形而上的進路」之研究,後者則是「語言上的進路」之研究。

就「語言上的進路」之研究而言,後設倫理學所關心的,不是道德語詞或道德語句的建構與證成,而是道德語詞或道德語句是否能予以定義,並追問其道德判斷究屬主觀見解(或情感)抑或有客觀真理。換言之,道德語詞所表述的道德性質是實在而可被認知的?抑或並非實在,不可被認知的?

就「形而上的進路」之研究而言,傳統的規範倫理學,已從種種規範往上探溯其道德原則乃至基本原理,但往往已先行預設該(諸)原理、原則的真實存在或客觀價值。因此,傳統規範倫理學家探究的,不是這些道德原則有沒有客觀基礎或充分理由,而是探究支持道德原則的客觀基礎或充分理由是什麼。也因此,傳統規範倫理學家往往對於他們所預設的真實存在(如:上帝、良知、靈魂)或客觀價值(如:善、惡)全然不作質疑,從而傾向「客觀主義」(objectivism),忽略了「應然」之學的主觀意義。

而後設倫理學,正是透過嚴謹的哲學思辨,證成此(諸)基本原理與道德原則,是否真有客觀基礎或充分理由?如或有之,又是怎樣的客觀基礎或充分理由?後設倫理學的作用,在於將更深層、更根源的基礎理論,提供給規範倫理學,這也是它被稱為「後設」的原因。是以Nielsen主張,後設倫理學的問題倘不清楚,根本不可能進行規範倫理學的討論。1例如:傳統的規範倫理學已先預設了「上帝」(如基督宗教)、「理性」(如希臘哲學)或「良知」(如儒家),作為一切道德原則的基礎,然而吾人倘若不能往後再推一層,證明「上帝」、「理性」或「良知」的存在有其客觀基礎,那麼,依薄弱的立論基礎來建構「應然」規範的原理、原則,將不免捉襟見肘。
 

第五節 《佛教後設倫理學》之創作緣起

  筆者先已於民國八十四(一九九五)年暑期,撰著《佛教倫理學》,依於從「緣起」而「護生」的內在理路,建構了佛教倫理學的系統理論;進以分析作為道德主體的「人」,與「眾生」的共、不共性;復依序列舉人天乘、解脫道與菩薩道三種生命層次的倫理內涵。

民國九十二(二○○三)年初,筆者撰著《佛教規範倫理學》,分「理論篇」與「應用篇」。在「理論篇」中,本諸《佛教倫理學》的「緣起、護生」義,再加入「中道」義以為實踐綱領。至此,「緣起、護生、中道」義首尾貫串,較諸前書更為細緻而完整地建構了佛教「規範倫理學」的系統理論,依以論述佛教戒律的法哲學與法理學。在該書之中,筆者說明:佛法觀點的「護生」判準,並不是「理性」或「神性」的有無,而是「感知能力」的有無。因此在佛法中,動物當然因其具足「感知能力」,而擁有其道德地位。

該書間亦視需要而就道德語詞(如:「良知」的內涵)或道德語句(如:是否要依「如來藏」為聖、善的基本原理),來作根源性的分析,但是並沒有全面「往後再推一層」,建構「佛教後設倫理學」的意圖。然而許多「後設性」問題,已經漸漸浮現在筆者腦海之中,因此該書出版之後,筆者懸念在心的就是:假以時日,將進一步針對「後設性」問題,作些深層的論述。舉例而言:

例一:「護生」當然就要「憫念弱勢」。然而自然界明顯地存在著「弱肉強食」的真實面向,如何據此「實然」以得出「憫念弱勢」的「應然」結論?

  例二:而「憫念弱勢」的心理狀態,是否亦屬大多數人類精神狀態的真實面向?倘若如此,則「弱肉強食」與「憫念弱勢」二者同屬「實然」現象,又為何在「應然」層次,被給予迥然不同的道德評價?
 

  例三:這些高低不等的道德評價,無論是出自「理性的研判」,出自「直覺的感悟」,還是出自「天啟的語言」,試問道德評價所依憑者,豈不又是人類具足理性或良知的「實然」(如希臘哲學與儒家),或「這個世界存在著上帝,而且上帝對人類有所啟示」的「實然」(如基督宗教)?

  例四:然而吾人如何證成此諸「實然」的陳述?例如:吾人如何證成人類確乎具足了可以作道德評價的理性或良知?如何證成上帝的存在與天啟的真實性?理性、良知或上帝的內涵是什麼?

  例五:基上所述,道德評價顯是「應然」命題,但無論是道德評價的根源、發出道德評價的主體,或是被賦予某種道德評價的客體,都離不開「實然」,那麼「應然」是如何在這一連串「實然」的事象或理則之間發生的?由「實然」導出「應然」,這樣是否會構成「自然主義的謬誤」(Naturalistic Fallacy)(將一件事情是否會在自然狀況下發生,當成判斷這件事情是對或錯的基礎)?畢竟,在「事實的陳述」和「價值的判斷」之間,還有一條鴻溝必須跨越。

  例六:「心」作為「實然」的存在,究竟擁有什麼樣的「本質」(essence, intrinsic quality)還是「特質」(speciality, distinguishing characteristic(s),以至於它可以在無所謂對、錯、善、惡的「實然」現象之間,浮現善、惡的念頭,作出對、錯的解讀,乃至下達「應如是,不應如是」的指令?

  總之,從「實然」如何證成「應然」?「實然」與「應然」之間的鴻溝,有可能透過哲學思辨來架設橋樑嗎?這正是《佛教規範倫理學》成書之後,筆者所關注與沉思的「後設性」問題,也是本書的著述宗旨。

第六節 《佛教後設倫理學》之主體結構

  依於筆者所關注與沉思的「後設性」問題,自民國九十三年起,迄民國九十六年止,筆者作了四篇相關論文。該四篇論文形成了本書的主體結構,因此依其論述內容的連貫性而作編排、增刪,置於本書【理論篇】(第二章至第五章)。該四篇論文之著作緣起與內容大要如下:

一、民國九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在東吳大學所舉行的台灣哲學學會年會之中,筆者初次系統性地探索佛教系統理論的後設倫理學,題為〈應然倫理之證成——依「緣起論」之佛法觀點〉。再據該篇論文而作大幅修訂與增補,於九十四年五月十五日,于玄奘大學第一屆「應用倫理會議」中作專題演講。

本文以「形而上的進路」之佛教後設倫理學研究為主,探究的是佛教倫理學的根源性問題,亦即:佛法之道德總綱「護生」,其客觀基礎與充分理由,為一切現象的運行法則:「緣起」(梵prat?tya-samutp?da;巴paticca-samupp?da),以及心理的運行法則:「自通之法」。

但原論文尚未從「語言上的進路」,來探索「應然」(ought)的道德語言,是否可以如同一般的「實然」(is)語言——依諸語詞之定義,而認知並分析該諸語詞及(或)其所構成之語句,進以判斷其真假值(truth value)。因此在後設倫理學的討論上,可說原論文只完成了一半。

後經大幅增訂,從「語言上的進路」而作相關研究,回應西方倫理學中認知主義(cognitivism)與非認知主義(non-cognitivism)的討論,依語言上的進路,而對「應然」之道德語言,作後設性的探索。又針對自然主義(naturalism)、非自然主義(non-naturalism)與超自然主義(super nationalism)依形而上的進路,本諸佛法以作根源性之探索。讓有關「佛教後設倫理學」的討論更為完整。為了與原論文作一區別,遂更改題目為〈佛教後設倫理學初探——從實然的現象與法則,到應然的原理與原則〉,茲編列在第一章「導論」之後,作為本書的第二章。

二、民國九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輔仁大學舉辦「自然道德律學術研討會」(Conference on Natural Moral Law),邀請筆者發表論文,筆者遂依大會主題,撰寫了〈有關「自然律」與「自然道德律」之佛法觀點〉一文,後發表於《哲學與文化》第卅三卷第三期(九十五年三月)。

如果說,前述第二章是對後設倫理學所關注之議題,作佛法觀點的回應,那麼,本文就是在第二章的基礎之上,將東、西方哲學(特別是西方神學)與佛學的後設性議題,作了進一步的比較研究。前、後二文恰好形成了研究內容的延續性。因此本文編列為本書的第三章。

自然律(natural law)指自然界運行的規律(law of nature),本不必然與「道德」產生關聯。但在東、西方宗教與哲學領域之中,運用此一詞彙時,自然律經常依(符合自然規律而運行之)人性以為中介,而指向自然界運行規律之中所蘊涵的道德基礎,此即自然道德律(natural moral law)。

本文回顧東、西方哲學與神學對「自然道德律」的學說,並依佛法觀點論述「自然律」——一切諸法有因緣和合、離散之「緣起」法則;一切有情則具足「無明」與「我愛」,而又趨生畏死、趨樂避苦,這是生命流轉不已的法則。而架接自然律與道德律者,則為德、福一致的原理——善行可以招感快樂,讓人得遂「離苦得樂」的欲求;惡行必將招感痛苦,反倒違背了「趨樂避苦」的天性,形同自討苦吃。

人皆有之的「我愛」,雖是傷己、傷人,亦可反向操作而利人、利己,其關鍵即在於易地而處的「自通之法」(同情共感的能力)。「自通之法」、緣起法相的相關性與緣起法性的平等性,即是自然律中的三大道德原理。因此,無論是道德規範還是道德原則,都源出自然道德律。即使是佛陀所制訂的規範,也還是依憑自然道德律,先肯定人有自發為善的能力,故以規範的要求,令人在持守過程中產生良好的道德習慣。以此理解佛教倫理學,顯然是傾向「自然主義」的。

三、民國九十五年五月二十七日,臺灣大學哲學系主辦「佛教哲學的建構」學術研討會,筆者應邀發表論文,遂依規範倫理學的理論類型——原則主義(Principlism)與非原則主義(Non-Principlism),檢視佛教系統理論,撰述〈系統理論之交集與歧異——重點比較:原則主義與非原則主義〉一文。

本文依佛法觀點,考察倫理學各家學說,含規則主義的義務論(deontological theory)與目的論(teleological theory),以及非規則主義的德行倫理學(virtue ethics)與關懷倫理(ethics of care, caring ethics),順便帶到基督宗教自由派神學的「情境倫理」。討論的焦點有四:(一)倫理學究竟是否必須建立「第一原則」?(二)第一原則是否唯一不二,絕對優先?(三)即使是原則主義,是否可兼顧「正義」與「效益」的兩項原則(乃至多項原則)?(四)能否拋開原則主義,依其他方式來尋求倫理判斷的依據?

  就著述時序而言,本(第三)篇論文之著述在前,有關「自通之法」的第四篇論文著述在後,但因本文與前二文之討論較無連貫性,因此反倒編列於該篇論文之後,作為本書的第五章。

四、在以上三文的撰述過程中,時時有一意念浮上心頭,即:「自通之法」,作為一種順乎緣起法則,而能與其他生命構成「溝通管道」的心理狀態,在佛教倫理學的系統理論中,起到關鍵性的作用,應該單獨針對它來作進一步的論述。
 

  而在筆者於東吳大學發表本書第二章〈佛教後設倫理學初探——從實然的現象與法則,到應然的原理與原則〉之時,葉海煙教授亦曾發言建議筆者:「針對『心』或『真常唯心』的佛學理論,似可作適當之闡述與定位。」因此當九十六年二月間,筆者應吳瑞媛教授之邀,安排在台灣哲學會「批判與反思」哲學研讀會的八月例會中發表論文,筆者立即想起了尚未完成深層論述的「自通之法」,於是設定了本篇論文的題目:〈「自通之法」的深層探索——依「緣起」法則作為論述脈絡〉,作為佛教後設倫理學的延續性討論。茲依其論述內容之連貫性,而編列為本書第四章。

由於陳悅萱居士已將該次「批判與反思」哲學研讀會中,諸位哲學教授針對本文所作的會後討論,作成了完整的講記,篇幅較本文更多,討論的內涵相當豐富,有助於讀者更多方思考「自通之法」的倫理要義,因此題為〈「自通之法」的深層交流與學術討論〉,將它單獨附錄在第四章之後,以饗讀者。

第七節 其他

  至於本書第六章〈生命倫理議題研究——佛教哲學進路之方法論〉、第七章〈緣起、護生、中道義——論佛家之終極關懷與生命倫理〉,原於民國九十四年四月與五月,應台大哲學系與中央大學哲研所之邀,發表於學術會議之中,並依各該會議主題(「佛學研究方法論」、「生命倫理與終極關懷」)而作。由於該二文屬於佛教基礎倫理學性質之著作,間亦涉及後設性討論,因此一併納入本書【理論篇】中,與「後設倫理學」前五章之主體結構,稍作區隔。

【理論篇】末再附一篇演講錄,是為筆者在九十六年十二月十一日,於香港妙華佛學會演講的「佛教生命倫理學」,妙華會友洪真如居士發心筆錄。由於該次演講的對象,大都是在上慧下瑩長老尼座下久聞經教的妙華會友,演講時間又只有兩個小時,因此筆者在演講時,除了「自通之法」的要義之外,並未多作系統理論的全面闡述,反倒是多方配合當代社會挑戰性的生命倫理兩難議題,作佛法觀點的闡述。這篇講錄,正好可以銜接本書下編的【應用篇】,有「承前啟後」的妙用。

至於【應用篇】內容,已於本書〈自序〉略述,茲不重贅。



◎本文摘自作者新書《佛教後設倫理學》第一章第四至七節。全書524頁,已於五月下旬出版,以精裝本刊行,流通價520元。郵購帳戶/法界出版社,郵撥帳號/15391324。詳洽法界出版社:電話(02)87896108,傳真(02)87896110,查詢相關資訊。

1  Kai Nielsen, “Problems of ethics,” In Th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vol. III, edited by Paul Edwards.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 The Free Press. 一九六七,頁一一八、一一九。

 

 


回上頁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