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購物車內容

編號 書名 售價

商品已加入購物車

線上購買
購物清單 >>
當前位置:首頁 → 法界出版社
佛教規範倫理學—— 從佛教倫理學到戒律學思想體系之建構
售價:360
 

作者:釋昭慧

編號:1015
出版日期:2003 年3 月初版
繁體中文 直排 單色印刷 軟精裝 25K 360頁
ISBN: 957-8550-30-8
定價360元
 
【推薦文】
 
  本書從「緣起」的基本原理出發,建構以「護生」為規範要義,以「中道」為實踐綱領的佛教倫理學,是將佛教之道德哲學全面系統化的原創性著作。
  作者依於「緣起」之基本原理與四種中層原則,邏輯性地導出佛教規範的法哲學與法理學。這是戒律學的新方法論,值得密切注意。
  全書以嚴謹的辨思,「離於二邊,說於中道」,並與當代倫理學及宗教倫理學之重要議題,作了極具佛法特見的深度對話。對有心研究佛教哲學或戒律學的讀者而言,本書具有重大的研讀價值!
 
《佛教規範倫理學》自序
 
近十餘年來,筆者以一介佛教僧侶的身份,實地從事社會關懷、環境保護、生態保育與動物福利運動,雖歷經困挫而不退,背後支持筆者的,無非是佛教的倫理信念。這些信念,是自己與諸同仁奮鬥下去的巨大力量。
再者,筆者在從事社會關懷與社會批判時,常與一些良心人士及知識菁英會遇。在與他們交換意見時,佛法的思想訓練,讓筆者得以提供一些與世間情見截然不同的豐富觀點。這些良心人士及知識菁英,具備聰穎的思辯能力與敏銳的批判意識,對世界與人生有相當深刻的見地,但偶而針對某種議題,筆者所提供的「佛法觀點」,還是常讓他們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歎。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在台灣哲學學會年會晚宴中,與中研院社科所錢永祥教授毗鄰而坐,筆者提起西方基督教社會中所掀起的動物保護運動,他竟然接了一句:「但由你們來做,是更具足正當性的!」筆者當然知道他的「正當性」究何所指,亦即:佛教倫理學的「眾生平等論」,比「神、人、動物三層級論」,較能提供「人應仁慈而平等地對待動物」的理據。
 
  十餘年來,無論是面對官方、立委還是媒體,無論是面對個別訪談、公聽會、記者會還是座談會,自己也常依「佛法觀點」,對社會話題或倫理爭議,提出自己的「佛法觀點」。許多時候,筆者還會針對這些社會話題或倫理爭議,寫成時論或短評,它們大都刊載於台灣的報章雜誌,少部份則發表於教內刊物。這些看似片片段段的「佛法觀點」,其實有來自「緣起」要義的活水源頭,從「緣起論」而導出「護生觀」,個中更有一以貫之的思考脈絡。這點點滴滴的心得蘊釀於胸,筆者漸漸感覺,有需要把自己遇境逢緣撰為時論或相與問答,所陳述的佛教倫理思想,組織成一個完整綿密的體系性學說。
 
*    *    *    *    *    *    *    *    *       
 
至民國八十四年四月間,輔仁大學宗教系前系主任——慈祥儒雅的陸達誠神父,請筆者下學期為大四同學講授「佛教倫理學」。這是一個典型的西方哲學課題——筆者教佛學院十餘年來,還不曾聽說哪個佛學院有「佛教倫理學」課程的安排。但由於前述實務經驗與蘊釀思維的個人背景,使得筆者毫不遲疑地答應接下這門「沒有現成中文教科書」的課,而且於當年七、八月例行性禁足期間,寫出一本體系性論著《佛教倫理學》,一方面作為學生的教科書,一方面也向一般讀者與佛教徒提供有關佛教個己倫理、群己倫理與環境倫理方面的系統知識。
 
說來好笑!在撰寫該書之前,對於「倫理」二字,雖不覺得陌生,卻也還從未關切過它的精確定義。在儒家意識掛帥的國中、小教育之中,「生活與倫理」、「公民與道德」,早已成為必修科目,高中階段的「中國文化基本教材」,學習的正是整套儒家倫理觀。待筆者出家後,更是因學習佛陀教法,而接觸到許多豐富的「倫理素材」,有的是思想、觀念,有的是規範、制度,更有許多豐富而精彩的故事,散見於經律之中。
 
東方哲學的主流思想,不論是佛學還是儒學,都有非常豐富而多元的倫理學說,而且佛教對僧尼,儒家對「士」,都有高標準的道德要求。可是,「倫理學」(ethics)這門課程,卻是在西方建立起來的,所以對筆者而言,原是極其陌生的一個學術領域。也就是說,作為實踐的倫理規範或道德教誨,這在東方、西方都有,可是,要在佛教倫理規範或道德教誨的背後,建立一套完整的,具有內在理路的思想體系,而自成一「佛教倫理學」之學門,這是筆者在過去的佛學訓練中,所沒有閱歷的嶄新經驗。所以為了撰著該書,筆者於禁足寫作時,開始閱讀少量西方的「倫理學」以及「倫理神學」相關論著,並擺脫前人「文獻學進路」的著述形態,嘗試著運用「哲學進路」的方法,撰為新著。
 
總之,先於生活體會與實務經驗中,產生了豐富的心得,然後才來尋求陳述此諸心得的「正規」框架,筆者此一寫作《佛教倫理學》的心路歷程,確乎與一般學者因蘊釀於一門學問久之,而推陳出新以著書立說的情形,截然不同。
 
也因為寫作的背景如此,所以該書之出,經常會很自然地拈取一些當代關切之議題,例如性解放運動、政治參與、動物倫理或生態哲學,而作佛法觀點的「對話」。它容或欠缺一些「科班出身」的學術規矩,卻多了一重「人間佛教回應普世價值、引領社會思潮」的時代意義。此所以嚴於作學術規範之要求的江燦騰教授,竟還能寬容地稱讚該書。[1]
 
*    *    *    *    *    *    *    *    *
 
從民國八十四年十月出版該書迄今,一晃眼已七年有餘,《佛教倫理學》前後已印行三版,五刷,共八千冊(含高雄淨心文教基金會與蘇振輝董事長所助印推廣的三千冊)。七年來,筆者不但在輔大宗教系、玄奘宗研所與佛教弘誓學院,開設「佛教倫理學」或「宗教倫理學」課程,而且法界衛視也於兩年前(民國九十年二月二十一日起),將筆者於弘誓台北推廣部的授課內容,全程錄製,用供「法界空中佛學院」作空中教學之節目。此一節目甚得空中聽友之熱烈迴響。
 
另一方面,由於著作與教學的因緣,無形中在基礎倫理學方面,有了較為嚴謹的學術訓練,筆者由是擺脫了一般「散談」倫理議題的慣例,開始撰寫一些「應用倫理學」的學術論文或短篇時論,議題範疇涵蓋安樂死、器官移植、幹細胞、複製科技、代理孕母,……大都與當代醫療科技之發展有關。
 
撰寫《佛教倫理學》時,正值暑假。為了讓輔大學生在開學後就能拿到這本教科書,筆者乃於有限的兩個月時間內,閱讀部分與「倫理學」或「基督宗教倫理學」相關的書籍,礙於時間迫促與禁足期間不便外出蒐尋資料的限制,所以參考資料極其有限。此後七年,基於教學的需要,筆者參看了更多相關書籍,並時常將此二學門之中所涉及的議題,拿來用佛法的觀點加以思維。這樣長期下來,教學內容也就跨越了原本在佛學領域建構價值體系的範疇,而多了與「倫理學」或「基督宗教倫理學」作建設性「對話」的色彩;這樣一來,對於原先初步建構的「佛教倫理學」系統,也就有了更精緻、更深刻的細部建構。
 
前幾年原擬就舊作以重新修訂,但考量到:原書本身已有完整的論述體系(包括基本原理、道德原則、行為主體、三種層級之倫理實踐),若依此一原有章節架構而插入新的議題,反而會導致結構鬆散之病;而且有的議題已無法於原章節中置入,這樣一來,勢必要大費周章,更動章節結構。再者,當時寫作,設定的閱讀對象,以對佛法基礎知識尚不具備的大學生,以及對倫理學完全陌生的佛教讀者為主,所以雖不能完全免於運用專業術語,但也儘量讓詞彙淺白一些,以利讀者理解。現在如果要再添加新的內容,倫理學或戒律學方面的術語難免增多,討論的內容也更為專業,這對初學者是否會可能產生閱讀障礙呢?
 
於是考慮再三,於去年九月以後,決定保留原書樣貌,讓它成為一本初階入門的「佛教倫理學」教科書,異日改版發行時,再作小幅度的修訂即可;在原書之外,筆者擬另行撰著《佛教規範倫理學》,一方面章節內容自成體系,讀者即使沒看過《佛教倫理學》,也可以直接跳過前書而單獨閱讀它,另一方面,它也可以針對前書而作延續性討論,或作更為周延的分析,成為一部《佛教倫理學》的進階讀物。
 
有了這個想法之後,筆者開始於相關教學過程中,將蘊釀在胸的點滴思維,向學生作一系統性介紹,好讓新書的內容逐漸浮現輪廓。民國九十一年十月十日,應上海復旦大學宗教研究所王雷泉所長之邀,於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作專題演講,筆者即選定〈緣起中道——從佛教倫理學到戒律學的思想體系〉作為演講題目;回台之後,又依學生所整理的錄音講記,將其中之半數內容,先行整理成一篇論文,題為〈宗教倫理學的基本原理與中層原則——以基督宗教與佛教為主軸的一個探索〉,作為《佛教規範倫理學》的部分章節,發表於九十一年十二月十四日「台灣哲學學會」之年會上(台北:台大哲學系館),並將全稿交由《法光學壇》先行刊載,以饗教內讀者。至於書稿,則擬於寒假期間完成,並計劃在三月二十九日(慶祝印順導師九秩晉八嵩壽的第四屆「人間佛教,薪火相傳」研討會之首日),發表這本新書。
 
*    *    *    *    *    *    *    *    *
 
這原是給忙碌的自己一點進度壓力,「強迫」自己能於月餘假日放下萬緣,專力寫作。不料事緣仍然無法全免,寒假期間,先有林建德居士與現代禪就印順導師思想產生論諍,這是師門的一樁大事,使得筆者不得不花費許多時間,關注整件事的發展,並作了一篇較為鄭重而完整的回應。[2]
 
其後又因二月七日,「慈濟一灘血」事件,證嚴法師遭人誣告之刑庭判決法師無罪,還了法師一個公道,但是當年原住民陳秋吟女士難產送醫遭拒,而在診所地上流了一灘血,身死異鄉的血淚故事,竟然全被翌日的媒體忽略,筆者不忍袖手旁觀此一歷史公案,竟被相關人士顛倒黑白,一筆抹煞,於是協同性廣法師與傳法法師,立刻趕工發出當期(第四十六期)《弘誓電子報》,將《中時晚報》陳世財先生情文並茂的相關報導全文轉載,自己並於翌日親撰〈菩薩行者永世的哀傷〉。為了將這些資料編入,連已編好準備送廠印刷的《弘誓雙月刊》都臨時大幅改版,編校同學空寂、印悅法師,因此而一團忙亂。
 
即使等著編排本書的學生,眼看月底已到,催稿聲已急促起來了,但在二二八和平紀念日前夕(二月二十七日),筆者還是應長期為流浪動物而奮鬥的劉威良小姐之邀,趕赴中正機場參加「送流浪狗到德國」記者會,為聲帶慘遭無情割截的大量流浪狗而請命,呼籲政府嚴禁獸醫師施行此一不人道的手術,臨時並應邀寫了一篇〈二二八動物和平宣言〉。前後兩篇拙文,連同該記者會消息〈失聲前的哀號——人有言論自由,我們連發聲都不可?〉,都蒙《自由時報》總主筆劉永昌先生義助,即時刊於「自由廣場」[3]。
 
可以想見,這樣「管閒事」下去,撰作計劃如何能不延誤?到頭來吃苦的必然會是最後幾天熬夜趕工編校的學生們!但是這些點滴近事,無私地義助其事的可敬友人,以及默默支援筆者的可愛學生,更讓筆者得以確證本書的部分觀點:心理利己主義(psychological egoism)認定:所有人類的行為都是出自於「自我關懷」(self regarding),倫理利己主義(ethical egoism)則據以進一步認定:每一個人都應該提昇自己的利益,人們有義務做任何有利於己的事。這種「全稱命題」的觀點是偏頗的。世間自有菩薩根性的人,老是為了別人,而把自己的事放在一邊;他們無法忍受別人受苦,而且認定自己「應該為了他人而無條件地犧牲自己的利益」。這些人奉行的正是「利他主義」(altruism)的信念,他們的所做所為,甚至是「超義務」的。
 
以證嚴法師為例,她於三十六年前(民國五十五年),有感於「一灘血」背後原住民卑微婦女的悲苦無助,而發心創建慈濟志業,至如今已在全球匯聚了四百萬忘己為人、救苦救難的龐大力量。即使為「一灘血」公案,而於近年受到嚴重的誣陷與侮辱,但她本人卻完全釋懷,而且對攻訐她的人士,不但沒有任何責難,言談之中也還是千萬般的「不捨、不忍」。
 
筆者雖與證嚴法師風格迥異,但同樣地,對人對事老是「不捨、不忍」,而致令本書的撰作計劃嚴重耽擱。直至二月中旬,寒假將近尾聲,方才開始整編(應用倫理學之)舊作,並撰為新篇。而且為了配合美編、校對、印刷,本書勢必要在三月十八日以前竣稿。也因為在如此匆遽的時間內成書,所以疏漏之處在所難免,敬請讀者鑒諒,並不吝予指正!
 
*    *    *    *    *    *    *    *    *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本書之寫成,除了要感謝倫理學界前人之耕耘,讓筆者坐採豐碩果實之外,應特別感謝印順導師與性廣法師。
 
印順導師在佛法的思想與制度方面,業已建構了博大精深的「人間佛教」理論,他的研究方法論——以諸行無常、諸法無我與涅槃寂靜之三法則來研究佛法,更是給予筆者在治學方面的極大啟發。這些都是本書的活水源頭。更精確而言,本書是在導師思想的基礎之上,針對「佛教倫理學」與戒律學而作進一步的闡述。
 
性廣法師兼通教、觀,原本志在宏闡禪法,撰著禪學專書,卻因不忍見筆者孤軍奮戰,乃暫時擱置了她的「最愛」,義無反顧地投入了護教與護生之行列。近時更是重新「背書包做學生」,進入以「應用倫理學」見長的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班,而作倫理學之研修。在筆者構思本書之際,她還蒐羅了許多中、西倫理學名著,讓筆者得以減除許多「尋找資料」的時間;而當筆者草擬本書大綱之時,她更提供了許多寶貴意見,讓筆者大幅調整了內容順序。
 
在此還要感謝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李瑞全所長。經性廣法師推介,筆者拜讀了他的大作《儒家生命倫理學》,該書消化西方現代倫理學,吸收「原則主義」(Principlism)為主的生命倫理學,旁及各種重要的倫理學和生命哲學之要點,會通原則主義所提出的中層原則,再結合並發展中國儒家特有的中層原則,而確立以儒家為中心的(人文主義的)生命倫理學。這整套的理論建構模式,筆者深感興趣,於是按圖索驥,尋出「原則主義」的英文原著,並單就其中所論證的四個最基本的中層原則,用以檢視佛教倫理學,讓筆者在早年所寫「因果律」與「護生觀」的兩大原則之外,進而依「緣起」論以作「自律原則」與「公正原則」方面的深層探索,而於本書之中加強了有關「自由意志」與「分配性公正」問題的論述。
 
應該一提幾位學界前輩與友人——黃宗樂教授、古登美教授、葉海煙教授、陳德光教授、黃運喜教授,江燦騰教授,媒體友人劉永昌總主筆、梁玉芳小姐與陳世財先生,以及幾位社會友人——前立委林瑞圖先生、教育部范巽綠次長、賴浩敏律師、張章得居士、李元松老師、李重志先生、郭建盟先生,倘若沒有這些風雨故人對筆者的義助,筆者可能不會再有興趣撰寫任何與倫理學相關的論文,遑論本書!
 
感謝本書美編空寂法師、總司校對的印悅法師,參與校對的慧昭、文玲、惠曼居士,發行本書的彩虹居士,以及承擔起學團生活之運作,而讓我們得以無後顧之憂地從事著作、編校工作的其他學團住眾與義工。感恩長期給予筆者諸多護助的諸位師友,以及與筆者一齊為台灣的社會正義而奮鬥的社會友人!
 
謹以撰著本書功德,回向可敬、可感的眾位師友,祝願他們身心康泰,福慧增長,並祈
 
印公導師嵩壽無量,
 
正法光明長照世間!
 
九十二年三月六日,于尊悔樓
 
 
[1] 如說:「釋昭慧法師所著《佛教倫理學》一書,是當代臺灣新佛教倫理學的原創性和集大成之作,其思想源自釋印順博士的人間佛教及戒律思想的啟發,但在實踐面和詮釋體系上,已自成一家之言,堪稱亞洲地區新佛教倫理學說的代表性著作,亦為推動當代臺灣新佛教變革運動的指導書之一,其影響力正方興未艾,是必須鄭重加以肯定者。」江燦騰:〈昭慧法師著《佛教倫理學》:亞洲地區新佛教倫理學說的代表性著作〉,《弘誓雙月刊》,第四七期,民國八十九年十月,頁一四。
 
[2] 詳見拙著:〈與法相應,求同存異——我對林建德居士與現代禪師友論諍的看法〉,台北:《弘誓雙月刊》,第六二期,民國九十二年二月,頁一四—二三。
 
[3] 詳見拙著:〈菩薩行者永世的哀傷——在「不捨,不忍」之餘,我們應做些什麼? 〉,台北:《自由時報》「自由廣場」,民國九十二年二月九日。《弘誓雙月刊》第六二期轉載,頁四—五。

 


回上頁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