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音宣流

 

2019-04-28
禪學理論與實踐

課程名稱:禪學理論與實踐
主  講:性廣法師
時  間:二○○一年 講於法界衛視空中佛學院課程
堂  數:一堂五十分鐘,共計42堂
紙本教材:性廣法師著:《人間佛教禪法及其當代實踐》,四二八頁,法界出版社
 
  二○○一年,性廣法師應邀於法界衛視「空中佛學院」開設禪學課程,以學理分析之角度,闡述佛法定慧二學,並兼顧學人行持之需,於課末教授禪修基本方法。
 
  在理論部份,以「繼承傳統」為主軸,抉發阿含經教與初期大乘之禪學理論要義。其中以「釐清定慧知見」,「抉擇禪觀所緣」,「簡別修觀次第」與「劃分禪法系統」等四大綱領,引領觀眾從基本禪修知見入門,承前啟後,環環相扣地一路學來,終能一窺佛法不共世間之修道堂奧。而在實踐方面,則以「安般念」教導初學攝心專意。
 
  本講座自開播以來,回響不斷,曾應觀眾要求,多次重播,乃最受歡迎課程之一。今為利法寶弘傳,製成MP3流通,以嘉惠學人。
  

MP3下載: (點選每一堂可連結) 

各堂課教材內容及頁次(列於下方)

  第1堂 第2堂 第3堂 第4堂 第5堂  
  第6堂 第7堂 第8堂 第9堂 第10堂  
  第11堂 第12堂 第13堂 第14堂  第15堂  
  第16堂 第17堂 第18堂 第19堂 第20堂  
  第21堂 第22堂 第23堂 第24堂 第25堂  
  第26堂 第27堂 第28堂 第29堂 第30堂  
  第31堂 第32堂 第33堂 第34堂 第35堂  
  第36堂 第37堂 第38堂 第39堂 第40堂  
  第41堂 第42堂        

1.課程簡介

2.教材:《人間佛教禪法及其當代實踐》,頁11~32

第一章 緒論  二、問題意識 三、研究進路

3.教材:《人間佛教禪法及其當代實踐》,頁82~96

第二章第三節 人間佛教的禪學關懷  一、禪修問題反思  二、禪法檢驗原則  1.掌握中道

4.教材:《人間佛教禪法及其當代實踐》,頁97~109

第二章第三節 人間佛教的禪學關懷  二、禪法檢驗原則  2.反向操作(一)

5.教材:《人間佛教禪法及其當代實踐》,頁110~115

第二章第三節 人間佛教的禪學關懷  二、禪法檢驗原則  2.反向操作(二)  

6.教材:《人間佛教禪法及其當代實踐》,頁116~125

第二章第三節 三、禪學研究方法  1.揭開神秘──分析宗教經驗

7.教材:《人間佛教禪法及其當代實踐》,頁126~129

第二章第三節 三、禪學研究方法  1.揭開神秘 (1)解析宗教經驗──夢境

8.教材:《人間佛教禪法及其當代實實踐》,頁130~133

第二章第三節 三、禪學研究方法  1.揭開神秘  (1)解析宗教經驗──幻境

9.教材:《人間佛教禪法及其當代實踐》,頁133~136

第二章第三節 三、禪學研究方法  1.揭開神秘  (1)解析宗教經驗──定境

10.教材:《人間佛教禪法及其當代實踐》,頁136~139

第二章第三節 三、禪學研究方法  1.揭開神秘  (1)解析宗教經驗──證境

11.教材:《人間佛教禪法及其當代實踐》,頁139~142

第二章第三節 三、禪學研究方法  2.脫離幻想──解構唯心秘密  (1)禪定為觀慧助緣  12.1.禪學問題解答

2.教材:《人間佛教禪法及其當代實踐》,頁142~145

第二章第三節 三、禪學研究方法  2.脫離幻想──解構唯心秘密  (2)大乘新宗教意識  (3)解構假想觀奧秘

13.教材:《人間佛教禪法及其當代實踐》,頁145~165

第二章第三節 三、禪學研究方法  2.脫離幻想──解構唯心秘密  (4)假想禪法之流弊  3.剝除附會──探究禪宗歷史(一)

14.教材:《人間佛教禪法及其當代實踐》,頁166~180

第二章第三節 三、禪學研究方法  3.剝除附會──探究禪宗歷史(二)  四、人間佛教的宗教經驗(一)

15.1.教材:《人間佛教禪法及其當代實踐》,頁180

第二章第三節  四、人間佛教的宗教經驗(二)  2.解答學員提問

16.教材:《人間佛教禪法及其當代實踐》,頁180~183

第二章第三節  四、人間佛教的宗教經驗(三)

17.1.解答學員提問

2.教材:《人間佛教禪法及其當代實踐》,頁185~189

第三章 人間佛教禪學思想(一)  ──傳統之繼承  第一節 釐清禪修知見  一、增上定學 1.解析名義(一)

18.教材:《人間佛教禪法及其當代實踐》,頁190~194

第三章 第一節 釐清禪修知見  一、增上定學 1.解析名義(二)

19.教材:《人間佛教禪法及其當代實踐》,頁194~198

第三章 第一節 釐清禪修知見  一、增上定學 2.校量功德  (1)禪定功德

20.教材:《人間佛教禪法及其當代實踐》,頁198~203

第三章 第一節 釐清禪修知見  一、增上定學 2.校量功德(2)禪定局限  3.修定歧途 (1)修定與生天(一)

21.教材:《人間佛教禪法及其當代實踐》,頁203~212

第三章 第一節 釐清禪修知見  一、增上定學 3.修定歧途  (1)修定與生天(二) 二、增上慧學 1.名義與特性

22.教材:《人間佛教禪法及其當代實踐》,頁212~220

第三章 第一節 釐清禪修知見  二、增上慧學2.次第與類別  三、定慧等持 1.止觀辨正

23.教材:《人間佛教禪法及其當代實踐》,頁220~224

第三章 第一節 釐清禪修知見  三、定慧等持 2.止觀雙運  四、般若現證

24.教材:《人間佛教禪法及其當代實踐》,頁224~229

第三章 第二節 抉擇禪觀所緣  一、如實正觀緣起  二、勝義觀能證真實 1.勝解作意

25.教材:《人間佛教禪法及其當代實踐》,頁229~236

第三章 第二節 抉擇禪觀所緣  二、勝義觀能證真實 2.真實作意(一)

26.教材:《人間佛教禪法及其當代實踐》,頁236~238

第三章 第二節 抉擇禪觀所緣  二、勝義觀能證真實 2.真實作意(二)

27.教材:《人間佛教禪法及其當代實踐》,頁238~240

第三章 第三節 簡別修觀次第  一、初學觀身 次泯能所(一)

28.1.解答學員提問

2.教材:《人間佛教禪法及其當代實踐》,頁240~242

第三章 第三節 簡別修觀次第  一、初學觀身 次泯能所(二)

29.1.解答學員提問

2.教材:《人間佛教禪法及其當代實踐》,頁242~246

第三章 第三節 簡別修觀次第  二、聲聞:先得法住 後入涅槃

30.教材:《人間佛教禪法及其當代實踐》,頁246~251

第三章 第三節 簡別修觀次第  三、大乘:依俗契真 觀空得證

31.教材:《人間佛教禪法及其當代實踐》,頁251~256

第三章 第三節 簡別修觀次第  四、小結

32.教材:《人間佛教禪法及其當代實踐》,頁256~258

第三章 第四節 劃分禪法系統

33.教材:《人間佛教禪法及其當代實踐》,頁259~270

第三章 第四節 劃分禪法系統  一、分類原則

34.教材:《人間佛教禪法及其當代實踐》,頁270~281

第三章 第四節 劃分禪法系統  二、三種層次 1.人天禪法  (1)禪修動機 (2)禪修內容

35.教材:《人間佛教禪法及其當代實踐》,頁281~287

第三章 第四節 二、三種層次  2.聲聞禪法  (1)禪修動機 (2)聲聞定學  甲、五停心觀

36.教材:《人間佛教禪法及其當代實踐》,頁288~291

第三章 第四節 二、三種層次  2.聲聞禪法 (2)聲聞定學  乙、六隨念  (3)勝義空觀(一)

37.教材:《人間佛教禪法及其當代實踐》,頁291~298

第三章 第四節 二、三種層次  2.聲聞禪法 (3)勝義空觀(二)

38.教材:《人間佛教禪法及其當代實踐》,頁298~306

第三章 第四節 二、三種層次  2.聲聞禪法 (3)勝義空觀(三)  3.大乘禪法 (1)禪波羅蜜

39.教材:《人間佛教禪法及其當代實踐》,頁306~315

第三章 第四節 二、三種層次  3.大乘禪法 (2)般若波羅蜜  第四章 人間佛教禪學思想(二)  ──傳統之批判

40.教材:《人間佛教禪法及其當代實踐》,頁315~343

第四章 第一節 從慈悲行到解脫行──批判聲聞禪法  第二節 從緣起空到如來藏──批判中國禪宗

41.教材:《人間佛教禪法及其當代實踐》,頁343~359

第四章 第三節 從如實觀到假想觀──批判假想禪法  第五章 第一節 指點當代迷津

42.1.解答學員問題

2.教材:《人間佛教禪法及其當代實踐》,頁359~416

第五章 第二節 人間禪法要旨  第三節 行門實踐典範  第六章 結論

 

 

回上頁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