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我不認識大師

——星雲大師圓寂有感

 

侯坤宏*

 

  2023年2月5日,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圓寂於佛光山傳燈樓開山寮,享壽97歲。星雲大師是當代臺灣佛教史上的大師,其一生功過應如何蓋棺論定,並不容易。因大師與佛光山教團密不可分,在星雲大師「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理念指引下,佛光山在全球各地創建了300餘所寺院,在臺、美、澳、菲等地創辦5所大學(美國西來、臺灣南華、佛光,澳洲南天及菲律賓光明),佛光會員數百萬人,這樣龐大的佛教團體,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非常多,不是三言兩語所能說清楚,在此意義上來說:我不認識大師。
  過去雖然讀過星雲大師寫的《釋迦牟尼佛傳》、《十大弟子傳》、《佛光菜根譚》,也欣賞過由他撰寫的《玉琳國師》改編為《再世情緣》的連續劇;在1980年代,曾到國父紀念館聆聽過「星雲大師國父紀念館佛學講座」;後來為了研究近代佛教史,閱讀了《星雲日記》、《百年佛緣》、《貧僧有話要說》等大師的著作。2017年5月,佛光文化出版了365冊的《星雲大師全集》,這套三千餘萬字的全集,分十二大類:經義、人間佛教論叢、教科書、講演集、文叢、傳記、書信、日記、佛光山系列、佛光山行事圖影、書法、附錄等。透過閱讀《全集》,我們不但可以認識佛教,認識星雲大師,也可以了解佛光山在海內、外的各項弘法活動。如將前述我讀過的少數幾本大師著作,比較《星雲大師全集》,我並不了解大師。
  近幾年來,筆者曾因闞正宗教授推薦,多次受邀到宜蘭佛光大學參加學術會議發表論文,口試博、碩士生學位論文,以及擔任工作坊講師;也曾因黃國清教授邀請,到嘉義南華大學宗教研究所發表演講,擔任他指導學生的學位論文口試委員;又因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陳劍鍠主任邀請,赴港參加多次學術會議,參與「人間佛教東亞、東南亞研究叢書」寫作計畫,並於2021年出版《論近代香港佛教》、《論馬來西亞近代佛教:一個局外人的觀察》兩本專著。佛光大學、南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都是佛光山創辦的學術單位,筆者雖然曾經參加過這三個單位的學術活動,但我還是不認識大師。
  大師圓寂後,我讀了多篇佛教界(或學術界)友人寫的悼念文章,他們都談到與大師當面交往的經過,充滿感恩懷念之情。我雖曾到佛光山參訪多次,但並不曾與大師當面交談。星雲大師,我是不了解的。我只是遠遠地遙望著大師,最接近大師的一次,應該是國史館出版大師回憶錄《百年佛緣》之後不久,有一回和國史館同仁們一起參訪佛陀紀念館,承蒙大師撥冗和我們一起圍坐在一張很大的圓桌上,當時我和大師的距離,約略數公尺,雖然大師對我們說了一些話,我還是不認識大師。
  在學術研究方面,我常把自己定位是一位近代佛教史的研究者,主要以近百年漢傳佛教史(民國佛教史、戰後臺灣佛教史、中共佛教史)為研究範圍,既然不了解星雲大師,又怎樣研究近代佛教史?我們要透過怎樣的途徑,採取怎樣的方式才能了解星雲大師?了解大師所創辦的佛光山?
  依筆者目前思考所得,或許可以經由如下角度切入:1. 從星雲大師個人生平與時代的關係,2. 從佛光山在全球五大洲所創建的道場,3. 由星雲大師對人間佛教理念的闡揚與實踐,4. 從星雲大師與社會(黨、政、軍、學、企業界等)各界的關係,5. 由星雲大師和他的弟子或再傳弟子的關係,6. 從管理學的角度研究星雲大師,7. 由佛光山本山與臺灣各地(或海外道場)的關係,8. 星雲大師對佛教經論的解讀與弘揚,9. 星雲大師的修行觀,10. 星雲大師的文學觀等。在上列10項中的任何一項,如分別展開,又各包含許多可以深入探討的議題。如能就時間及資料所及,進行研究,應該可以多認識一些大師。
  2023年2月1日,筆者接到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寄贈之《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研究叢書》,這套書計11種12冊:1.《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研究(上)》、2.《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研究(下)》、3.《宜蘭弘法十年記——青年星雲的人間佛教之路》、4.《宗教實踐與星雲大師的早期文學創作》、5.《人間佛教回傳印度研究》、6.《人間佛教視角的法華經解讀》、7.《般若智與菩提心——星雲大師工夫心法研究》、8.《星雲人間佛教與現代管理實踐——探索性的研究》、9.《凝視人間‧悲智雙運——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性格與實踐範型》、10.《人間佛教開啟「生權」時代——星雲大師社會思想研究》、11.《紅塵中建立佛陀志業——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12.《天台智顗與佛光星雲的暢佛本懷》。這些是截至目前為止,研究星雲大師最重要的學術性專著,有心研究星雲大師的必讀著作。
  這幾天來,翻閱大師的《貧僧有話要說》,讀了他在2013年(85歲)寫的〈真誠的告白〉,也是他最後的遺囑,或許我們可以從「星雲大師的遺囑」來了解大師,以下從他的遺囑選出三個問題來談談,或可作為了解大師一隅之參考。
  一、星雲大師內心非常孤寂:大師說:「我一生,人家都以為我聚眾有方,事實上我的內心非常孤寂,我沒有最喜歡的人,也沒有最厭惡的人。」我們好奇的是,大師旁邊隨時有許多人圍繞著他,為什麼還會覺得內心非常孤寂?其因何在,值得進一步推敲。
  二、集體創作之於佛光山教團:大師說:「我一生,人家都以為我創業艱難,事實上我覺得非常簡易;因為集體創作,我只是眾中之一,做時全力以赴,結果自然隨緣。」「集體創作的精神,要永遠的、無怨無悔的堅持下去,這是我一生的志願。因為誰都不能單獨存在,大家要互助互敬、共存共榮。」強調「集體創作」,是佛光山教團的一大特點。365冊的《星雲大師全集》,就是「集體創作」的最佳展現。
  三、關於佛光山的法脈與是否要「開宗立派」問題:當戰後臺灣四大教團中的法鼓山創辦人,也是臨濟、曹洞兩系法裔的聖嚴法師,在2005年提出承先啟後的「中華禪法鼓宗」。證嚴法師創辦的慈濟功德會,於2006年提出「靜思法脈‧慈濟宗門」的「慈濟宗」,佛教界中有此「開宗立派」之舉,為當代臺灣佛教發展邁出了一大步,有深層的時代意義。在這方面,我們並沒有發現佛光山有所表示。在大師的遺囑中,他說:「佛光弟子不私自募緣,不私自請託,不私置產業,不私造飲食,不私收徒眾,不私蓄金錢,不私建道場,不私交信者,大家都能這樣做到,佛光山的法脈會更加光耀永遠。」「假如你們有心,為團結佛光僧信四眾,可以效法過去古德聖賢成立一個宗派;但所謂創宗立派,則是看後代行人的作為,如果後來的人對佛教有所貢獻,又眾望所歸,有個當代佛教的宗派來為佛教撐持,做擎天一柱,這也未嘗不可。」從這兩段文字來看,大師似乎將佛光山是否要「開宗立派」的問題,交由其後續傳人來處理。
  佛光山重視文化教育,星雲大師對佛光山創辦的5所大學,在他遺囑中特別交代說:「最後我所掛念的,除了信眾的幸福安樂,要重視世界各地辦的大學,這是我們的根本;在教育上,開支最浩繁的,就是常住辦的幾所大學、中學等;若有緣分,無條件的贈予有緣人管理,不可買賣;如果賣學校,對那些募款辦學的人怎麼交代?」把這段話用來衡量當今臺灣高等教育,因少子化而導致的招生不足問題,尤其是對佛教界所辦的幾所大學而言,大師的話,就很值得我們深思。最後再借用大師的話來作為本篇短文的結語,他說:「心懷度眾慈悲願,身似法海不繫舟;問我一生何所求,平安幸福照五洲。」大師的大度大量,值得我們讚嘆並加以學習。

2023年2月10日完稿

 

* 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教授

1. 《人生》雜誌近期出刊,題為「你認識星雲大師嗎?」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