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佛告羅睺羅為人講說佛法
——「阿含」導讀(五)

 

主講│昭慧法師  筆錄│宏度  修潤│釋耀行

 

一、依於九事分類《雜阿含經》

  上來已經較完整講述「阿含」概論,大家瞭解了本經的整個背景結構,再去看《阿含經》,心裡就會有一個學習地圖。接下來,依於九事分類《雜阿含經》。

諸佛語言,九事所攝。云何九事?一、有情事;二、受用事;三、生起事;四、安住事;五、染淨事;六、差別事;七、說者事;八、所說事;九、眾會事。有情事者,謂五取蘊。受用事者,謂十二處。生起事者,謂十二分緣起及緣生。安住事者,謂四食。染淨事者,謂四聖諦。差別事者,謂無量界。說者事者,謂佛及彼弟子。所說事者,謂四念住等菩提分法。眾會事者,所謂八眾。 

  第一,「有情事」,跟有情相關的經文結集在這裡。其實佛陀對哪一部經文不是以有情作為重點呢?「有情事」主要放在有情的結構。有情的結構分成五類,就是五蘊(Skandha),「蘊」是聚集的意思,相較於「處」,五蘊就是「受用事」。蘊跟處的重點不太一樣,蘊是觀察我們的身心結構,從這個結構切入,理解如何離苦得樂。佛陀不是基於生理學、物理學的愛好,帶著大家來看我們的身心結構,而是讓我們在這樣的一個結構下,如何離苦得樂?這是核心價值。
  經過比較研究發現,漢譯《雜阿含經》從五蘊相應開始,也就是把「有情事」放在第一。南傳佛教巴利文大藏經,先把「八眾誦」,就是歌謠、詩歌,通俗弘法的一些有趣的故事放在前面。所以我才會跟大家分析說,就整個《阿含經》的結構,北傳佛教這樣的鋪設方式在邏輯上是合理的。巴利藏的模式是先帶一些趣味故事進來,讓大家對《阿含經》的教學有親切感。你如果沒學過佛法,打開「蘊相應教」的經文,會發現一個小經接一個小經,前面一則跟後面一則看起來好像沒差多少,有時候就是一句話幾個字的差別,你很難進入情境。這個時候,老師的教學對大家的幫助就在這裡。
  為什麼《雜阿含經》有這麼多小經放在最前面?其實就像一個教學嚴格的老師,教你做任何運動的時候,都先要做一些基礎的教學。例如:你想學拳術,老師說不急,你先蹲馬步,天天沒事就讓你蹲馬步,你覺得好枯燥,可那就是一個基礎功夫,每一個姿勢他都會細細拆解出來,叫你反覆練到熟悉。
  所以北傳佛教對於《阿含經》的教學,是以比丘、比丘尼僧人為主,要我們一小經一小經把基礎紮穩,然後串在一起,後面就會有一些比較有故事性的經典,讓我們讀起來比較輕鬆。因為那些分解動作前面都做過,後面老師給你打一套太極拳的時候,你才不會看著頭昏眼花,不知道從哪裡學起。每一個基礎功你都會了,連接在一起,老師做的很順暢,你就看懂了,而且也可以慢慢跟著學。
  可是對於讀者而言,沒有老師帶領會覺得好枯燥。我以前剛讀《雜阿含經》的時候,就是一小經一小經讀,讀得有點不知所云,不知道重點在哪裡。現在我整理講義,試著讓大家能夠比較輕鬆感受到經文的智慧,而不會只是因為那一小經一小經,讓你一開始覺得枯燥而失去了興趣。
  於是摘錄一些經文,摘錄並不是就我個人的喜好,想摘什麼就摘什麼,所摘的每一部經,那些基礎功就蘊藏在這裡。這些經幾乎都是一則故事,有一個情節在那裡,我們可以看到某一些的對話,或者是佛陀教學的內容,這些內容就在那些小經裡。於是我用故事切入,然後讓大家去看,串在一起的這些內容是什麼,再告訴大家,這是一個套裝的句型,這個句型在很多地方都出現。因為有故事作為線索,讀起來會比較有趣味。
佛陀說法有三大構面,就是「蘊、處、因緣」。前面講九事,蘊就是「有情事」。處是「受用事」。至於因緣,那就多了,包括「生起事」、「安住事」、「染淨事」,諸如此類,都是在因緣這一構面之中。緊接著就要證明,為什麼佛陀說法的三大構面在九事裡面?我特別把「蘊、處、因緣」這三個關鍵字提出來?在《雜阿含經》第200經裡面,有提到這三大構面。

二、善哉佛陀!請您為我說法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衞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尊者羅睺羅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善哉!世尊!為我說法,我聞法已,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已,如是思惟:所以族姓子剃除鬚髮,正信、非家、出家學道,修持梵行,見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經文描述的地點,一般都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中印度有東西兩大重鎮,東方是王舍城,王舍城的竹林精舍在摩羯陀國。西方就是中印度比較靠西,其實也在北印度正中間那一帶。西方大國憍薩羅國首都在舍衛城,舍衛城有一個精舍叫做祇樹給孤獨園,一般稱做祇園精舍。這個精舍的來源非常有趣,故事在這裡就不說了。總之,這是一個佛陀弘法的重鎮。
  故事主角羅睺羅,是佛陀俗世時的兒子,他很小出家,佛陀叫舍利弗做他的師父。舍利弗是佛陀智慧第一的弟子,佛陀並沒有把兒子拉到身邊,反而稍稍退遠一點,要徒弟帶著他。羅睺羅在舍利弗座下學習佛法精進修道,有一天他來找佛陀。這裡有一些模組句型。例如:「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族姓子剃除鬚髮,正信非家、出家學道,修持梵行」以及「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大家讀《阿含經》的時候,心裡要有一個理解,這些模組句型在經典裡面會反覆出現。所以佛陀一開始就一則小經一則小經的,讓我們對於每一個詞彙,每一串句型,有深刻全面精准的理解。
  佛陀說法,結集者如果一開始就只是講述故事,對於那些細節要精準分辨的,可能就糊弄過去,因為我們就注意看故事了。在這裡佛陀是教學者,羅睺羅是受教者,羅睺羅主動問佛陀,不是佛陀主動教學。羅睺羅說:「善哉佛陀!請您為我說法,聽法以後我會到安靜的地方獨處,專精思維法義。」「族姓子剃除鬚髮,正信、非家、出家學道,修持梵行,見法自知作證。」為什麼自稱「族姓子」?因為佛陀是剎帝利貴族階級,佛陀的兒子當然也是剎帝利。族姓子通常指家世背景不錯的二代、三代。他雖然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可是卻看到了家的局限,剃除鬚髮依於正信而學道。
  「見法自知作證」,見法就是已經證得了初果須陀洹,證得聖果,而且能夠自己證明證得聖果,這點很重要。現在很多宗教界的狂人喜歡給人授記,說你已經開悟了,已經證果了。被授記的高興得要命,可是為什麼不是「見法自知作證」呢?佛陀的教學很清楚,一個人如果證果了開悟了不需要別人告訴他,他應該知道而且能夠去檢核,檢核以後發現到有如下一些特徵,這些特徵可以證明已經見法。
  後面「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就不只是見法而已,而是證得阿羅漢果。一個人要自己檢核,我的生命到了這一世就是盡頭,不會有下一生的存有。為什麼阿羅漢知道不受後有?因為他清楚知道煩惱已經斷盡,清淨行已立,該做的功課全部做完,所以阿羅漢叫做無學。只是見法知法的初果須陀洹叫做有學,初果、二果、三果都是有學。

三、佛告羅睺羅為人講解佛法

爾時,世尊觀察羅睺羅心,解脫慧未熟,未堪任受增上法。問羅睺羅言:「汝以授人五受陰未?」羅睺羅白佛:「未也。世尊!」佛告羅睺羅:「汝當為人演說五受陰。」爾時,羅睺羅受佛教已,於異時為人演說五受陰,說已,還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已為人說五受陰,唯願世尊為我說法,我聞法已,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3 

  「五受陰」,後來翻譯成「五蘊」,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一種空間上的佔有,就構成了這個地方這個物體的覆蓋面,所以「陰」表示覆蓋,有時候也加個草字頭,叫著「五蔭」。加一個「受」字,這個「受」不是接受,經常是指取,「五受陰」就是「五取蘊」。每一個眾生會把五種質素牢牢抓住,五蘊就是這五個質素,所謂色(rūpa)不是指顏色,而是指所有的物質,受、想、行、識屬於心的部分。就有情來說,佛陀的五蘊教學是詳於心理的結構,略於生理的結構。但是,佛陀教學都從色法講起,其他「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為什麼?因為色法是物質,它有變礙的特徵,在空間會佔據一個位置。佔據了那個位置,不管是多小的顆粒,別的顆粒就進不來,它也不是永恆不變的,會隨著因緣條件變化而變化。例如:一根木頭,看起來相當紮實密度很高,可是年復一年,這根木頭經過風化作用就脆弱了。受、想、行、識這四者,「受」是領納,接受情境,產生情感跟情緒的反彈反射。「想」是理智的一種運轉,看到聽到一些聲音一個畫面,捕捉下來就是取相。這是我們理智作用非常重要的環節,因為有了這個相作為根據,你就可以認知它分析它,乃至歸納思考。
  佛陀一再提醒我們,要如實正觀自己的色、受、想、行、識,可是他不會說要正想。因為觀代表我們儘量學習著,以一個冷靜的客觀者身份去觀察。而且這個觀察要拉長時間去看它的變化,甚至要拉大空間,更深的層面去看到底發生什麼事?可是「想」經常是一個構想。所以學佛第一件事情要用觀的不用想的,很多世間的恩怨情仇都是想出來的。
  例如:你看到一個人擺一張臭臉,如果你學習著如實正觀就會想,我再觀察一下看看他怎麼回事,或者直接問他有什麼事發生,不要去猜疑。可是很多人開始看到這張臭臉就取了這個相,於是就想,這個人為什麼要擺一張臭臉?我惹了他嗎?然後就開始胡思亂想,昨天、前天我跟他怎麼互動?他未免太小氣了吧,就這樣一直想。接下來,甚至也開始擺張臭臉給對方看,兩個人莫名其妙就進入冷戰狀態。
  可是如果你用觀的,也許就會再仔細看一下,可能你會發現,好像每一個人過來,他的臉都是冷冰冰的。你就不會再去取一個相,認為那個跟我有關。即便發現他只有對你,可是你要如實正觀不要用猜的,乾脆就問他,我做錯了什麼?有什麼地方需要改進,需要道歉?這就是佛陀教學中為什麼把「想」放在這裡,它是我們理智作用裡面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不可或缺。所有文學藝術都是靠豐富的想像而來,但是想的經常跟真的有距離,這是佛陀教學的重點。
  「受、想、行」都屬於心理的運轉,除了感情跟理智之外,包括意志在內的所有心理運行,都放在「行」這個名詞下面。「識」(Vijñāna)指心智,這是有情的特色,動物都有識可以去做分辨,貓貓、狗狗沒有豐富的語彙,但也會分辨我們的臉色是好還是壞,是快樂還是哀傷。相較之下,非有情類在這方面就看不出這樣的特徵。
「受、想、行」,所有基於感情、理智的承受,跟想像、分析、歸納等所產生的運轉,以「思」為首,當你在佛經裡看到「思」,不要以為在講思想,這個思就是指意志。我們除了物理的身體結構,其他三個重點就是感情、理智、意志。「色、受、想、行」都是識的分辨,識的了別所安住的處所,這也叫做四種識住,識住於「色、受、想、行」。

四、汝當為人演說六入處

  這邊特別講到「五取蘊」,也就是「五受陰」,表示有情抓住五蘊不放。我們只要活著還有一口氣,一定抓住身體不放,即便昏倒了,也還是本能的抓住自己的身體,讓心臟繼續跳動,呼吸儘量順暢,全身血液帶動,新陳代謝繼續。這就是有情的特徵,太愛自己,一定要抓住這個身心的組合不放,所以叫做五取蘊。
  佛陀怎麼去看待羅睺羅的要求?他並不是立刻說:你過來我教你。也不是說你去跟舍利弗學就好了,為什麼來找我。佛陀觀察羅睺羅「心解脫慧未熟」,也就是他心理運轉朝向解脫方向,那樣的智慧還沒有成熟。「未堪任受增上法」,增上是以某一個基礎來強化,使得自己進入到下一個階段,依此而增強,所以叫做增上。目前依於此教學而讓他進步的這個法,他還不堪任接受。
  所以就用反問的方式進行彼此的對話。他問羅睺羅:「汝以授人五受陰未」?你有教授他人五取蘊的道理沒有?羅睺羅說沒有。佛陀直截了當地說,你應該為他們講五取蘊法。羅睺羅接受佛陀的教導,為他人講說五取蘊。「說已,還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已為人說五受陰,唯願世尊為我說法!我聞法已,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這個套裝句型又出現了。他說我已經做好功課,您能不能教我?

爾時,世尊復觀察羅睺羅心,解脫智未熟,不堪任受增上法。問羅睺羅言:「汝為人說六入處未?」羅睺羅白佛:「未也。世尊!」佛告羅睺羅:「汝當為人演說六入處。」爾時,羅睺羅於異時為人演說六入處,說六入處已,來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已為人演說六入處,唯願世尊為我說法,我聞法已,當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 

  為什麼叫「六入處」?因為訊息都是從這些感官進來的,因此也叫做六處、六根。「眼、耳、鼻、舌、身」詳于生理的分析,心理的部分只總結成為一個「意」,生理的部分開展出五個,五加一。不像前面的五蘊是一加四,這不是數目不同的問題,而是它的重點不同。於是你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前面那個「蘊」叫做有情事,「處」叫做受用事。因為這邊的重點在於受用,就是我們作為有情,一定是五根齊張在承受資訊,不止是單面的承受,我們也會釋放資訊。承受訊息,釋放訊息靠這六個地方,佛陀把這些相關內容做一個解析,重點放在如何離苦得樂。所以要羅睺羅「汝當為人演說六入處。」告訴他注意觀察這些內容,核心的法則就是觀無常。
  作為教育家,如何讓受教者理解教學內容,要有方法。佛陀面對羅睺羅這樣的程度,使用了一個高明的教學方式,就是讓對方把這些聽來的道理反覆去講說。作為教學工作者我們非常清楚,就是看一遍或者聽一遍,遠不如自己講一遍。例如:《阿含經》我二十多歲剛出家就看過,看不懂放在旁邊也沒有壓力。可是如果要講這部經,那就一定要讓自己先通達。講說一遍,你心的專注力、觀察力是會增加的,有助於自己對於此法的通達。
  佛陀是一位非常成功的教育家,他跟弟子們的互動相當有趣,有時候他並不立刻就把答案講出來,反而是反問對方。這在希臘哲學很有名,叫做產婆術。蘇格拉底這位哲學家,經常也是不立刻回答對方的問題,反而反過來問對方,問到對方終於理解自己的問題卡在哪裡。就像產婆接生,不是自己去把小嬰兒拉出來,而是要產婦自己不斷使力,然後慢慢把嬰兒推出來。
  佛陀在這裡沒有用產婆術,他已經知道對方的問題在哪裡,就直接告訴他要加強哪一部分。加強什麼部分呢?羅睺羅師父舍利弗尊者,智慧第一,法義他常聽,老師說佛法他不會不理解,問題在於他「心解脫慧未熟」。現在不只是聽而已,而是要說,因為說是一個考驗,要說到聽的人懂,說到聽的人有意願聽,而且有意願跟著學。此刻他心的專注投入程度,跟單純聽是不一樣的,所以聽一遍就不如說一遍,說一遍甚至於不如寫一遍。佛陀並沒有說,你去好好找一棵樹,坐在樹下打坐,沒有開悟不准站起來。相反,你要先去幫助別人,讓別人理解就是對你最大的幫助。所以從這可以看到,佛法對於利己跟利他,從來不是靠邊站的。
  佛陀從來不一刀切,把利己當做是無聊或無恥的,然後要所有的人都只能利他。他是就著我們每一個生命的利己本能來教學,因為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獲得利益,就像羅睺羅,他就希望獲得解脫,在佛法中得到利益安樂。這時佛陀並沒有說,你怎麼那麼不懂事,你師父舍利弗一天到晚忙著度人,你要去幫忙。因為這是每一個生命的利己本能,希望能夠見法自知作證這是好事,即便這也是利己,可是對他的生命,對別人都有幫助。
  佛陀的教學很技巧,讓對方依于利己的需求設定功課給他做,做了以後就會發現,在這個過程中,他體會到利他之樂。例如:來生你要幸福快樂,就要四種具足,你要佈施,持戒。你希望來生消災免難,就不要給人家製造災難,你要持戒,持戒限縮自己的言語行為,省得干犯別人。你要把你所擁有的資源分享給他人,讓別人因此而舒適快樂,這樣你感召到的就會是你未來的舒適快樂,無形之中就架構了一個從利己到利他的橋樑。正如羅睺羅為了利己而為人講經說法,講到最後豁然開悟,於是他在利他之中完成了利己。

五、何故不見真實?

  接下來講述的是《雜阿含經》第30經,我下的標題是「何故不見真實」?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尊者舍利弗在耆闍崛山中。時,有長者子名輸屢那。日日遊行,到耆闍崛山,詣尊者舍利弗,問訊起居已,卻坐一面,語舍利弗言:「若諸沙門、婆羅門於無常色、變易、不安隱色言:『我勝、我等、我劣。』何故沙門、婆羅門作如是想,而不見真實?若沙門、婆羅門於無常、變易、不安隱受、想、行、識而言:『我勝、我等、我劣。』何故沙門、婆羅門作如是想,而不見真實? 

  輸屢那是一位長者子,他到耆闍崛山去拜會舍利弗尊者。他說:我們五蘊的結構是因緣條件的組合,處於變動不安穩的狀態。既然不安穩,那些宗教人士為什麼總是在計較「我勝、我等、我劣」?輸屢那為什麼問這個問題?這個日日遊行的長者子,來到舍利弗尊者這裡之前,一定去過很多地方,參訪高僧大德尋求真理。當他聽這些沙門、婆羅門講到自己的法的時候,難免都會有一種較勁的心,說我比他強,我沒有輸他這一類的話語。
  輸屢那是一個有智慧的人,他想這有什麼好爭的,一切都無常。這些沙門、婆羅門,你們是宗教人士,明明應該有這種智慧,知道這一切都不是那麼穩定的,可是為什麼還會如此介意而作如是想?這樣就不見真實意,永遠都卡在我勝、我等、我劣的較勁心理。他的問題非常犀利,洞察了宗教人士的問題,宗教人士看起來很像什麼都放下了,尤其是沙門,沙門放棄了自己的種姓,放棄了地位身份,放棄了自己的財富,一無所有的出家。結果出家以後還是放不下,還有去跟人家比較的心。這是他的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何所計而不見真實?」他們到底是在計較什麼?以至於老是卡在勝負之心。這兩個問題,照理舍利弗可以一個一個的回答,先講何故如此?接下來再講,到底計較了什麼以至於如此。舍利弗的回答就是產婆術,他不是立刻把標準答案講給輸屢那聽,而是像產婆催生一般,在問答之間讓輸屢那去理解問題的癥結點。
  先從「色」問,色是恒常還是無常的?問完了再問「受、想、行、識」。進一步繼續問:「輸屢那!若無常,為是苦耶?」痛苦的事情讓我們覺得痛苦,快樂的事情如果會灰飛煙滅,也會帶給我們苦感,只要是無常就會帶來苦感。佛法不是只講苦不講樂,佛陀重視的是離苦得樂,可是一定要把苦的真相講清楚,才讓我們知道樂要從哪裡取得。
  無常、苦是變易法,聖弟子在這無常苦的色法,乃至於受想行識法中,看得到「是我、異我、相在」嗎?「無常故苦,苦故非我」,這是一個套裝句型。在這裡用問答的方式展現無常帶來的苦感。這個苦感要注意,佛弟子轉凡成聖的關鍵在於,在這個無常而產生苦感的現象中找不到有一個我。你我在色法中看到了我嗎?如果看到我,為什麼這個我如此的不由自主,無法自主也無法宰控情境?難道在色法以外有個我?或者是我在色法之中,色法在我之中?那就是所謂的「相在」。
  輸屢那很聰明,他說都不是。從自己的經驗法則就知道,我無法自我掌控,我無法掌控情境,不是在這個肉體以外去找我,也不是在肉體內去找一個深深的我。只是肉體跟心靈的組合體,它相對穩定,讓我有個錯覺,覺得那個叫做我。聖弟子從這裡洞察到沒有真正的我,這只不過是相對穩定的一個組合體,佛家把它叫做一合相。《金剛經》云:「佛說一合相者,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所謂一合相,就是五蘊的組裝體。
  舍利弗讓輸屢那去理解,色中找不到我,色以外找不到我,色既不在我中,我也不在色中,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他有回答輸屢那前面提出的兩個問題嗎?何故沙門、婆羅門會計較我勝,我等,我劣?何故不見真實?他已經回答了何故?就是因為這些沙門、婆羅門不能在無常、苦、非我、異我、不相在,洞察這個組裝的五蘊是無我的。這個組裝起來的五蘊,表面上呈現了一合相,凡夫俗子的我們就難免會非常在意,我的處境怎麼樣?我是比別人強還是比別人弱?以後各位在佛經裡看到這一合相就有親切感了。

六、何所計而不見真實?

  接下來「何所計」,到底是計著於什麼而不見真實?原來這個一合相相對穩定,確實很難洞察它無法獨立自存,不過是很多因緣條件的組合體。我們計執的色、受、想、行、識,怎樣拆解出來?這才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不能只靠理解,課堂上我講你也聽到了,你我都理解了,可是很多人一輩子還是很計較。這個功課要怎樣做?他在計著色、受、想、行、識的穩定相,如何給他解構?這時要有功力不是只靠認知,從知道到做到就是修行。

輸屢那!當知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色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是名如實知。如是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識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是名如實知。輸屢那!如是於色、受、想、行、識生厭,離欲、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過去、未來、現在,是時間上的三個段落。內跟外,是空間,以自己為主體,有內有外。精細,那是品質。好醜,是樣貌。遠近,是距離。這是佛陀教學的重點,我們就是計著於相對穩定的五蘊一合相。那我們如何如實知見?要做如是觀。如實知見以後才終於發現,這個一合相並不是那麼緊密,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剎那都在變化,你要抓也抓不住,抓不住的東西你何必去抓。這不是透過概念理解,而是自己體驗到的。那要怎麼觀?佛陀在這裡做了十一項的拆解。首先,在時間之流裡面你要去觀察,過去、未來、現在的色身。
  身體是你最寶愛的對象,你要去觀察你身體的內在,乃至身體之外的其他物質,你要去觀察它是粗還是細?粗跟細是相對的。例如:桌子上面鋪著玻璃,你就知道這個平面非常細滑,旁邊有條毛巾,你摸一摸就是粗的。所以粗跟細你要去覺知它。另外,樣貌是好的還是不好的?遠看還是近看?這也是一個重點。你要借助這十一個項目的教學學習,洞察這個色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你在意自己的身體,不在意外在的事物,就像樹葉飄落下來,無常、無常,你在意嗎?你不在意。所以我們觀察自己為優先,觀察不是在色法裡面有個我,不是在色法外面有個我,也不是我在色法之中、色法在我之中。受、想、行、識都要用這套方式來觀察。


註釋:

  參見《瑜伽師地論》卷3,CBETA 2023.Q4, T30, no. 1579, p. 294a21-24。
  參見《雜阿含經》卷1,CBETA 2023.Q4, T02, no. 99, p. 5a12。
  參見《雜阿含經》卷8,CBETA 2023.Q4, T02, no. 99, p. 51a23-25。
  參見《雜阿含經》卷8,CBETA 2023.Q4, T02, no. 99, p. 51b3-4。
  參見《雜阿含經》卷1,CBETA 2023.Q4, T02, no. 99, p. 6a29-b1。
  參見《雜阿含經》卷1,CBETA 2023.Q4, T02, no. 99, p. 6b16-17。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