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
——蕭媛晴居士訪談錄


訪談時間:113年6月12日
訪談地點:佛教弘誓學院嵐園
採  訪:釋印悅
撰  稿:王哲滄、涂晏婷、潘鳴珮、釋耀行

【編按】
蕭媛晴居士,為本院校友暨志工,長期以其專長,對學院諸多事務積極參與、護持,2024年9月4日午時捨報。
  1. 早期媛晴與陳博文居士,有感於昭慧、性廣法師弘法、受訪影片,受限於既有的錄影設備不佳,畫質不好,因此發心錄製昭慧法師《佛教規範倫理學》等弘法影片上傳YouTube。感恩他們發揮長才,以專業協助本院的弘法志業。
  2. 建議本院網頁改版:介紹網頁設計師劉建明居士,對改版提供諸多意見與協助,改版後的網頁新增了手機版網頁功能。
  3. 重製佛教弘誓學院簡介影片:她邀請平日的工作夥伴葉育呈導演等四位專業攝影師,結合校友會徐台芳前會長等人,重製本院簡介影片。這部影片雖只有短短的13分15秒,但從民國111年3月3日開拍,經多次改版重製、補製,至完成,整整花了1年10個月。影片以簡約的時間,輕快的節奏,用一張張代表性照片與扼要標題的字幕,替代過往簡介中冗長的旁白,呈現著學院豐富多樣的風貌。
  4. 臉書粉絲頁經營、策畫「蔬食野餐日」等文宣法務、擔任研討會等活動的司儀。
  本院感念她對學院的護持,在此祝願其蒙佛接引,往生彌勒兜率淨土

一、希望學院有一部招生宣傳的影片
  先說拍攝學院簡介影片的部分,我本身的工作是做整合行銷,入學那段時間,剛好是短視頻非常火紅的時候,很多人開始用影片做形象。我因為有拍攝影片,所以進來弘誓還在專一的時候,就非常希望學院有這樣一部影片來做招生的宣傳。可是要拍攝的時候就忽然間取消了,當時的住持明一師父告訴我說,這就是因緣不具足,要等待因緣。可是我那時候學習佛法的時間不夠長,才進來不到半年,其實蠻挫折的。因為遇到COVID-19,所以我們四年才畢業,要畢業的時候班長余惠玉告訴我,院秘書法聞師父跟他說,畢業典禮的時候需要一個影片。
  對於我們這種專業人士,我真的沒有辦法接受拿著手機這樣拍,如果是要拍這種影片,我真的沒有辦法做,我認為學院並不需要只播一次的這個影片,而是往後在推廣招生上面都很重要的影片。我們的班長惠玉就說:好,那就拍。我也不知道哪裡來的勇氣說,要很多錢喔。其實如果你希望這支影片雋永,它要具備很多條件,我不想要拍一支太陽春的,這樣對外形象不是太好,我的專業也無法忍受。然後他就說那要多少錢?我說起碼的商業片是二十到三十萬,我們都是free(免費)的,只有劇組的這個狀態。他就說要這麼多啊。我說我把自己所有的資源都share(共享)出來,可以壓二十萬,拍一支招生影片要一直剪接。沒有想到惠玉說,那你就拍,二十萬他出。
  我當然知道惠玉有這方面能力,可是一聽覺得不捨得,機緣之下又跟徐台芳見了面,我跟他說惠玉說要拍,那時台芳是校友會會長,我是校友會總幹事。我說,我不希望校友會永遠都在三鞠躬(指校友逝世時,前往致奠三鞠躬禮),校友會要不要做一點不一樣的?她就說好可以一起來做這件事情,後來又得到法聞師父的支持,她也很開心,她覺得學院真的需要這個。
  他們三個人都同意之後,換我縮回去了,我心裡想天啊,我哪裡來的勇氣,因為我知道這是很浩大的工程。見他們三個人很熱心、很開心,我就沒有辦法退縮了。法聞師父要我跟台芳兩人去向法師報告這件事情,跟法師報告的時候,法師就講了一句,這就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你們要拍那辛苦你們了。
  然後我們就開始計劃,拍攝過程中校友會很多人都有投入,最主要是台芳,韻如,邡畬,邡畬也是這方面的專家,還有法聞師父。費用這個部分我當時就收二十萬,惠玉說他是發起人,我說那你就出五萬。法聞師父也覺得可以讓在校的同學,透過小額捐款的方式,讓大家都可以植一份福田,所以當時也有在學院做一些募款的動作,可是那個募款也造成一些小困擾,這個就不再說了。

二、呈现international global(國際全球)的佛教弘誓學院
  我的構想是希望呈現學院很真實的狀態,我們不是演員,所以也沒有希望用演的方式,就是有的都是真實的。因此對拍攝團隊來說比較辛苦的是,他們早上四點半跟著我們起床,然後去拍早課,甚至因為要很多個角度,所以可能要連續拍兩三個早上。拍我們上課,專一、專二、專三、研究部,我們都有安排不同的點去拍攝,有時候可能在這個場景需要幾個人來,然後我們怎麼拍攝。另外我們希望常住所有的師父都可以入鏡,就是他工作的時候我們去拍攝,甚至有考量到志工,我們希望把弘誓方方面面都呈現出來,經過一個禮拜拍攝,大概算是比較完整。
  我們也採訪了學院兩位創辦人,昭慧法師和性廣法師,採訪昭慧法師是在法印樓三樓禪堂,法師一到現場就說:我本來以為只是簡單的,沒有想到就是一個劇組。老實說雖然我那時候在弘誓已經四年,可是畢竟我的眼界跟觀感沒有像法師那麼高,如果以招生來講,這種大眾普遍性的可能拍起來OK,可是後來剪接片的時候,法師給我的任務是,希望呈現一個international global(國際全球)的。
  拍完之後剪出的影片,我不希望流於套版式的那種,討論過程中遇到一些壓力,因為團隊裡面有各方面的精英,他們有他們自己的想法。可問題是我們的費用跟劇組拍攝,因為我們的人都不是專業演員,他們想要的那種歡樂氣氛,其實根本跟學院的Tone(風格)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在說服他們的時候,就必須在導演跟學院的團隊之間做一個平衡,有時候也會比較獨斷性的,用一個專業的角色直接切入。團隊之間雖然會有一些小小的摩擦,但是大家都很正向,那時候都一直開會討論,最後得出一個共識。招生影片拍完之後,昭慧法師給了我們一些想法,所以又補拍。

三、從一張張照片回憶學院的歷史
  第一個版本原來打算出一個十分鐘證言式的,就是說有許多人提到,他們在這邊得到很多法喜的過程。拍攝過程中因為不希望是演,所以每一個人的訪問我們都花很多時間,就是他可以自然說出來。像淑芳,到最後他自己就合掌說,我真的很感謝弘誓,不但救了我還救了家人。他們會不自覺說出非常多的,讓我很感動。
  所以第一個版本這種十分鐘證言式的,就我的理解這不是招生廣告最好的方式,它應該屬於招生廣告後的一部分。因此我們就想要再改一個版本,是那種略帶一點點輕鬆年輕氣質的,當時有邀請一些年輕學子來參加,然後就拍成了第二個版本,第二個版本裡面沒有太多旁白,是比較活潑的方式。
  從第二版到第三版,完全是不太一樣的呈現方式,第三版給的資料,可能因為在這裡住過,對這邊的歷史,師長參與的社會運動,這些部分我們都清楚,至少我是清楚的,所以在看每一張照片的時候,就不斷的在回憶整個學院的歷史,我覺得那跟純粹的招生影片是不太一樣的。
  招生廣告片結束後,我們請昭慧法師做最後的審核,法師說招生廣告OK。但是學院簡介片一直難產,希望你們從招生的這個延伸出來再加一個簡介的部分,可是一開始我的設定就是一個招生,一個簡介,因為這兩個型態是完全不一樣的,簡介就要橫跨整個弘誓的歷史,所以我知道簡介很難。可是一開始我們認為招生比較難拍,因為我們的人都不是活潑的人,所以你要怎樣拍出一個稍微輕鬆,但是又不是那種跟別人一樣,好像落入一個只是介紹校園,介紹一兩個人,然後就結束的那種狀態。
  我記得很清楚,那一天是8月1號,這個簡介片一直剪不出來,我就跟法師承認說,簡介對我來說還是太難,畢竟我才來弘誓四年,真的無法瞭解弘誓太多。法師就說,他希望可以是一個有International Global(國際全球)性的,甚至把過去的做一個整理。可是我當下退卻了,我跟法師說,法師我認為我沒有這個能力。可是同時一起來的還有葉導演跟台芳,他們趁我電力只剩3%的時候,就跟法師說媛晴可以啊。我就答應了,回程的路上我跟他們說:你們答應了,那請問誰要來做?因為要怎麼呈現?怎麼整理?變成是我要跟導演一起討論。
  而且那時候就是需要很多照片,我沒有參與那些歷史,所以不知道照片的前後順序怎麼樣,為了那些排順序就快把我跟導演逼瘋了,也快把師父們逼瘋了,因為他們一直要提供非常多的照片。然後我跟導演就陷入第一版本的痛苦,就是我們挑哪些照片,因為我們看照片的模式,可能跟法師對那些照片的感覺不一樣,我挑照片可能還是要有點劇情的感覺,所以跟導演兩個人常常為了要用哪一張照片,有很多的問題出來。舉例來說,護觀音像這件事情可能有五張照片,可是不可能放五張,所以必須從這五張中挑選出,最具代表性或是有張力的部分,所以選了法師絕食靜坐的。

四、把昭慧法師心中那一份柔軟跟慈悲呈現在影片
  法師在外面一直給人比較剛強的形象,可實際上很多學長給我的反饋是,昭慧法師非常柔軟。四年當中我跟昭慧法師的接觸並沒有非常密切,每一次遇到法師的時間都非常的短,所以我也是透過這個影片採訪法師跟性廣師父的時候,一點一點的更瞭解弘誓,一點一點更瞭解更認識法師。
  所以在排這些影片的時候,我跟導演兩個人都一致認為,我們要把昭慧法師心中那一份柔軟跟慈悲呈現在影片裡面,而不是好像什麼社會運動強權的那種感覺。我跟導演說,其實對法師來說那些都過去了,我們可能沒有辦法一個一個的排列,我們把大事項發出來就好。對照片的張數兩個人也是意見很多,就是一直討論。
  第一個版本經過了一年才做出來。為什麼需要到一年?是因為彼此忙,然後中間也有很多需要溝通處理的事。老實說二十萬只是拍攝錢就已經花完,後面都是他們願意發心的,站在他們的立場,他們也要養家,所以也有日常工作要接,因此也不能夠勉強他們。
  我也曾經想過,就給錢讓你專心把這個做完,可是這不是一般的商業片,商業片有很多固定的模式,可是這是佛教,不是用這種套版的模式。對導演來說他也不是佛教徒,對弘誓沒那麼瞭解,所以提出的很多想法會被我否決,因為我認為不夠貼近弘誓,就是一個當局者迷的感覺。所以我們溝通非常多次,其實就是花在等待,還有等待。因為藝術家是這樣,當他有那個靈感來的時候可以很快速,可是沒有到位的時候也極度有壓力,會想要逃避什麼的,可是我覺得他並不是不要做這件事,而是暫緩。
  那時候我都跟佛陀說,是不是要等待因緣成熟!等到拍出來那個版本的時候,我們兩個都覺得合適,而平時連配樂,拍攝角度,兩個人相互都會有很多意見。我們就一起去玄奘大學找法師,在雲來會館,法師一看就說他覺得很讚。我當場真得是快要淚崩了。
這件事情如果沒有導演的專業,還有他的堅持是真的做不來,雖然他謙虛說對弘誓不是很瞭解。
  印悅師父問:我記得第一個畫面是一隻貓咪,然後是弘誓的藍天、白雲、綠樹,建築,這樣的方式我覺得蠻新鮮的,不是那種一開始就很死板的,以這樣方式漸漸融入主題我覺得很好。像貓咪的鏡頭出來,我覺得這是抓到眾生平等,還有學院照護流浪動物這個部分。
  對!導演的想法是他來的時候,在校園裡面看到那些貓貓狗狗,就覺得連貓貓狗狗在校園都好幸福,於是就呈顯那個畫面。有幾個鏡頭這樣呈顯出來,反而比用言語講的更多,如果由我們來拍可能也拍不出這樣的,因為我們可能已經有點制式化了,不像導演從不同角度去呈顯。
  原本做中文版本,因為INEB會議在學院舉辦的關係,所以緊急上了英文字幕。法師以為只是一模一樣的上個英文字幕,我說沒有,就是要再做一個英文版本,中文的語速跟英文的語速不一樣,所以英文版本又三個月以後才完成,因為它必須要再多一些畫面進來。導演說你又折磨我一次,而我覺得既然要符合的話就是這樣。
  也很感謝袁筱晴,中間我們請筱晴翻譯,最後審核導演跟我說,你選的那位英文聲音很好,就是大家的專業都結合得很好。筱晴說法師做了很多國際性的志業,能夠有一支影片可以這樣完整的記錄,他也很願意幫忙。葉育呈導演也非常歡喜,瞭解之後他對於昭慧法師甚至對佛教都有好感,我每次跟他講什麼問題的時候,他都會用昭慧法師或性廣法師說什麼來回覆我。這不是流俗的那種影片,導演到最後面是最辛苦的,因為編輯都是他,我就是一直給他打擊的那個。做完之後大家都很高興,包含原來的團隊,其實他們當初來補拍的時候都是無償的,都沒有人跟我收款,我就私底下請他們吃一個小飯,真的蠻感動的。

五、「蔬食野餐日」校友回家
  接下來講「蔬食野餐日」,我是專二加入校友會的,那時徐台芳是校友會會長。在我專一的時候,校友會曾經在各個地方都有活動,我當時有去竹山明善寺支援一次當司儀,覺得是很OK。但是我知道學院運作也會有一些壓力,我們常常會有義工的問題,招生的問題,可是如果校友一直都是很零散的,其實就不會形成一個力量,所以我跟台芳說應該有一個校友日,校友那一天可以回來。各個學校可能也有這樣一個校友日,台大校友日就很厲害,他們還會頒獎那一類的。學院一年有兩次法會,很多校友可以自己回來,但是他的家人就不一定會來,所以我當時是以校友的立場出發,分享了我們可以做很多活動。
  這些活動對於辦活動的人來講,我當然覺得很容易,可是對不是專業的人來說,他們會覺得壓力很大。後來我也意識到,因為大家都是志工,志工就是可以來也可以不來。例如我給他們的工作,我希望做到十分,可是他們可能三分就做完了,那這個我也不能夠過度要求。我想這樣不行,因為如果做太複雜的活動,可能會導致義工的壓力比較大,於是就提出野餐日的概念。第一年規劃的時候,就是台芳學長,明一師父,然後有現任校友會會長林金鳳,韻如和我,想說希望大家都能夠參與,所以我們其實是花了一年的時間在討論,每一次上課都有討論有進度。
  初期我這邊企劃要做比較多。例如:大家都說好我們來做一個活動,然後就是要有人寫東西出來才能討論,可能他們都對野餐日沒有概念,所以我就需要把這個形式怎麼做告訴他們。我就寫了一個企劃案,把各組要做的工作都寫得比較清楚,那大家就知道如果分配到這個工作要做什麼。
  第一次舉辦的時候就是下雨,下雨這件事壓力很大,我知道要有雨天備案,但是野餐日這種是很吃天氣的活動,這個也是我對道場不夠理解的地方。我說下雨就沒有辦法舉辦,因為我想不出雨天備案,這不是在無諍講堂大家席地而坐,就可以營造出那個氣氛。明一師父當時也頂著巨大壓力讓我取消這個活動。
  後來我們開檢討會,我做得不好的地方也有反省。考量到昭慧法師的想法是,大家來到弘誓都不會失望,就是所有活動都會照常舉行。所以直到今年年初一月份的時候,心皓法師找我們說,要不要重啟這個活動?我當時身體比較不好,所以就有一點點推托。到了3月1日那一天正式討論的時候,聽了師父們的很多想法跟意見我就決定,既然所有的東西都已經準備好了,只是重啟那個任務而已,於是就開始重新編排那些文字之類的。當天比較壓力的是到底會不會下雨?結果那天有風沒有下雨,大家來很輕鬆、很歡樂。做得不足的地方是,沒有想到素食小夜市這麼風行,我之前也有提過,是希望透過他們帶來一些其他的人。確實也有這樣的人,法師那天告訴我,真的有人只是來買小夜市素食。

六、風行的素食小夜市
  其實我們是有保底的,當時只找了四個攤位,因為覺得校友會可能花太多的錢,還有就是學院的常住師父們已經很有壓力了,所以我希望校友會的人可以承擔一切,不要再給常住師父或者志工壓力。後來因為我們有護法會,護法會有很多人根本沒有來過弘誓,所以透過這個活動我們邀請他們來。再來就是平常一直都在照顧我們的志工,我們覺得有一天可以讓他們,輕輕鬆鬆的在這邊吃吃喝喝開開心心的,校園真的非常漂亮。
  那天天氣太好一切都很美好,想說有素食小夜市,這樣大家可以不要拎那麼多東西,結果發現所有人都沒有準備東西,全部人都來這裡買。活動十點開始,八點多就看到有人在草地上鋪草蓆,這麼多信眾扶老攜幼來參加,他們想跟師父們交流就去交流,想要參加活動就參加活動,感覺到他們的快樂放鬆。那一天大概有兩百多人,體驗課程我當時規劃三個,韻如特別認真又追加了一個,這樣她就非常忙。
需要檢討的是:第一,我忘了設置無障礙區,這樣坐輪椅來的校友可能就不能太融入。再來是遮陽的部分,老實說搭那個帳篷不是我認為最合適的,我說的是那種3x3的帳篷會比較好看,然後希望是一頂一頂的,這樣就比較能夠照顧到全面。天幕只是拉效果而已,可是遮陽效果倒是最重要的,一開始我們只打算用天幕,後來德發師兄建議,我們接受了這個建議。我覺得非常好,未來如果繼續舉辦,只是帳篷的模式要改變,實際上還是必須要搭帳篷。
  我們沒有那麼多人力去執行太多,所以我的想法很簡單,大家來可能就是吃吃東西,有一些活動也不是太難,大人小孩都可以參加。因為小孩一定坐不住的,如果有小孩,爸爸、媽媽媽可能Hold不了那麼久,那就去參加體驗活動或是看個影片。當天還有一點比較不完美的地方是,原本希望常住師父們能夠有機會跟信眾做一些交流,可是那一天因為我自己體力不夠,再加上臨時狀況很多,所以沒有辦法做這一方面的安排。

七、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
  因為家人的緣故我一直都有接觸佛教,但只是參加法會那一類,並沒有比較長期的投入的道場。剛來弘誓的時候我還在上班,所以都開玩笑說我每個月是放四天假,到現在也沒有覺得我讀得好,可身心比較舒適放鬆。我本來就是一個熱心的人,對工作也是比較投入,來這邊最常做的就是在大寮洗碗,我很會洗,能夠做就盡量做。
  我一年級的時候剛好學院舉辦「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研討會」,我是司儀,私底下就小小抱怨了一下。有一位師父就跟我說,與其抱怨不如承擔。我突然間覺得,對喔,在旁邊講意見特別容易,我是司儀就盡量將司儀的角色做好,可是後來發現因為這是我擅長的工作,如果今天我的工作是去大寮,那我可能會成為最混亂的那個人。有一些人就是被分配到他不在行的地方,所以他做不好其實不是故意的,我慢慢開始理解這些事情。
  專二的時候我得了腦膜炎,當時覺得快要再見了,可是居然發現心好安靜,沒有恐懼,住了三個禮拜醫院一直打抗生素。第一個禮拜,我完全看不清楚主治醫生的臉,人非常不舒服。第二個禮拜主治醫生問我,他說你是當老師的嗎?我說不是。他說你是我所有病人裡面看過最安靜,最沉穩的。到底是什麼讓你可以這樣?我就突然間念出「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他說你念的是《心經》,我說對,他說我大學的時候接觸過。健保房裡有四床,三床都不能動,只有我一個人可以動,心裡想說我就跟你拼了,我把《金剛經》拿起來大家一起共修,念了兩天才唸完。
  回來之後同學都跟我說,你要去發願,我心裡想我要怎麼發願?他們說你要發大願,然後身體就會好起來。早晚課的時候我就對佛陀說,我不知道發什麼願,因為我怕我隨便亂講話,發了什麼奇怪願自己也做不到。我就想說,弘誓對我有法乳深恩,如果弘誓需要做什麼,有這個因緣我可以盡力去做。
  後來就開始拍影片,那時候就心裡想,我們的官網應該也要改,因為官網我很常上去,還有FB,我也跟當時的住持明一師父提IG,這些我都有做。學院的FB我現在擔任簡單的管理者,但是因為我不在現場,所以只能夠覺得這個應該要PO就PO,就是只能做簡單的工作而已。IG我們本來設了,可是後來也覺得IG推廣需要年輕人,本來是去年「蔬食野餐日」開始推廣,可是今年發現可能不太合宜,所以也還沒有推廣。
  官網的部分我在拍影片的時候就想,影片拍好之後也放不到官網上面去,是因為沒有辦法動,雖然我們有YouTube頻道,可是YouTube頻道也需要推廣,那到底要怎麼樣推廣?所以我當時就想說要不要改官網。我去跟台芳說,台芳學長說他覺得要改,我們兩就去跟明一師父講,他說這可是一個很龐大的工程,我說可是還是要做,不做不行。他好像也被我說服,就去報告昭慧法師,法師說當時的官網是楊老師做的,如果要改版就要經過楊老師同意。
  我們就請楊老師來跟他討論,找來小明(劉建明)跟楊老師見面,還有我跟明一師父,楊老師的夫人也來了。楊老師看到小明,跟他問了幾個問題之後,就說可以改。楊老師說他現在轉教職了,而運算的模式也不一樣了,我們的官網早晚有一天要更新,因為以前用YahooKimo,跟後來Google的運算模式,現在用AI的模式都會不一樣。
  另外,去年我妹妹往生,家人也有到學院來做七,實際上我剛開始學佛的時候,一直很想讓他也接觸佛法。我在家裡是長女,媽媽已經不在,我爸的個性是比較溫和的,所以家裡什麼事都我在做主,連我爸爸都說,你去唸佛學院之後就是有改,因為我以前管很多,反正家裡一手攬就對了。現在我會比較懂得尊重,弟弟妹妹們各自獨立,我以前覺得他們什麼都不會,現在我都覺得他們好棒棒,什麼都比我還要厲害。
  還有我的工作夥伴,當時我有跟朋友合夥開公司,當我跟他說我要來唸佛學院的時候,其實他有點不太開心,因為我一個月要四天來這邊,甚至有時候學院一些活動我也要來參加,他可能會覺得我沒那麼專注在工作。可實際上客戶對我的信任度更高,當然我對工作的態度,對自我的要求也有一定的口碑,但是自從我來佛學院學習佛法之後,這個身份幫我加分很多。可能一開始認為這個人是佛教徒不會亂來,後來就變成懂得去相互尊重,像跟我合作的設計公司,現在一家三口都是我們護法會的成員,偶爾學院有一些緊急的設計工作需要支援,我也會請他們幫忙。我跟他們互動,他們都知道我來唸佛學院,然後感受到我的改變,每次跟他們聚會,很多話題是佛學院的事情,他們也會感受到我在佛學院很開心。
  為什麼會特別講行菩薩道,行菩薩道其實相當廣泛,我覺得這就是一種行菩薩道的方式,你將佛法運用到你的生活當中,周遭的人看到你的改變,他們可以感覺到你在佛學院是非常歡喜的,即使他們沒有很明確的說要學佛,可是他們對於佛教就會有一個正向的看法。
我想跟師父分享前兩天才發生的事,我這幾天身體不太舒服,有時候小妹會來幫我的忙,因為我們有考慮到下一個階段,就是安寧的部分,她跟我說我幫你找找看,如果桃園附近有安寧的你也可以,這樣你要去佛學院比較方便,她說我看你去佛學院很開心。他們都很支持我來,我昨天早上就跟我爸爸說我要去佛學院,他說你可以去嗎?我說我已經在這裡了。生病這種事情沒有辦法避免,生病之後有時候想說不來上課,原因是我怕來上課會造成別人的困擾,可是我發現其實大家都很支持,會有很多同學默默的幫忙。
  現在學院的一些活動開始都要進入電子化,這可能需要一點轉變的過程。譬如像我們現在報名有時候用BeClass,暑期佛法講座需要用Zoom,那時候心宇師父找我,我就跟他說:我對這個不太熟,但我知道誰會,就找韻如學長成立一個Zoom小組,這樣對宇師父幫助很大。每一位師父承擔的執事都很重,他們一定也有他們可以做跟做不來的事情,那我們就給予一些協助。

【附】故蕭媛晴同學奠文
  媛晴同學我們來看你了,你有看到嗎?
  9月3日在群組中知悉你住院治療的訊息,同學們商量好,為了讓你靜養,我們自主的分流去看你,沒想到一貫瀟灑作風乾脆俐落的你,選擇9月4日上午畫上人生旅途的句點。
  107年融錠師父的鼓勵下,促使你與我們在弘誓佛學院,結下學佛因緣;對生命熱誠生龍活虎的你,在班上不僅用心學習、熱心服務及承擔班級幹部之責,並真誠落實培福的機緣,猶如善用你的資訊專長、統籌技能及堅持不屈等正向渲染,至今讓我們猶記在心。
  回顧在學期間的你,總是展現燦爛的笑臉,堅持不就醫施打止痛藥物,私下卻是默默忍受與病魔共處的疼痛及艱難,曾經提及疑問的我們,你以雲淡風輕的簡述,就算在家休養,病痛依然伴隨,所以疼痛歸疼痛不如來學院上課,滋養正信與正見,坦然樂觀面對,把握每次多聞薰習及培福的因緣。
  即將畢業時,你的身體每況愈下,生命倒數計時中,並沒有誘發你退道心,反而更堅定你學習的腳步,就像學院宣傳影片,無論發心募款參與製作,你總是親力親為,在這網際網路資訊蓬勃的時代,分享新穎的佛學影片,讓更多人認識佛學院,希望藉著多聞薰習能在八識田中,種下一分善的菩提種子,面對死亡不憂不懼的你,不吝分享如何好好與身邊的人說再見。甚至輕描淡寫的安慰同學,能誦經時就誦經,不能誦經時就稱念佛號,反之你的平常心安撫了我們。
  媛晴好同學,感恩也懷念我們相處的點點滴滴,雖然短暫,卻在彼此生命最燦爛的時刻。斯人已遠,但是典範永留,願佛光接引往生淨土乘願再來!

佛教弘誓學院第19屆全體同學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