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決定未來的,不是你的出生背景
——「阿含」導讀(四)

 

主講│昭慧法師 筆錄│法定 修潤│釋耀行

 


一、佛陀以月為喻教化年少婆羅門
  雜阿含94經,講述一位年少婆羅門面見佛陀的故事。這位名叫僧迦羅的婆羅門首先向佛陀請教一個問題,您對於不善男子是怎麼理解的?佛告婆羅門:就好像月亮一樣。婆羅門復問:「善男子云何可知?」佛告婆羅門:「譬猶如月。」
  不善的人可以用月亮來譬喻,善良的人也可以用月亮來譬喻,這就有點奇怪了?接下來佛陀就做了解釋。因為月亮有月黑分,還有月白分,在印度叫做黑月十五日,白月十五日。什麼叫黑月十五日?最滿月是十五,到後面月亮的光澤就漸漸減少,缺損越來越大,到了三十、初一,這個時候月亮完全看不到,所以叫黑月十五。然後從初一開始,又一天天增長光明,越來越圓直到十五的滿月,這時就叫做白月。佛陀用月亮的黑白來譬喻人,有人在如來這裡得到了淨信之心,受持淨戒,善學多聞,損己布施,正見真實,可是沒有想到他慢慢又退轉了,於戒、聞、施、正見悉皆忘失,日夜消減,乃至須臾,一切忘失。所以在佛門中有一句話說:「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三年佛在西天。」就像彈性疲乏,對於戒、聞、施、正見沒有像以前那麼熱切了。
  「婆羅門!若善男子不習近善知識,不數聞法,不正思惟,身行惡行,口行惡行,意行惡行;行惡因緣故,身壞命終墮惡趣泥梨中。」善知識其實就是良師益友,他可以很真誠的告訴你,你的缺點在哪裡,恨鐵不成鋼,希望你能夠改正。當然,我們每個人都不會喜歡聽不好聽的話,有些人為了避免被刺得不舒服,就不想要接近這些善知識,反而喜歡接近一些曲意討好我們的人,因為感覺上跟他們相處比較舒服。
  這就是許多人後來會轉的一個重大關鍵,因為人不容易看到自己,而且容易寵愛自己,姑息自己。善知識正好是一面鏡子,讓我們知道錯在哪裡,讓我們有機會改。可是忠言逆耳,到了我這個年齡再回想許多人,就是因為不喜歡接近善知識,喜歡親近那些討好他們的人,到後來身敗名裂,或者帶著強大的遺憾離開這個世界。
  不習近善知識,不數數聽聞佛法,不正確思維佛法,這也是一個問題。佛陀對不同人說法,每一個人的毛病不同,佛陀針對他的弱項提醒他的時候,未必見得別人是這一方面的問題,所以你把它拿來剪貼複製那是不行的,你必須再加以正確思維。接下來身口意都在行於惡行,身壞命終就墮到三惡道乃至於地獄之中。善男子為什麼也用月亮來譬喻?那是指白月十五,就是這四項:戒增、施增、聞增、慧增。布施是積極的給予,持戒是消極的規範自己,不去傷害別的眾生,加上聞增,慧增,以是因緣,身壞命終化生天上,這樣的善男子就像月亮一樣慢慢增長光明。佛陀用月亮來譬喻善跟不善,這也是月亮月缺、月圓的特質使然。

二、布施持戒、不持戒的人獲不同果報
  《雜阿含》95經:有一位生聞婆羅門對佛陀說:我聽到有人這麼說,您跟別人說你們只應該布施給我,不要布施給別人,因為你們布施我能夠得到很大的果報,施給別人沒有那麼大果報。你們應該布施給我的弟子,不要布施給別人的弟子,布施我的弟子得大果報,布施別人的弟子是沒有大果報的。以上這些話,是真實的還是在譭謗您?
  「為如說說、如法說耶?法、次法說,不為餘人以同法來訶責耶?」什麼叫「法、次法」(dharma,anudharma)說?法有綱有目,綱舉而目張,如果就著綱來說法,它的次目就叫做「次法」。常看到「法、次法說」或者「法隨法行」,「法」跟「隨法」就等於「法」跟「次法」。舉例來說,「有業有報」,有行為就會有它對應的果報,好的或者不好的果報,這就是「法」。就這個法需要做一些次級的解說,於是問到業,有什麼業?有善業,有惡業,有不善不惡的無記業,那就是「次法」。果報是法,就是有因有果的法則,可是就著果報還能不能再講一些次級的法?到底有哪幾種果報?於是佛典又告訴我們,果報可以分類,有「等流果」、「異熟果」、「離繫果」。這些分類是很有道理的,聞法、說法都一定是先把大綱抓住,然後接著去理解細目。這就是「法、次法說」。
  佛告婆羅門:他這樣說確實是在誹謗我,沒有精准把我的話重複呈現,而且不如法,所以不會有人用這些內容來苛責我。我如果這樣說會障礙布施者,使得他不想布施,讓那些本來能夠受到布施恩惠的人無法獲得利益。若婆羅門乃至士夫,洗碗時剩下一些食物渣放在潔淨的土地上,令此處眾生獲得利益安樂,我說此人入於福門,何況布施給人。但我另外一種說法可能會引起別人的誤解,就是布施持戒的人獲得大果報,布施犯戒的人果報會變小。生聞婆羅門也認同「施持戒者得大果報,非施犯戒。」佛陀可沒有說要布施給他自己,可是這個話轉來轉去到後來就失真了。
  以下是一大段偈頌:牛只要強壯力氣充足,走得快能夠負載重物,那麼它就是好牛,至於它原來是黑色、白色、金色都不重要。人也一樣,有些人生下來就是剎帝利,就是貴族,有些人生下來就是婆羅門,就是祭司,有些人生下來就是吠舍,吠舍是一般的自由民,有些人就是首陀羅,比較社會底層的民眾。這個人無論出身貴賤,只要能持清淨戒,離於煩惱重擔,心非常純淨來修習清淨行,終究會成為煩惱斷盡的阿羅漢,在世間不再輪迴。布施這樣的人你就會得大果。「愚者無智慧,未嘗聞正法,施彼無大果,不近善友故。」布施愚者,沒有聽聞正法的人,無大果報,因為你不親近善友。前面講不善者如黑月,慢慢從光明處墮落到黑暗處。如果能夠親近如來及聲聞弟子這些善知識,就能產生清淨的信心令善根增長。這樣的人能夠往生天界、人間的善趣,或者生到大姓之家,乃至般涅槃。這就是佛陀所說。

三、業故「領群特」,業故婆羅門
  這部經地點在王舍城迦蘭陀竹園,前面大部分經都在舍衛城,舍衛城是憍薩羅國的首都,王舍城是摩羯陀國的首都,摩羯陀國在東邊,憍薩羅國在西邊,佛陀在這兩個地方停留比較多,因為大都會人氣旺盛,佛陀東西遊行就是為了弘法,跟有緣眾生結緣。「爾時,世尊晨朝著衣持鉢,入王舍城乞食。次第乞食,至婆羅豆婆遮婆羅門舍。」「次第乞食」在當時是一個規矩,是乞食不能專挑你覺得那家有錢,那家做食物好吃,然後就越過其他家跑到他那去。要今天到這一家,第二天就到另外一家,逐次乞食。
  次第乞食到婆羅豆婆遮婆羅門前,這位婆羅門正手拿木勺裝著飲食及供養火具,原來他是拜火婆羅門,在供養火神阿耆尼。在印度,火神阿耆尼的供養非常盛行,水跟火都重要,可是你會發現,人們拜火不拜水,主要就是火難以取得。所以當時印度婆羅門有這樣一種慣例,就是一定要在家裡供養火神阿耆尼,點燃油燈讓它長明不滅。這個道理很簡單,如果熄滅了,要重新讓它燃燒起來很不容易,不像我們現在有打火機,咔嚓一下就可以 打火,所以不覺得滅有什麼了不得,再加上現在都有電燈,用電不太用火,因此會覺得可有可無。古時候非常依賴火是生活實際的需求,使得他們對火神特別敬佩。
  這個拜火婆羅門正打算要祭拜火神阿耆尼,他站在門邊遠遠看到佛陀往這邊走,就立刻呼叫佛陀,停下來、停下來!你這個領群特,不要靠近我家大門。什麼叫「領群特」?古漢譯裡面「領群特」這三個字查不出來,但是從字面上大概可以看出來,「特」就是牛,帶著一群牛,就是做畜牧業或者是遊牧業,表示這些人是旃陀羅。跟殺業有關被叫做旃陀羅,所以用藐視的方式把佛陀叫做「領群特」,其實是故意的,因為佛陀出生是剎帝利,是貴族階級,所以沒有理由叫他「領群特」。叫他「旃陀羅、領群特」只有一種可能,就是你帶著一群人像牧牛一般,基督徒也叫做牧羊,信徒就是羊群,佛教卻經常講牧牛,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不但經典裡面講到牧牛,連禪宗都講牧牛,所以牧牛就類似于帶著信徒或者是耕耘自己的這顆心田,讓自己心裡莽撞的牛馴服下來。無論是把自己狂妄的心牧養而調伏下來,還是把難調難伏的眾生,經過牧養而調伏他們,讓他們能夠趨向於善法,這本來都是好事。可是這裡故意叫佛陀「領群特」,意思是你帶著那群人不長進,這是藐視佛陀。於是就值得注意,佛陀跟這樣的人怎麼互動?因為經常聽到佛教徒被認定,就應該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別人再怎麼羞辱你,你摸著鼻子走開就算了,還計較什麼。如果你跟他說幾句道理,就會說你這個人太計較了,你放不下諸如此類的。可是你看佛陀怎麼說。
  佛告婆羅門:你知道牧牛的族群以及牧牛的方法嗎?不慍不火,也沒有摸著鼻子離開,直接迎戰對方。婆羅門很驕傲,我當然不知道,我只知道祭祀之道,哪知道牧牛之道。佛言「我非常清楚牧牛跟牧牛法。」這就引起了婆羅門的好奇,這個人沒有被我激怒轉身就走,反而心平氣和反問我,那麼我倒想聽聽領群特跟領群特法。於是他把拜火祭祀的器具放到一旁,趕快把床座鋪好,請佛陀上座。佛陀開始說偈誦,「領群特」不是看階級貴賤,這個人瞋恨心很強,把自己的過失都掩蓋起來,對於所有的規範都置之不理,甚至生起某一些惡見,認為做什麼都不需要付出代價,這樣的人虛偽而不真實就叫做「領群特」。粗暴加貪婪,惡欲諂媚,無慚、無愧。「慚」跟「愧」在佛法中是有區別的。「慚」是自尊、自重崇重賢善,「愧」是尊重法律,尊重風俗習慣,尊重道德輿論,這種尊重會不敢為惡。所以「慚」是積極的向善,「愧」是消極不敢為惡。
  「一生二生者,一切皆殺害,無有慈愍心,是為領群特。」一生二生是什麼意思?從漢語裡面看不出,必須對照巴利藏,巴利藏有提到「一生二生」,說有胎生或卵生者,並不是胎生加卵生就是二生,這邊指的是胎生是一生,卵生才是二生。因為胎生是直接生出來,這叫做一生。卵生是先生出蛋,這是一生,然後這個殼又需要孵化,最後破殼而出,這是第二次生,所以叫做二生。一生是胎生,二生是卵生。對於胎生眾生、卵生眾生都沒有慈愍心,將之殺害,這種人就是領群特。殺害,捆綁,捶打眾生,無論是在聚落還是在城邑,這種人沒有任何道德,做出來的事情讓旁人呵責,這樣的人就是「領群特」。
  無論停下來還是在行走,作為群眾的領袖,卻對屬下用苦切的方式對待,讓他產生恐懼,脅迫從他身上榨取利益來供應自己,這種人是非常惡劣的領導人。看到這裡忽然間想到,俄羅斯的普丁就是這樣的人,他不但把烏克蘭軍民整得半死不活,殺了多少人,讓都會變成廢墟,現在還要徵召30萬俄羅斯大軍。「為眾之導首,苦切諸群下,恐怛相迫愶,取利以供己。」不准他們逃離,被綁到戰場上去。說愛俄羅斯,其實最愛的是他自己,如果愛俄羅斯,就應該愛俄羅斯人,怎麼捨得把他這些子弟們驅趕到戰場。
  在聚落或者在空地,有些是有主物,有些是無主物,就把它拿來當做自己的,這種人就是「領群特」。還有一種人,遺棄涼薄自己的妻子,要滿足慾望又不去妓院,偏偏去侵陵他人的妻女。佛陀好像挺開明的,對於人性的這些尺度還蠻寬的。他可沒有把紅燈戶講到那麼不堪,意思這種人沒有厚待他的妻子就很惡劣了,等而下之他去紅燈戶,最起碼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彼此銀貨兩訖,雖然這個不是好職業,可是最起碼他沒有去干犯別人了。可是他竟然也不去紅燈戶,而去騷擾或性侵害他人妻女,這種人是「領群特」。
  自己的內外親屬,還有善知識,這些人都是你的親人,恩人,你還去掠奪他所愛,這種可恥之人就是「領群特」。講話不實在,或者詐取錢財,財務來源不正當,等到別人跟你要了還不還給他,這種人是「領群特」。為了自己或別人,舉債以及錢財交易,順著別人的話為他去做假見證,這樣的妄語人是「領群特」。做了壞事,沒有人知道,就遮蓋覆藏自己的罪惡,這是「領群特」。有人問他道理,故意答以非義,顛倒欺誑他人,當知「領群特」。明明腹內空空,草包一個,可是輕視毀損智者,為了讓別人尊敬他愚癡的做這種事,就是「領群特」。「高慢自稱舉,毀壞於他人,是極卑鄙慢,當知領群特。」自己有過失卻推到別人身上去,爭功諉過,這種人妄語誹謗他人清白,讓別人含恨難消,當知「領群特」。前面才接受了別人的恩惠,等到別人來時卻沒有恭敬回報心,這種人是「領群特」。
  沙門、婆羅門如法來跟你求請資源,卻呵責不給他,這種人是「領群特」。父親、母親是我們的恩人,年紀大了,已經沒有少壯時候的的氣力,沒有勤加供養,就是「領群特」。自己不是阿羅漢,可是在父母、師長、兄長諸眷屬面前,把自己抬得高高的,這個人是世間大賊,他盜取了別人對他的恭敬,當知「領群特」。有些人生在好人家,有最上的種姓,平時讀的都是婆羅門聖典,卻在這其中習行惡業。不因為他高貴的種姓,殊勝的出身背景就免於呵責及墮惡道,他當下就會被呵責,後世還會落入惡道。有些人生於旃陀羅家,世稱須陀夷,須陀夷就是吃狗肉的人,中國人都講屠狗輩,表示是那種粗鄙之人。他們沒有辦法像你們這些殊勝種姓的人名聞遍天下,你們這些婆羅門、剎帝利是大姓人家,得到很好的供養,你們應該秉承於清淨的天道,平等正直而住。出生不會構成障礙,不會因為你的出生不好將來就不能生到梵天,如果你現生得到很好的名譽,來生就會到達更好的地方。
  「二生汝當知,如我所顯示,不以所生故,名為領群特。」二生,一個是勝生,一個是劣生,生旃陀羅家是劣生,生婆羅門、剎帝利是勝生。以上我講了有殊勝種姓之生,有卑下種姓之生。「不以所生故,名為婆羅門,業為領群特,業為婆羅門。」結論出現了,不是看他的出生背景來決定是婆羅門或領群特,關鍵是在業,如果行善業,他的出生背景再惡劣,他都是婆羅門,因為婆羅門代表清淨的意思。如果你做的是惡業,你就是領群特。婆羅門對佛陀說:這段話讓人知道如何精進,您是寂靜的聖者。
  「時,事火婆羅豆婆遮婆羅門轉得信心,以滿鉢好食奉上世尊。世尊不受,以說偈得故。」佛陀不接受,因為是說了法以後給我,那表示我在用我說的法跟你交換利益,而法是無價的,不能拿來交換利益。所以各位,我跟大家說法,我不要利益。我知道馬佛青很好意,說大家供養昭慧法師,我說不,說法不能夠換取利益,這是追隨佛陀的精神。你看佛陀說法,說完了馬上要因此拿到這個利益,他不要,寧願還沒說法以前托缽對方就願意給他,托完缽以後再為人說法,報答對方的布施善意。所以事情是做在前頭跟做在後頭差很大。
  這邊略掉一些,因為前面有一部經是一樣,婆羅門起先也是高傲的,擺明對佛陀不是很恭敬,而且認為我在耕田,你都不做事就得錢財等等。佛陀說我也在耕田,這就引起婆羅門的好奇,問佛陀你怎麼耕?佛陀就告訴他怎麼耕心田的。這個婆羅門很好心要給他滿缽好食,佛陀也是拒絕,拒絕以後告訴他說,你供養佛陀的,別人已經不能夠吃,所以你就放在清淨地上。當婆羅門把這缽好食放在清淨地上的時候,發現食物竟然散發出很強大的火力,吱吱作響。所以當時事火婆羅門把食物送給佛陀,佛陀說我不能夠因說法而得食物,事火婆羅門依佛陀所教將食物放在清淨地上,「見食瑞相」,這又增加了他很大的信心,於是對佛陀說:「世尊,我可以出家受具足戒嗎?」佛告婆羅門:「汝今可得於正法律出家受具足戒。」即得出家,獨靜思惟,如前說……乃至得阿羅漢,心善解脫。

四、「四阿含」以《雜阿含經》為根本
  《瑜伽師地論》「攝事分」中,意外的保存了古代的結集傳說,啟示了一項重要的意義,那就是四阿含是以《雜阿含經》為根本。如說:

雜阿笈摩者,謂於是中,世尊觀待彼彼所化,宣說如來及諸弟子所說相應,蘊、界、處相應,緣起、食、諦相應,念住、正斷、神足、根、力、覺支、道支、入出息念、學、證淨等相應;又依八眾說眾相應。……即彼一切事相應教,間廁鳩集,是故說名雜阿笈摩。4

  《雜阿含經》的「雜」,不要以為是雜七雜八,而是指以類相從,一類一類歸類好,南傳佛教叫做《相應部》,「相應」就是相似的歸類在一起,《雜阿含經》就叫做「一切事相應教」。《雜阿含經》以類相從,那麼到底哪些類?佛陀說法是怎麼分類的?「雜阿笈摩者,謂於是中,世尊觀待彼彼所化,宣說如來及諸弟子所說相應。」這些教典有的是如來所說,有些是弟子所說,所以從來就沒有說,佛經一定是佛說。所說的相應就是類別。這些類別怎麼區分?
  「蘊、界、處相應,緣起、食、諦相應,念住、正斷、神足、根、力、覺支、道支、入出息念、學、證淨等相應;又依八眾說眾相應。……即彼一切事相應教,間廁鳩集,是故說名雜阿笈摩。」
  以上這些內容將來會講,主要是告訴我們,就是依於這些來分類的。「又依八眾說眾相應」,還有一些是依於八眾說眾相應,佛為八眾說法的比較屬於通俗弘法,因此把它列為一類叫做「眾相應」,之前跟大家所說的那些經都是在「八眾誦」。所以挑婆羅門的八眾誦眾相應來跟大家講說,因為那是比較通俗性的,老少咸宜,大家聽起來覺得有趣味,即便佛法基礎不好,聽起來也覺得有受用。「間廁鳩集」,就是把它隔開來一類一類放好。
  「一切事相應」到底是哪些事?這才是重點。「諸佛語言,九事所攝。」佛陀所說的法可以分成九事,所以「一切事」就是這九大類。一、有情事;二、受用事;三、生起事;四、安住事;五、染淨事;六、差別事;七、說者事;八、所說事;九、眾會事。「有情事者,謂五取蘊。受用事者,謂十二處。生起事者,謂十二分緣起及緣生。安住事者,謂四食。染淨事者,謂四聖諦。差別事者,謂無量界。說者事者,謂佛及彼弟子。所說事者,謂四念住等菩提分法。眾會事者,所謂八眾。」5「有情事者,謂五取蘊。」五取蘊就是有情的範疇,凡是談有情的範疇就被歸納到「蘊相應」,專門分析有情的質素、有情的結構。佛陀最重視的就是有情,因為痛苦跟快樂會帶給他不同的情緒,尤其是痛苦很難忍受,佛陀希望讓眾生離苦得樂,所以有情才是佛陀說法的重點。
  第二類「受用事」,就是「處相應教」,分成十二類。有情活在這個世界上,是在承受跟受用境界的,冷熱我們在承受,食物、飲水我們在受用,別人好聽的話、不好聽的話我們也在受用,所以有情的內在有許許多多的受用。如何讓自己在受用中離苦得樂?這是佛陀說「處相應」的重點。「生起事者」,謂十二分緣起及緣生。」這是第三類,開始解釋所有的現象是怎麼生起的?生起的規則在哪裡?
  再來,就是「安住事」,生起以後它是如何持續的?例如:作為人道眾生的我們,誕生下來如果沒有夭折,通常壽命大概都有五六十歲以上,甚至有些高壽八九十。出生以後如何安住?是什麼力量使得他能夠安住?這涉及到四食,這是第四類。第五類是「染淨事」,這些有情從生起到安住一直到死亡的過程中,有時心性是雜染的,有時心性是清淨的,當心性是染汙的時候,做出來的是不好的事,說出來是不好的話,心性清淨的時候,說出來跟做出來的是好的事。所以染跟淨這兩者,如何離染得淨?為什麼需要離染得淨?這套理論放在第五大類,就是四聖諦。第六類「差別事」,講到種種界怎麼分類?為什麼這樣分類?以上是對有情完整的解說。

如是一切相應,略由三相。何等為三?一是能說,二是所說,三是所為說。若如來、若如來弟子,是能說,如弟子所說、佛所說分。若所了知、若能了知,是所說,如五取蘊、六處、因緣相應分及道品分。若諸苾芻、天、魔等眾,是所為說,如結集品。6 

  以上所說的六類有三項,一是「能說」,二是「所說」,三是「所為說」。說法的主體是誰?就是如來跟如來弟子,這是「能說」。「所說」就是所說的內容,「如弟子所說、佛所說分。」「若所了知,若所能知,是所說。」那些所說的內容,無論佛說還是弟子說,就是所說,如五取蘊、六處、因緣、道品等等,這裡面「因緣」是所了知,「道品」是能了知。再來,「諸苾芻、天、魔等眾,是所為說,如結集品。」這八眾是「所為說」,佛陀就是為這八眾而說。從「有情事」一直到「差別事」,這六個就是「所說事」。然後「說者事」,說者是誰?有如來,如來弟子。「所為說」,為誰來說?為這八眾而說,這就是第九個「眾會事」,
  所謂「一切事相應教」,原來《雜阿含經》目次的分類,其實是依於這九類而分的,九類裡面的前六者都是在講有情,第七、第八、第九,主要是指講說的人,所說的法,所說的法就包括了前面這六者,只是後面又再做了一些歸類說明,還有就是眾會,為哪些人在說,這就是《雜阿含經》的結構。我們以巴利文《相應部》來看,就可以一個一個去對照,很有趣。《雜阿含經》第一個就講「五陰誦」,五陰就是五蘊,也就是「蘊相應教」放在第一,很特殊,《相應部》可是把「有偈篇」放在第一。有偈就是「八眾誦」,都是詩歌體,所以從開講以來到現在,帶著大家讀的經,經常有很多詩歌,這就是八眾誦。
為什麼《相應部》把「有偈篇」放在第一?《雜阿含經》把「八眾誦」放最後一個。我的解讀是,編者的理念不同,《相應部》的編輯方式,就類似我今天說法的方式。我先把一些比較有趣的、通俗的,大家聽得懂的放在前面,引起大家對佛經的趣味性,而不是一開始就難倒大家,說這麼難我聽不懂,下次不要再聽了。
  所以就著教材的編輯來講,南傳佛教在《相應部》中把「有偈篇」放在前面,我認為是這個原因。可是北傳佛教卻把五蘊,就是「蘊相應」放在前面,再來是「處相應」,「因緣相應」。《雜阿含經》這樣編輯是有道理的,先從「有情事」開始,再來講「受用事」,然後是「雜陰誦」,包括了「生起事、安住事、染淨事、差別事」。可是《相應部》卻是把「因緣篇」放在前面,然後才講「蘊」跟「處」。就編輯的邏輯來講,《雜阿含經》的編輯完全扣住了「一切事相應教」的九事,《相應部》反而考慮到了通俗弘法,這個倒無可厚非,可是後面把「因緣篇」放在前面,其實是有點奇怪的,應該是先講「有情」再講「受用」,其餘都是在「因緣篇」中。

 


註釋:

1 參見《雜阿含經》卷4,CBETA 2023.Q3, T02, no. 99, p. 25c5。
2 參見《雜阿含經》卷4,CBETA 2023.Q3, T02, no. 99, p. 26a24。 
3《雜阿含經》卷4,CBETA 2023.Q3, T02, no. 99, p. 29b4。
4《瑜伽師地論》卷85,CBETA 2023.Q3, T30, no. 1579, p. 772c11-14。
5《瑜伽師地論》卷3,CBETA 2023.Q3, T30, no. 1579, p. 294a23-28。
6《瑜伽師地論》卷85,CBETA 2023.Q3, T30, no. 1579, p. 772c17-22。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