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跨越宗教藩籬的心靈會遇——第三十三屆德國教會日行記

昭慧法師口述/釋果定、釋紹和紀錄/陳悅萱撰稿
方嵐亭、張文信、吳信如攝影
 

前言:跨宗教對談之旅

  個人十分榮幸,於2011年6月上旬,接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Presbyterian Church in Taiwan, 以下簡稱PCT)之邀,與我所尊敬的PCT教會領袖、牧長、活動策畫、口譯者、贊助代表等,一行九人至德國東部大城德勒斯登(Dresden),參加「教會日」的跨宗教禮拜與系列活動。隨後又到烏滋堡(Wuerzburg)本篤修會的明斯特史瓦札赫修道院(Munsterschwarzach),與德國心靈導師古倫神父展開宗教對談。這趟旅程的所費不貲,幸有PCT所屬彰化基督教醫院(以下簡稱「彰基」)大力贊助了本次活動的所有經費,承蒙PCT替我支付了所有膳宿旅費,個人銘感無已!


古倫神父與昭慧法師進行宗教對談。(100.6.2,左起古倫神父、昭慧法師、現場口譯吳信如主編)

整個行程的設計、安排,靈魂人物是PCT教友——南與北出版社總編輯吳信如小姐(以下簡稱「信如」)。該項活動在PCT內部甚受重視,事前的策畫十分周詳,安排的行程十分緊湊,過程與內容十分豐富、精采。在德國教會日舉行之前、進行同時與結束之後,《台灣教會公報》(以下簡稱「教會公報」)都有極大篇幅的新聞報導、專題分析與個人論述。

個人首度與基督宗教友人,如此近距離地朝夕相處,共住共事,這種機會殊屬難得!因此在參與過程中,就已逐漸蘊釀構思,想以一個非基督徒的角色,用既「投入」又「旁觀」的心情,將本次活動的過程、意義與價值,以及個人參與活動的心得,作一些文字陳述。無奈返國之後,公務與法務繁重,其他研究工作又在同步進行(而且有截稿的時間壓力),再加上7月到馬來西亞、新加坡講學,8月到湖南衡嶽參加研討會,順道至天台山朝聖。這樣一來,時間被切割得十分零碎,因此本次德國之行的撰稿計畫,不免延宕了下來。

所幸回國未久,6月11日晚間,即應弘誓學團師生之邀,配合著本次德國之行所拍攝的照片與相關圖片,為他們作了兩個多小時的口頭敘述。

在座談會中,筆者開場白時,先作德國與德勒斯登地理位置之介紹,接著作德國「教會日」的背景介紹,然後敘述PCT參與德國教會日的緣起。接著就依所選照片的時間順序,逐一陳述每一行程,並在每一項情節的陳述過程中,帶入自己的觀察分析與心得體會。這樣的敘述,較能照顧到「故事情節」,讓聽眾被逐漸帶入德國之行的情境之中,產生很強烈的臨場感。但是其間的意義與價值,往往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而於其中附帶作零星陳述,缺乏總體呈現的效果。

其後,果定法師依據座談會錄音檔,先做了初步的聽打工作,並且蒐尋《教會公報》的相關報導與專文,將德國教會日的背景資料,補充於初稿之中。

《雙月刊》主編傳法法師,擬將本次德國教會日跨宗教禮拜與在本篤修會作宗教對談的活動內容,編為第113期專題,於是又請紹和法師加入初步潤稿的行列。

該刊主筆之一陳悅萱,完整聆聽錄音資料之後,深深感受到本篇紀行的重要性,於是進一步彙整、分類,然後排定綱要,依此綱要作為文章架構,並配合書寫體裁而將口述文字再作潤稿。經過這樣的悉心整理,德國跨宗教對談之旅的過程、意義與價值,就生動而完整地呈現了出來。

感謝以上三位學友的共同努力,這使筆者在作最後的修訂與補充時,省卻了大量的撰述時間。

 德國教會日背景介紹

  Kirchentag(教會日)是當代德國基督宗教教會聯合訂定的重要節慶活動,如今已為全球基督宗教國家之所矚目。這個節慶源於1949年,一群德國年輕的平信徒(註1),經過重新的反省與思考後,認為教會在社會中,應扮演積極追求社會公義與承擔社會責任的角色,於是在漢諾威發起了基層基督徒運動,是為德國新教教會日之濫觴。最初的新教教會日,並未受到東、西德分屬共產與民主政權的影響;但自1961年柏林圍牆築起之後,隔年的1962年,東、西德便分別舉行屬於自己的新教教會日。直到1989年兩德合併,在德國福音教會以高規格、獨立的主席團運作之,1991年再次舉辦教會日,此後便每二年舉行一次,以迄於今。

  有感於周末赴教堂參加禮拜的人數逐漸減少,各教會不免產生「歐洲基督教式微」的危機感,十分珍惜教會間的團結合作,再者,新教教會開始重視與天主教教會之間的對談,這就促成了2003年於柏林舉行的第一屆德國「合一教會日」,這項由天主教與德國福音教會共同舉辦的活動,參加人數高達20萬人。

基於這次的成功經驗,雙方立即成立籌備會,以「合一使我們更有力」為信念,積極籌備第二屆合一教會日。根據規劃,雙方教會維持原來傳統,一年天主教、一年新教,每年輪流舉辦各自的教會日,但希望每七年可以在「見證合一信仰、分享雙方資源與事工」的理念下,舉辦合一教會日,因此到了2010年,又在慕尼黑舉辦七年一次的第二屆合一教會日。這回在天主教與新教之外,又加上了東正教,最後一天甚至舉辦了一場超過一萬人參加的三教聯合擘餅聖禮。

該次合一教會日的內容設計非常生動且具深度,許多官方談話與論壇主題,不僅祇於形而上的神學觀念,也不只是熱鬧的嘉年華會,從最深層的心靈問題、神學哲學、全球環境倫理、性別意識到經濟公義,這些議題都在關懷之列。主辦單位所規劃的專題論壇,如:「口渴的人也能給人水喝嗎?──教會與心靈陪伴者也會受傷嗎?」(註2)、「人的極限與成長的極限:教會關心環境保護與經濟公義」(註3)。特別是「合一的啟程:天主教與新教兩大神學家孔漢思與莫特曼的對話」(註4),在在彰顯了這場在德國的教會活動,所代表的全球性意涵。

今年(2011)輪到福音教會舉辦教會日。福音教會以馬太福音書6章21節「我的心也在那裡」為主題,於6月1日至5日,假德國東部薩克森邦的德勒斯登市,舉行第33屆德國新教教會日,吸引了十二萬人前來報名。他們參與了兩千個以上的大小音樂會、時事政論、查經、事工攤位和三十八場禮拜等活動。


2011德國教會日的主題:「我的心也在那裡」

這場為期五天的第33屆德國新教教會日,是東德地區於統一後首次舉辦的全國性宗教大會,活動獲得了空前成功,對於受制於馬克思無神論長達四十年之久,又僅有25%人口有宗教信仰的東德地區來說,實深具指標性意義。

【注釋】

1、「平信徒」,一般指基督教中的非神職教徒。關於該詞的詳細定義與研究,可參考台灣神學院教會歷史學教授鄭仰恩之〈歷史中的平信徒運動〉一文,《新使者雜誌》54期(1999年10月),頁5–9,http://www.laijohn.com/articles/TinGUn/laity.htm。

2、德國教會這半年來,神職人員的違法過失一直成為社會媒體和司法機關的關注與追查焦點。因此,本次合一教會日的許多官方談話與論壇主題都圍繞著這個焦點。其中最專業也最具指標性的一場論壇就是:「口渴的人也能給人水喝嗎?」,由兩個德國最著名的「心靈陪伴者靈修諮商中心」所主辦的,它們分別是天主教的明斯特史瓦札赫修道院(古倫神父所屬的修道院)成立的「Recollectio Haus」,以及新教的「Haus Respiratio」。這兩所「心靈關顧者的諮商與靈修」中心,就是從「心理輔導」與「靈修輔導」出發,幫助心靈關顧者認識自己的形象、自己的限制,並透過靈修方法來發掘上帝永不枯竭的泉源。心靈關顧者承認自己內心的軟弱、需求與渴望,也才能讓神職人員用謙卑的態度來服事上帝、服事人。

3、包含兩場論壇,一是由德國知名資深環境學家,同時也是社民黨國會議員馮魏哲克(Ernst Ulrich von Weizsacker他曾在2001年時應前環保署長林俊義之邀訪問台灣)主講的環境論壇,清楚提出德國教會在環境保護與經濟成長方面的信仰告白。另一是由論壇中,德國聯邦工業聯盟的主席韓克(Hans-Olaf Henkel)針對全球貿易的主題也特別指出,教會應該用這樣的倫理觀念來關心經濟與貿易的公義,全球化的貿易應該同時對「民主、經濟與人權」這個鐵三角都有所貢獻,這才是符合信仰公義的經濟與貿易行為。

4、這場合一論壇的主題,由兩位德國當代最具份量的神學家,天主教的前衛神學家孔漢思(Hans Kung)與新教的莫特曼(Jurgen Moltmann),特別針對新舊教會合一的爭議性主題進行對話,由莫特曼引導,從「誰是平信徒,誰是神職人員,什麼是合一,共同守主耶穌基督的聖餐」四個子題來切入討論。

(以上內容及註釋2-4,參考自方嵐亭撰:〈從心靈到社會 PCT禮拜風靡德國〉,《台灣較會公報》第1965期;以及南與北出版社網站:http://blog.roodo.com/s_npublisher/archives/12815393.html。)


PCT的跨宗教禮拜活動企劃

  一、信仰、公義與和平的國際經驗分享

本屆教會日規模盛大,主辦單位廣向各方發出邀請,收到143件申請案,爭取禮拜或座談活動,僅有38件企劃案獲得通過。由PCT提出的申請案,竟然得到了主辦單位的青睞,被安排為第一天的首場禮拜,殊為難得!

教會日期間,有各種活動在許多地點同步舉行,但具有文化性、哲學性與神學性的禮拜或座談,則僅安排了四處,其中三處是容納一百多人的教堂,唯有位於德勒斯登老城西邊的聖神教堂(Heilig-Geist-Kireche),是一個能容納千人以上的大教堂。PCT的活動被大會安排於此,並且是首日的首場禮拜,顯示主辦單位極為肯定與重視這項活動。


6月2日將舉行全球教會日跨宗教禮拜的德勒斯登大教堂外觀。

二、企劃案的內容

該申請案係由南與北出版社總編輯信如之所企劃。信如畢業於東海大學,曾留學德國,雖然主修環境經濟,但在神學方面也有很深厚的素養,回國後曾擔任前環保署林俊義署長的秘書。她是一位本土意識非常強烈的基督徒,但認為本土意識不應僅侷限於政治議題,因此除了關心本土政治,也長期關心本土的環境議題。

由於PCT一向積極參與普世教會活動,關懷全球,走向全球,於是信如建議總會規劃活動來參與德國教會日,並以「心靈關懷與社會責任」為主題,策劃了一場跨天主教、基督教乃至佛教的跨宗教禮拜,於禮拜過程中舉行簡短的宗教對談,對談的主題,從深層的心靈推展到廣面的社會責任,探討的範疇既廣泛又有深度。

這場禮拜的主持人,是曾留德且嫻熟德語的王貞文牧師。其中的宗教對談有兩大主題。一個主題是「宗教對話與合作」,探討的內容是:「以靈修的基礎,共同承擔世界責任,關懷人們的心靈需求」,由代表天主教的古倫神父與代表佛教的我作雙向對談;另一主題則是「『教會、民主與社會公義』的實務經驗分享」,以「從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與前東德教會的經驗,來思考教會應如何成為受壓迫者的堡壘、這個世界的鹽?」以及「普世宣教應如何與人權、公義與和平緊密連結?」兩個面向為對談內容,由PCT總幹事張德謙牧師及富勒牧師進行對談。


禮拜結束後於台上合影。(100.6.2,左起石連城牧師、昭慧法師、富勒牧師、古倫神父、張德謙牧師)



三、企劃案受到主辦單位重視的關鍵因素

這項企劃案之所以在143件申請案中脫穎而出,筆者認為有下列因素:

(一)跨宗教對談跨到佛教,這種構想非常新穎:

信如有靈敏的心思與宏觀的眼光,更有推動PCT邁向國際,以及為台灣發聲的強大熱情,因此本諸教會日宗旨,設計了跨宗教對談的主題。而這項企劃案,正好呼應了本屆教會日的精神——「合一與對話」。特別是:過往教會日的宗教對談,僅限於基督新、舊教與東正教之間,還是在廣義「基督宗教」的範圍內談「合一」,而這項企劃案則進一步跨出去,涵攝佛教在對談範圍內。這種構想在教會日活動而言,是非常新穎的。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預先已作好會場佈置的規畫(左起:右邊看板代表佛教的圖像)。

(二)策畫者的文化創意:

這個時代的發展趨勢,重在文化創意。全球第四波經濟轉型時刻,文創產業將成為主流。其中「創意」是諸事成功的重要元素。創意的養份,又往往來自豐厚的文化土壤。信如設計的跨宗教禮拜活動,有著極吸引人的主題、活潑生動的議程、以及深具東、西方文化與歷史意涵的節目標誌,她以極具創意的企劃案,獲得了主辦單位的首肯。這可說是用最小的資源,搏取了最大的效果。

(三)PCT的長期耕耘與全心投入:

PCT對於台灣本土的政治關切與社會關懷,積數十年而始終如一。另一方面,PCT的教會領袖又有其跨宗教與跨教派的胸襟視野,與本次活動的促成者古倫神父之間,也有著深厚的情誼。

古倫神父是天主教修道人,PCT對彼此所屬教會不同,不但不以為意,反而盛情邀請他兩度蒞台演講;不但安排行程,並且悉心接待,還全力推廣他的著作。這些PCT平時廣結善緣所厚植的軟實力,在關鍵時刻,發揮了關鍵性的力量。

本次參與德國教會日活動,無論是資源的募集,還是人力的調配,PCT都是以總會的高度,作全心的投入。PCT議長石連城牧師與總幹事張德謙牧師親自督軍,率隊全程參與,他們所展現的那份對教會、土地與國家的熱愛,以及將PCT與台灣推向國際舞台的熱誠,在在令我深受感動!

(四)宗教對談的主講人深具代表性:

本企劃案規畫邀請古倫神父與富勒牧師,在跨宗教對談中,分別擔任天主教與基督教的對談代表,這是本申請案獲得青睞的關鍵因素。至於我個人的參與其中,雖然甚受PCT牧長與古倫神父的重視,但那只是增加了「佛教」的標誌,使得「跨宗教」的幅度,超越了既往對談的規模,如此而已。因此雖然信如告知:張德謙總幹事等牧長們,很感謝我幫這個忙,但是事實上,教會日主辦單位與德國民間,對於「昭慧法師究為何許人也」,是完全陌生的。


禮拜結束後於台上合影。(100.6.2,左起石連城牧師、昭慧法師、富勒牧師、古倫神父、張德謙牧師)

古倫神父與富勒牧師

  因此必須先介紹古倫神父與富勒牧師,這兩位跨宗教禮拜活動的靈魂人物:


古倫神父講述天主教的靈修方式。(100.6.2)

古倫神父1945年生,現年66歲。白髮飄髯,眼神清亮,笑顏和藹,再加一襲仙風道骨的黑袍,這是古倫神父在人們心目中的熟悉身影。他19歲於聖本篤修會史瓦札赫修道院(註1)出家,1965-1971年於羅馬修習神學與哲學碩士,1974獲得神學博士學位。1976年繼續在德國紐倫堡大學進修企管,獲得企管碩士學位,此後擔任史瓦札赫修道院的經營主管長達30年,以迄於今。

古倫神父在史瓦札赫修道院成立「心靈陪伴者靈修諮商中心」(Recollectio Haus),二十餘年來,每年都開設中長期的課程,協助瀕臨崩潰的心靈關顧者,因此神父在個人靈修與心靈輔導上,都有著非常豐富的實務經驗。

他每年都要舉行近200場演講,每場平均在千人左右,卻往往在一年前就報名額滿。他被許多歐洲頂尖企業的領導者稱為「靈性管理的導師」,社會聲望直逼德國總理。

再者,神父的著作高達300部,發行總冊數約1800萬本,被翻譯為30多國語言,是德國最有影響力的宗教與心靈作家。也因此,他於2007年獲得德國巴伐利亞邦政府頒發的「十字功績勳章」,以褒揚他對社會心靈與教育輔導所做的貢獻。(註2)


富勒牧師(左),古倫神父(右)。(100.6.2)

富勒牧師也是德國人心目中赫赫有名的英雄人物。他曾牧會於萊比錫(Leipzig)的尼可拉教堂,1989年發起著名的「蠟燭革命」,帶領人民推倒柏林圍牆,成為東西德終能合併的關鍵性人物,是東德人民心目中的英雄。他雖然已經從牧會職退休下來,但對於環境、經濟、貧富懸殊等議題,依然持續關懷,嚴厲批判。

古倫神父同意參與對談,這不啻是對該項活動作了極大的信用背書,讓與PCT原本素昧平生的富勒牧師,也對這場題為「心靈關懷與世界責任」的跨宗教對談,產生了好感。有了這兩位全國知名的靈魂人物,該項活動自然會吸引來大批人潮,這應是主辦單位將本場禮拜安排在聖神教堂,並且作為教會日首場禮拜的重要原因。

果然不負眾望,禮拜當天,到來了一千兩百多位聽眾,讓聖堂座無虛席,甚至連走道都擠滿了人,是一場非常成功的跨宗教對談禮拜。

 結識與受邀的因緣

  基督新教雖與天主教早已分家,然而在靈修的經驗傳承上,較為欠缺出家者組成的修會作長期的經驗傳承,因此PCT十分樂意參考天主教的他山之石。古倫神父的自由神學觀點,與PCT較為接近,其靈修經驗也適合為基督教友之所分享,因此信如於創立南與北出版社後,翻譯並出版了許多古倫神父的書籍,在台灣廣為推行他的思想,並數度邀請神父來台演講。古倫神父在台的所有演講,都是由信如全程翻譯的。
如前所述,這使得古倫神父和PCT結下了很深厚的情誼。因此當信如邀請他參與PCT的德國教會日活動時,他不僅歡喜首肯,還提出了諸如邀請富勒牧師參與、禮拜內容與德國行程等諸多寶貴意見。

信如早年尚未留學德國時,一度在盧俊義牧師擔任《教會公報》主編期間,於其麾下擔任記者。她曾經訪問過我,因此而與我結識甚早。

本次德國教會日跨宗教禮拜活動,我之所以受到PCT的邀請,遠因是:由於我長期從事社會運動,與PCT社會關懷的理念頗為相應,與教會中的一些牧長,也有著共同從事人權、反核與反賭等社會運動的「革命感情」。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因此當他們在商議參與本次宗教對談的佛教人士時,不免將我當作首選的邀請對象。

近因則緣於2008年初,古倫神父與我之間的一次晤談。當其時,在信如的策畫下,PCT台北東門教會盧俊義主任牧師邀請古倫神父首度來台演講。古倫神父希望在台期間,能與佛教界人士會面,盧牧師與我是多年老友,常共同攜手推動各種為弱勢爭取公義的社會運動,因此促成了彼此的會面。


2008年德國古倫神父在東門教會盧俊義牧師陪同下,蒞臨弘誓學院,於法印樓前合影留念。(左起:許淑英牧師娘、德國四塔出版社版權主任威博斯女士、南與北文化出版社主編吳信如小姐(德文翻譯)、昭慧法師、古倫神父、盧俊義牧師、盧牧師令嬡悅文、范瑞薇、性廣法師)
(97.2.3,〈冥契經驗的宗教對話──古倫神父蒞院記〉,《《弘誓》雙月刊92期,)


2008年2月3日,古倫神父在盧俊義牧師與信如的陪同下,造訪佛教弘誓學院(註3),我們相談甚歡,這就結下了本次赴德作跨宗教對談的善緣。古倫神父是一位心胸非常開闊的長者,重視落實在生活與工作中的靈修體驗,他認為靈修者應當要走入世間,關心他人、關心環境、關心國家。由於他的「菩薩根性」,使得他在過往雖然接觸過南傳佛教僧侶,但是對於只強調個人解脫的禪修並無興趣。那次會晤時,我談到了佛教中的菩薩道,這讓他十分欣喜。另一方面在提及靈修經驗時,性廣法師談到的禪觀要領,也令他覺得很有深度,因此改變了對佛教的看法,並且希望爾後能有再見面的機會。至2010年10月,古倫神父第二次來台演講期間,由於信如相邀,我便前往參加10月24日神父在馬偕醫院的演講場次,講題為「喚醒生命力的工作與領導」。

於是,就在跨文化、跨國度、跨教派、跨宗教的奇妙結合下,我們一行九人——PCT議長石連城牧師、總幹事張德謙牧師、台南神學院教師(以下簡稱「台神」)王貞文牧師、《教會公報》總編輯張嵐亭牧師、彰基張文信副院長、在維也納牧會的PCT陳啟應牧師、蕭珮芬牧師娘、信如與我,共同參與並見證了這場殊勝的宗教盛會。

【注釋】
1、該修道院位於巴伐利亞邦烏茲堡的明斯特,即是本次我於德國之旅與古倫神父作宗教對談的所在地。
2、本段古倫神父簡介,參閱PCT網站,http://101.pct.org.tw/2010life/introduction.aspx。
3、參閱釋傳法:〈冥契經驗的宗教對話──古倫神父蒞院記〉,《弘誓》雙月刊92期,97年4月。


旅德行程紀要/旅次抒感

  一、啟程抵達德勒斯登

2011年5月31日晚間,PCT議長石連城牧師、南神王貞文牧師、彰督張文信副院長與我,四人一同搭乘華航班機啟程,直飛法蘭克福。我的機位是靠窗的經濟艙位,不方便進出,經過13個多小時的飛航,雙腿又麻又脹。長途旅程不免脫鞋以求其舒適,起身時,幾乎連僧鞋都套不進去了。長久素食淨化身心的緣故,也使得我對機艙內因體氣及肉食所散發出的種種異味特別敏感。這對我真是一大考驗!這才體會到:為了護持學院,我大姊德風居士年年於加拿大、台灣兩地往返奔波的辛勞。

終於在當地時間6月1日清晨,平安抵達法蘭克福機場——歐洲最繁忙的航運樞紐。在這座機場稍事停留之後,隨即轉機前往德勒斯登。抵達德勒斯登機場時,Ausspan旅館主人——敘利亞籍德人Arabi先生業已等候多時,親自接機,先帶我們到旅館所屬餐廳用過午餐,然後再載我們到比餐廳更遠的郊區,入住他所經營的Ausspan旅館——一座美麗的別墅型民宿。這家旅館位於德勒斯登東南約半小時車程的Heidenau。


下褟的Ausspan旅館是一座環境優美的別墅型民宿。(100.6.2)

  由於較早抵達歐洲的PCT總幹事張德謙牧師與《教會公報》總編輯方嵐亭牧師,先到奧地利維也納訪視海外宣教牧師與會友,因此我們四人反而成為信如之外第一批抵達德勒斯登的台灣團成員。

用完餐,抵達民宿已是午後。安排好房間,便開始為翌日的活動行程預作準備。而張總幹事、方嵐亭牧師,以及在維也納牧會的陳啟應牧師、蕭珮芬牧師娘,一行四人則於晚間方才抵達。

在世界基督長老教會的體制上,總會的最高權力機構為議會,議長由議會選出,實際的執行則為內閣制,由總幹事來總理教會事務。本次PCT參加德國教會日活動,議長與總幹事親自督軍,教會公報總編輯全程採訪,從這樣的成員組合,就可以看出PCT對參與本次教會日活動,是何等的重視!

Ausspan旅館所在地Heidenau,在德勒斯登市的東南方,進入市中心的車程約半小時左右。教會日期間,由於大量遊客擁入德勒斯登,訂房不易,因此信如很貼心地為我們早早預訂房間。此處雖位於郊外,但是景觀十分優美,環境也很幽靜。至於信如本人,早幾天就已於德勒斯登作好準備工作,以迎接教會日的到來。因此她與古倫神父,以及參與教會日擺攤的職工們,早幾天就已入住附近的另一處民宿。


德勒斯登老城主教堂附近廣場是教會日舉行開幕式的所在地,湧進大量的信徒。(100.6.2)

在交通方面,基於行程便利與價格適中之考量,信如幫我們租了一部廂型休旅車。記得5月5日上午,在台灣PCT總會召開行前籌備會議時,信如就曾提醒我們,會駕車者可轉換國際駕照,以便於來此開車。未料接下來20餘天,其他牧長們公忙,都忘了轉換國際駕照,我則怕看不懂德文路名,開車容易走錯路,因此也沒換國際駕照。於是唯一聽從信如建議而擁有國際駕照的,只有方嵐亭牧師一人。於是嵐亭便成了這幾天將我們載進載出,北抵邁森古城而西進萊比錫的唯一「司機」。嵐亭真的是太辛苦了!

二、德勒斯登紀行

本屆教會日舉辦的地點德勒斯登,位於東德境內,離捷克的布拉格不遠,有易北河流經老城。

根據《維基百科》的介紹,德勒斯登是德國薩克森州首府,德國東部重要的文化、政治和經濟中心。它位於德國東南方,易北河谷地,南面離捷克邊界僅30公里。老城人口約50萬,都會區總人口共125萬,被列為德國主要大城市之一。這裡在德國歷史上,曾是薩克森王國的首都,擁有無數精美的巴洛克建築,被譽為歐洲最美麗的城市之一。

二戰期間,由英國皇家空軍和美國陸軍航空隊,聯合發動大規模的德勒斯登空襲行動。整座城市在炮火烈焰中被轟炸、焚燒,成為廢墟。
自1990年德國重新統一後,德勒斯登再度成為德國東部的文化、政治和經濟的中心,並運用西部的資金,恢復了許多宏偉的建築物和歷史遺跡,包括王宮、主教公署與歌劇院等,於是它也成為一座擁有豐富旅遊資源的城市,吸引了大批遊客前往觀光。

由於地處狹窄的河谷,德勒斯登的氣候類似於德國南部,比德國東部大部分地方溫暖。2002年德勒斯登列為歐洲綠化最好的大城市:三分之一地區被森林覆蓋。

6月2日一早用完早餐,古倫神父與信如前來會合,8點一同出發前往活動會場聖神教堂,參加這趟行程最重要的任務──教會日的首場禮拜──跨宗教對談。整場禮拜活動,是本次德國之行的重點,因此將於後頭另闢專節以詳述之。

禮拜結束後,原本安排PCT團員拜會柏林差會主任的一場午宴。然而由於禮拜圓滿結束後,聽眾與主講人的雙向溝通欲罷不能,時間略有延擱,當驅車至易北河畔美麗的Schillergarten餐廳用餐時,柏林差會主任Roland Herpich與幹事Theilemann先生已在餐廳等候多時。此外,曾應PCT邀訪台的德國肢障奇人施密特(Rainer Schmidt)牧師,不但趕來參加禮拜,並且一同前來用餐。


德國肢障奇人施密特牧師與昭慧法師合影於Schillergarten餐廳。(100.6.2)


在Schillergarten餐廳用午餐。(100.6.2)

餐廳位於易北河畔的鐵橋下方,可以眺望易北河及對岸美景。當日陽光普照,餐廳外有好多人於露天用餐,當我舉起相機向對他們拍照時,他們不但不以為意,還很大方地紛紛舉手招呼入鏡。讓我在一本正經的德國人身上,感受到日耳曼式的友善與幽默!

下午回旅館稍事休憩,接著古倫神父帶大家遊覽德勒斯登老城的市中心。老城禁止車輛駛入,因此將車停在稍遠的IBIS Hotel廣場,再沿路逛進老城。由於古倫神父在德國是十分知名的心靈導師,因此時常有人認出他來,上前向他打招呼。當晚在河畔的Kutscher餐廳用餐時,還有一位客人跑來問他:真的就是古倫神父本尊嗎?可能她還以為神父是街頭藝人打扮的呢!

我們兩度參觀德勒斯登,除了前述6月2日傍晚的老城之旅外,另一次是在6月4日上午至下午,牧長們、文信與我沿著易北河畔,一路逛入老城中心的大廣場。

戰後重建的德勒斯登古城,任一角落隨手照來都很美麗。每座美麗建築或紀念銅像,背後似乎都有感人的歷史與文化故事。可惜沒有專人導覽,無從得知個中內涵。再者,本次德國之旅的所到之處,大都是歷史悠久的宗教建物,這使我益發相信,玄大宗教系所設置的「宗教旅遊」系列課程是很重要的。在觀光景點為旅人作宗教、人文、歷史背景的深度導覽,這確實是一項前景看好的樂活產業。

這座城市的街景十分優美,還有許多街頭藝人,裝扮成石膏像或各式樣貌的小丑,整座城市充滿著濃厚的人文氣息。至於戰爭所遺留的傷痕,表象上幾已無可尋覓。

6月2日傍晚走向城中心廣場時,看到前方一座非常宏偉的教堂,我詢問陳啟應牧師,是否分辨得出這到底是天主教還是新教的教堂?他研判這應是天主教教堂,理由非常有趣:「新教從羅馬教會中另行獨立出來,資財沒有天主教來得豐厚,因此在歐洲,宏偉的教堂建築以天主教居多。」然而走近一些,見到教堂前廣場矗立著的銅像,座前有一排文字:Martin Luther。原來那是宗教改革領航者——馬丁路德(1483-1546)的銅像,於是立刻確定:銅像後方的宏偉教堂,必然是一座新教教堂。否則在天主教座堂前樹立馬丁路德銅像,豈不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呢!


於德勒斯登老城一座新教教堂前,矗立著宗教改革領航者馬丁路德銅像,於維也納宣教的陳啟應牧師與蕭珮芬牧師娘,邀昭慧法師於銅像前合影留念。(100.6.2)

  6月3日上午10點左右,PCT石連城議長與張德謙總幹事,率團拜會薩克森中會主教Bischof Bohl,共談教會合作,主題包括:青年義工交流、媒體訊息交換平台、教會音樂交流活動、2013教會日合辦宣教論壇及其他可能的合作計畫。

本次拜會活動在午間餐敘後結束。下午,大家依既定的行程安排,前往以製造瓷器著稱的邁森古城。


邁森古城景緻宜人。(100.6.3)

6月3日的邁森之行我未參加,但牧長們回來紛紛告知:邁森風景如畫,值得一遊。邁森古城位於德勒斯登之北,以出產瓷器著名。據說當年拿破崙大軍入侵邁森時,全城婦女都勇敢地走向街頭,要求軍隊不可破壞瓷器,這種對在地文物的自信與堅持,真是極為可貴、可感!


參觀以瓷器聞名的邁森古城。(100.6.3)

 

  PCT的拜會行程,我可以不參與,但邁森古城之旅甚為難得,牧長們還是邀我同行。由於我記掛著公務與稿債,因此選擇留在旅館當「宅女」,趕寫〈台灣宗教學會理事長交接感言〉一文。旅館房間沒有桌子,我只好將皮箱架在椅子上,當成克難桌來工作。

工作到一段落時,起身泡壺清香的台灣高山茶,淺斟低酌一番。瞌睡蟲來了,就進房間好好補眠。Ausspan旅館隱在山林而遠離塵囂,環境十分清幽。偶而外出在暖陽下散步,嗅嗅花香草氣,這種忙中偷閒的渡假生活,對我而言,真是十分奢侈的生活享受!

牧長們連日行程緊湊,十分辛苦。6月4日,貞文牧師先行離隊於德國其他城市進行個人拜會活動,其餘牧師及文信副院長則趁上午空檔時間,邀我到德勒斯登老城坐船遊河。由於稿債趕完一身輕,我於是欣然同往。

我們這回於老城外的易北河畔停好車輛,信步走向老城。由於離遊艇開船時間,還有半個小時之久,大家無心等候,於是臨時取消乘船遊河的計畫。一行人信步漫遊於易北河岸,然後登上城牆,俯瞰市景。適逢教會日,此地遊客如織,街頭好不熱鬧!走到又累又渴時,牧長們到冰淇淋販售攤前。買了幾根甜筒,於是牧師與法師就這樣在城牆上,眾目睽睽下,當街吃起了冰淇淋。這真是十分有趣的經驗!

我吃著冰淇淋,猛抬頭向前望,一尊灰膚色穿著藍色衣衫、白色長褲的石膏像,就立在大約兩公尺外,城牆步道邊的一座銅像下。不禁納悶:石膏像擺的位置似有不妥。


扮成雕像的街頭藝人。(100.6.3)

然而過了不久,石膏像動了一下。這才恍然:顯然這是小丑裝扮成的石膏像!我不禁好奇:「它」立在這裡做啥?其「動」與「不動」的邏輯安在?再端詳片刻,終於發現:只要有人在「它」前面的鐵碗投入錢幣,「它」就會轉動一下,擺出一個新pose。

心想:這種日耳曼式幽默乞者,總是好過衣衫襤縷的乞丐吧!最起碼「它」給我們帶來的是賞心悅目的視覺享受,以及由「不動」而「動」的驚喜發現呢!

由於我身邊沒帶零錢,有的只是助理於我出遠門前,幫我兌換的100歐元紙鈔,因此雖然站在一旁觀賞了「它」半晌,卻是一毛也沒丟進鐵碗裡。想向牧師們借點零錢,又遲疑而作罷。吃完冰淇淋上路時,不禁有點「平白消費」了那位小丑的罪惡感!

我們繼續走到主教公署與皇宮等地,並且進入皇宮紀念館,參觀內部擺設。走上皇宮二樓,再步上觀景台與天橋攬勝,看到張德謙牧師以相機獵取建物景觀的美麗鏡頭,不免尾隨跟進拍了幾張。忽有一位德國女士走了過來,用德語不知講些什麼。我不解地用眼光詢問她,她指指我的相機,比了個拍照的手勢。我立刻恍然:她是好心過來,想幫我照相留影。於是我站立在天橋欄柱旁,留下了本次行程中鮮見的獨照。


昭慧法師在德勒斯登老城的紀念堂高處向下眺望街景並四處拍照,一位德國遊客十分熱心,主動前來幫昭慧法師照相。(100.6.4) 

中午過後,漸漸行至市中心廣場。與信如在此碰頭後,在附近餐廳食用披薩。由於近年歐洲教堂參與禮拜的人口銳減,因此看到餐廳對面的教堂(即其前方有馬丁路德銅像的那座教堂),大排長龍準備入堂參加教會日活動的人群,張德謙牧師有感而發地說:「平日倘若也有這麼多人上教堂,該有多好!」

三、大學畢業的三輪車夫

下午4點,PCT一行拜會下屆德國教會日主席Dr. Robbers,討論2013年漢堡德國教會日可能的合作方案。我當然不必參加這場拜會活動,但也無意繼續「逛街」。將近三個小時「壓馬路」下來,兩腿早已酸麻,想到晚間行程還有一場音樂會,不禁頭暈腦脹。很想自行徒步回到易北河畔,上車閉目養神。

從市中心廣場到停車處,像剛才那樣閒逛、參觀,走走停停,已走了將近三個小時,倘若一路快行,估計也得走上半個小時。牧師們與信如不放心我這樣一路獨行,臨時想起了拜會主人的伴手禮還留在車上,於是要嵐亭牧師與我同返停車處所取伴手禮。他們在廣場上招了一輛腳踏三輪車,嵐亭與我就這樣在三輪車上兜風。正在忘情瀏覽街景時,踩著三輪車的青年車夫,忽然回頭向我們用中文打招呼,我不免驚訝地詢問他,是在哪裡學的中文?他說:曾在大學時代選過漢學課程。

踩三輪車是常態性工作嗎?還是說,三輪車只是教會日期間,載運觀光客的交通工具?若是後者,車夫顯然只是臨時工。若是前者,那麼平日在老城裡,搭乘的人多嗎?收入夠拿來糊口嗎?基於自己現職大學學術主管的敏感度,一連串的問號不禁在我腦中湧現,我不禁思索著德國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問題。


昭慧法師與方嵐亭牧師坐上三輪車瀏覽街景,旁邊站著大學畢業的是車伕。(100.6.4) 

眼前這位青年車夫賣力地踩踏行進,他的敬業精神與愉悅神態,讓我想到諸如「幸福指數」之類的無形資產。大學四年,原本就不應被狹隘地視作「就業準備機構」,晉身社會地位的「投資環境」。倘若這樣看待大學教育,那麼大學將成為職業訓練所,一些深具陶情養性功能的文史哲學門,都將因其所提供的專業教育,無法明確提供就業機會,而導致其相形萎縮。

四年成功的大學教育,除了各學門的專業訓練之外,還有讓學生提昇生命層次,擴大宇宙視界,增加生活品質、學習同儕互動的種種功能。這些都是學生的無形資產,可以形成國家的「幸福指數」,可以厚植社會的文化底蘊。

然而在台灣,大學畢業後,倘若工作內容與所學不符,例如:大學畢業生擔任計程車司機或清潔隊員,這時輿論往往將此視作「教育資源的浪費」。記者在寫這類報導時,總不忘記提醒我們:「這樣的工作,小學或中學畢業就行了,用得到大學生嗎?」好像這些人的大學四年實在是白混了,學雜費也白繳了。

時至如今,大學系所評鑑中,「畢業生表現」已成為重要的評量指標,而所謂「表現」,當然不是指諸如生活態度或生命品質之類的內容,教育部門最關切的,其實是畢業生的就業率,甚至有評鑑委員,更變本加厲地剔除掉那些「工作內容與所學不符」的就業個案,來看待系所畢業生的就業率。這樣下來,整個社會幾乎都從畢業生是否「工作內容與所學相符」的狹隘眼光,來衡量一個系所的存在價值。

然而讀過大學的計程車司機或清潔隊員,難道他們的生活態度與生命品質,會與沒讀過大學的人一模一樣嗎?「生活態度與生命品質」這種無形資產,要如何作量化統計?

時間短暫,使得我無從與這位會講簡單華語的青年車夫作深入的交談,但是他愉悅的神情跟語調,至今猶在我心底盤旋。

四、牧師、法師逛量販店

我在車上迷迷糊糊地睡了一覺,想到比我的行程還要緊湊的牧師們與文信、信如,可能還正在拜會途中,不禁生起了不忍之情。過了下午5時半,他們終於回到了車上。剛剛就座,信如立刻提醒大家:晚上8點還有一場古倫神父友人Bittlinger牧師的音樂會, PCT牧師們一聽,紛喊體力吃不消,平時表情與言詞一本正經的張總幹事,竟還幽默地說:

「信如將我們帶到德國來『勞改』!」

於是牧長們公推精通德文的信如單刀赴會,其餘人等則驅車返回旅館。

回程先到旅館附設餐廳用過晚餐。餐廳離旅館約莫10分鐘車程。食畢趨車返回旅館時,看到路邊有一座大型量販店,名為REAL,於是牧師們將車轉進停車場,帶著我逛量販店。說來好笑,在台灣,我幾乎不曾逛過量販店,卻跑來德國與牧師們逛得不亦樂乎!

雖然鎮日奔勞而疲憊不堪,牧師們逛起量販店,還是顯得十分悠哉!有的趁便買些回國送人的「等路」,有的為家屬購置衣物,有的巡行端詳購物架上的貨品,評比德國與台灣的物價。總之,我看到了牧長們的率真可愛!

從量販店出來已是晚上9點,但天色還有微光。原來當地接近高緯,夏日晝長,因此晚上9時才漸漸日暮,這對生長於南國的我,還真是鮮見的奇特經驗。我受大姊招待到溫哥華參觀世界博覽會時,也曾見識到「入夜陽光燦然」的景象。但那已是二十五年前的事了!

五、萊比錫紀行

6月5日是PCT德國行程的最後一日,由古倫神父與方嵐亭牧師駕著兩輛車,載著我們前往萊比錫參觀。

萊比錫距德勒斯登西北約120公里,是德國的音樂重鎮。富勒牧師原先牧會的尼可拉教堂建於1165年,曾經於1983年,點燃起舉世聞名的「蠟燭革命」。

原來當時東德的一些非基督徒青年,因為對國家、社會與個人前途感到徬徨、憤慨,因此向富勒牧師尋求心靈的協助,開始了每週一下午5點的和平祈禱會,以發洩內心的不滿,表達對社會的期待。持續到後來,人數愈來愈多,遂引起政府當局的打壓與迫害。牧師不希望產生流血衝突,於是以聖經彌迦書4章「將刀打成犁頭,把槍打成鐮刀」的名言,發起「蠟燭革命」。人民唱聖詩、祈禱,一手持蠟燭、一手擋風,以「沒有手可持武器」來宣示和平,鼓舞前東德人民,用和平祈禱來對抗軍隊武力,直到1989年10月9日的那晚,人群推倒了柏林圍牆,完成了一場沒有輸家的革命,進而促成兩德合併,成為德國歷史上重要的一頁。

令人感動的是,和平祈禱會從1983年蠟燭革命迄今,依舊於每個星期一下午5點舉行,努力以信仰來回應德國社會的各項議題。

我們到來的這一天,適逢萊比錫的「城市假日」,市中心人潮不絕。我們停妥車輛後,徒步行進到著名的尼古拉教堂。本日雖是星期天,但教堂內十分安靜,原來數百位信眾是在戶外廣場,頂著太陽就座,參加大場的禮拜活動。也就是說,教堂邊的廣場上,還是很熱鬧的。

在教堂的禮拜座椅坐了下來,閱讀著教堂所提供的中文簡介,遙想當年慷慨激昂的人群,在此舉著蠟燭,聆聽富勒牧師的動人演說,集體唱頌、禱告的盛大景象,不禁懷思古之幽情。作為一個同樣服膺「非武力抗爭」信念的社運工作者,我不免思索:舉世的非武力抗爭,有成,有敗;非武力抗爭並不必然等同於抗爭成功。那麼,非武力抗爭的成功要素是些什麼呢?這些成功要素,可以在其他抗爭個案上予以複製嗎?

從教堂出來,信步走在市區街道,沿路時常看到小丑或街頭藝人的表演。見怪不怪,也就不會鬧出差點把小丑當作石膏像的笑話了。

中午時分,神父、牧師與法師就這樣站在街頭的攤販區,吃起了冰淇淋與速食餐,這樣的奇景,當然不免被「拍照存證」了下來。


(100.6.5) 

用完中餐後,我們又在古倫神父帶領下,參訪知名的湯瑪斯教堂(St. Thomaskirche)。湯瑪斯教堂以巴哈(Johann Sebastian Bach)精心培養的湯馬斯合唱團及巴哈的指揮而聞名。1723年至1750年,巴哈在此擔任管風琴師兼合唱指揮,他所創作的《馬太受難曲》等名曲,均在這裏首演,使這座教堂舉世聞名。明年(2012)恰好是巴哈在教會工作800年,教會也將於此舉辦慶祝活動。

信如告知:巴哈後來與教會相處不合,死於異地,若干年後,一位駐堂牧師非常喜歡他所作的聖歌,因此讓教堂聖詠團唱頌巴哈譜曲的系列聖歌,並且找到了巴哈遺骸,於1950年遷回聖湯瑪斯教堂安葬。

教堂內的彩繪玻璃上,有巴哈及孟德爾頌的彩繪像,巴哈之墓甚至就安置在主祭台下的正中央位置,一旁放置著幾束鮮花。令人感受到這座教堂的主事者以巴哈為榮的心情。


巴哈遺骸安葬於聖湯瑪斯教堂祭壇正前方。(100.6.5) 

教堂邊廣場矗立著巴哈銅像與巴哈紀念碑(Bachdenkmal)。這是一處歷史聖地,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曾在這裏佈道。教堂對面的巴哈故居,已改作「巴哈檔案館」。

其他人還在教堂裡參觀良久,張德謙牧師、石連城牧師與我已先行出來,兩位牧師與一位法師,不約而同地坐在巴哈紀念碑旁的路邊分隔島上。兩位教會領袖比我年長,旅途疲憊對他們而言,應是倍加吃力的。但是照片中的他們,表情十分和悅自在,平日溫文儒雅、穿戴整齊的張牧師,穿著一雙涼鞋,顯得一派輕鬆。豪爽熱誠的石牧師甚至還翹起腿來。信如與嵐亭牧師走出來後,看到三人排排坐著,蔚為奇觀,因此按下快門,留下了一張有趣的畫面。


(100.6.5,左起:張德謙牧師、石連城牧師、昭慧法師) 

從萊比錫返回旅館,沿途行在高速公路上,看到處處風車。德國有豐厚的風力發電資源,近期因日本核災的緣故,梅爾總理甚至宣佈要全面停止核能發電。看看德國,想想台灣,不禁納悶:環島面海的台灣,風力發電資源絕對不比德國遜色,為何還要強調核電的必要性呢?
回旅館略事休息後,傍晚,旅館老闆Arabi先生請大家於旅館附設餐廳用餐,為這次德國教會日的共同行程,畫下了溫馨甜美的句點。

六、烏滋堡本篤會院之旅

信如所規劃的本次德國行,除了在德勒斯登參加教會日活動,推展PCT的台灣經驗之外,另一個重要目標,則是在巴伐利亞邦烏滋堡的明斯特史瓦札赫修道院,策劃一場東、西方宗教──古倫神父與我──的心靈對話,並由修院所屬四塔出版社(Vier Turme-Verlag),出版這部對話錄。

6月6日上午,PCT牧師們先行搭機返回台灣,而我則在古倫神父與信如的陪同下,由神父駕車,從薩克森邦一路南下,造訪巴伐利亞高原上的史瓦札赫修道院。由於教會的聖堂屋頂有四個尖塔,因此該修道院所屬出版社,就名為「四塔出版社」。

抵達修院時已近中午,信如與我先到修院辦公中心,參觀古倫神父的辦公室,然後入住修院對街的一座旅館。安放完行李,信如與我在修院外的一家餐廳用過簡餐。由於午後古倫神父將前往海德堡演講,信如於是搭便車前往海德堡,採訪一位知名的新教神學家修雷默牧師(Friedrich Schorlemmer),而我則在Bro. Boniface老會士的帶領下,參觀修院內的瑪莉亞教堂及所屬機構、建築,包括中學、文物館、四塔出版社、畜牧場、修士墓園,以及全國知名的木屑發電生物能源場等。墓園內豎立著二次大戰被殺害修士的碑銘,我不免深思德國無辜民眾在二戰中的角色。


帶領昭慧法師參觀本篤修會的Bro. Boniface。(100.6.6) 

Bro. Boniface已有七十高齡,他曾到過美國,可以用英語與人交談,因此被委以「導覽」之責。他慈祥而熱心,每到一處,就詳細告知機構內涵與營運狀況。由他口中得知:本堂目前有會士190人,其中50人在全球各地宣教,因此住眾約有140人。參觀了大約兩小時,行到聖堂門外,在告別之前,我禮貌地詢問他:可以為他照相嗎?他幽默地說:「我能說『不』嗎?」於是大大方方地讓我按下快門。

6月7日,古倫神父帶我們到四塔出版社的會議室,展開宗教對談。出版社主編Gahr博士全程參與這場座談會。我們從神學與佛學,切入到靈修與禪學,再推展到包括個人與社會的倫理議題。這是一場非常有意義的宗教對話,全程由信如翻譯,對話內容將由四塔出版社發行德文版。這次對話過程也十分精彩,信如的即席翻譯,是跨宗教又跨語言的,她以一位未曾接觸過佛法的基督徒,能夠即席精準地掌握我所說的佛法內容,並即刻轉換為德語,真是一位高明、卓越的譯者。


在本篤修會四塔出版社會議室,昭慧法師與古倫神父展開宗教對話。(100.6.7,左起:古倫神父、口譯吳信如、昭慧法師)

對談持續了一整天,雙方還覺得意猶未盡。事後古倫神父對Gahr博士與信如說:「經過這樣的溝通,比自己以前看佛學書籍簡單多了。」神父還說:「有很多過去誤解的,或是沒有釐清的佛教教義,現在清楚多了。」

七、參加修院晚禱的反思

傍晚,我與信如參加了修院在瑪莉亞教堂所舉行的晚禱,在後排坐椅上安坐,聆聽著修士們在祭壇上吟哦詩篇的莊嚴讚頌,參與著或立或坐的整個儀式,感受著共禱心靈的寧靜悠遠。想到佛門中傳統的兩堂課誦,約有一個小時,大都從頭站立到尾,間或跪(如八十八佛)拜(如三皈依),不禁突發奇想:現代人運動量不足,血管彈性普遍欠佳,久立往往造成靜脈曲張。有沒有可能在哪些段落,讓課誦者也坐下來,緩和一下久立的姿勢呢?


瑪麗亞教堂內晚禱氣氛莊嚴。(100.6.8)

再者,就我的經驗:初聞鐘鼓梵唄,往往感動莫名,不可言喻。但是久之則漸覺麻木,這時懈怠心就容易生起。再加上道場有種種作務與生活事務,因此僧眾久住道場之後,往往容易在課誦期間,出現遲到、曠課的現象。這就是為什麼信眾往往遠比僧眾重視課誦的原因。他們來到道場,課誦是偶一為之,因此容易產生殊勝莊嚴的感動之情。但他們往往無法體會:再微妙的音聲,聽久了就是會麻木,即連感人至深的梵唄也不例外。

這種現象發生時,若殿堂主事者(維那)不聞不問,讓脫線的住眾為所欲為,其結果經常是人性怠惰的負面循環。於是,吃飯時出現大群僧人,課誦時寥寥無幾。

若干年前,學團曾有維那因讀書期間課業繁重,不免於課誦中時有缺席,自己做得不好,也就不敢嚴格要求殿堂秩序。有一次我上殿查堂,發現課誦者少,不禁怒斥維那在殿堂秩序管理上「放水」,怠忽職守。從那以後選出「僧值」,專司僧眾的出缺管理,我並於學團會議上訂下罰則:

「課誦時,遲到一分鐘禮佛二十拜;有事緣或病緣,須於事前請假,不得無故缺席。」

後來有住眾反映:有人專門挑課誦前後出外看病,頻請病假。為了防堵此一漏洞,於是又再規定:

「請假者須於事後補誦《金剛經》一卷。」

爾後又有住眾與僧值之間,為了彼此所認知的遲到分鐘數而產生爭執(事關當事人要拜幾百拜的權益問題,當然彼此都不容易讓步),於是,一來為了避免無謂的爭執,二來為了避免僧值為審查住眾的遲到狀況,而無法專心課誦,我乾脆要求住眾買卡鐘,打卡為憑。

有的住眾起先擔心,為了修行而搞到要實施打卡制度,實在是有礙觀瞻,希望能再給他們自我管理的機會。但是這樣下來,遲到與否、遲到多少分鐘的爭執,依然無法避免。最後他們死了這條心,終於購置卡鐘,硬著頭皮來面對「觀瞻」問題。自此以後,每日的兩堂課誦、禪坐與運動是否準時,都以打卡為憑,遲到與曠課情形也有了大幅改善。

這是學團裡課誦的實施經驗。據說還有的寺院,是以「不課誦就扣單錢」的方式,來維持殿堂秩序的。諸如此類,都是維持殿堂莊嚴、鼓勵住眾準時參與課誦、減少請假個案的幕後管理工作。

然則此間的修士們必須參與每日的早晚課以及午間禱告,必然也會面對部分住眾久而怠忽,不免遲到或曠課的現象。他們又是如何形成一套有效的出缺勤管理制度呢?這是筆者另一個浮現腦際的好奇問題。

八、煮泡麵與「菜英文」

台灣人外出,最愛帶泡麵出門,我也毫不例外。助理印純法師怕我在德國素食不便,為我在行囊裡裝了好些慈濟泡麵,有咖哩與藥膳的兩種口味。眼看即將回台,從未有機會吃到這些泡麵,因此與信如相約,晚餐來吃吃泡麵。

但是德國旅館竟然只供應冷開水,也沒有任何加熱設備。信如因與古倫神父之間的文字善緣,已來過修院多次,對修院的建築、設備十分熟悉。因此下午在宗教交談的休息時段,即向古倫神父詢問:能否借用修院的廚房來煮泡麵?古倫神父欣然答應。

於是晚禱結束之後,信如與我拎著泡麵,跑到修院客房區的小廚房裡,大剌剌地取出廚櫃中的鍋碗瓢盆,煮泡麵去也!未久,剛結束心靈輔導的古倫神父,也隨後趕來吃慈濟咖哩泡麵,並且讚不絕口。

翌日古倫神父與信如另有行程。清晨,信如下到旅館前廣場與我擁別。受古倫神父之託,高壯的Linus神父開車,從烏滋堡上高速公路,直接載我前往法蘭克福搭機。Linus神父曾到過日本學習合氣道,因此對東方禪宗文化略有所知。他很親切健談,一路上向我述介德國與教會現況,並發抒他對穆斯林移民女性覆頭巾的看法。

  Linus與我一樣,都操一口「菜英文」。我起先有點緊張地想,我連速度飛快的標準英語都來不及聽了,怎麼可能聽得懂德國腔的英語呢?但是車上只有神父與我,也不可能找到第三者來作奧援,只好硬著頭皮接招。沒料到「人」果真是潛力無窮的動物。一路專注聆聽下來,還真的是聽得懂他的每一段陳述,並且還可以隨時用簡單的英語詞彙,串成我想要表達意思的句子來回應他。這使他十分開心,在機場臨別時,還特別送我一個天使小銅雕像作為紀念。

我一時恍神,竟用英語問他:「這個禮物昂貴嗎?」話一出口,就察覺自己有點「白目」。這樣的詢問有意義嗎?禮物本來就代表著送禮者無價的心意,昂貴或不昂貴,能買得到一個人無價的心意嗎?因此回到台灣後,我特別將這件天使小銅雕珍藏起來,紀念一段可貴的異國跨宗教友情。

去程與回程中唯一與我同行的,就是貞文牧師。貞文牧師早在6月3日去了邁森之後,第二天就與我們分手,到其他城市展開她的個人行程。這一天,貞文牧師與我終於在法蘭克福再度聚首,11時,我們搭上華航班機返回台灣,為八天的德國之行,畫下了完美的句點。

跨宗教對談見聞感言

  一、教會日首場禮拜的準備工作

現在要回過頭來,憶述本次德勒斯登之旅的主要目的:參加德國教會日的跨宗教禮拜。

2011年6月1日晚間,易北河上的煙火為教會日揭開序幕,開幕典禮在德勒斯登老城教堂外的廣場盛大舉行,除了宗教訴求,更有許多社會團體共同參與,因此接下來的五天,廣場擠滿人群,到處都有表演、演說、論壇、美食攤、各個團體的介紹攤位等等,宛如一場宗教嘉年華,湧入的十二萬人口,將老城擠得水洩不通。而之所以選定這一天開幕,一方面是因為6月1日是耶穌升天日,另一方面,這一天又是德國的父親節,因此有著雙重的歡慶意義。


德勒斯登廣場上的音樂活動(100.6.4)

6月2日在聖神教堂,舉行首場名為「心靈關懷與社會責任」的跨宗教禮拜,這是本次行程的重頭戲。在信如的規劃下,整場禮拜的進行,除了跨宗教的對談之外,還有講道、唱詩、祈福、祝禱等充滿宗教情操的儀式。更特別的是,在「跨宗教」的前提下,信如還將非基督宗教的佛教,也設計在儀式之中。原本她還擔心,對於基督信仰者而言,教堂是極其神聖的殿堂,如何能接納一位佛教法師,在祭台上帶領會眾默想與祈禱呢?但在主辦單位與古倫神父的支持下,我竟以一個佛教法師的身分,在這麼重要的教堂禮拜中,帶領會眾作慈心觀,為世界祈禱,這是極具意義的「跨宗教」心靈交流。

6月2日早上8時,我們從Heidenau的Ausspan旅館出發,將近9時就抵達會場。禮拜將在11時舉行。我們之所以提早來到,是為了作事前的準備與彩排。沒想到這麼早竟已有各地教友陸續進入教堂就座,想必都是古倫神父與富勒牧師的粉絲吧!

信如陪同PCT的幾位牧師,先簡單彩排並練唱聖歌,蕭珮芬牧師娘擔任本場禮拜的司琴。文信副院長、啟應牧師、珮芬牧師娘與我還一同幫忙處理禮拜程序表,以及PCT、彰基、彰基海外醫療團與弘誓學院的英文簡介等文宣品,共計1000份。

原來信如提早到德國來作會前籌備時,就已為PCT、彰基與弘誓提前空運了700份文宣到德國,並為我們作了逐一夾頁的事前準備。在她的叮嚀下,我們還各自隨身帶了300份文宣品,這300份就在當天上午,由我們在聖神教堂的會堂外大廳桌面逐一夾頁,並逐一散發給來賓。利用這難得的國際性場合,為宣傳台灣的宗教盛況,盡一點棉薄之力。

從臺灣印製再空運到德國現場的程序單及PCT、彰基、彰基海外醫療團與弘誓學院的英文簡介文宣品。(100.6.2)

  順帶一提的是,文信副院長在行囊裡,裝滿了彰化基督教醫院的資料,不放棄任何一個宣揚教會在台灣貢獻社會的成績,這樣的用心,真是令人佩服。至於佛教弘誓學院的英文簡介,原本我想,這是基督教的教會場域,我只是個教會過客,不好意思喧賓奪主地提供佛教文宣品。但是信如非常誠懇地邀請我提供弘誓的英文簡介,於是我拖到五月初方纔動手,好讓信如能將所有文宣品依原訂計畫空運德國。好在五年前(2017年9月間),為了INEB (入世佛教協會)來台,在學院召開年會,我們曾製作過一份英文簡介,委請我的姪兒曾青凱與澳洲留學的David譯為英文。因此我臨時點出這份英文簡介的電子檔,直接作英文修訂,再請青凱為我修潤這些英文,然後才請學團住眾明一法師臨時趕工,設計折頁手冊。

為了趕在所有文宣品空運德國之前完成這份手冊,美編、印刷的時間十分迫促,但無論是圖面設計或是紙張質感,都博得信如的大力稱讚。這實在要感謝明一法師,多年來她為了設計弘誓的所有出版品,默默地學習電腦美編軟體,並默默奉獻著她的美編才華與修道歲月。而我的拖延所帶給她的時間壓力,也讓我深感抱歉!

二、圓滿成功的跨宗教禮拜

10點半,會堂一、二樓的一千個位置,業已為之滿座。有的人稍晚到來,就只能坐在牆邊與廊道上。這時,本場禮拜的主持人王貞文牧師走到台前,以流利的德語向到場的會眾問好,並帶領會眾唱台語聖歌(新聖詩第313首: 讚美上主的慈愛),10點50分敲鐘,古倫神父、富勒牧師、張德謙牧師與我從前台旁邊的休息室繞過室外步道,走到會堂外的大廳等候著。

11時整,鐘聲響起,首場禮拜正式開始,首先由PCT參加者所組成的詩班作進場獻詩——「讚美上主的慈愛」,我們四人在聖歌聲中,一同邁入會堂。接著主持人介紹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並簡單說明教會在宗教對談與宗教合作方面的長期努力,以及這次禮拜的目的與意義,然後由主辦單位代表——PCT總會議長石連城牧師,向會眾帶來台灣的祝福。

貞文牧師向會眾逐一介紹四位對談代表,然後由古倫神父先作禮拜開場宣告,並帶領會眾畫十架聖號,接著由富勒牧師與張德謙牧師點燃聖壇蠟燭,為禮拜祈禱。祈禱完畢,主持人以德語讀經(馬太福音六章5~15節),古倫神父與張德謙牧師,便分別對此章節做了3分鐘的簡短講道。

經過了這樣莊嚴的開場儀式後,「心靈關懷與社會責任」的宗教對談正式開始。在台灣團方面,貞文牧師的整場主持,都操持流利的德語,至於所有張牧師的台語講道與對談,或是我的華語對談,則都透過信如即時譯成德語,以利德國會眾在禮拜進行當中,隨時瞭解講詞的內容。

第一個主題是「『宗教對話與合作』:以靈修的基礎,共同承擔世界責任,關懷人們的心靈需求」,針對靈修、神祕經驗與社會責任的跨宗教對談,由主持人、古倫神父與我就兩個問題,進行二十五分鐘的對答,這兩個問題分別是:屬靈層面的「佛教與基督宗教的默想與默觀比較」,與關懷層的「靈修、神祕主義與世界責任」。

第一場宗教對話,由德國古倫神父與昭慧法師對談(100.6.2,左起古倫神父、昭慧法師、現場口譯吳信如主編)

  首先古倫神父講述天主教的靈修方式:

基督徒透過靈修,讓自己被上帝的靈所充滿,自然而然從內而外,用耶穌的靈去形塑世界。因為在靈修中,我們體驗到和解與平安,保護人們內心的神聖殿堂。

默想並非基督教所創,應是源自於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埃及神父、修士或某些默想團體。將經典中的文字配合呼吸,如吸氣時默念「主耶穌基督」;吐氣時念「上帝的兒子,求你赦免我」。從字詞中,讓耶穌深入內心;讓耶穌在內心最深處帶領我們,這是超乎任何上帝的圖像與崇拜。這之中充滿著愛,是一種存在的本質,在內在愛的空間裡,人們可以觸摸到上帝所造、所愛的真實自我。

身為基督徒應看到自己的責任,耶穌差遣門徒進入世界,所以我們也承接了耶穌的差遣,應該用耶穌的靈來形塑這個世界。在馬太福音中,基督徒的政治任務就是和解。基督徒應該醫治社會分裂的裂痕,讓人們可以彼此和解。在路加福音中,基督徒的政治社會責任就是分享財物,並為符合社會正義的財物分配而努力,所以我們的信仰也可以促成經濟的發展。凡是在世界上擁有財物的人,就有義務承擔社會責任。

由於時間非常有限,還要扣除信如翻譯的時間,所以我大約只用了5分鐘的時間,讓在場一千多位完全沒有接觸過佛法的聽眾,了解佛法最核心的內容,以及佛教的修行方式。這實在是項很大的挑戰,因此我斟酌再三,儘量使用最簡潔的方式,並直接援用大會主題「靈修」(Spirituality)一詞(基督徒易懂,但佛教徒並不熟悉)來替代「禪修」(Meditation),說明了佛教修行的基本功夫──戒、定、慧三學:

戒學:培養良好的生活秩序與道德習慣,好讓生命趨向光明與喜樂,遠離痛苦與罪惡。

定學:培養強大的專注力,以增強生命的韌性與耐力,有效地承擔責任,完成工作。

慧學:培養清明的思辨與覺知能力,洞察身心、自他與周遭環境的真實樣貌,以便作出至善、至美的價值判斷,以及正確的倫理行為,並契入寧靜、喜樂、清涼、自在的解脫境地。

至於修行與世界責任的關連,我扼要敘述道:

 用無私、純淨之心來「承擔社會責任」,不但不會妨礙靈修,反而是個人靈修效力在世間的具體展現。

清明的思辨與覺知,可以讓人洞察,自己與外在世界有著錯綜複雜的連結,讓生命得以滋潤長養。因此,即使為了自己的幸福快樂,都有責任讓自己與萬物眾生的連結,產生積極美善的效果。倘若是為了報答他們,就更應該如此。

靈修之極致,是消解「我執」。倘能消解我執,就不會將自己與自己以外的人事物,視為各自獨立而無關連的實體,而對自己以外的人事物漠不關心。反之,消解我執,可以讓人洞察「生命共同體」的實相,進而產生疼惜眾生的清淨感情與公正無私的態度,以開闊的胸襟來承擔社會責任。

對談結束後,古倫神父帶領會眾祈禱,而我則以慈心禪引領會眾默想。

事前我曾與信如討論,應以四念住或是慈心禪來引領默想?在我向她解釋了二者的內容差異之後,為了契合「靈修與世界責任」主題,決定以慈心禪來引領默想。因為時間很短,我沒有機會說明禪觀的原理,甚至也無法將性廣法師所寫的《慈悲觀文》,完整的誦念出來,只能擷取部分,但在充滿宗教靈性的情境中,我以柔緩的聲調,透過翻譯作了誠摯的祈願,導引大家觀想:自己的慈悲心擴展到無量無邊。帶領會眾稍事體驗:如何透過假想觀,來練就關懷他人的心理習慣。

願我親愛的人遠離所有的惡念,遠離所有的仇恨,願他的身體遠離所有的病苦,願他的心念遠離所有的憂惱,願他快樂、幸福,願他身心輕安、離苦得樂,慈悲的心念向四方散發,願周圍的眾生都能感受我慈心的祝福。


昭慧法師帶慈心禪。(100.6.2)

在張德謙牧師與富勒牧師進行第二個主題的對談之前,貞文牧師將聖歌「We shall overcome」的台語版〈咱欲出頭天〉,帶著日昨已練唱的PCT成員於台前高唱,接著再請所有會眾站立齊唱「We shall overcome」,這樣善巧的引領方式,為禮拜帶來了第一個高潮。

第二項對話主題,是「宣教如何與公義、民主及人權結合」,由主持人與富勒牧師、張德謙牧師展開對談。富勒牧師雖然年逾七十,退休多年,但講道起來,依然慷慨激昂,充滿感人的穿透性,激發起強大的生命力。他一講完,台下立即湧現欲罷不能的熱烈鼓掌。雖然我一句也聽不懂,卻感受得出大家的熱血奔騰,以及對他深深的景仰之情。


第二場宗教對話,由德國富勒牧師與張德謙牧師對談(100.6.2,左起富勒牧師、張德謙牧師、現場口譯吳信如主編)

我後來才知道,富勒牧師當天的講道,是在闡述「蠟燭革命」產生的緣由與過程。富勒牧師說:

  我們有幸經歷這一切,上千人來到了教堂,上百萬人走到了市中心的街道上,卻沒有見到任何櫥窗碎片,因此,基督徒應該讓教會對社會有份責任,而非只是安慰場所。

這些話勾起東德人民記憶,幾度讓全場會眾歡聲雷動,鼓掌不已,以致張德謙牧師在隨後的發言,也幽默地說:「如果富勒牧師在台灣,我們可能就不需要戒嚴那麼久了!」

張牧師於對談之時,提到了「世界走進台灣、台灣走向世界」的經驗分享,教會公報社也展出預先準備好的彰基聖露西亞海外醫療畫面。透過這樣簡要的分享,張牧師讓會眾感受到PCT是如何用心地將台灣經驗帶進國際舞台。
 
為了讓德國友人對台灣處境,與PCT在宣教、社會正義的努力方面有所了解,除了事先準備好德文宣傳單外,更在會前連續播放由台灣教會公報社製播的山腳教會、加拉教會兒童宣教事工、反國光石化、台東聖誕反核祈禱會等影片。信如先前已為這些影片配以德文字幕說明,讓與會者更容易了解,台灣和德國的處境相近。

接著是由PCT唱詩班獻唱台灣聖詩:「阮為萬民求主照顧」(聖詩第430首第一節)。

然後再由古倫神父與我帶領祈禱,目的是為世界上所有尋求信仰者、有信仰者、沒有信仰者而禱告;為所有宗教對談的機會而禱告;為了社會公義、對不公平制度的感受與行動而禱告;在同理心下,為了保護一切受造物而禱告。

古倫神父帶領祈禱(100.6.2)

我便帶領大家以如下文字禱告:

 願在佛陀慈悲的恩光下,普天下的國家民族與宗教,都能為眾生的幸福而相互友愛、共存共榮,希望佛陀給我們智慧與勇氣,讓我們能對世間受到錯誤思想與偏頗制度傷害的眾生,以及身心受苦的生命,給予無畏的援助,希望以共願強大的力量,來扭轉錯誤的思想制度,讓眾生離苦得樂,願天下蒼生沐浴在光明喜樂、慈悲智慧的法水之中。

  之後由張德謙牧師與富勒牧師分別帶領,為世界的「公義、民主與和平」而祈禱,特別是一些衝突的區域,如:台海兩岸、南北韓、中東、西藏、阿富汗等。

  帶禱完畢,大家吟唱由富勒牧師挑選的德國聖詩”Komm, HERR, segne uns, dass wir uns nicht trennen”(EG 170, 1-4.),接著所有人牽手以德文祈禱。PCT成員則唱台灣作曲家蕭泰然的作品〈主禱文〉。到了禮拜的尾聲,依序是我的祝福、富勒牧師的祝禱、石連城牧師的台語祝禱,古倫則帶著會眾做祝福手勢,以靜默將祝福給予世界。

最後PCT成員再獻唱散會詩:「為這塊土地我誠心祈禱」(新聖詩519),結束了第一天的首場禮拜。

  全體會眾起立鼓掌,時間長達2分鐘,富勒牧師告訴我們:這是德國人出於真心的叫好!

禮拜結束後,大多數會眾魚貫而出。主辦單位安排了約半小時的現場答問,部分聽眾留下來隨喜參加。聽眾的問題頗有深度,有一位女士問道:「佛教沒有神觀,那我們要用什麼基礎來進行對話?」,又有一位男性青年聽眾問道:「對我而言,我的底線就是世界存在唯一真神,這樣要如何跟無神論的佛教展開對話?」

古倫神父及富勒牧師都表達,可以用「愛」來進行跨宗教的對話;我則回答:

  在座有些人養過小貓、小狗,試問牠們跟各位有共同的神觀嗎?(會眾笑了。)你們為什麼會疼愛貓狗,甚至視貓狗如子女?因為當你接觸到牠所流露出無限感情的眼神時,就自然引發你生起對牠的疼惜之情。這是生命與生命的真誠交會。德國哲學家康德提出「同情共感」的道德黃金律,這正是跨宗教的軌律。我們可以用這樣一顆相互疼惜的心來互動,突破宗教或各種意識型態的藩籬。


回答現場觀眾的提問。(100.6.2,左起:昭慧法師、現場口譯吳信如主編、古倫神父)

整個禮拜過程十分溫馨感人,感謝貞文牧師與信如,流利的德語主持與現場口譯,使張德謙牧師與我,可以隨時了解會場狀況,適時調整談話進度與內容,讓整場活動進行得非常流暢,而且完全依原訂計畫——11時開始,下午1時結束。時間控制得恰到好處。

一場跨宗教、跨國界的信仰對話,基督教、天主教與佛教在同一個禮拜堂,彼此討論修持的經驗,分享不同宗教的生命關懷,這讓德國許多教友都深受感動。富勒牧師除了認同PCT的社會關懷外,透過這次的跨宗教禮拜與對談,也改變了原先的想法:「不同宗教難以對話,更別說是同台禮拜。」而長老教會將台灣教會與社會、政治議題,置入精緻的禮拜活動設計中,針對德國民眾的口味,引起他們了解台灣的興趣,也是此次禮拜的成功之處。

見證到這場成功的千人大禮拜,張德謙總幹事說:我們沒有向官方申請任何補助,卻用最少的資源獲取了最大的效益!

三、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對於文化認同的心情及堅持

生平第一次與一群基督教會領袖、牧師與平信徒,近距離相處了那麼多天,真是很新鮮的經驗,除了受到他們悉心的照顧外,我也看到PCT會友們強烈的本土意識與國家認同,以及為了讓台灣這樣的孤立小國提升國際能見度,所付出的龐大心血。

在PCT教友的心中,宗教意識與本土意識是同步滋長的。熱愛台灣這塊他們生長的土地,就是他們實踐神學的自然表現。信如非常了解德國教會日的影響力,因此花費了許多心血策畫這場禮拜,甚且爭取到聖神教堂的首場禮拜,並藉著「心靈關懷與社會責任」的主題,向國際介紹台灣,介紹教會。團隊成員從服裝的穿著、會堂的佈置,到聖詩的演唱,乃至台上的對談,都不脫離本土意識的主軸。


擔任司禮的王貞文牧師(右)身著原住民服,蕭珮芬牧師娘擔任司琴(左)。(100.6.2)

講台後方的四幅布幔,就是信如為這場禮拜精心設計的圖象:一幅是台灣地圖;一幅代表PCT,寫著教會的標語:「焚而不毀」;一幅代表教會日的標誌;一幅代表佛教,是一張佛陀聖像,寫上「慈悲與正義」的字句。這四幅標誌中,信如特別將「台灣地圖」作為標誌之一,就凸顯出了根植台灣這塊土地的強烈感情。


信如精心設計的四幅布幔,其中的臺灣地圖,凸顯出根植臺灣的情感。(100.6.2)

我從服裝與桌巾等裝飾物上,看到了PCT對於「文化認同」的微妙心情。貞文牧師上台時,在牧師服外,穿了一件紅底黑條紋的原住民服裝,風琴上也覆蓋了一塊圖紋相同的蓋巾。

在一般的認知裡,台灣依其歷史情境,而受到中、美、荷、日與南島文化的影響,形成了特殊的多元文化,殆無疑義。但是無論如何,在漢民族居人口多數的情況下,漢文化應該還是其中的主流文化。然而具有強烈獨立意識的PCT,顯然不願意在「文化中國」的意象中,不知不覺地被中國之所稀釋,所以非常小心地排除任何與「中國」有關的標誌,而寧取對一般民眾而言較為陌生的,代表原住民文化的圖像。。

我不禁沉思:如果換作是我,在這樣的場合,我會用什麼圖像來代表台灣呢?有人喜歡用玉山或太魯閣,但那是地理標誌。101大樓?那只是普世資本主義誇富文化的呈現,算不得是台灣特有的文化。而且它不過風光幾年,馬上就被更高的樓層比下去了。那麼,是否有可能將台灣四大族群外加南島移民族群的代表性圖像,糅合出一套代表台灣的圖像呢?但倘若是這樣,豈不是依然有著漢民族文化的影子?

因此以福佬族群之信徒人數最多的PCT,寧願捨除福佬族群的文化元素,而採用原住民文化圖像來代表台灣,對我而言雖然是陌生的,但其情感因素與思維邏輯,也是可以理解的。

這裡當然有PCT長期以來國家認同的重要元素。在拜會薩克森中會主教Bischof Bohl及下屆德國教會日主席Dr. Robber之前,信如在行前還致函給同行者,特別提及,德國與台灣都是一個國家,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相當於德國福音教會EKD總會,薩克森邦教會總會則相當於台灣的中會。若將其比做台灣的總會,就有矮化台灣為一個省的意味,因此台灣總會代表與薩克森邦教會總會談時,應特別注意體制所代表的意涵與雙方組織的名稱用法。由此可見,PCT在國家或教會的體制位階上,毫不含糊地表達出台灣獨立自主的強大意願!

國家認同與文化認同,原未必是一致的。就如信如說的,德國與奧地利文化同源,但是奧人絕不會認為自己是德國人。然而即便是文化認同,基督教由於移植自西方,再加上長老教會原初在台灣的宣教師,來自蘇格蘭與加拿大差會,教會禮儀與神學思想,都有著濃厚的西方文化氣息。因此在台灣土生土長的PCT會友,對於中華文化的情感淡薄,這也是勢所必然的。

相對而言,我對台灣的本土關懷,我與台灣的血肉相連,這些都殆無疑義。然而我的家庭背景(父母是來自緬甸的華僑,於排華氛圍中對所謂的「祖國」文化有著強烈的認同感)、學習背景(師大國文系)與宗教背景(漢傳佛教),使我的生命經驗與廣義的「中華文化」,是水乳交融而無法作全然切割的。

但倘若說,這就叫作「認同中華文化」,似乎也不能全然涵蓋我的心情。作為一個「人間佛教」的傳持者與論述者,不可能將普世性的佛陀本懷,等同於「中華文化」。再加上這類文化或族群的認同問題,在台灣總是「捲起千堆雪」,情緒性的對立,使人少了「求同存異」的從容,彼此欣賞的雅量,這使我更是不願被任一陣營「套牢」。這或許就是我無論在藍、綠乃至紅色標誌的族群裡,都寧願保持「友人」而兼「異鄉人」角色的原因吧!

也許讀者會懷疑:既然在宗教與文化上的異質性都這麼強烈,為何我可以與藍、綠乃至紅色標誌的族群為友?這個問題很簡單。回歸到生命的本質,顏色或標誌難道是本質上的差異嗎?生命與生命之間,難道不是自自然然地可以具足同情共感的能力,而在同情共感之中,可以跨族群、跨種族乃至跨物種而相互疼惜嗎?

同情共感,佛法名為「自通之法」,儒家名為「推己及人」。這種能力是自明的,這使得具足相同神觀的PCT成員與異質性很高的我,可以自自然然地產生彼此的珍惜與祝福之情,而不會介意彼此的神觀乃至文化認同問題。而這種同情共感的能力,不正是跨宗教對談之所以可能存在的基礎嗎? 

跨越宗教藩籬的心靈會遇―─無限感恩與誠摯祝福 

  這趟旅程雖然很疲憊,但是非常愉快,在嚴肅的禮拜任務之外,也有隨興自在的參觀旅遊,一行人包括五位在正式場合穿上羅馬領襯衫的牧師、一位穿著黑色會袍的神父、一位穿著灰色僧服的法師,還有三位PCT平信徒,這樣的奇妙組合,一路逛街,一同用餐,在城堡上或街道邊大啖冰淇淋,在量販店巡視購物架,構成了一幅有趣的畫面!而旅途之中所受到的貼心照顧,讓我對古倫神父與PCT友人非常感恩。

如前所述,每年舉行近200場演講,出版了300部著作,而且還身兼修院事工執行長的古倫神父,日理萬機,其忙碌可想而知,他的時間何其寶貴!然而在我們訪德期間,他幾乎是全程陪同——舉凡赴聖神教堂參加禮拜,拜會各教會領袖,到餐廳用餐,在老街壓馬路,前後於三座城市參訪名勝古蹟……,都可在人群中看到他飄逸的身影。待到PCT團員返台之後,他還親自開車載信如與我南下烏滋堡。

凡此種種恩澤,都是因為神父與長老教會,過往曾經締結過深厚情誼有以使然,而我卻在因緣際會時刻,也成為這份深厚情誼的受惠者。因緣是多麼微妙而不可思議啊!

PCT團員中,本次旅費金主—彰基醫院—的代表,是文質彬彬的張文信副院長。他不遺餘力地向德國教會領袖與民眾,積極介紹彰基的醫療成果與海外醫療事工,這種精神頗為令人感動!

而斯文瘦削的陳啟應牧師與蕭珮芬牧師娘,從維也納與張總幹事一同前來支援詩班。在言談間深深感受到宣教師離鄉背井以傳播福音,所面對的種種艱困。不禁對他們在艱困中,依於信仰的力量而毅然前行,由衷產生敬意,並致以誠摯的祝福!

以下敘述我對其他五位PCT同行牧長與友人的片段印象:

一、吳信如(南與北出版社總編輯)

這趟行程最辛苦的莫過於信如。

除了構思企劃案、申請教會日活動與現場翻譯之外,單位間的種種協調與聯繫、會場的圖像設計、德語節目單與PCT簡介之製作、一行人往返機位的預訂與在德期間的食宿、行程,都是信如一肩承挑作安排的。在申請案通過之後,她還於三月間先飛赴德勒斯登以觀察聖堂場地,並以實地觀察內容作為基礎,來進行會場掛圖的設計、跨宗教禮拜流程與主賓入出場的動線規劃,這都是非常繁瑣、耗時的工作。

即使是前往德國共同參與教會日活動,但團員們往返的行程也都不盡相同。

去程方面分三階段:

一、信如比我們早十幾天先出發,至德國先進行教會日禮拜前的種種預備工作。

二、張德謙總幹事與方嵐亭總編輯先於5月25日飛到維也納,探視當地的教友們,邀當地宣教師(陳啟應牧師與蕭珮芬牧師娘)於31日下午同赴德國,與台灣來的PCT牧師組成臨時的台語唱詩班。

三、石連城議長、貞文牧師、文信副院長與我於31日出發,而且後發先至。

回程方面也分三階段:

一、除了貞文牧師之外,PCT三位牧師與文信副院長都在參觀萊比錫的行程結束後,6月6日即先行返台。

二、我因還有烏滋堡宗教交談之旅,因此與貞文牧師於6月8日在法蘭克福碰頭,台北時間9日清晨飛抵台灣。

三、信如繼續留在德國收拾善後,兼行洽公,大約兩週之後才返抵國門。

想想看,信如要打點好所有人的訂位、訂餐、航班事宜,這真的是夠繁瑣了!到了德國,信如還不忘致函給所有團員,殷殷叮囑:

——德國手機漫遊非常貴,我已多買了一張手機卡,到時候交給大家共同使用。

——旅館有無線網路,大家可以帶筆電。但德國插頭是圓形兩孔,要記得帶轉換插頭。

——德國電池超貴,請儘量在台灣買過去。

——溫差很大,記得帶一件可以應付10度的外套。

諸如此類的貼心叮嚀,真是令人感動!

信如的德語十分流利,她即席的雙語翻譯能力,讓人驚歎無已!特別是她在過往對佛教毫無所悉,卻能在最短時間內轉換語彙、轉換概念,並用最精確的語彙,把對方的概念作清晰的表達。

不祇如此,她還有卓越的辦事與溝通能力。印象最深刻的是6月5日晚上,Arabi請大家於他所開設的餐廳用餐。飯後他與信如在總結大家5天期間的膳宿費用時,我看到信如與Arabi為房價折數而討價還價的認真表情,想到她在可愛、明快、溫婉的性情之外,還有如此精明的一面,不禁莞爾!最後Arabi不知向她說了什麼,她哈哈大笑。我們好奇問其談話內容,她說:

Arabi說,他如果能討到那麼精明幹練的太太就好了!

這句話引來了全桌團員的哄堂大笑!

與信如間締結了十餘年的善緣,雖然兩人每在會遇之後,轉身就忙得互相不見人影,但這份長長久久的深厚友誼,讓我終生難忘!

二、石連城牧師(PCT議長)

石牧師是本屆PCT議會剛選出的議長,上一屆議會他是副議長。他有著標準「下港人」的質樸與豪邁,心性慈悲而思慮縝密。旅德期間,每晚拖著疲累的身軀返回旅館,他都會泡壺好茶與我們閒談。從談話中,體會到他代表總會時時出國參與普世教會活動的辛勞。
作為教會領袖,他對教會與社會有著前瞻性眼光。作為地方教會的牧者,他對信徒的靈性牧養也毫不含糊。雖然總會會務繁忙,但他仍持續舉辦「每年帶信眾出國以開拓視野」的活動。看來,他所牧養的羊群是很幸福的。


德國教會日最後一天晚上,在旅館大廳合影留念。法師頸上披的,是王貞文牧師所贈送的德國教會日紀念圍巾。
100.6.5,左起: 石連城牧師、昭慧法師、古倫神父、張文信副院長)

  我對他的慈悲心體會特深,是在旅館房間的分配上。原來教會日期間,德勒斯登一下湧進12萬人,旅館自是一位難求,幸好信如幫我們訂了景觀優美而設備齊全的Ausspan旅館,它提供給我們的,是一棟別墅型的房子,但沒有套房設備,二樓餐廳與三樓衛浴,都是共用設施。
石牧師、貞文、文信與我,由於率先抵達Ausspan,被主人直接帶到三樓。我被分配到的房間有兩張小床,空間大,窗外的視野很好。貞文牧師的房間跟我差不多大,但擺設一張大床。而作為本次活動「金主」代表的文信副院長,他的房間擺著一張沙發床,一看就知道是客廳臨時隔出來的空間。最後巡到石連城牧師的房間,發現竟然在公用廁所旁邊,,容易受到使用廁所的聲音干擾,而且比我的房間還小了三分之一。而晚上才從維也納到來的張德謙牧師等四人,竟然只住到了地下室,翌晨知曉之後,甚感過意不去。

心想:石牧師是PCT的教會領袖,理應受到禮遇。況且我此行又沒有支付任何費用,應該與石牧師換房間才好。因此堅請與他調換房間。然而石牧師很護念我,他以「在外拜會的行程很多,不常呆在旅館,而且睡覺時很好入眠,不會受到廁所聲音的干擾」為由,堅持要我就住在最舒適的原分配房間。想來這種犧牲自己而厚待他人的高貴心性,應該就是他在教會中,會被選拔為議長的緣故吧!

三、張德謙牧師(PCT總幹事)

  張牧師是PCT總幹事。長老教會在台灣,約有將近兩千所教會,並有21個委員會,27個事業及教育機構,總會與全世界三十個國際宣教合作教會及機構有密切關係,並差派宣教師到海外,參與普世宣教的行列。作為PCT事工團隊的領導人,他既是教會龐大機構的行政主管,又是教會福傳與宣教的精神領袖,這樣的承擔,實在是非同小可。

張牧師人如其名,是德行芳潔的謙謙君子。他的特質是「望之儼然,即之也溫」。他的表情較為嚴肅,很少展顏而笑,但是只要笑起來,就讓人感覺溫煦如冬日暖陽一般。他的話不多,但是形容事物或情境,有他的幽默風格。像這趟德國之行,信如排行程幾乎每天滿檔,操兵操到牧師們疲累不堪,他就笑稱這是「勞改」。


張德謙牧師分享PCT如何將臺灣經驗帶進國際舞台。(100.6.2)

每天早上用餐時,有各式各樣口感極佳的麵包,讓我大開眼界。有一種灰色細顆粒鋪在上面的麵包,張德謙牧師告訴我:「那些細碎顆蒞是罌粟籽。」由於罌粟能提煉鴉片,台灣是不准種植罌粟花的。但是在德國,種罌粟花並未受到禁制。我十分好奇,想知道罌粟花長成什麼模樣。張牧師說:離旅館不遠的民宅外庭院,就種植了兩大片罌粟花。原來每天經過時看得到,而且頗引人注目的鮮豔橘紅花朵,就是罌粟花。


台灣禁止種植的罌粟花,就種植在德國Heidenau民宅前。(100.6.4)

於是在6月4日上午出發(入德勒斯登逛老城)時,一出旅館大門,我就要求嵐亭牧師在那座民宅附近停車,與張牧師、文信一同下車,欣賞香豔可人的罌粟花姿,並拍攝了好些張照片。張德謙牧師是攝影高手,在德國美麗的城市裡,四處獵取鏡頭,我也順便借他的眼光——他照哪裡,我跟著照就準沒錯。因此而留下了許多珍貴的照片。

四、方嵐亭牧師(《教會公報》總編輯)

方牧師是五天行程中,一行人唯一的「司機」。如前所述,基於行程便利性與價格考量,信如幫我們租了一部廂型休旅車,全程都由唯一換了國際駕照的嵐亭開車上路,其疲累實可想而知。

這還不說,由於公報每週一刊,有出報的時間壓力,因此當大家拖著疲憊身軀回到旅館沐浴休息之時,比我們都更為疲憊的「司機」卻還得展開另一段漫長的工作——撰寫當日行程報導,透過網路與公報社友開視訊會議,隨時掌握教會的新聞動態,適時作出編輯決策。
這簡直是加碼「勞改」!倘若沒有超好的耐力與意志,是很難長期承受這種工作壓力的。但任何時候看他,都是平和、沉穩的神態,令人感覺這是一位值得信靠的兄弟。

由於自己是《教會公報》的長期讀者,從盧俊義牧師到嵐亭牧師,我感到《教會公報》歷任總編輯,都有同樣「行公義、好憐憫」,而且面對威脅利誘時抗壓性特高的人格特質。數天共行之中,嵐亭的話並不多,但總是言之有物。我特別喜歡聽嵐亭分析事理,他的談話,交綜著對人事的冷靜分析與對公義的熱情投入。

五、王貞文牧師(台南神學院教師)

貞文牧師是德國貝特爾教會學院(Kirchliche Hochschule Bethel)神學院博士候選人,現於台南神學院任教。她的德語非常流利,本次獨挑大樑擔任跨宗教禮拜主持人。在禮拜之前半小時,就已先帶領會眾唱頌聖詩。除了推出具有台灣本土特色的蕭泰然聖歌之外,中間還穿插一曲中西基督徒都熟悉的「We Shall Overcome」,因此以PCT只有八人組成的迷你詩班,竟能帶動全場氣氛,營造出動人的力量,她的角色是功不可沒的!

6月3日她到教會日逛攤位時,特別幫我買了一條印有本次教會日標誌的綠色領巾。這份貼心的禮物,成了我「曾參與2011教會日」的寶貴紀念品。由於她另有行程,因此4日清晨先行離去,沒有和我們一同走訪萊比錫。但她與我出國、返國都搭同一航班,因此我們有充分機會在長途航程中,相互瞭解彼此的宗教體會、教學生活與研究專長。

我早已在《教會公報》中拜讀過貞文的一些文章,特別是系列的女性故事,因此對她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次德國之行,終於有機會與貞文共住、談心。印象最深刻的是,當我詢問她對靈恩教派,以及依附基督教義的新興宗教現象有何看法時,她的分析與陳述十分中肯,對於靈恩或驅魔之類神秘經驗,既不作高度的推崇,也不會抹煞它們的效應。她特別語重心長地點出:這類「屬靈的戰爭」,大都是教會內弟兄姊妹,花費無數心血陪伴個案的成果。認為驅魔可以一次搞定,那真是一種錯覺。

我聞言十分歡喜,原來宗教信仰雖異,有些原理是跨宗教而相通的。在佛教中呆久了,難免會遇到「附身」之類個案。根據我的經驗研判,這種個案,不盡然是精神疾病,有的確實是有外力迫近。《雜阿含經》說:「色(受、想、行、識)動搖者,則為魔所撓。」為魔所撓,終究還是個案的身心先有某些動搖所形成的裂縫,讓魔得以趁虛而入。因此驅魔、趕鬼、捉妖、勸離、共禱或共修,當然都是有效的,因為一個或一群強者的光明能量,就足以讓魑魅魍魎閃開。然而這些方法的操作,總有結束的時候。曲終人散之後,個案依然得「落單」地面對著逼切而來的幽暗勢力。因此正本清源之道,是個案本人的身心必須修補裂縫。他可以透過趨向光明的修持力(無論是禱告、念佛還是禪觀,都有趨向光明的特質),讓自己與光明接軌,與幽暗不再相應,這樣才能與幽暗勢力徹底脫鉤。

因此本次德國之行受限於時間,在跨宗教禮拜中對談的內容,還是相當有限的,反倒是與牧師生活在一起,讓我十分喜悅,因為我們隨時都可能會在深度宗教對談的過程中,相互印證,於交會中互放光芒!

結語: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芒

  以往的出國活動,都是在佛教的場域弘法,或是在一些學術會議發表論文。趟旅程是我第一次隻身跟隨一群牧師、神父,前往對佛教仍然陌生的德國,不只參加基督教的大型教會活動,還進入教堂領眾祝禱,在教堂會眾前作跨宗教對談,甚至進入修道院出版社,與神父作深入的宗教對談,整整八天的行程,完全不同於以往佛教與其他宗教的對談經驗,令我印象非常深刻。

而展望未來,全球化的趨勢加上基督宗教內部和解的氛圍,這樣的機會恐怕只會愈來愈多。因此讓我體會到,如何以最簡單淺白的方式、以最大的善意與共識,在跨宗教的場域中介紹佛法?這將會是個非常重要的課題。

舉例而言,與古倫神父對談時,他談靈修,我講禪觀,雖然都是深層的心靈修練,但佛法確實沒有神觀,佛弟子也不會向神禱告,兩者之間畢竟還是有所差異。於是,當我簡短地以四念處來介紹佛教禪觀法門時,古倫神父就不免疑惑道:

如果沒有「神」可以作為禱告的對象,那麼當心情沮喪、低落、挫敗的時候,要如何度過呢?

我的回答是:

  佛法教我們觀照身心。身心都是因緣和合的,因緣和合故無獨立自存的我,由此觀照而能超越自我;若能超越自我,就不會有「我」的沮喪、低落、挫敗等情緒了。但是,初學入門確實難以觀照無我,因此在心情低落沮喪之時,不妨憶念佛陀的光明與功德,讓自己沐浴在佛陀的恩光之中,因此而能產生光明的能量,銷解負面的情緒。

這就與基督宗教的默想類似,有了觀想的「圖像」,雙方也就有了可以進一步對談的基礎。

因此古倫神父歡喜地回應道:

我們正是這樣,在靜觀默禱時,配合呼吸來作冥想,在吸氣的時候默念:「主耶穌基督」,在吐氣的時候默念:「求你赦免我。」

  此時我也分享佛教中觀察呼吸的修行——安般念,簡述觀呼吸的原理與方法,以及這套修行對身與心的幫助,並且說明兩種呼吸修持法的差異:

佛法因為沒有神觀,也將感官所無法體驗的內容暫予擱置,因此觀呼吸時並未配合禱詞,而是著重在訓練專注力,或是覺知呼與吸於情境中的微細變化,從而體證身心無常且無法獨立自存的因緣法則。

古倫神父接著就會好奇:

那麼什麼是無法體驗的內容呢?

我回答道:

例如「靈魂」這樣的概念!佛法不談非身非心而永恆不滅的靈魂,因為覺知不到它的存在,往往徒增彼此的爭端。因此談到生命的質素,佛法就只提到身與心的兩種。

古倫神父又問:要如何起修?

於是我嘗試著以最扼要的方式,向神父介紹佛法的修行特色:

 有三種對於身與心的觀照。一、觀察自己的身與心,如觀呼吸,或是觀察身體中四種質素(地、水、火、風)的實相與變化。總之,把自己的身心當作觀照的對象:其次,觀想別人的身與心,例如慈心禪,把他人的身心當作自己所要關懷的對象。於假想觀中擴散慈悲的柔光給對方,並且養成關懷他人身心的良好習慣;最後,觀想佛陀的身與心,觀想佛陀無量的光明、莊嚴的色相,或是觀想自己沐浴在佛陀的功德大海之中,久而久之,將產生典範的薰習力量,並達成增長正面能量的效果。

諸如此類的宗教對談,已經直探教義與修行的核心,較諸一般宗教聯誼乃至社會關懷式的宗教合作,業已觸及更為本質的宗教差異。這時,如何用字遣詞,好讓完全不熟悉佛教專業語彙的友教人士,迅速精準地掌握佛教內涵?如何在同情共感、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在相互差異的面向上作出真誠討論?這些,不但考驗著我們的思考力與「無礙辯才」,更考驗著我們的慈悲心與「中道智慧」。

最後,為了我的遠行而致贈嚫金的芳枝與莉筠,設想周到地為我打點所有行李的助理印純比丘尼,曾經留學德國並提供相關協助的淨弘沙彌尼。以及留守學院而讓我沒有後顧之憂的性廣法師與諸法眷、學友,容我在此獻上無限的感恩與誠摯地祝福,倘若沒有你們的支持與護念,我不可能擁有如此美好的德國之旅!

2011.10.4 于玄奘大學養息齋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