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佛、道「生命哲學」的交相輝映

    ——葉海煙教授訪談錄

 

訪談時間:109.11.14

訪談地點:玄奘大學

採訪:釋明一、張沛寧

撰稿:張沛寧

修潤:釋耀行

 

葉海煙教授,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者(1994-1995),曾任東吳大學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長榮大學哲學與宗教學系教授兼系主任、成功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成功大學應用哲學學分學程召集人兼執行長、台北市文化局錢穆故居執行長、台灣哲學學會理事長、中國哲學會常務理事、台灣宗教學會秘書長、台南市哲學學會理事長、行政院新聞局金鼎獎評審團總召、民視「哲學現場」節目主講人,現任成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教授。

 

一、大學時代感受佛法的博大精深

我從大學時代開始參加佛學社,活動相當多,從六年代到七、八年代,佛學社在大學校園裡非常活躍,又有慧炬社,李炳南老居士,懺雲老和尚等前輩的支持而蓬勃一時。很多人的出家因緣都和大學時代的佛學社團有關,儘管後來因為中台禪寺剃度事件而略有影響,但也可看出當時佛學社對年輕一代的影響力是不容忽視的,這也是我最初接觸佛學的因緣。除此之外,在哲學系的課堂上,有兩位老師對佛法研究甚深,一位是南懷瑾老師,當時開的課是「中國哲學史」,南懷瑾老師在學問上的涉獵很廣,本身也是一位修禪的修行者,亦提供我們許多佛教的基本觀念和經驗分享。

我就讀研究所時曾由南懷瑾老師帶領至佛光山打禪七,親自參與了《習禪錄影》這本書中的講習過程,也曾到南懷瑾老師創辦的「東西精華協會」上課,獲益頗多。另一位老師則是方東美教授,曾向他學習《華嚴宗哲學》,深深感受到佛法的博大精深,體會到方東美老師所主張的佛法既是哲學亦是宗教,且是智慧的宗教,能達自性解脫,同時重視實踐,而非只是一種信仰,需靠他力才能解脫。這是我初學佛法的因緣,但這一二十年來聯繫著我與佛法的則是昭慧法師和玄奘大學、佛教弘誓學院,持續不間斷的舉辦「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學術會議,這是一個學者與佛學連結的平台,印順導師的思想與研究既深且廣,循著原始佛教到大乘佛教的脈絡鑽研透徹,在當代可說是絕無僅有。

二、莊子「生命哲學」與佛家「生命哲學」的共通處

我將中國的哲學思想當成廣義的人文學,其中又有幾個面向,一個是儒家講人文日用,從家庭倫理到國家治理的脈絡,是入世的面向;道家則是個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思考個人存在的問題,包含終極的抉擇與關懷,其核心問題回歸到生死,莊子認為生死如一,主張「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生死只是時間的流轉與自然過程,從這個角度來看莊子和佛教有共同的問題意識,想要理解與解決生命的終極問題,只是莊子較隨順自然,沒有前生來世的概念。

我個人認為「輪迴」的概念是從印度傳到中國,中國文化裡並沒有三世說,只有鬼神之說,死後有德者為神;無德者為鬼。老子說:「以德報怨」,「報」指的是講究公平的報應概念,莊子則在寓言故事中讓鬼說話,鬼在死後世界,逍遙自在不願回陽,認為回到人間必須忍受苦難、責任、煩惱,但在死後世界沒有春秋、沒有苦樂。莊子將死亡視為一種回歸,回到恍惚縹緲的狀態,從無到有再從有到無,是一個回返自然的概念。

除此之外,莊子應是中國哲學裡最早提出萬物平等概念的哲學家,提出「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道通為一」的思想。我們和萬物共在,沒有貴賤高低、沒有價值差異,而道就是天地萬物發展的過程,和佛教的眾生平等有異曲同工之妙。莊子希望哲學的討論回歸人間世,其概念和佛教的大乘佛教也有相關,《齊物論》中提到:「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義也。子之愛親,命也,不可解於心;臣之事君,義也,無適而非君也,無所逃於天地之間。是之謂大戒。」其中的「無所逃於天地之間」,點出我們不可逃避的課題,我們必須盡到該遵守的責任義務,遵守基本的戒律法規。

大乘佛教從性空到唯心,念念生念念滅,不論天台還是華嚴都回到本心,甚至從宋明理學建構心性論也跟真常唯心系相關,中國儒學中的理學和心學家顯然受到佛學的啟發,才會有第二代的儒學,並進入多元發展的心性論。第一代的儒學只有孟子的性善論和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的中和說法,而沒有像李翱在《復性書》中建立起的儒家心性論學說,「復性」在儒家中指的是道德的主體,能夠讓我們行善、追求理想的動力,為什麼人性有這個動力?這個思想建構顯然受到佛教的影響。

三、道家「逍遙物外」思想的現實應用

道家中的修行方式,在莊子的《人間世》裡也有提到︰「人要接受父子有親、君臣之義的關係,不能逃避。」老子也在《道德經》中主張︰「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佛教有所謂的有情和無情,莊子則認為︰一個通達物我平等的人會知道,人有兩面,「情」讓我們人與人之間有所連結,且會帶有好惡,但我們看待天地萬物又得超越好惡,不能好生惡死,不能好貴惡賤,不能有分別心;從有情到無情,人倫是人跟人之間不能擺脫的連結,需要孝順父母、友愛兄弟等。用有情來看待人倫,而無情則是讓我們看待天地萬物,好惡即情,會讓我們心不定,所以莊子也強調「心齋」、「坐忘」,心齋是專注,就像佛教裡談的禪定,專注一處,不能有自己的定見、偏見,才不會心猿意馬,朝三暮四。

莊子的思想裡強調齊物平等,相信天地之間有個關係的轉化,會讓萬物平衡,不是等同而是平衡。現象、生命、存在,都在循環來往的過程裡,此中的消長、生死、損益都會有所平衡,因此莊子認為我們不該有齊頭式的平等,且思想不可能是一致的,「齊物」之論講求和諧、共存性,而不應理解成「齊『物論』」。由此可知莊子和佛教在尊重個體的理念上是很相似的,縱使沒有佛教所說的「自性解脫」,但很注重個別存在的差異性。

佛教認為眾生平等,是因為眾生皆在佛法所能涵蓋的範圍內,且不論過去根器,皆有佛性,在修行之後皆能得解脫。道家在這方面的理念上有異曲同工之妙,不會抹煞個別差異,萬物皆有一定的權力和自由,且自由是積極的。道德的自由是積極的,包含對父母、親人和萬物的愛,如同佛教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非偏狹的,而是積極的大愛。除此之外道家強調「覺」,不能限於偏見、成見,要能「忘」,莊子認為:「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要能不斷覺悟,做思想上的反省,和佛教的修定、修慧的觀點相近,不能有過多的我執,其「破執性」很明顯。

道家的境界與天地同在,人我無殊且達到與天地合同為一,和佛教的萬法歸一很像,但又沒有達到佛教的「空」境。在《齊物論》裡莊子說:「有有也者,有無也者,有未始有無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無也者。」不在有無之間打轉,而做出無窮後退的推論,強調並非有就是有,無就是無,不要在生死之間有特別的好惡之心和得失利害,而要超越一般世俗的價值,進入與天地齊同一致的境界,方東美老師認為這也是一種無我觀,或是能解讀為一種真我,然而對於是否有真我沒有確定的答案,因此「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朕。」莊子指出「有無」的概念本來就是人思維出來的而須進入自我的思維裡修慧才能破執。跟佛教比起來,莊子顯然較強調隨順自由,不要落入世俗的價值觀,不要有太強的分別心與得失心,應跳脫世間一切的立場來觀物,但是對生命的來去並沒有太多的論述。

莊子的三個論述包含物我平等,追求真我,接著解脫超越而得個人內心的大自由,如同大鵬高飛一般。郭象解釋逍遙遊認為︰其理念只是不要有勝負、高低,隨順自然、尊重個體,守好本分就好,從這個角度來看道家的格局較小,在佛教裡連小乘佛教的阿羅漢都超出這個境界,不僅強調平等、追求超越,對於生命的來去和解脫的去處都有做出解釋。

歷來有不少研究者用佛學來解釋莊子,近代就有章太炎、方東美兩位著名學者,因為佛教和莊子一樣,同樣有物物平等的概念,且達到更高的境界。但也有人用莊子來解釋佛,因為佛學是外來的、陌生的,而老莊虛寂靜篤、有無相生的概念正好與佛教的理念可以相契相應。綜觀之,我們是可以將老莊哲學視為接引佛學進入中土的一個重要媒介,兩者之間確實有相輔相成的意理關係。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