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念佛法門之禪觀

——2018慈善寺佛七性廣法師開示摘記

陳俊銘

 

性廣法師的念佛觀

  當年的一句「慢慢來!」促成了性廣法師的出家行踐,肇基於念佛法門。廣法師說:「我從傳統佛教的修行方式──誦經、念佛、拜佛與持咒等方法,也得到一些很好的身心體驗。」後來,受到印順導師的影響,法師的念佛並未局囿於事相上的持名念佛,而是將重點放在身心常與清淨的三寶同在,法師說:「佛法修行也牽涉到解門與行門,也就是理論與實踐。在實踐的部分,比方說念佛,在學習了導師的思想之後,我就沒有特別固定於某一尊佛號名稱,記著數目去念,而是常提醒自己憶念三寶功德、佛陀的五分法身功德,這是導師思想給我的啟發。」法師再說;「人間菩薩行者的正業,應該是從有形有相的持名念佛,到符應佛慈與佛智的無相念佛,在所有淨化身心,利益眾生的事行中,淨身口意,彰顯佛德。」

  所以,法師持導師「人間佛教」的觀念,用「念佛法身功德」的正理,從事護教與社會關懷等活動,將「慈心利生」化為「無相念佛」的闡揚。最後,法師考究智顗之念佛乃以信願助開圓解,法師說:「智顗之修法特色,以念佛懺悔的有相行為入門,並收攝導歸於觀心入理的中道實相圓義。」

  廣法師承繼各家善說,對其教理作精準的分疏,而貫通出自己的理論與實踐,是以,對於禪師而言,廣法師當為領航佛七法會的大方之家。

 

念佛是禪觀

  廣法師解說道,《阿含經》中的念佛,是為了安定內心情緒與除去憂怖的作為,進而提昇為自身的砥勵與觀照,乃至仰慕佛之功德而離貪欲、瞋恚,以無常、無我緣起為宗,繼續深入趣向解脫道的修行典型,是用止觀修「法」的皈依與喜悅。

  依印順導師所考,西元前一世紀,開始在印度健馱邏地區流行的《般舟三昧經》,其念佛即繫心正念;《無量壽經》亦重念思惟;《阿彌陀經》的執持名號玄奘大師譯作思惟;《普賢行願品》雖說口誦,也要心想;至於五世紀的《觀經》,是為臨命終人說稱名念佛的方便救濟。

  《往生論》載:「以一心專念作願生彼,修奢摩他寂靜三昧行故,得入蓮華藏世界」,「以專念觀察彼妙莊嚴,修毘婆舍那故,得到彼處受用種種法味樂」。漢傳佛教原先也重視繫心念佛,比如慧遠定中見佛;天台展開了圓融三諦的念佛法門,用止觀禪法來輔助念佛之深證一念三千。

  《法華經》:「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導師就舉《起信論》說明念佛是「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的異方便。導師說:「由稱名而依相,乃至了達一切法性空……故念佛法門也是定慧交修的。」

  綜上,導師說:「念佛是禪觀,是念佛三昧。」廣法師說:「縱使念佛,也不是為了求佛保佑,而是於念佛功德中深誌佛恩,念報佛恩,而自期能代佛宣化。」

 

法師說止觀

  今年是廣法師第七度為花蓮慈善寺主持佛七。法師開宗明義:「念佛不只是嘴巴念,更要用當下的心來憶念佛的智慧、功德與慈悲,學習三業行為皆與佛相等。」「佛教所有的法門都是止觀修習」,法師說:「從人的知覺來分析:我們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這六根在非悶絕、非睡夢的平常清醒狀態中,很容易向外攀緣色、聲、香、味、觸、法六境,而生起眼、耳、鼻、舌、身、意六識,產生種種的知覺、認識作用。而禪定的修行,是專一所緣,制心一處的鍛練;此中對於『一緣』、『一處』專注,不是六根同緣一處的專注,而是關閉前五根,唯意識專注於一境而得『一心』的,非平常心識的專注。」

  法師將此禪觀竅門帶領念佛,念佛止觀是意識作意,選擇佛號作為專注的對象,佛號是為唯一的念頭,逐漸減少其他的念頭,勝解作意佛之功德而念念分明,即以佛為焦點反覆地修止與觀,生起切願往生的力量。這是訓練心念專注程度的增上,不受外境左右,「心若冰清,天塌不驚。」因此,法師表示「禪定並不神秘,它只是心念專注程度的增上,而且心念的專注程度,是可以訓練而逐漸加強的。」

  廣法師說:「念佛三昧能令眾罪消滅、善根增長的不退法,正是菩薩廣度眾生的最佳裝備了。念佛三昧等於是以行者的專注力,依念力而與佛陀這樣強大的正向能量作出連結。」有道「三昧即等持」,就是在專注與放鬆之間要拿捏得剛剛好;因為念佛不必入深定,所以,行人更要護念好六根,唯一念佛,心往內觀,生起仰慕佛功德的三昧力與消業障的喜悅,滋養佛性與淨土相應。

  念佛是生滅法,身心亦無常,法師發微:「在《阿含經》中,要把安般念從禪定之學轉換為智慧之學,便是帶領我們觀察呼吸變化的實相:既然是變化的,所以就是無常的,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我可以拿來執著。此即是傳統聲聞學中的『破我執』。到了大乘禪觀,禪定之學讓大乘行者心緒能更穩定,了解到緣起與無我的空慧,讓他在幫助眾生時,先學著把『我執』(對自己的執著)與『我所執』(對自己所處情境的執著)放下,這樣才能幫助與利益更多的眾生。」同理,念佛的當下,聲音或揚或澀,念頭時興時冥,並不是每一支香的身心狀況都會一樣,所以,對念佛的對象(聲音)、身體的變化與觀照的情思,如實地映照,沒有自我投射的元素去分別好壞,用純粹的體驗來知道因緣生因緣滅。若能抱持如此的無常、無我觀,可說逐漸對佛之功德有所體會,身心就有不同的轉變而昇華氣質。

  廣法師說:「佛法的真實與超越,在於智慧而非禪定……智慧就是要認清生命的無常變化,而能不憂不懼,得大自在。」「覺觀色心在依緣聚散的過程中生滅不已,其中無不變恆存之主體,唯有無自性的和合假法在依緣生滅。」行人如是觀照方能斷除一和合假我的妄執,勘破生死,滅相續流而誓願往生。法師又說:「念佛沒有觀察,還是不了三世。」得定並不是修行的最後目標,而是一種鍛練心力的手段;行人藉著念佛三昧的正念、正知而開發正見與出世智慧。

 

念佛的方法

  歷年法師所教授的念佛法門與禪修營之止觀,我嚐試將之作揉合的修習:1、慢板緩款,宜耳聞心念,佛號清楚,心靜起觀,佛身光明。2、快板朝氣,精神專注在拍點上,雜念少,易緊張,要在緊張與放鬆之間等持得恰恰好。3、繞佛則易分心,宜注意保任正念、正知,觀想隨佛步履趣向光明。又繞佛階段才能進出大殿,可以體會何謂不來不去?4、拜願則懺悔、發願、讚佛、隨佛學。5、止靜做金剛念,觀佛功德、思維緣起第一義法;開靜時,肢體就立即動作,心容易跑掉,故動作宜緩,善護心。6、非在大殿時間依然持四念住,清清楚楚於當下的行為舉止、起心動念。7、心態單純,就是念佛,別無他思,生三業清淨想。

  似乎要注意的細節很多,其實,當行人專心佛號之時,那已然「止」了;行人明白自己當下的身心狀況,這是「觀」的初步了。即使心跑掉了,也要快速察覺到心在那裡偷懶,這是培訓一心不亂的苗頭。對於「南無阿彌陀佛」唸得清清楚楚,聽得明明白白就是一心不亂,離開那六個字(念)就是心跑掉了,又於六個字(念)之間多了一個念即為雜想。法師說:「禪定之學:令心專注於一個適當的對象,而不去理會那些可能造成情緒起伏、波動或精神散亂的事物、情境。經典稱為『制心一處』,即是把注意力放置於你所選擇的對象上。」

  貫徹念佛的行進中,決定安住在佛號之後當以觀悟道,存在於世間的對立,以第一義諦來觀察它的本性與真實差異的當下領略,就是花開見佛的作育,法師說:「諦觀真實是如實正觀一切有為法的苦、空、無常、無我,依之而悟入畢竟空的勝義諦理,這是重視從禪定引向慧觀的修行。」

  法師說:「最重要的是善調伏心,在遲滯不前時,注意保持心念的平穩,不要讓沮喪疑惑,退心失志的意念生起,乃至於長期盤據其心;在進步順利時,則注意不要得意張狂,掉舉亢奮。只要修行就會有進步,對修道的前途不需做無謂的幻想。」所以,念佛當中,狀況好就保任下去;當心靜不了或觀不得法,也不用騙自己,勉強自己做到,那是給自己射「第二支箭」而已。好或不好都過去了,它只是念頭的展開,隨其來去,回到當下,才是完美的自己。

  然而,狀況不好要懂得調整,如同《摩訶止觀》之八番止觀安心法門來作調配,智者說:「八番調和,貴在得意。」行人的意識現量能夠自主、自由,則可以生起「歡喜、生善、對治、悟理」四悉壇以止觀安心;《華嚴經》所謂「主伴圓融」,就是將止的防遮性與觀的建設性相滋相成。所以廣法師說:「理觀不入,輔以事修;事修不得,輔以理觀。」在法師的大作裡,常有理事等持的論述;是以,念佛法門應作如是行。

  以上乃有相念佛。對於無相念佛,廣法師說:「修行的目的是斷除貪、瞋、痴,穿海青在佛前誦經、在蒲團靜坐,是有形有相的修行。而什麼是在生活中的修行?就是以前你會起煩惱、會貪著,但現在你不會,對自己的因果交代,每天檢點自己、檢查自己,不跟人計較、不跟人算帳。當你改變了,環境就會跟著改變。這就是在生活中的修行。」對於自己的劣根性不可習焉不察,善根得明道致用,時時修正自己的身心狀態,刮垢磨光,正是法師傳導的無相念佛。再者,彰顯大乘入世真精神的「人間佛教」,不可全心從事有形有相的專意念佛,若能念佛住定,仰讚佛德,以濟世為報佛恩澤的具體表現,則更加蘊含了定慧與念佛三昧的精髓於其中。法師說:「菩薩行者應重視提純念佛的真精神,也就是從有形有相的持名念佛,到符應佛慈與佛智的無相念佛,在所有淨化身心,利益眾生的事行中,淨身口意,彰顯佛德。」法師說:「善用禪定來表現於菩薩行。」菩薩行之經明行脩與悲心濟眾的舉措,在佛法的學習中,得透過止觀力的培養而得到強化,並表現在我們的生活周遭。

  法師說:「禪定的益處除了讓我們身體健康,在遇到境界時情緒不會起伏太大,也讓我們的覺受能常常處在安樂之中,停止顛倒夢想,讓惡念暫息。」念佛止觀的落實,就是一心不亂與心不顛倒的陶冶,也可以使人在心靈上產生力量,「依住堪能性,能成所作事。」那麼,念佛法門是生命美好的資糧。

 

不要去想那隻頑皮的貓

  《大智度論》將念佛法門判為易行道,只是鳥巢的「三歲孩兒雖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簡單的事往往不簡單,僅只念佛號而已,坐馳的靈機雜念與隱約的恍惚昏沈,時斷時續地時隱時見而安不住心,筆者常常按捺不住偷巧的心思而出去喝水,於是,產生了破窗效應,當倆倆同行就散心雜話起來,以放逸的心回到團體,平淡的念佛聲變成枯燥的催眠曲,怳然若有失了。

  廣法師說:「你們在這裡所碰到的艱難和困頓,並不是因為靜坐才發生,而是有更深層的習性在驅策著你們往無明的深淵行去。所以,我們在禪堂中對各種境界所生起的認知、情緒與行為反應,也只不過是反映出我們平時所養成的貪瞋癡習氣而已。」雜念與昏沈都是我們宿世的沉痾,六根接觸六塵時,很容易照過去的習氣,依自我為中心做出取捨的反應,因此法師說:「行住坐臥等生活情事,要以專注力來念住自己的身心覺受。從心緊緊捉住,練習不再捉住而趣向涅槃。」「禪修的成敗就和世間其他事物的集與滅一樣,也是有因有緣的,我們過去因為沒有累積定與慧的福德因緣,所以現在才會覺得這麼困難,不過,既然已經上路了,時猶未晚,只要我們耐心練習。」《雜阿含經》也說:「修習多修習。」

  法師援引《成佛之道》來說修習次第,從五乘共法之「勤修三福行」,講到三乘共法之「密護於根門」等六種修習,繼而「離五欲五蓋」以定方便來斷三毒、發智慧。我整理了法師所說修行的前行方便:戒德清淨、常行布施、少欲、少雜務、適當睡眠、飲食節量、運動養生、諦聽善思正法、親近善知識、慈心憫眾生、勤勞作務、定課保任、善護念其心、培養善法欲等等;心態方面則建設不期待速成、有所得的態度,念佛的當下得減少雜念與昏沈的障礙。法師誘訓:「遠遠在天邊的極樂淨土,近近地從自己當下的身、口、意清淨,貪、瞋、癡息滅,戒、定、慧具足來修行。」念佛時從觀察自身的身口業開始,培養出敏銳而穩定的觀察能力,表現出來的三業行為與佛的功德相應,是修念佛三昧的第一步。

  除了修得滅盡定、無想定的聖賢,任何人都有念頭,意念會不由自主地從心裡跳出來,這是五遍行心所的作意,時時刻刻在流住生滅,不安分地躍動,這是多生累劫帶來的慣性。廣法師說:「對於念頭,以佛法不共世間的解脫慧而言,禪修的重點不在於無知覺──修禪定,而在於破我執──開智慧,以得無自性分別的空性慧。」是以,念佛法門的核心在於發願往生、開智慧,無須怕念頭紛起。法師分析修習止觀的基本原理:

  一、以修禪定而言,「念頭」(意念活動)是禪定欲以降伏、寂止的對象。因為「念頭」屬於意識的活動,其內容有與前五識所共起的意識,或意識向內的自省或回憶等活動;在修定的過程中,妄念、雜念若隨著散亂與掉舉心一再生起,則會障礙禪定的進步,如果能伏心(的妄念)不起,則在定力的增強中,心意的擾動即將漸次止息。二、以修觀慧而言,「念頭」是觀慧覺察的對象。若能對心意活動作正確、如實的觀察,將能徹見意識內容與活動的依緣生滅,無常無我,進而體悟諸法無自性故空的正理。

  止息念頭是修定的目的,觀想所觀的是念頭,而佛號正是念頭,所以,念佛人以「佛」為正念之外,其他都是雜念。法師說:

  對於初學者,不可避免地經驗到雜然紛呈的念頭,一直在干擾著修定或修慧的過程。重要的是對於定慧所緣的堅強任持力,而不必太在意雜念、妄念的干擾,因為「專注所緣」與「去除妄念」仍有不同,前者的注意對象是禪修所緣,後者的介意對象則是所有與禪修所緣不相干的意念──妄念。所以,只要安心持恆地念住於禪修所緣,久久修之,必得定慧成就;反之,若太在意妄念的生起,及其內容,它反而成為我們注意的對象。比如說,當一再提醒自己:「不要去想那隻頑皮的貓」,這時,我們已經想了。
法師所說的「想」,是唯識學的「於境取像」,行人往往驅使自己不要「想」那隻貓,其結果反倒「捉」住老虎。

  由是,法師重申「不介入、不控制」是修學止觀很重要的基本觀念。法師說:

  面對所有的情境,都練習做一個旁觀者,不理它,繼續專注在應修的所緣佛號。如果散亂、掉舉、昏沉嚴重,可以用數數的方式,耐心觀察覺知,心念就能慢慢的專注下來。用意念來覺知,專注觀察,靜靜覺知,提醒自己放鬆,心跑掉了,覺知以後,捉回來。

 

勞謙君子,有終吉 易經
導師云:「以念誦、懺悔培養宗教情操,將身心安頓於聞思經教中,不求速成,以待時節因緣。」廣法師體會到其涵意:
  導師絕對不會反對依於信願心而有的念佛法門。但是在「念佛」中,不可口到、身到而心不到,應該配合誠摯殷切的懺悔反省,並有切實改過、向善的實際事行。此中,「念誦」的內容,則不一定只侷限在單一佛號,而是對於生發慧解的所有經教,皆應念誦持守,並能真切悔過,以法淨心。

  如此以佛法諦語為安住身心的有力資糧,再切記不可有冒進妄求,避苦貪功的心行,因為這樣的行為,正是蔑視時節機緣,不識因果法則的愚妄表現。所以,應該安住於一己現前身心條件與福智因緣的所應斷、應修與應行。如此,只求一心精進努力、勤墾力耕,不問何時、何處、多少收穫。當一切的累積花落蓮成,功圓果滿之時,則所有的福德智慧,自然都能豐收滿盈,無量無邊,這是因果法則必然的道理。

  行人修行難免會有幻想,期盼出現奇蹟與內在的發明;其實,法門沒有捷徑與長程之分別,目標的遠近取決於自己的毅力與誠意,以無所求、無所得的心態來做拳拳的準備,朝夕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那麼,隨著佛號字字之間的無聲,念念之間的留白之處,正是寂靜涅槃等待被發現的所在,只要慢慢地去熟悉它,靜靜地梭巡,觀察它的生滅來去,它不是打高空的幻想,它很真實,值得行人深心探索,與自己的佛相逢。

  拙筆到此,閉眼自忖,問字於法師座下有年,可曾捎來一點消息,我想就以杜牧的詩來做結束:「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山行

  感恩師父的開示,感恩內人的成全。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