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花蓮慈善寺佛七寫情 念念心中那尊佛

陳俊銘

晨鐘破曉

暖日晴風初破凍 柳眼梅腮 已覺春心動

「噹 噹 咚、、、」,悠揚的鐘聲劃破蒼茫暮色,迎候清朗晴空,警覺世人當發菩提心勤精進。

「金閣妝新杏,瓊筵弄綺梅」,杏花含苞梅花鬧的月份,寅時凊冷欲暖的空氣依然沁人肌膚,大殿台階上,佇立著一位老驥伏櫪的長者,露水霑濕的衣角微風搖曳,雙手合十迎接眾佛子來赴盛會。

師父之所以擇此時期舉辦年度佛七,因為立春時日,和暖怡人,泠然善也,大地方甦,生氣已動,蓬勃向上的春意引人奮進,正是用功的好時機,所謂「春若不耕,秋無所望」,有道「寅若不起,日無所辦」,春天是充滿創造力的季節,行事有好的開端則使人對工作充滿憧憬與期待,師父勉勵我們「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不悔昨天、不寄明天、把握今天。

鬧中取靜

紅塵是道場 煙雨洗樓台

慈善寺臨居市集,周遭「車如流水馬如龍」,少有「青山鳥空啼」的阿蘭若幽情,不見「星垂平野闊」的氣象萬千,卻能蘊涵「海上明月共潮生」、遠眺「山在虛無縹緲間」的優勢,更能彰顯其莊嚴宏偉又不可言傳之深機,「結廬在人境,心遠地自偏」,離塵出俗而振聾發聵,方便大眾好修行。大殿樑柱刻畫對聯,西廂云「為有情大眾說法五時八教演圓音」,正是上達下瑩長老尼畢生雄志,師父要求常住師父身能示法、口能說法,曾經率眾遠道佛光山伏閣受讀於星雲大師座下,亦不辭辛勞延請龍象大德來寺佈教,尤其是昭慧、性廣倆位大法師,深受師父求法之盛情所感動,而「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長期灑甘露法水於慈善寺;今年的佛七,經明行修的性廣法師,再次春風廣被慈善寺。慈善寺正法興盛,為喧囂塵世中的迷途眾生,點亮一盞蓮燈,萬丈紅塵化作菩提道場,穢土即淨土,涅而不淄,經貝梵音演出,凡土亦是春雨洗滌過的成道樓台。

燃燈引路

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

性廣法師陞座開示二十三堂,應達瑩長老尼之慈命主講阿彌陀經。法師上下千古地開示,依事相、教理、心性等等角度侃侃而談,從「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啟迪往生的條件與修行的方法,淨土的殊勝得在裟婆修,法師告示大眾先修習說好話、做好事、看別人的好、認錯、感恩及五戒等善行,確保人天道,再進一步修行三十七道品等之實踐,爭取蓮位之層層增上;性廣法師再三強調:極樂世界是淨業行人共業所感,唯有先修好裟婆的因,方有淨土的果,因此,念佛人應先學好做人,身心清淨,才能召感淨土莊嚴;性廣法師說:「念佛人第一個道場在自己,先把自己的淨土修好」,念佛不但是嘴巴唸,更要做出來,法師比喻說:「極樂世界的人是沒有脾氣的,所以修行人最重要的功課是修忍辱,當你被誹謗了,能否不生氣?做到不生氣,再看自己臉色如何?做到臉色還可以,再問自己內心是否真的無瞋,是否因為自己做不好,讓別人起煩惱心?能夠這樣實修,必能生起智慧光明,遍照一切煩惱無明,與阿彌陀佛的無量光相感應了!」

圓滿日,性廣法師總結開示:佛陀修禪定至非想非非想定,乃至六年苦行,都認為不究竟,凡是有為的造作皆是生滅法,最後終於體悟因緣法而成道;「俗慮惱人無止境,不如時與世尊交」,念佛人要學佛,所覺悟的真理,實踐的方法,認透真相,實際地去修行、去印證,理論和實際要一致;極樂世界之所以只有快樂、沒有痛苦,因為那是超越快樂和痛苦的境界,是寂滅涅槃,九品蓮花就在那裡,要不要修全在自己;「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極樂就在你心裡,念佛人也要用轉念來修現法樂,遇逆因緣皆轉念、感恩;人們因為未知真相,對自己所擁有的放不下,心結打不開,因而怕死,所以,念佛人當培養正見,實際修行。最後,性廣法師啟示大眾:佛七的結束是回去修行的開始。

性廣法師頻頻告誡過堂威儀相與清淨心的修行,要求大眾修「龍含珠、鳳點頭、身端正、碗就口」之威儀,性廣法師也說:「心有多清淨,齋堂就有多安靜」。第四日午齋時花蓮5.6級地震,眾人古井無波地唱誦臨齋儀,性廣法師隨機開示:佛七莊嚴,召感龍天善神臨空護法,地牛都起身讚嘆,修行人事逢逆境,應往正向思考。

性廣法師讚嘆志工菩薩之奉獻,也對於不能全勤參與法會者指示:共修是有相修,不能在堂念佛時,當修「說好話」等等善行的無相修,「誰云鷲嶺佛難逢,佛在心中哪有蹤」是也。

憨山大師云:「放生又念佛,萬修萬人成」,法會照例舉辦放生活動,慈悲的達瑩長老尼集腋成裘,向水產業購得待人宰殺的泥鰍2500尾,到祕密河濱放生。性廣法師誡示肉食者:「為了自己口腹之欲,而不要眾生的命,你的功德命都沒了」。

基於達瑩長老尼之齒德俱尊,與性廣法師之片言九鼎所感召,信眾相互通報,呼朋引伴參與盛會的信眾達到245人,其中不乏外地前來掛單者。性廣法師說法語妙天下,引述阿含經、華嚴經來佐證阿彌陀經,借用三藏典故、生活情事以詮釋深奧的教理,信眾百般稱快,老菩薩也粲然一笑,她聽懂了!

人成佛成

念佛無非念自心,自心是佛莫他尋

阿含經:「諸佛世尊,皆出人間,不在天上成佛。」所以,蓮池大師說:「凡有心者,皆堪作佛」,太虛大師主張「人成即佛成」,印順導師提倡「人間佛教」。
性廣法師開示:「阿彌陀經看起來都是事相,但是念佛人要從事相去體會它的莊嚴是如何修來的。淨土的莊嚴不是說來的,是修來的。」法師因而教授許多行住坐臥的修行方法;我想每一個人都具有多重的身份,吾輩不妨先從自己在家裡的角色開始做好,再慢慢擴及所屬團體的角色,性廣法師說:「對上以孝,對下以慈,對人以和」,好好地盡到自己應盡的責任義務。再者,一切善、惡因緣,其實都在於我們對自己心靈的造作,「心種種,色種種」,人心中十法界具足,心存何種心,即感應何法界,而佛心與眾生心,原是同心,吾人依據佛陀的經驗做藍本,向其學習,成就美滿人格,「明月照時常皎潔,不勞尋討問西東」,做到了反觀自照,打消妄念,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修得三業清淨,必能感應淨土莊嚴,肯定有出離生死的可能,眾生心當下就是佛心了!

而且佛法不是宿命論,命運掌握在人自己的手中,能對自己言行、思想、及心靈的洗滌和改造,性廣法師說:「順緣不貪,逆緣不瞋;遇逆因緣皆轉正念;爭取超越三界的主動權。」不斷的自我超越,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六道之中,只有人道有「憶念勝、梵行勝、勇猛勝」之特質,「難行能行,難忍能忍」,我們不要妄自菲薄,當要保握今世為人的機緣,發大願學菩薩行,由履踐菩薩道而德行、智慧漸趨圓滿;釋尊用其所證的正法,公布天下,利益群生,佛陀應化的重心,是著重於人生的修為,「達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地用功夫」,佛弟子要走向解脫之道、學佛就必須從自救開始做起,「自心是佛莫他尋」,是故,人成方有佛成;「念佛無非念自心」,是故,念念心中那尊佛。
性廣法師說:「要做佛,先學做人!」

喃喃聲聲

行也阿彌陀 坐也阿彌陀 普勸法界眾 同念阿彌陀

念佛止靜是佛七首要功課,要求老老實實而淨念相繼,綿綿密密而都攝六根;初機如我應該是性鈍障重,總是做不到一念不起、不念而念、念而不念等功夫,倒是妄念紛紛,「一波纔動萬波隨」!抑制它則又「抽刀斷水水更流」,懺悔啊!

淨手回來,立於迴廊等候歸隊,眼前菩薩緩緩行過,驚覺大家都增添白髮,感嘆「從來繫日乏長繩」拉不住日頭、留不下寸陰尺璧的無奈,「此宵情、誰與共」也少了幾位得果的老菩薩;海德格的「向死的存在」,正說明有情生命「一步一步踏入死亡的界線」的實存分析概念;十住毘婆沙論明示聖賢縱使生於娑婆,亦不免無常,啟迪「思惟無常、修習空法」之法門;可見生死乃自然,因此淨土宗讚嘆唯一念佛法門無比殊勝,教凡夫眼見色、耳聞聲,心莫往外跑,莫分別執著外境,老實念佛,必生樂邦。止靜時執金剛念,極欲住心,偏偏「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想唐寅說「人生七十古稀」,扣除幼睡老病等時間,剩下二十五年,這二十五年又「受盡多少奔波煩惱」,人生就這樣蹉跎歲月嗎?此刻別人正在逍遙,我身在寺院所為何來?清脆的罄聲化為共命鳥在耳際啾啾,聽說有老農連睡覺都可以聽到稻子結穗的聲音耶!那是他心底最專注的聲音;觀音菩薩敲著木魚說:還記得佛對你的叮嚀嗎?「人在橋上過,橋流水不流」,人、橋、水是誰在流?妄念不休的我,真是耗子睡貓窩不知死活,唸佛!念佛!念念心中那尊佛吧!

香積餘味

君子食即食 小人食不食

「法輪未轉,食輪先轉」,師父費心照顧我們的飲食,要求衛生、營養、可口三者並重,因此,由華師父率領的香積菩薩們,練就伊尹易牙之巧,煮的齋飯更比大餐細糧好,令人垂涎三尺,有道是「蔬食足充饑,何必膏粱珍」。

因為進食不專心,不小心噎到咳嗽,看著沾在紙巾上黏有唾液的飯粒殘餚,美味的食物吐出口就覺得不衛生,與心中的那尊佛討價還價,算計著是否將它吃回去?同一東西兩樣情,試想「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是情侶別離的愁思、還是遊人踏青的喜悅?就在讀者對「行人」的解釋了,我們之所見,總隨著我們的心而變化著,是內心分別執著的反映;《傳燈錄》裡面有許多吃飯、睡覺的公案,誰人說「世間莫若修行好,天下無如吃飯難」,原來吃飯、睡覺就是修行,都能展現正念於進退中繩,佛陀教弟子該做怎麼就做怎麼,一切平常,活在當下,心無二用,很清楚自己正在做什麼,知道當下正在發生什麼事,不會混淆三心,從現在這個立足點,確實地圓滿每一件事情,因此佛法就是生活,凡夫與聖人都要吃飯、睡覺,只是態度的差別罷了!

師父的眼睛好像在看我,這下怎麼辦?觀想它是佳餚吧!吃回去?「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是懶殘煨芋還是佛陀的考試?

各有所歸

香餌見來須閉口,大江歸去好藏身

原始聖典說「不害一切眾生」,釋尊否定過頻婆娑羅王供養犧牲品的意義,「數點梅花天地心」!所以佛教對社會倫理的實踐,其基本原則就是慈悲濟世與眾生平等。
放生的魚兒回到江河跳躍不己,似乎在為鄉愁得以舒解而舞蹈。

萬物與我都是大自然之子,大自然賦予有情生命的能量,也給予人類心靈成長的動力,開發心物一元甚至於心物兩忘的超覺體會,達到生命的終極意義;因此,唯有尊重生命,才能誠實地看待自己生命最深層的真善美,與無常和平對話,喜孜孜地共演大自然愛的華爾滋,悸動在平凡中,也因為平等看待生命,給生命自由的出口而超克生死,還自己心路清靈,是修心的實踐,「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潔」,愛的心蓮綻放,觸動了淡泊的心弦而歌頌心中的那尊佛,沒有罣礙,沒有恐怖,也沒有矇矓的問號,只有豐富了生命後的平靜與感慨;「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與眾生平等地共享大自然,這般就是佛,佛不在遙遠的地方,學佛念佛,求的正是這份胞與為懷,「雲心自向山山去,何處靈山不是歸」!回去吧!坐聽大自然無私的呼吸,它超越時空,又不離時空。

圓滿感恩

心頭感恩血,一滴染天地

「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李白在山中聽僧人彈琴,韻比昭文師曠之樂,引商刻羽讓人沉醉忘返,不覺天色已暗。「聽說西方無量樂,稽首彌陀圓滿覺」莊嚴的念佛法會、精湛的開示使人沐浴其中,「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不覺法會晚鐘臨,誦起大迴向。

喜歡花的人摘花回去孤芳自賞,愛花的人會去澆花,期花茂盛,眾人聞香;願將自己的燭光點燃更多蠟燭,讓世界更光明;願將心裡這份愛化作春風,輕撫雲天心坎,化作細雨,濕潤大地心窩;願將我的喜悅與您分享,您的煩惱我來擔;佛門說「三寶門中福好修,一文施捨萬文收」,手心向上展開雙臂的人最富有,所以,迴向就是我好、你好、大家都好!

集眾人之功德以圓滿一場法會,要感恩的人實在太多,只有跪拜三寶「盡泣感恩珠」。溪水從山澗低吟回到海的家,感恩高山;稻麥在田野裡吐芳引蝶,感恩大地;小鳥在朗朗乾坤中展翅高飛,感恩藍天;所以,感恩大自然賦予生命的一切恩澤。感恩父母帶我來這美麗世界,不再辜負父母的教養;感恩師長給我欣賞世界的智慧,我會依教奉行;感恩芸芸眾生,因為您增長了我的閱歷;所以,感恩人生,感恩順緣,感恩逆緣,笑迎雲端的那道彩虹,生命變得更加璀璨。懷著感恩的心回饋人生,生命的真諦就是心中的那尊佛。

繞了圈子

眾裏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回顧我人生古潭寒水宗教信仰的心歷路程,懵懂數十載尋無依歸,「夢裏不知身是客」地飄遊難醒,幼年時,比鄰而居的慈善寺是我的兒童樂園,求學階段與朋友到天主堂望彌撒、教堂唱聖歌,晚上功課完畢還讀聖經,及長,發覺耶教永生永罰的教義太霸道非真理,轉變好奇於宮廟熱鬧神祕的神鬼崇拜,後來,母親皈依三寶,我則隨之自然地啟蒙佛門因緣,不過,只是隨意的閱覽各家佛書,對「佛」的認識就如扣槃捫燭而片斷含混了,母親歸西後,覺得佛學深奧,難入其精髓而沉淪了一些日子,反而同情無神論,以為宗教皆違背科學實證主義;有一回山麓探幽,遇一僧人,席地而談,似乎有「月到天心處,風來水面時」的體會,枕石漱流的情境讓人起而仰慕僧人「鷗鷺共忘機」般的海客無心;因為思念母親,時而到慈善寺祭母,似乎有某種聲音在喚我,從此,會同太座在慈善寺共修,蒙師父青眼,建議我研讀「印順學」,對「佛」的認識,終於得到整合,我逐漸改變自己,找尋心中的那尊佛了!就這樣迷茫似的尋春不見春,「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繞了大圈子,踏破芒鞋翻嶺頭,卻是「歸來笑捻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啊!
好生羨慕東坡居士坦蕩自如的飄然塵外,芒鞋徐行暢吟「誰怕!一簑烟雨任平生」!

暮鼓迎月

師親指歸路 月掛一輪燈

「咚 咚 噹、、、」,沉厚的鼓聲震沖遠山暮靄,召喚星月凌空,提醒我人是日已過莫放逸。

「晨興理荒穢 戴月荷鋤歸」,月一色清涼,風敲樹作響,園圃夜蛾戲百花,大殿台階上,依然佇立那位耆英望重的長者,揮手微笑目送佛子學成歸去,「夜來一笑寒燈下,始是金丹換骨時」,眾人法喜充滿。

法喜充滿,是受持性廣法師之藥石之言:「修習善行是淨土的預演」、「淨土的道場在裟婆,真正的道場在自己的心,唯有實踐才是修淨土的正見」、「念佛是對治妄想、降伏三毒的良藥」、「依教奉行即是未來佛」、「要懺悔莫後悔」、「身心清淨才能感應極樂的莊嚴」、「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不爭人間富貴,當爭自己的蓮位層層升上」、「正面來的逆境是主要功課」。

法喜充滿,是聲聲佛號澄澈了古井水,坐看花開花落、雲卷雲舒,淡定出一念心香,因為淡,所以是心作佛;因為定,於是拈花供養心中的那尊佛,細說相逢的情懷、歷經風雨後的四季分明;世間因緣是自然存在,是一種過程,隨緣吧!隨緣是透支人生的領悟,不是隨便。

法喜充滿,是與有情分享心裡的愛,讓自己用一顆柔軟的心包容世界;柔軟的心,是感恩的禮物。

法喜充滿,是生命隨時間遞減,而生命品質日益增長;與無常共品茗話天地, 平和地欣賞當下,享受分分秒秒。

法喜充滿,是眾師父慈悲渡世,與志工菩薩犧牲奉獻來成就法會,內心無限的感動與感謝。

法喜充滿,是一句佛號堅持到底,化單調為滿足;堅持最簡單,真不簡單;因緣的結束,它並非終止,而是新的開始;開始念念心中那尊佛!

水上輕盈步微月 出門一笑大江橫!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