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誓雙月刊

 部派佛教中有關「異生不能斷諸煩惱」的討論

釋悟殷

   異生,是和聖者相對應來說。異生,是凡夫眾生;聖者,是證得初果,乃至證阿羅漢果的聖者。行者聽聞正法,冀望藉著修道,斷除煩惱,由凡夫地,超凡入聖,晉升為聖者之流,乃至最後證得究竟解脫。

那麼,異生能否斷除煩惱呢?學派中二種意見:一、異生不能斷諸煩惱。如化地部說「異生不斷欲貪、瞋恚」(大正49.17上);譬喻師說「異生不能斷諸煩惱」(大正27.264中),大德說「異生無有斷隨眠義,但能伏纏」(264中、下)。二、異生能斷諸煩惱。如有部論師說「異生能斷欲貪、瞋恚」(大正49.16中),「異生以世俗道亦能斷結」(大正27.264下),「異生能斷欲界,乃至無所有處,見、修所斷隨眠,唯除有頂」(465上);犢子部說「若斷欲界修所斷結,名為離欲,非見所斷」(大正49.16下)。何以有此歧異?以下分析之。

一、異生不能斷諸煩惱

   異生不能斷諸煩惱,這是化地部和譬喻師的意見。據《大毘婆沙論》記載,譬喻師主張「異生不能斷諸煩惱」的學理依據是:「若以聖慧見法斷者,是名真斷」的聖教。行者現觀四諦法,以聖無漏慧見四諦理,入正性離生(見道),斷諸煩惱,得證果位,晉升為聖者之流,才是真正的斷煩惱;而凡夫沒有無漏慧,故不能斷諸煩惱(大正27.264中)。譬喻師的意思是,斷惑離繫縛是無漏聖道的力量,凡夫異生未得無漏聖道,故不能斷諸煩惱,因為「無有世俗道能斷煩惱」(大正27.741下)。必須特別留意的是:異生不能斷諸煩惱,是指世俗道不能斷「見所斷惑」(見惑)只能暫伏煩惱而言。此如譬喻者大德說:「異生無有斷隨眠者,但能伏纏,亦非世俗道有永斷義」(大正27.741下,264中)。至於化地部主張「異生不斷欲貪、瞋恚」(大正49.17上),由於文獻缺乏,真義如何?難得圓滿解說。或許可以比照譬喻師所引〔若以聖慧見法斷者,是名真斷〕的聖教來解說:凡夫異生未有無漏慧,故不能斷見所斷惑。而且,以漸次證果來說,欲貪、瞋恚是欲界煩惱,三果才能究竟斷除,故而說「異生不斷欲貪、瞋恚」。

既然凡夫不能斷煩惱,那麼,如何會通:「猛喜子比丘已斷欲染,乃至斷無所有處染,生非想非非想處」,以及「外仙已離欲染」的聖教呢?譬喻師大德說:

所引契經,不斷說斷,不離說離。如餘契經,不斷說斷,不離說離。何等契經不斷說斷?如說:「愚執我我所,死時皆永斷,智者既知此,不執我我所。」何等契經不離說離?如說:「有村邑中,童男、童女戲弄灰土,以造舍宅。於此舍宅未離染時,修營擁衛;若時離染,毀壞捨去。」如此二經,是不斷說斷,不離說離。所引契經,義亦應爾。然諸異生於諸煩惱,實未永斷,但能暫伏。謂離染時,以世俗道攀初靜慮,離欲界染;漸次乃至攀非想非非想處,離無所有處染;非想非非想處無上可攀,故不能離。猶如蚇蠖緣草木時,攀上捨下,若至極處,無上可攀,即便退下。如人上樹,應知亦然。如野干等踐暴麻蘆,但損苗莖,不除根栽;異生離染,應知亦然,唯能暫伏,不能永斷。(大正27.264中--下;741下)

大德舉二個「聖教」為量,批評「猛喜子生非想非非想天」和「外道離欲」的聖教,是不斷說斷,不離說離,都非真義;並以「蚇蠖緣草木」,「人上樹」,「野干踐麻蘆」等三個「譬喻」,證成了凡夫只能暫伏煩惱,唯有已得無漏慧的聖者才能真正斷除煩惱的主張。

又譬喻者以為「異生不能斷諸煩惱」,「但能伏纏」,自然就主張「唯伏煩惱亦得上生」;同理,有部論師既然主張「諸異生能斷欲界,乃至無所有處,見、修所斷隨眠,唯除有頂」,必然的會說「伏煩惱不得上生,要斷下地諸煩惱盡,方得上生故」(大正27.355上)。

二、異生能斷諸煩惱

有部論師與犢子部,都主張異生能斷煩惱,但異生所斷煩惱的內容,二者還是有所不同。

(一)有部:異生能斷三界見、修二惑

有部認為:「異生能斷欲貪、瞋恚」(大正49.16中),「異生能斷欲界,乃至無所有處見、修所斷隨眠,唯除有頂」(大正27.465上)。筆者以為:有部「異生能斷煩惱論」,與有部斷惑證真的修道次第與學派風格有關。何以故?如《大毘婆沙論》說:

〔三結中有身見結,或見所斷,或見修所斷〕云何見所斷?若有身見非想非非想處繫,隨信、隨法行現觀邊苦忍斷,是見所斷。謂有身見,從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可得,世俗道起能斷欲界乃至無所有處有身見,於非想非非想處有身見,此世俗道無能斷力,便住不進,後若見道現在前方能斷彼。……從欲界乃至無所有處有身見,彼若異生斷,以修道斷;聖者斷,以見道斷。異生斷,以世俗道斷;聖者斷,以無漏道斷。異生斷,以智斷;聖者斷,以忍斷。異生斷,以九品斷;聖者斷,以一品斷九品。異生斷,數起斷;聖者斷,不起斷。異生斷,不觀諦斷;聖者斷,觀諦斷〔戒禁取、疑,亦同〕。(大正27.265上--中)

有部說凡夫異生能以世俗道、以修道斷三界煩惱(除有頂),主因在於有部是「四聖諦漸現觀」(大正49.16中)論者。行者先別觀欲界苦,後合觀色、無色界苦〔集、滅、道,亦同〕,依次現觀而入見道:此即「思惟欲界行入正性離生」。又有部以見道(正性離生)分凡聖,主張十五心見道:「若已得入正性離生,十五心頃說名行向,第十六心說名住果」(大正49.16中)。所以,行者由聽聞正法,精勤修學,由四加行漸次引生苦法智忍(入正性離生——初心),從此見道十五剎那(初心至第十五心),即是預流向,或一來向,或者是不還向聖者。亦即從初心苦法智忍到第十五心道類智忍的現觀位是見道位,尚未證得果位,只是「行向」果位;第十六心道類智是修道位,證得聖果,是「住果」位。如此,行者離欲染,或乃至離無所有處染,倘若未證入正性離生的話,都還是凡夫異生。這種說法,表示了有情的斷惑證果,有次第證果和超次證果的不同——「四沙門果非定漸得」(大正49.16中)。不過,說「異生能斷三界見、修所斷煩惱(除有頂)」,是就超次證果者而言。如異生已離欲染乃至無所有處染,入正性離生,即馬上得證三果;若未證入正性離生之前,即使已斷除無所有處染,都還是凡夫異生。而且,《婆沙論》主還認為:「聖者見道現在前時,斷見所斷,後若修道現在前時,斷修所斷;異生修道現在前時,總斷五部〔見苦所斷,見集、滅、道所斷,乃至修所斷〕,以諸異生不能分別五部差別,唯能總斷」故(大正27.266上)。

(二)犢子部:異生能斷修惑

據《異部宗輪論》記載,犢子部主張「若斷欲界修所斷結,名為離欲,非見所斷」(大正49.16下)。犢子部的現觀次第與有部大同小異:同樣主張四諦漸現觀,有部主十五心見道,而犢子部是十二心見道:「若已得入正性離生,十二心頃說名行向,第十三心說名住果」(大正49.16下,)。異生以世俗道斷了欲貪、瞋恚,在未證入正性離生以前,都還是凡夫;直到世第一法無間引入苦法智,名「入正性離生」(初心),從初心乃至到第十二心道類智,是「行向」位(見道位),到第十三心,即得證果位(「住果」——修道位)。因為異生以世俗道不能斷見所斷煩惱,因此,犢子部說「若斷欲界修所斷結,名為離欲,非見所斷」,是就有情未證聖果前(未斷見惑),即以世俗道斷盡欲界修道所斷結,雖然欲界見惑未斷,未入正性離生,但欲界修惑已斷,已可說是離欲者了。這樣,犢子部是主張「異生不能斷見所斷煩惱」了。

(三)有部與犢子部之諍議

有部主張異生「能斷三界見、修所斷煩惱」,犢子部卻主張異生「不能斷見所斷煩惱」。犢子部和有部的差別在於:犢子部認為:有情以世俗道斷盡欲界修道所斷結,未斷欲界的見所斷惑,即名為離欲。簡單的說,犢子部主張異生不能斷見所斷惑,但能以世俗道斷修所斷惑。而有部論師則認為:異生以不淨觀對治貪欲,以慈悲觀對治瞋恚,或者以世俗智修六行觀——粗、苦、障、靜、妙、離,能斷除欲界乃至無所有處見、修所斷煩惱,唯除有頂惑;因有頂惑必依觀四諦之無漏智方能斷(無漏聖道方能斷)。職此之故,不能同意犢子部「異生不能斷見惑」的主張,對於譬喻師所舉「聖慧見法斷者是名真斷」的聖教,亦會通為是指「究竟斷有頂染」(大正27.741下)而言。

三、與異生斷煩惱相關的問題

以上,說明了異生能否斷煩惱的學派異見。這裡有三個與異生斷煩惱相關的問題值得探討:一、有部論師與譬喻師,同為三世實有論者,何以一主異生不能斷諸煩惱,一主異生能斷三界見、修所斷煩惱(除有頂惑)呢?二、斷了見惑,即成為初果聖者了,何故斷了三界見、修所斷煩惱(除有頂惑)還是凡夫異生?三、三果聖者斷除欲界九品修惑,才能遠離欲界煩惱,何以犢子部卻說「若斷欲界修所斷結,名為離欲,非見所斷」呢?

(一)有部論師與譬喻師的諍議

何以譬喻師說異生不能斷諸煩惱,有部卻說異生能斷三界見、修所斷煩惱(除有頂惑)?筆者以為:這牽涉到學派修行的現觀次第,學派的菩薩觀,以及學派的風格不同所致。詳細情形,筆者於〈人間菩薩的活水源頭〉「異生不斷煩惱,菩薩不入滅定」部分,有較詳細的討論,這裡簡略說明如下:

有部論師的修道次第〔如前所說〕:主張四聖諦漸現觀,以見道分凡聖,主十五心見道。異生沒有「無漏道」,也沒有「無漏慧」,所以異生是以世俗智的修道斷除三界見、修二惑(除有頂惑)。既然如此,有部的菩薩「猶是異生」,所以菩薩也是能斷除這些煩惱的。這樣,正符合了有部:「應言菩薩猶是異生,諸結未斷,若未已入正性離生,於異生地未名超越」(大正49.16中);「菩薩唯依第四靜慮起煖、頂、忍、世第一法,入正性離生」(大正27.33上);「菩薩先離無所有處染,後依第四靜慮入正性離生」,「以三十四心剎那證得無上正等菩提」(大正27.780中--下),以及「一切菩薩,決定先於無所有處已得離貪,方入見道」(大正29.25中)等學說。

又,有部論師以「三世實有論」的學理,認為已斷盡煩惱的時解脫阿羅漢,若遇退緣,還會再現起煩惱而退墮(大正27.311下--312下)。那麼,凡夫所斷的三界見、修所斷煩惱,是否還會再現起煩惱而退呢?論師說:不退法種性的異生,如菩薩等,其所斷結必定不退;若是退法種性異生〔退法、思法、護法、安住法、堪達法〕,其所斷結則必定當退(312上)。如此,也符合了「菩薩九十一劫不墮惡趣,豈由以無漏慧覺知緣起?應作是說:或施、或戒,乃至下忍,皆於惡趣得非擇滅」(大正27.165上),「菩薩先離無所有處染,後依第四靜慮入正性離生」,「一切菩薩,決定先於無所有處已得離貪,方入見道」等學說。

有部論師與譬喻師,主要的諍論點在於:有部主張「異生以世俗道亦能斷結」,「異生以修道斷」,而譬喻師卻主張「無有世俗道能斷煩惱」(無永斷唯能伏)(大正27.741下,264下,465上)。不過,二者主張之背後,尚牽涉到彼此的學風——定、慧偏重不同的緣故。譬喻師偏重於慧,主張「異生不能斷諸煩惱,唯能伏纏」,亦符合其菩薩觀——菩薩「欲廣修般羅若故,於滅盡定心不樂入」(大正27.780上)的思想。這種菩薩思想,將在大乘佛法中,為精進勇猛追求無上菩提者的指標而發揚光大。

(二)斷了見惑還是異生

以漸次斷證來說,斷了見惑,即成為初果聖者了,何故斷了三界見、修所斷煩惱(除有頂惑)還是異生?這源於有部以見道分凡聖,主張十五心見道:「若已得入正性離生,十五心頃說名行向,第十六心說名住果」,「四沙門果非定漸得」(大正49.16中),以及異生能以世俗的修道「斷欲界乃至無所有處見、修所斷隨眠(除有頂)」的緣故。超次證果的行者,即使斷了三界見、修二惑(除有頂),倘若未引入正性離生,都還是凡夫異生。

(三)異生斷欲界修所斷結名為離欲

以漸次斷證來說,三果聖者斷除欲界九品修惑,才遠離欲界煩惱,何以犢子部卻說異生「若斷欲界修所斷結,名為離欲,非見所斷」呢?據印順導師的研究:這牽涉到九十八隨眠中,那些是見所斷,那些是修所斷?《品類足論》說:九十八隨眠中,八十八見所斷,十修所斷(大正26.702上)。《發智論》卻說:九十八隨眠中,二十八見所斷,十修所斷(大正26.930中,)。因此,《大毘婆沙論》中,有一番問答:

問:若二十八見所斷,十修所斷,餘不定者,《品類足論》何故說「九十八隨眠中,八十八見所斷,十修所斷」耶?答:此文是了義,彼文是不了義;此文無別意趣,彼文有別意趣;此文無別因緣,彼文有別因緣;此文依勝義諦說,彼文依世俗諦說。復次,彼論依漸次者、具縛者、非超越者說;此論依非漸次者、不具縛者、超越者說。復次,彼論唯依聖者離染非異生,聖道作用非世俗說;此論通依聖者、異生離染,聖道、世俗道作用說。復次,此論是決定說,彼論依異門說。謂先離欲乃至無所有處染入正性離生者,彼見道中,亦證下八地見所斷法無漏離繫得,故作是說:「八十八見所斷,十修所斷」。妙音尊者亦作是說:「此論所說依決定理,《品類足論》說八十八見所斷者,依證無漏解脫得說,或依漸次得果者說。」(大正27.266下--267上)

《品類足論》是「依漸次者、具縛者、非超越者說」,「唯依聖者離染非異生,聖道作用非世俗說」;而《發智論》是「依非漸次者、不具縛者、超越者說」,「通依聖者、異生離染,聖道、世俗道作用說」。《婆沙》論主意謂:《品類論》說異生不能斷見惑,是就漸次證果者而言;《發智論》說異生能斷見、修二惑,是就超越證果者而設的。

因此,印順導師認為:犢子部立:「若斷欲界修所斷結,名為離欲,非見所斷」。是本於阿毘達磨的舊說,《品類說》也是這麼說的。《發智論》的〈結蘊〉「不善納息」中,立二門:見修五斷分別,見修二斷分別。五斷分別門,就是一般說的,八十八隨眠見所斷,十隨眠修所斷。二斷分別門,則以為:除非想非非想處以外的八十八隨眠,也是異生修所斷的。如異生離欲染〔及色、三無色〕時,不但斷修惑,也斷欲界的見惑(大正26.930上--下)。而《大毘婆沙論》主評為:此文〔二斷分別門〕是了義,彼〔《品類論》〕文是不了義(大正27.266下)。顯然的,《發智論》創立新義,而舊義——八十八見所斷,也還被保存。犢子部不同於說一切有部,實只是不同於新義而已。

因此,簡單的說,犢子部主張異生不能斷見惑,是源於阿毘達磨論舊說:「八十八隨眠見所斷,十隨眠修所斷」。有部論師主張異生能斷見、修二惑,是源於阿毘達磨論新義:「異生能斷欲界,乃至無所有處見、修所斷煩惱,唯除有頂」。

如〔前面引文〕譬喻師說「離染時,以世俗道攀初靜慮,離欲界染;漸次乃至攀非想非非想處,離無所有處染;非想非非想處無上可攀,故不能離」(大正27.264下) 。從此段文,顯示了譬喻師亦認為:異生以世俗道能離欲界,乃至無所有處染修所斷惑,但因未有聖無漏慧(未證入正性離生——見道),故只算是暫伏煩惱(離煩惱),一旦以聖無漏慧斷盡見道煩惱(見惑),即是真正斷煩惱了。這義涵著,異生是不能斷見惑的。這樣一來,異生能否斷諸煩惱的諍論,都是源於學派對於「異生能否斷除見惑」而來的不同解說而已了。譬喻師與犢子部,可說是承襲於阿毘達磨論的舊說——異生不能斷見惑;有部論師發展於新義——異生能斷見、修二惑。而譬喻師與犢子部的不同,是譬喻師特別強調於無漏慧斷見惑,這也顯示了譬喻師的學風是偏重於「慧」。

——本文摘錄自悟殷法師著《有部譬喻師的思想與風格》第十四節。全文長八萬字,法界出版社將於下半年繼續推出法師部派佛教相關鉅著,敬請期待。

 

 

 

教師簡介

tutorial deface deface poc bug bounty tools bug bounty writeup cara instal ezxss aplikasi mod kumpulan deface parkerzanta extension bug bounty cara lapor bug spotify mod install tools ffuf bounty writeup indonesia etika bug hunting tools bug bounty

 

電 話:886-3-4987325

傳 真:886-3-4986123

意 見 信 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328010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站內搜尋

facebook

youtube

© 2022佛教弘誓學院 版權所有
網站導覽

 
 
 
 

 

 

 

 

學團簡介

宗旨沿革

弘誓文教基金會

弘誓菩薩學團

佛教弘誓學院

法界出版社

建院緣起

 

人物特寫

臉書留言錄

先讀為快

著作一覽

人物特寫

人間佛教禪法

近期禪修訊息

著作一覽

東方宗教養生學

學院導師:印順長老

精神導師:昭慧法師

精神導師:性廣法師

現任院長:圓貌法師

各科教師簡歷

我要捐款

 

 

招生入學

選課

每月出席

學院章程

 

 

 

 

影音專區

圖像集錦

法音宣流

東方宗教養生學

 

各期學報

 

訂閱電子報

本期電子報

歷屆電子報

 

 

出版新訊

價格

出版品介紹

電子書下載

線上購買

         

學術活動

 

 

 

 

歷屆校友榜單

與我們聯絡

會務公告

活動訊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金剛波羅蜜多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臺灣佛教研究中心

關懷生命協會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高雄推廣部